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蛟龙号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收官 迈向业务化运行

中国新闻网

关注

中国蛟龙号深潜器抵南海作业!

本报青岛6月23日电 (记者王沛)在天与海的蔚蓝里,23日,一艘皓白的轮船在青岛国家深海基地码头徐徐靠岸,国家海洋局“向阳红09”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其全体96名科考队员顺利抵达。

在涵盖海山、冷泉、热液、洋中脊、海沟、海盆等典型海底地形区域,完成了95个潜次的有效下潜,实现了100%安全下潜,作业能力覆盖7000米以浅全球海洋面积的99.8%的海域……至此,2017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8航次)历时138天,安全圆满地完成了计划的科学考察任务,这也标志着为期5年的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

试验性应用阶段,蛟龙号先后在我国南海、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区、西太平洋海山结壳勘探区、西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西北印度洋脊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区、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等七大海区,开展了152次成功下潜,450余人次参与下潜,参航人员高达1000人次以上,总计历时517天,总航程8.6万余海里,获得了海量高精度定位调查数据约4950GB和高质量的珍贵地质与生物样品约3860件。

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本航次中,蛟龙号17个潜次作业水深超过6000米(其中11次超过6500米),连续大深度安全下潜,充分发挥了蛟龙号全球领先的深度技术优势,为我国抢占国际深渊科学研究前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其中,100潜次及128潜次蛟龙号成功在西南印度洋及西北印度洋热液区搜寻并回收前序潜次布放的微生物富集罐等作业工具,尤其是144潜次成功在马里亚纳海沟6300米深度搜寻并回收122潜次布放的气密性保压序列采水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时隔一年在6000米以深海底对科学仪器的定点搜寻与回收。

第二批潜航员已全面参与本航次下潜,所有8名潜航员的潜水器驾驶与操作技术水平、潜水器维护保障技术水平、综合素质、体质与心理状态等日趋稳定,具备了开展常态化载人潜水器驾驶操作与技术维护保障的能力;潜水器维护保障队伍规模逐渐扩大,维护保障和水面支持操作能力逐步提升,关键岗位的保障能力得到锻炼,形成了一支18人的职业化潜水器维护保障队伍和两支独立完成潜水器布放回收作业的职业化水面支持保障队伍。

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书贤说,蛟龙号的研制与顺利应用,已成为深海重大装备研究与应用的典范,它的成功源自严格践行“业主负责制”“需求牵引”“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等理念。深潜工程技术保障队伍和深潜科学家队伍不断壮大,安全管理制度趋于完善,多系统、多任务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为业务化运行跨出了坚实一步。

热门评论

livingston潇湘夜雨他爹 6
在重要国际赛事前拿掉主教练、不维护教练权威、不顾及运动员感受,完全置官员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于不顾,置国家荣誉和利益于不顾,不尊重观众、不尊重对手,这种行为极其错误,我们坚决反对。我们要求懂个球的官员任何时候都要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放在首位,过硬的思想作风、严格的纪律要求与运动水平同样重要。我们已经责成人民群众、纪委对国家体育总局查清事实、严肃处理。
北京海淀
回复TA
用户5854466074 5
剪了美国人的电缆!
河北保定
回复TA
用户6271001376 3
应用才是重头戏,科学技术要是没有应用到相关产业上,没有走出实验室,那就永远都是发挥不了作用,研究花的钱也等于打水漂,建议国家要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研究科研成果转化,研究其工业化和产业化,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利国利民产品。
广东清远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