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一周三起涉华恶性案件 菲治安乱殃及华人

参考消息

资料图: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马尼拉前警察劫持香港游客事件
《参考消息》驻马尼拉记者谭卫兵、赵洁民9月19日报道 近期,菲律宾发生一系列恶性绑架、枪击和抢劫案件,受害者多为当地华人华侨,还有持工作和旅游签证来菲的中国人。虽然这些案件并非蓄意针对中国公民,但在菲中国人还是遭受了菲律宾治安状况持续恶化的池鱼之殃。鉴于这一现状,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已经发布旅游警示,提醒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菲律宾。
一周三起涉华恶性案件
菲律宾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是众所周知的。首都大马尼拉地区因失业率和贫富差距居高不下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成为犯罪分子的温床,马尼拉素有“世界绑架之都”、“地狱之门”之称。而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地区更是以长期无政府状态而闻名于世,臭名昭著的阿布沙耶夫组织、反政府武装分子、部落武装、私人武装以及各类绑架集团多如牛毛,对当地富人和外国游客实施绑架成为他们筹集活动资金的手段和生财之道。
在菲律宾国内,因枪击、绑架案频发,人们都已习以为常。然而,近期在不到一周内连续发生三起针对中国人的绑架或枪击案,这种情况实属罕见,因此引发中国国内民众的高度关注。
9月8日,一林姓中国男子在菲首都大马尼拉地区北部的卡洛奥坎市轻轨车站遭到3名持枪警察绑架,被挟持到邻近的布拉干省。绑架者向其家人勒索1000万比索(约合23万美元)赎金,后把赎金降到350万比索。所幸受害者趁绑架者熟睡时逃脱并向警方报案求救。
当华人社会余惊未消之际,11日晚,又一名中国公民在南部三宝颜锡布盖省遭4名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绑架。目前绑匪的身份尚未确定,他们也没有提出赎金要求,被绑中国人下落不明。
两天之后的13日,菲北部布拉干省梅卡瓦延市又传来中国公民遭枪击事件。受害者是一位林姓商人,从事五金生意。由于伤势过重,这名遭枪击中国公民经抢救无效于15日晚去世。
警匪不分成为社会“毒瘤”
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华人被袭事件,有偶然的因素,但也反映了菲律宾治安状况持续恶化的现实。
据菲警方统计显示,今年1-5月,菲律宾共发生28.9万起犯罪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7.8%,其中杀人、枪击、人身伤害、强奸、抢劫和汽车偷窃等罪案均出现抬头之势,而破案率仅为35%。
分析菲律宾治安恶化的原因,非法枪支泛滥是一个主要因素。据警方统计,菲全国约有120万支登记的合法枪支,而流落民间未登记的非法枪支则多达60多万支,严重威胁民众的生命安全。
其次是警匪不分。如前面提到的9月8日大马尼拉地区发生的绑架中国公民一案就是警察所为。警匪不分已成为菲律宾社会的一个“毒瘤”,警察在菲律宾民众心目中一向形象不佳,常常与腐败、敲诈和无能联系在一起。
本月1日,在菲首都大马尼拉地区交通最繁忙的乙沙大道上,发生了一起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劫持汽车绑架人质事件。根据警方一周后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包括一名警察总监在内的8名现任警察和1名被解职警察参与作案。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卷入这起拦路抢劫绑架案的警察增加到12名,可谓“警察集体作案”,性质极为恶劣。
在菲华人安全处境堪忧
毋庸讳言,菲律宾恶性治安案件频发,在菲华人是受害比较严重的群体。菲律宾著名民间组织“恢复治安运动”发起人洪玉华女士日前在马尼拉举行的“反绑架行动及预防论坛”上提供了一组数据:去年和今年前8个月,共有109人被绑架,其中华人43人,占受害者总数的40%。
菲部分民众的仇华心理是导致涉华刑事案件增加的原因之一。这部分民众对中国采取的敌视态度应归咎于菲政府所奉行的“亲美疏中”的对外政策。阿基诺政府上台以来,为在南海的一己之利不惜挑衅和敌视中国,导致中菲关系跌至建交后的谷底,特别是在黄岩岛事件后,在菲政府和媒体煽动之下,菲民众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反华示威活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尽管规模不大,影响却极坏,破坏了中菲两国长期以来的睦邻友好关系。
本月初,马尼拉国际机场还发生了一起针对中国使馆和企业及菲律宾商场等公共设施的未遂爆炸袭击案。根据菲政府公布的信息,9月1日凌晨,警方在马尼拉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停车场内发现一辆白色汽车内载有4枚自制简易炸弹以及汽油瓶和导火线,并当场抓获3名嫌犯。在汽车内还发现声明文件,阐释了他们从事这次爆炸的动机和详细计划。嫌犯承认他们计划的袭击目标还包括中国大使馆、亚洲商城以及雇用中国工人的DMCI公司总部。犯罪嫌疑人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告诉阿基诺政府,他们对政府在中菲主权争端中的“软弱”表现不满意,叫嚣要“夺回岛屿,把中国人赶走”。
调查显示,这起被挫败的爆炸事件是3个预备役军人所为,这几名预备役军人都属于一个自称是USAFFE的极右组织。菲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塞萨尔·加西亚对媒体说,该组织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