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军情

外媒:2018年韩日关系进入冰期 日本迅速靠近中国

参考消息

关注

6架解放军军机令日本很紧张

原标题:2018开年东亚不平静:韩日关系进入冰期 日本迅速靠近中国

境外媒体称,2017年的最后一天,日本各大报纸都以整版篇幅报道了有关中国的新闻,仿佛事先约好的一样。《日本经济新闻》的题目是《一带一路,与中国合作》,《读卖新闻》的题目是《支援非洲,日中合作》。2018年是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的40周年,因此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日本2018年的主要任务。这两家报社的报道即是为此而抛出的经济导向。

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1月1日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大型经济区域构想。一直计划着包围中国战略的日本也开始为“一带一路”的合作而设计精巧的方案了。《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围绕‘一带一路’的规划,日本政府将对和与该规划相关的中国企业进行共同项目的日本企业提供财政支援”。《读卖新闻》报道称,“日本的非洲开发计划决定将邀请中国的参与”。

日本政界在年末的话题也与中国有关。上周日本自民党干事长在北京会见了中国领导人并邀请其访日。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也表示将在1月下旬访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右臂——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接受日本各报社的年末采访时,连日宣传“日方是真心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有分析称,安倍晋三像现在这样如此全身心投入到与中国的关系是因为“可以在9月自民党总裁竞选时成为一个加分项”。但更为普遍的说法是“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是对有安全威胁的朝鲜有最大影响力的国家,因此与其沟通对日本是有利的”。这其中也隐含着“虽要牵制但不对立”的强国间外交的基本法则。

报道称,从时机上来看,由于“慰安妇”纠纷使日韩关系恶化 ,因此日本迅速开始抓住中国的手。在历代政权中,韩国也多次遭受与中国开展共同战略时中国和日本关系恢复的打击。“对于安倍而言,既是无法忽视中国的现实主义者,又必须是牵制中国的保守政治家”,从日本媒体中都可以看到这两种情绪,冷静和热情。这将对面临对日外交决定性格局的文在寅总统有很大的启示。

另据香港《东方日报》网站1月2日报道,近日,韩国外交部审议《韩日慰安妇协议》工作组正式公布调查报告。不出所料,正如韩国外长康京和所言,“慰安妇问题”是人权问题,而且认为朴槿惠政府在2015年未与慰安妇受害者充分沟通,意在批评当时的韩国政府没有去倾听国民的想法,甚至还存在某些见不得人的秘密条款。显而易见,文在寅政府推翻前任的协议已板上钉钉,而由此引发的韩日矛盾也将持续发酵。

报道称,与此同时,日本外相河野太郎针锋相对,拒绝接受根据调查报告修改协议,并表示日方立场坚决不变,甚至警告韩方若一意孤行,日韩关系将变得难以管控。无独有偶,几个月前朝鲜也说过几乎同样的话,只不过当时是对着美国说给韩国听的。

报道认为,日韩两国,一个是二战时期犯下滔天罪行且不思悔改的国家,另一个是前总统锒铛入狱、新总统顺应民意推翻前任政策的国家,看来这段时间东亚地区不会太平了。

从韩国民间看,去年9月上映的慰安妇题材电影《我能说》吸引大批民众,并夺得周末票房冠军,这充分体现坊间舆论对慰安妇问题的关注。即便韩国政府答应这项协议,但数以千万的民众不答应,这也决定了韩日关系的缓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间横亘的困难高山太多了。

报道称,客观来说,同为美国在东亚的重要盟友,华盛顿估计会尽量控制首尔与东京的负面情绪,毕竟他们还有共同的敌人要应付。但是这两个不让大哥省心的小弟,想把他们拉到一桌上吃饭,老大哥也免不了力不从心。或许当前出于平昌冬奥会的缘故,韩国会暂且忍耐,等到冬奥会结束,韩日之间真正的热战、冷战就要开始了。

2018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重要年份。日本媒体刊文称,日本力争在2018年4月举行会谈后,在迎来《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2018年内实现首脑互访。

共同社12月30日刊文称,有关日本担任主席国的日中韩首脑会谈,日本政府就2018年4月举行征询了中韩两国的意向。由于中国对201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举行会谈面露难色,日本提出4月4日至6日和9日至11日两个方案。韩国回应称“将进行协调”,中国暂时没有答复。韩国总统文在寅此前表明凭借2015年底的日韩共识无法解决“慰安妇”问题,此事也可能造成影响,会谈能否实现尚未可知。

文章称,多名外交消息人士29日透露了这一消息。日本力争在2018年4月举行会谈后,在迎来《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2018年内实现首脑互访。

上一次日中韩首脑会谈于2015年11月在首尔举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放弃了原本考虑的年内访华为尽快实现首脑会谈铺路的计划,但拟2018年1月下旬至2月访华,敲定会谈日程。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30日的文章称,2018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重要节点年份。在接受专访时,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对此表示:“日中关系正在改善,2018年将是最好的机会。日中韩首脑会谈旨在2018年春天举行,如果能够实现日本首脑访中、中国首脑访日,那么两国关系就将实现稳定发展。”

文章称,当被问及日本是否会更积极地表现出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合作的姿态,菅义伟回答说:“如果(中国)充分采纳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比如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放和透明,为地区与世界的和平、繁荣作贡献,那么日本也愿意提供合作。”他表示,日方改善日中关系的决心是认真的。但是如果(中国)说了什么日本无法容忍的事情,那么该主张的也还是要主张。

境外媒体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到访的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及公明党干事长井上义久一行。

据香港商业电台网站12月28日报道,习近平希望中日加强党际交往,深化沟通合作,为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同时,二阶邀请习近平访日,指明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应实现两国首脑交流,以促进双边关系发展。

另据共同社12月28日报道,二阶俊博28日在中国共产党干部培养机构中央党校发表演讲,呼吁进一步深化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互惠关系,探索开展互补的高层次新合作的可能性。

报道称,似乎是考虑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阶就今后的两国关系强调希望把共同创造未来的“共创”作为关键词。该发言意在谋求进一步发展2006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谈时提出的“战略互惠关系”。

基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经济带构想,二阶在演讲中指出应当推进在第三国的商务合作。关于合作的具体事例,二阶列举了节能与知识产权领域,希望尽快召开部长级的“中日高层经济对话”以推进讨论。关于被日本指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的朱鹮,二阶则希望中方再次赠送。

据中央党校介绍,日本政治家在该校发表演讲并不多见。2000年与2009年,前众院议长河野洋平曾两次在该校演讲。

此外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2月27日报道,日本自民、公明两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定期对话框架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七次会议于12月26日闭幕。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政治、经济和人文交流专题进行建设性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并通过《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七次会议共同倡议》,表明将继续推动中日关系大步向前发展,增进两国国民的幸福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报道称,围绕中国的“一带一路”构想,会议强调将摸索具体的合作项目,共同为地区的繁荣作出贡献;针对强行推进核导开发的朝鲜,中日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为朝鲜半岛问题的和平解决团结合作;围绕历史和钓鱼岛等问题,会议主张通过建设性的方法妥善管控悬而未决的议题。

二阶俊博在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就中日首脑互访表示,“自民党将竭尽全力,力争2018年内实现首脑互访”。

报道称,本次是中日执政党交流机制第七次举行会议,上次会议于8月在日本举行。

又据共同社12月27日报道,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张梅27日召开今年最后一次例行记者会,回顾了中日领导人举行会谈及各领域互动增多等两国关系发展的动向。张梅强调称:“其中‘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国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和相互信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张梅透露,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国庆招待会时也描绘了两国关系改善的路线图,并已多次对“一带一路”倡议作出积极表态。她表示中国非常重视也感受到了日方的诚意,两国关系氛围明显改善,期待“一带一路”有关合作尽早落地。

展望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明年,张梅称希望双方继续抓住改善关系的契机,妥善处理敏感问题,管控好矛盾分歧,提升务实合作水平,加强人文交流,持续改善国民感情。

外媒称,据韩国外交部的《韩日慰安妇协议》审查专案组调查,朴槿惠政府2015年12月28日与日本达成的协议另有隐情,在对外保密的协议内容中,韩国政府承诺努力说服涉“慰安妇”公民团体接纳协议,不援建海外“慰安妇”少女像。

据韩联社12月27日报道,专案组还在当日公布的报告中指出,日方希望韩方不要使用“性奴”一词,韩方在保密协议中响应称,韩国政府只用“日军‘慰安妇’受害者问题”这一官方口径。报告指出,被问及除韩日外长联合记者会公布内容外,有无其他协议时,前政府只回答,没有另就少女像达成协议,隐瞒了保密协议内容。虽然未在保密协议中约定拆除少女像或阻止在海外为“慰安妇”树碑,也没有承诺不使用“性奴”表述,但为日方日后伺机干预留下余地。

报告还指出,韩国政府从谈判初期就把涉及“慰安妇”团体内容视为保密事项,这是以政府为中心的思路开展谈判,而非以国民为中心、以受害者为中心。2015年4月韩日举行第四次高层谈判并就临时协议内容达成一致,之后韩国外交部召开内部会议,并梳理了4个需要修改或删除的事项。其中包括保密协议中的海外纪念碑、“性奴”表述、少女像问题和对外协议中的少女像问题,说明韩国外交部已经认识到保密协议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专案组认为,在年事已高的受害者一一作古的情况下,前政府希望尽早解决“慰安妇”问题,未能在谈判过程中充分征求受害者的意见,而以体现政府立场为主,时任总统朴槿惠也表现出在韩日恢复邦交50周年的2015年达成协议的强烈愿望。

专案组还批评,朴槿惠当初将“慰安妇”问题取得进展设定为韩日首脑会谈的门槛,把“慰安妇”问题与韩日关系挂钩试图通盘解决未果,反而导致韩日关系恶化,随着国际形势变化,改弦更张造成政策混乱,总统、谈判负责人和外交部之间缺乏沟通,未能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修正政策方向。

专案组指出,韩日关系恶化造成了美国介入韩日之间历史问题的后果。在这一外交环境下,韩国政府面临不得不与日本谈判尽早了解“慰安妇”问题的困境。报告如此回顾谈判背景,暗示美国曾干预其中。

专案组总结称,只要受害方不接受协议,即使政府之间宣布最终地、不可逆地解决“慰安妇”问题,争议就难免重演。这种历史问题很难通过短期外交谈判或政治妥协得以解决,要着眼长远结合价值共享、观念转变及年青一代的历史教育谋求多线解决。

报道称,由民间和官方的6名委员组成的专案组自7月底起开会讨论20多次,对从第一轮韩日局长级谈判的2014年4月到达成协议的2015年12月之间的谈判过程进行了审查,除了调阅外交部文件外,还与主要谈判人员进行面谈。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网》12月27日报道,当天,直接隶属于韩国外长康京和的工作组发布了针对2015年《日韩慰安妇协议》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政府)并未充分听取受害者的意见,以政府的立场达成了协议”。工作组得出的结论是“只要受害人不接受,即使政府间宣布‘慰安妇’问题已最终且不可逆的解决,问题也会重燃”。

报道称,报告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促成“慰安妇”协议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朴槿惠当初强调,“如果‘慰安妇’问题没有取得进展,就不会进行首脑会谈”。报告指出,朴槿惠将“慰安妇”问题与日韩关系整体捆绑在一起“导致双边关系出现恶化”。随后朴槿惠又突然转变方针,提出2015年内解决“慰安妇”问题,“致使政策陷入混乱”。

报道称,主导对日谈判的是韩国前驻日大使、总统秘书室长李丙琪。报告指出,“谈判始终由高官秘密推进,并未公开对韩国构成负担的内容”。

报道称,而负责“慰安妇”问题的韩国外交部“只充当了配角,围绕核心争论点未能充分反映意见”。

日媒称,韩方报告详细分析与评估了达成协议的经过以及协议内容,并未对政府提出建议。韩国政府将基于该报告与“前慰安妇”进行沟通,然后确定应对方针。

韩国总统文在寅12月13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韩国总统府青瓦台方面17日评价认为,文在寅政府成立后至今面临诸多外交难题,而总统日前访华攻克了一大难关。日媒则不满文在寅在历史问题上与中国保持一致。

韩联社12月17日报道称,青瓦台一名高官指出,文在寅在此行中用“易地思之”(换位思考)和“观往知来”这两个成语,概括双方为解决问题和加强合作该采取的态度。在“萨德”问题上,文在寅建议“易地思之”,提议基于相互理解缩小意见分歧。文在寅还用“观往知来”强调韩中两国过去共同对抗日本帝国主义形成的认同感。

青瓦台方面还评价称,韩中领导人商定将明年2月的平昌冬奥会当作恢复双边关系、解决半岛问题的重要转机,并为此共同努力,这也是具有意义的成果。

文章称,青瓦台评价认为,文在寅的此次访华取得圆满成功。

另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6日文章称,中韩关系紧张已达一年,刚刚过去的这一周时间可能标志着转折点的到来,因为中韩两国领导人承诺要修复关系,以和平方式共同应对朝鲜核项目。

文章称,文在寅16日结束了为期四天的访华之旅。韩国官员对本次访问的成果表示乐观。

文章称,这两个亚洲邻国因首尔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发生争端,北京认为这个美国支持的反导系统是对其核心利益的战略威胁。

不过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声明称,双方领导人达成了四项原则,要通过对话与协商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文章引述专家分析认为,文在寅访华将是良好的开端,可修复因“萨德”争端而紧张的关系,不过他们还认为全面修复关系、重建信任仍需要时间和耐心。

不过,中韩改善关系却引发日媒担忧。《日本经济新闻》12月17日发表题为《韩国总统向中国靠拢给日韩关系蒙上阴影》的文章称,在访问中国期间,文在寅总统自始至终执著于同日本的历史问题,并在朝鲜问题上向中国的步调靠拢。文总统向中国靠拢给年底迎来关键时刻的日韩外交蒙上了阴影。

文在寅16日参观了重庆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这里曾经是朝鲜半岛独立运动的根据地。文在寅表示:“临时政府是我国的根。”

在北京,文在寅谈及南京事件,用“感同身受”表达哀悼之意。文在寅还委派韩国驻中国大使参加了中国的公祭日活动。

文章称,中韩在历史认识问题上保持一致,有可能对日中韩首脑会谈、安倍首相出席平昌冬季奥运会等韩国方面视为改善对日关系机遇的活动产生影响。

韩媒称,韩国总统文在寅19日在总统府青瓦台主持国务会议时表示,就任7个月以来,共出访7个国家,出席40多次首脑会谈,弥补上届政府的外交空白,恢复一度陷入混乱的外交关系,尤其是上周访华之行为今年的首脑外交画上了圆满句号。

据韩联社12月19日报道, 文在寅说,其间他出席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东盟+3等各种多边会议,单出席的首脑会谈就达40多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外交课题,恢复了韩国与半岛周边四国的正常关系,收获颇丰。

报道称,文在寅评价认为,通过新北方和新南方政策将外交范畴拓展至亚欧和东盟,为实现半岛和平与繁荣奠定坚实的合作基础,这是一大成果。文在寅还介绍说,他出席各种峰会,提出朝鲜半岛和平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经济政策等实际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共鸣和支持。

文在寅表示,未来的韩国外交将把国家利益和国民放在首要位置,开展实事求是的实用外交,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从国民根本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方向,以此维护国家利益和国民安全与权益,实现国家安全和平。

报道称,文在寅认为,此次访华的最大意义在于为中韩关系全面恢复正常奠定基础,同中国国家领导人增进友谊和互信,赢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他说,两国决定全面重启经济合作体制,促进政治、安全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恢复正常,还将构建韩中元首热线,促进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构建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牢固而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据报道,文在寅表示,中韩就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和平四大原则达成共识也是重要成果之一,两国今后将更加紧密合作,努力实现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与共同繁荣。文在寅要求有关部门基于双方签署的各领域具体项目谅解备忘录尽快采取后续措施,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16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