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俄媒:俄版“陆地勇士”今年列装 单兵战力暴增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10月16日报道 俄媒称,俄罗斯陆军将从今年开始配备第二代单兵系统,整个换装工作预计在2020年前结束。

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10月15日刊登俄陆军总司令奥列格·萨柳科夫上将的文章,称俄陆军将从今年起配置新式单兵装备。原文编译如下:

从背包到数字化单兵系统

文中指出,在沙皇帝国的军队里,伟大的统帅亚历山大·苏沃洛夫是“全副武装”理念的支持者。他领导的士兵在常年征战中惯于携带沉重的背包。

苏沃洛夫巧妙地为自己的部下甄选能背得动的有益装备,从来不让下属的负重超过本人极限,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谓独一无二。要知道在19世纪末布尔战争爆发之前,西方军队的大部分装备几乎都不能长时间依靠身体携带,而要靠大车队运输。

现代战争条件下,大部分单兵装备都由士兵本人携带。与此同时,单兵装备的重要性、数量、重量都增长得相当快。美国陆军准将迈克·布朗说,上世纪40年代,士兵们穿着军服,扛着步枪,戴着头盔,带着背包和水壶就上战场了。他们的装备总重约16千克,按当前物价计算约值170美元。越南战争期间,单兵装备增添了防弹背心、单兵武器和其它装备,价值约相当于今天的1100美元。如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士兵必须携带由复合材料制造的防弹背心和头盔、护目镜、整套耐火作战服、夜视设备和激光目标指示器等。这套囊括约80件物品的单兵装备总重约34千克,总价在2.8万至6万美元之间,今后其价格还会不断增长。

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北约国家,研发新式单兵装备的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能全面反映单兵装备领域科技发展总体趋势与主要方向的、规模最大且收效最显著的计划有:美国的陆地勇士(Land Warrior)和机动勇士(Mounted Warrior)系统、德国的IdZ未来步兵单兵系统、英国的FIST未来步兵单兵系统,以及西班牙的COMFUT、瑞典的IMESS、法国的FELIN等等。今后十年单兵装备的发展趋势则是在遵循系统化原则的前提下,将各种单兵要素整合成能切实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的、统一的现代化作战模块系统。

俄新版单兵装备不落人后

文章认为,俄罗斯陆军现有的单兵装备大致上可归为第一代装备。但需指出的是,所有部件都是自主研发,总重超过34千克。由于重量没有达到预期标准。军方开始研发第二代单兵装备。在研发过程中,要考虑到过去的作战经验、本国和外国单兵装备部件的性能对比测试,以及军工企业的设计成果。

现代化单兵装备是集攻击、操控、自卫、生命保障和能源保障等作用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旨在协助士兵单人或结队完成作战任务。

文章称,数十家军工企业参与的俄罗斯第二代“士兵”单兵装备计划已接近尾声。这套新式单兵装备的研发根据模块化原则,在不全盘推翻第一代设计的基础上改进瞄准仪器和自卫设备等。这套系统由以下几十个部件组成:

1、由耐火布料制成的作战服,能减轻炮弹和子弹碎片造成的伤害。

2、防弹装备,包括不同防护等级的防弹背心和防弹头盔。它们的性能优于外国同类装备,能有效保护士兵的重要身体部位(运用于水上作战的防弹背心还具有良好的浮力)。

3、配备夜视瞄准仪、热视瞄准仪或便于从掩体处隐蔽射击的观察模块的自动步枪。

4、便于在作战中相互联络的耳机和话筒。

5、能源保障综合系统。

6、能抵挡细小弹片的护目镜。

7、肘关节和膝关节的防护板。

8、生命保障系统,包括背包、急救包、可折叠隔热垫、压缩食品、伪装用具、供冬季使用的可拆卸防寒取暖设备、通风T恤、毯子、衬帽、净水药片、雨衣、防蚊网等。

9、新型军用匕首。

这套单兵装备整合了由通讯、瞄准、信息搜集和识别设备构成的操控系统。它能将士兵的方位传递给指挥部,帮助士兵借助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确定自身方位,在战术层面上进行可靠操控。它有助于士兵成为受最先进信息技术管理的整个战斗体系的一部分。

多项新技术打造“超级战士”

文章称,尽管在陆军、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基地对新式单兵装备的国家测试尚未结束,但根据目前信息可知,在综合性能上,第二代单兵系统较第一代单兵系统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单兵装备总重有望减轻40%。

2、通用防弹背心的防护等级得到提高。

3、将操控和通讯设备与其他设备结合起来。

4、射击武器效率提高了1.2倍。

5、注重对任何气候条件下作战的士兵的生命保障。

文章还说,俄罗斯陆军将从今年开始配备第二代单兵装备,单兵装备助于将陆军部队完成作战任务的效率提高1.5至2倍。

在研发第二代单兵装备的过程中,俄罗斯军工企业并未用尽全部现有科技储备和潜力。鉴于军方对单兵装备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完善单兵装备,军工企业还在积极探索全新的技术。

近年来在士兵防护设备领域进行的研究表明,改进这类设备的主要方向在于减轻重量、提高 效力、制造新一代的抗冲击和防弹材料,从而提高士兵抵御现代化杀伤性武器的能力。

文章称,最具前景的方向是为防弹、防碎片和自适应伪装设备制造新一代高强度纳米材料。这将大大减轻单兵防护设备的重量,减少士兵在炮弹爆炸时的暴露程度,降低他们被敌方雷达和光电电子侦查设备发现的可能性。

还有一个重要方向是提高防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如今正在积极研制的非常规杀伤性武器的综合防护水平。

文章称,生物医学生命保障和防护技术将得到广泛运用,以便为士兵提供及时、优质的医学救助。

在步行行军运送额外的武器装备、弹药和物资时可使用机器人运输设备。例如,美国研制了一种机器骡,模仿动物动作的精确程度令人啧啧称奇。它能移动到其他运输设备无法抵达的地方。我们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运用生物力学技术,以便提高士兵的体力极限,这也是重点方向之一。

文章称,当前的科技实力已经让人可以预测,在未来十年内有望研制出第三代单兵装备。一系列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能减轻总重量,提高效能和对士兵的保护程度。这无疑将首先提高士兵在战场上完成任务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单兵装备设计中采用先进的防护技术,有助于在打造未来士兵形象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能在与敌人的战争中减少我方士兵的薄弱环节,提高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能力。(编译/朱丽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罗斯士兵展示最新单兵作战装备(图片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单兵外骨骼:缩减版钢铁侠已面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国特种部队之一的海豹突击队打造了Fortis Exoskeleton,即媒体上常常提及的“外骨骼”。这副不需要动力支撑的“钢筋铁骨”主要用于帮助工作人员举起沉重的装备,例如各种工具,或者枪械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它经过精密的计算和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的设计,可以在保证灵活性的前提下,将操作者身上所背负、举起的重量转移、分散到地面上,令操作者节省体力,避免肌肉拉伤等伤害。经测试,它至少可以消化约16公斤的重量。图为“外骨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军海豹突击队打造的Fortis Exoskeleton外骨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军海豹突击队打造的Fortis Exoskeleton外骨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军海豹突击队打造的Fortis Exoskeleton外骨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军海豹突击队打造的Fortis Exoskeleton外骨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美军海豹突击队打造的Fortis Exoskeleton外骨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前曝光的美军外骨骼单兵辅助设备试验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前曝光的美军外骨骼单兵辅助设备试验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前曝光的美军外骨骼单兵辅助设备试验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前曝光的美军外骨骼单兵辅助设备试验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前曝光的美军外骨骼单兵辅助设备试验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的旨在减轻军人体力负荷的机械结构——外部骨骼(Exoskeletons)近期在俄罗斯国防部的评估中获得了好评。目前主要还是加强了腿部及腰部等负荷能力,双手的灵活性得到了保留并配置了防弹罩,从最终效果图看两臂力量的加强是今后研制的重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单兵外骨骼服曝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中科院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亦有一款高科技含量的机械外骨骼已研制成功,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被悬挂在先进所研究室的这套外骨骼,它有脚、有腿,与人的下半身十分相似,本体全部由航空铝打造,在人体的腰部和腿部分别设有9处固定带,并装有22个传感器, 6个驱动器和1个控制器,重约20公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套外骨骼系统造价在30万元以内。从3月份立项,到搭建本体、做控制程度、传感器,陈剑和他的团队相继攻克了降低机器人重量、电机联调和如何准确获取运动意图等难题,预计本月底试制完成样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电影《明日边缘》里阿汤哥身穿外骨骼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电影《明日边缘》里阿汤哥身穿外骨骼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电影《明日边缘》里阿汤哥身穿外骨骼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电影《明日边缘》里阿汤哥身穿外骨骼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电影《明日边缘》里阿汤哥身穿外骨骼作战。

【延伸阅读】美媒披露中国版“理想单兵作战武器”

参考消息网3月14日报道 美国媒体称,中国已加入美国和韩国的行列,研发出了一种能将突击步枪与电脑控制的20毫米榴弹发射器组合在一起的武器。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3月10日报道,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着手研发所谓的“理想单兵作战武器”(OICW),该项目后来发展为XM-25项目。中国研发的这种武器名为ZH-05,韩国的类似武器名为K-11。这三种武器之间有很大不同。

报道称,美韩两国都为电脑控制的榴弹发射器配备了弹匣,中国的ZH-05的榴弹发射器则是单发武器,每次发射后需要手动填装20毫米榴弹。ZH-05因此成为三种武器中最轻的一种,装满弹药(一枚20毫米榴弹和一个装有20发5.8毫米子弹的弹匣)时的重量为5公斤。

美国的XM-25放弃了突击步枪的部分,将榴弹发射器的口径增大到25毫米。这样一来,拥有一个装有4发榴弹弹匣的XM-25的重量为5.5公斤。韩国的K-11在装有20发5.56毫米子弹和5发20毫米榴弹时的重量为7.2公斤。

报道还说,XM-25是这三种武器中唯一在战斗中接受过测试的,其在阿富汗战场上大获成功。这促使美国陆军要求该武器以M-25的代号在2014年开始正式服役。但想方设法削减2013年军费开支的美国国会,砍掉了M-25项目的全部经费。陆军方面则设法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以便将M-25项目保留下来,并希望用这笔钱生产1100支M-25。目前,M-25的单价为3.5万美元,每发25毫米榴弹的价格为55美元。

据报道,自2011年首批测试版XM-25出现在阿富汗战场上以来,这款武器就受到了步兵的热烈欢迎。特种部队拥有这种武器的优先使用权,因为它能在特种作战任务中大展拳脚。

报道认为,如果陆军方面能想办法支付首批生产费用,那么就能给每个步兵班配备一支M-25。一个步兵营有27个班。虽然1100支M-25不够装备美国陆军所有的步兵班,但足以保证所有步兵都能接受有关M-25使用方法的培训,同时确保有足够的M-25供准备执行作战任务的部队使用。

韩国2009年透露,研发出了能够同时使用20毫米榴弹和5.56毫米子弹的K-11多用途步枪,造价1.4万美元。K-11将一支5.56毫米步枪与一个可发射20毫米榴弹(并由电脑和激光控制)的榴弹发射器结合在了一起。韩国计划为步兵配备K-11,每个班可获得两支。

韩国军队从2010年开始陆续装备K-11,北约国家也迫不及待地为它们驻阿富汗的部队购买了少量K-11。2011年,由于这些部队接收到的K-11有近一半出现设计或生产问题,韩国将K-11的生产暂停了一段时间。问题后来得到了解决。目前为止,韩国共生产了4000支K-11。

报道称,中国研发的ZH-05可使用三种20毫米榴弹,分别为普通榴弹、空爆弹和霰弹。电脑化的火力控制系统仅供使用者选择空爆弹引爆时的距离。由于这些20毫米榴弹内部携带的电子装置较少,所以可以携带更多的碎片,中国认为这能够提供足够的杀伤力(但没有实战经验证明)。

(2014-03-14 07:48:00)

【延伸阅读】俄媒:俄新型单兵作战装备将问世 可两昼夜不脱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3月19日报道称,俄罗斯军人很快将获得新一代作战装备——“士兵”。这种装备集武器、防弹、通信和定位系统为一体,将大大提高单兵作战能力,比如,在局部冲突或反恐作战中。

“士兵”作战装备约有40个部件,重约20公斤,必要时在几秒钟内即可穿戴完毕。俄罗斯《国防》杂志主编科罗琴科指出,整个设计都从俄军的实际需要出发。

他说:“就其技术而言,作战装备利用了‘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俄罗斯制造的数据交换系统和雷达系统。武器、夜视镜及作战装备本身也都是俄罗斯生产的。”

“士兵”作战装备的面料为可以“呼吸”的合成纤维,可以两昼夜不脱。合成纤维不仅防弹、防碎片,而且穿上这种作战装备,红外线瞄准器无法发现士兵。新型防弹背心不是由钛而是由特殊的陶瓷片制成,能抵御一般的枪械射击。为水兵特制的类似背心还可用作救生衣。

这套新型装备当然不能没有头盔,但这早已不是老式的头盔,而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多功能装置。其中有记录作战过程的摄像头,与瞄准器连成一体的显示器——可以在任何姿势下进行瞄准。

据俄罗斯《军火库》杂志主编穆拉霍夫斯基透露,将为“士兵”作战装备配备何种武器还没有最终确定。

他说:“有两个可能的方案: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的AK-12和科夫洛夫机械厂的AEK-971。自动步枪要有不同版本:供摩托化步兵、装甲兵、空降兵、特种兵等不同兵种使用,并且要有一套白天和夜间都能用的瞄准器。”

俄罗斯军工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会将确定“士兵”作战装备的最后版本。相关会议将在今年5月举行。

(2014-03-23 11:43:00)

【延伸阅读】加拿大推出单兵携带可折叠无人机 胜任隐蔽侦察

中新网5月27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5月,加拿大Aeryon实验室推出可用于军事、公共安全和商业领域的SkyRanger小型无人直升机。该无人机由单兵携带且可折叠,组装后飞行时长超过50分钟,可胜任军事隐蔽侦察、护卫安全,以及登船作战等。

SkyRanger具有以下特点:飞行方式采用垂直升降,易于发射与回收;控制器采用触屏界面,支持点击操控;供能采用新型电池,可随时更换;数据传输采用保密无线网,支持5公里内256比特速率传输;摄像采用1080像素分辨率镜头,支持高清H.264视频和静态图像;另配备红外摄像头,支持夜间行动。经过测试,该无人机还可在7级大风或9级阵风环境中工作;工作环境温度最低-20°C,最高至50°C。(李方)

(2013-05-27 15:40:00)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