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野生黑猩猩夜间偷庄稼首次被拍 偷窃时毫不紧张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夜色降临,8只黑猩猩离开丛林,成群结队来到紧邻它们家园的乌干达西部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玉米地里掰玉米。与它们在丛林觅食通常是三只一组不同,来人类庄稼地偷玉米的黑猩猩的队伍更加壮大,此外夜间偷粮的猩猩群中也可见到较多的母猩猩和猩猩幼崽等瘦弱群体。

据西班牙《世界报》10月27日报道,安装在乌干达丛林中的摄像机首次拍下了黑猩猩的这种夜间行为,这说明它们适应环境变化,养成了新的猎食技能,可以与人类共存。这项研究成果本周被刊登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杂志上。

研究人员称,与其他猿猴亚目动物一样,黑猩猩通常在白天活动,过去偶尔发现野生黑猩猩会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活动,但从未在夜间观察到它们多次进行这种觅食行为。

具体来说,摄像机记录了一个80只东部大猩猩群体在2013年2月5日至24日的活动,拍到了其中的72只,在这20天中,它们进行了14次偷采庄稼行动。令人惊讶的是,在偷采庄稼时,它们几乎一点也没表现出紧张或者警惕情绪。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农业活动的增加和高速路的修建,最近几年黑猩猩生活的家园受到的破坏越来越多,它们与人类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报道称,人类与黑猩猩共存并不容易。例如农民讨厌黑猩猩,因为它们偷采破坏庄稼,而黑猩猩则眼看着自己休养生息的家园越来越小。黑猩猩的地盘观念很强,会非常积极地保卫自己及其伴侣的地盘以及觅食地。因此森林砍伐对它们的影响尤其大。

黑猩猩并非唯一栖息家园受到人类侵犯的丛林哺乳动物,大象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也会侵犯庄稼地,经常导致庄稼被毁。

研究人员表示,生态系统遭破坏迫使黑猩猩发展新技能来适应新环境。过去对它们生活习性的研究显示,黑猩猩在猎食时非常警惕,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水果,它们具有非常发达的认知能力,会借助某些工具找到隐藏的食物,还可以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如狩猎巡逻)进行合作,甚至会利用某些植物的药性自己治病。但是这些技巧的获得与传播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包括变化迅速、人类活动地点离它们越来越近的现代环境。

在乌干达西部,人们为了阻止黑猩猩偷庄稼而将它们杀害。因此学会适应新环境对于保证黑猩猩的生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表示,在灵长类动物中,只有少数猴子和狐猴在白天夜晚都会活动。这次摄像记录活动的时间比较短,不过一旦确定黑猩猩新的夜间习性,他们会提醒当地农户和政府尽量与黑猩猩和平共处。(编译/王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日本东京多摩动物园,黑猩猩们在咀嚼韭葱。资料图片

【延伸阅读】没落猩球:濒临灭绝的黑猩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荧幕上,黑猩猩推翻了人类的统治,迎来了种族的崛起。在荧幕外,黑猩猩正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在黑猩猩表演带来的巨额经济利益的推动下,对黑猩猩的偷猎行为正一步步将整个种族推进灭亡的深坑。拯救没落猩球,刻不容缓。2007年开始,数量惊人的野生黑猩猩由于被伪装为“圈养后代”,而成功得获得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的进出口许可,被源源不断地从非洲几内亚出口到中国。仅2010年一年时间,就有69只黑猩猩被偷运出几内亚,运往中国的各大动物园、马戏团,中国正迅速发展为黑猩猩偷猎商业链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出品 摄影报道/卡尔.阿曼 编辑/赵汗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江苏常州淹城野生动物世界,一只年幼的黑猩猩扮成孙悟空的模样,滑着旱冰,扛着金箍棒,一副滑稽可笑的模样。它是几年前从几内亚以“圈养黑猩猩”的名号被运至当地的,然而,在几内亚当地,根本没有黑猩猩的圈养繁殖机构。这只幼小的黑猩猩,只可能是上百只被偷运到中国的野生黑猩猩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黑猩猩广泛分布的非洲几内亚,黑猩猩幼崽原本并不是当地人的捕猎目标。然而随着中国的黑猩猩需求与日俱增,一只小黑猩猩在中国的卖价可以飙至30万元人民币以上,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一些偷猎者开始有针对性地捕猎黑猩猩幼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捕获黑猩猩幼崽是一个残酷的过程。黑猩猩的社会性极强,成年家族成员在对抗捕猎的过程中会拼死保护幼崽,为了获得幼崽,捕猎者有时要将整支黑猩猩家族屠戮殆尽才能最终获得幼崽。即使有成年黑猩猩侥存下来,也会在心里留下巨大的阴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被捕获的黑猩猩在经过伪装后就会被运往中国的大小动物园和马戏团,黑猩猩的生活需要充足的活动空间和适当的社交场所,而满足这些条件的动物园在中国寥寥无几。对大多数的动物园和马戏团来讲,黑猩猩唯一的用途就是招揽游客,黑猩猩的繁殖和养护需求都是次要的。很多动物园甚至不让黑猩猩进行繁殖行为,尽管他们的数量已经锐减至濒临灭绝的15万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挨过了对身心摧残极大的长途运输,等待着这些幼年黑猩猩的是来自驯兽师的控制、恐吓或者直接地身体虐待。黑猩猩一旦成年就会很难调教,因此要想让黑猩猩进行表演,必须从小开始进行日复一日的残酷训练,在棍棒的恐吓下,他蜷缩在角落,露出被全世界所误会的“微笑”的表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黑猩猩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动物,从基因组学来说,黑猩猩的基因与人类的相似度高达98.5%。经历长期的训练后,牠们能学会按指令做动作,穿着各式怪异的服装做出让人捧腹的表演,这些表演能给动物园带来巨额的利润,然而伴随着这些不自然行为,驯兽员的怒吼、嘈杂地音乐、观众的巨大喝彩声,都给黑猩猩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压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那些“有幸”不用去进行表演的黑猩猩则被单独圈养在动物园的笼舍橱窗中供展示。本是高度社群化的动物却被剥夺了和群体进行交流的权利。黑猩猩复杂地行为、心理和社群需求得不到满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结果便是行为的异化,健康水平的下降和寿命的减少。看着窗外的人流,木讷的黑猩猩已经失去了自然环境下的健康与活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那些逃脱偷猎者魔爪,有幸在自然环境下成长的黑猩猩幼崽是非常顽皮的,牠们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在家族的陪伴下茁壮成长。然而这最后一片乐土也正在被逐渐剥夺,随着偷猎行为都黑猩猩家园和种群完整性的破坏,野生黑猩猩的数量一减再减,有研究学者预测,照这个趋势,野生黑猩猩将在50年之内灭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仿佛是在印证电影里的情节一样,在几年前,非洲部分地区的黑猩猩性情大变,变得易怒且具有攻击性,甚至发生了黑猩猩捕食人类婴儿的事件。当地一些黑猩猩避难所的负责人推测这是黑猩猩对人类的侵害行为展开的一种报复。人类与黑猩猩,仿佛真的走到了无法共存的地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现实中的黑猩猩没有超级智力,也不可能对抗人类的侵害。想要保护黑猩猩,唯有人类自己采取措施。以珍妮·古道尔为首的一些动物保护者在非洲建立起了“黑猩猩庇护所”,从黑市贸易中拯救黑猩猩,能在庇护所生存的黑猩猩是幸运的,他们熬过丧母的剧痛,砍断指头的巫术,各种寄生虫传染病,最终被成功解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庇护所是黑猩猩版的“孤儿院”,失去了家族成员的小猩猩们将在这里渡过自己的童年,而庇护所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能够重新回到野外的群体中去。近些年来,庇护所救治的黑猩猩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猩满为患”的情况,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与黑猩猩庇护所的救治相对的,是全中国各地每天都在上演的黑猩猩表演,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争先恐后的购买门票一睹这些“濒危动物”被强迫进行对其自身百害而无一利的马戏表演。在谴责非洲地区的偷猎者之前,我们似乎要先对自身加以反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你看过实验室、动物园和马戏团的黑猩猩后,你会发现树上的黑猩猩才是最美的。”在荧幕上,人类与黑猩猩最终走向了无可挽回的生存之战,而在现实中,我们还有机会挽救两个种族的未来,还有机会修复人类与黑猩猩之间的关系。

【延伸阅读】洛杉矶时报:黑猩猩屠杀同类场景“很恐怖”

参考消息网9月18日报道 外媒称,屠杀常常迅速而野蛮:一大群黑猩猩把同伴摁倒在地,几十名袭击者开始对受害者连打带踢,又咬又撕。

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9月17日报道,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野生黑猩猩的进化人类学家迈克尔·威尔逊说:“它们会从尸体上扯下一些碎片,往往是生殖器官,有时它们会把喉部撕扯下来。它们进行的那种破坏真是很恐怖。”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在争论我们最近的动物亲戚为什么会对同类——包括很多无助的幼崽——施以致命的暴力。一种观点认为,黑猩猩之间的暴力是人类侵占其栖息地的结果。偷猎、砍伐森林和其他人类活动导致他们所说的狂暴且不典型的行为。但是,相反观点认为,这一切血腥的行为都是一种适应环境的生存战略,早在智人出现之前就有。杀掉对手群体中的黑猩猩,凶手或许实际上扩大了领地,从而提高获得食物与配偶的机会。

在《自然》杂志周三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威尔逊和同事们研究了野生黑猩猩致命袭击的152个案例后得出结论:人类与激发这种暴力伤害无关。

论文的作者们指出,黑猩猩的暴力大多发生在一处相对不受人类干扰的地点:乌干达的基巴莱国家公园,而受人类影响最严重的几内亚某地却几乎没有类似暴力。

论文的作者们写道:“由于黑猩猩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所以引发一种可能性:这些行为模式或许人类也有,源于我们共同的祖先。”

威尔逊说,人类战争源于相对较近时代出现的诸多因素——农业的产生、武器的发明与意识形态的形成等——黑猩猩的行为暗示战争有“漫长的发展史”。

研究者收集了非洲各地十几个黑猩猩研究点几十年间的数据,包括目击者有关黑猩猩彼此屠杀的报告以及对疑似屠杀现场收集的资料。

威尔逊说:“得知竟然发生这么多屠杀事件,我很惊讶。”

研究人员没用多长时间就确定了某些特定的模式。

论文的作者们写道:“雄性黑猩猩的杀戮行为多于雌性,被杀死的也主要是雄性。袭击者最常杀死的是没断奶的幼仔;受害者主要是其他群体的成员;杀戮通常发生在袭击者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时候。”多大的数量优势?平均是五名袭击者对一名受害者。研究者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多达32个袭击者蜂拥而上,针对一个倒霉的受害者。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琼·西尔克在《新闻和见解》月刊撰文称:“这些结果应当最终否定一种看法:即黑猩猩的致命攻击行为与适应环境无关,而是人类影响的副产品;但它们或许不足以让所有人信服。”但是,西尔克提醒人们不要急于下结论。她写道:“不能因为黑猩猩有时杀死邻居就说人类注定好战。”(编译/赵菲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黑猩猩

(2014-09-18 21:00:00)

【延伸阅读】研究称黑猩猩拥有非凡策略性 玩游戏胜人类

参考消息网9月6日报道 美媒称,黑猩猩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和策略性,在玩战略游戏的时候比人类更出色。

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9月2日报道,人类自认为是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然而,科学家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展示,很多动物其实都具有非凡的智慧。

在心理学家科林·卡默勒和松泽哲郎(音)所做的最新研究中,黑猩猩就和人类玩了一回战略游戏。游戏的结果颇为出人意料:黑猩猩胜出,人类则甘拜下风。

在这一研究中,黑猩猩组和人类组通过双人电子游戏进行对决。每个游戏者只需从触屏板上的左右两个方块中点选其一,游戏双方看不到对方,因而无从得知对方的选择。规则是,游戏者A选择如与对方一致将胜出,游戏者B选择如与对方不一致将胜出。每次点选后,双方均能看到对方的选择。

在这种类似象棋或扑克的竞争类游戏中,游戏者须根据对方之前的选择推断其下一步举措,从而实时改变策略以胜出。理想化的游戏将呈现出特定的模式。运用博弈论中的一套数学公式,可以轻松推断这一模式。当双方都做出最具战略性的选择时,游戏就会出现所谓的“均衡”状态。

实验显示,黑猩猩的游戏选择几近理想化,它们的选择更贴近博弈论中的均态。而人类的选择与理论推断相差甚远。研究结果显示,黑猩猩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和策略性,这使得它们的竞争表现超越人类。

出色的工作记忆或许是黑猩猩拥有战略技巧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2岁大的黑猩猩能够在200毫秒(不及人类眨眼的功夫)记住随机数字图形。这种记忆精确度在人类幼童中很罕见,成人则基本不具备这种能力。

人类大脑负责认知的脑皮层拥有200亿个神经元,而黑猩猩只有60亿个。这意味着人类大脑拥有黑猩猩所没有的高级功能,例如语言。然而,拥有这样发达的大脑,就必须牺牲一些东西,比如精细的工作记忆和战略思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在泰古加马黑猩猩保护区拍摄的黑猩猩。

(2014-09-06 13:51:05)

【延伸阅读】黑猩猩冰块边纳凉消暑 动物吃冰超逗趣(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受到地球暖化影响,夏天的气温,似乎一年比一年热,台北市立动物园为了帮动物们消暑,也有动物专属的冰工厂,制作各式冰品。除了草食动物的水果冰外,肉食动物们也有特殊的柳叶鱼冰、鲜肉冰、肉汁冰等。而智商高的黑猩猩怎么吃水果冰?黑猩猩会先躺在冰块旁边纳凉,等冰稍微溶化后,才用手指头试着挖出埋在里面的水果,好好享用。

炎炎夏日,动物园的动物们,如果消暑,动物园发言人曹先绍说,动物本能,本身就各自发展出一套度过酷暑的方法。例如身上有毛发覆盖的哺乳动物,除了会在夏天换上比较稀较短的毛、选择比较好的纳凉地点躲避炽烈阳光。

而动物园照顾怕热的动物们,也会在展示场提供遮荫、饮水或泡水设施,这几年也陆续为台湾黑熊、棕熊、小猫熊、灰狼、蒙古野马和美洲野牛等怕热的动物,加装专用的喷水雾降温设施。而动物褓姆们也观察到,黑猩猩喜欢把头弄湿来降温,台湾猕猴懂得利用水柱冲凉,水牛喜欢直接浸泡在水中,黑熊、棕熊则会把握时间走下水池稍解酷暑。

另外吃冰虽然不是动物主要的消暑方法,不过每到夏天,动物冰工厂总要循例开张,制作夏季限量的动物行为丰富化冰品。由同仁或暑期实习生扮演的“冰果师傅”,熟练的从动物的食谱中,挑选牠们最喜欢又适合制冰的食材,有消暑的小玉西瓜、富含铁质的苹果、维他命丰富的番石榴、蕃茄、菠萝和红萝卜等,制作成适合草食或杂食动物的水果冰、至于食肉动物也有专用的柳叶鱼冰、鲜肉冰、肉汁冰等。

而每周一和周五就是动物园冰工厂运转的大日子,饲料调配中心每次至少制作25桶冰,好分配给需要的动物们。动物们吃冰的行为也极为有趣,像智商高的黑猩猩会躺在冰块旁边纳凉,同时等冰稍微溶化后,用手指头试着挖出埋在里面的水果,或是将整块冰搬到栖架上,三五好友一起品尝,水果冰也俨然成了黑猩猩的社交工具;至于台湾猕猴则是最热闹的一群,不过必需由猴王先开动,等不及的可是会被猴王下令驱赶落水。

(2014-07-16 15:55:00)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