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澳大学研究显示流行歌手比我们早死25年

参考消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国歌手艾美怀丝27岁英年早逝(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消息网10月28日报道 台媒称,根据澳洲悉尼大学一项最新研究显示,70年代的流行乐歌手寿命,竟然比一般人少25年。
据台湾东森新闻网10月28日报道,流行乐巨星成名是要付出代价的,Jim Morrison(吉姆·莫里森)、Janice Joplin(珍妮丝.贾普林)、Jimi Hendricks(吉米.罕醉克斯)和Amy Winehouse(艾美怀丝)都在27岁去世,几乎形成一个神秘的、带有悲剧色彩的“27俱乐部”,但悉尼大学研究发现,这个行业的早死现象十分普遍。
心理学及音乐教授戴安娜.肯尼(Dianna Kenny)研究超过1.3万名流行乐手的死亡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是男性,横跨1950年代至2014年6月。她按性别和年代对比普通人与这些名人的死亡年龄和自杀、凶杀和非故意受伤或事故的比例。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结果,在70年代中,流行乐歌手的寿命竟然比普通人短了25年。他们的自杀率要高2至7倍,凶杀率要高8倍,意外死亡率高5至10倍。肯尼表示,有人推断音乐巨星的生活都比较危险,且更容易滥用药物并早死。
不同音乐风格的歌手“死法”也有异,例如饶舌歌手较容易遭谋杀,重金属乐团成员则比较容易自杀,不过,这些结果还需进行更多研究才能证实。肯尼接受布里斯班《ABC 612》节目访问时说,“我认为流行音乐行业对于年轻人非常危险,大部分人都有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是许多因素造成的结果,”肯尼表示,“例如他们的心理问题、无归属感、家庭破裂、辍学等,他们感觉自己无法融入社会,最后才进入流行产业。”
【延伸阅读】美国“流行乐坛教父”菲尔·拉蒙逝世
新华网洛杉矶3月30日电(记者王军)被誉为美国“流行乐坛教父”的著名音乐制作人菲尔·拉蒙当地时间30日凌晨在纽约病逝,终年79岁。
拉蒙曾与保罗·麦卡特尼、鲍伯·迪伦、麦当娜,以及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等重量级歌手有过卓有成效的合作,推出了大批经典作品。他制作的热门歌曲包括比利·乔的《陌生人》《告诉她一切》,以及保罗·西蒙的《那天晚上》等。
拉蒙早年出生在南非,3岁起学习钢琴和小提琴,有神童之称。少年时进入纽约朱丽亚德音乐学院学习,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后来转型成为音乐制作人。他共获得过33项格莱美奖提名,摘取了其中14个奖项,还获得过1项艾美奖。除了这些荣誉,拉蒙还不遗余力地推动音乐技术革新,并开发出多项技术成果。
美国格莱美奖主办方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发表唁电说:“音乐界失去了一位天才和远见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失去了一位至亲密友。”
(2013-03-31 12:04:04)
【延伸阅读】迈克尔·杰克逊去世5年吸金7亿美元??超越所有在世艺术家
人民网8月31日讯 据福布斯中文网报道,如果迈克尔·杰克逊还活着,刚刚过去的8月29日就是他的56岁生日。尽管他已经去世五年多,但全美各地——从他曾经居住的拉斯维加斯到他的出生地印第安纳州加里——以及世界各地的歌迷都庆祝了这位流行音乐之王的生日,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
而从许多方面来看,他确实没有离开。最新发行的杰克逊遗作专辑《Xscape》中的歌曲已经席卷了今年夏天的电视广播。从财务角度来看,杰克逊依然影响力十足:他在过去五年的收入超过7亿美元——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他最赚钱的时期。根据《福布斯》的估算,他在此期间的收入超过了所有在世的艺术家。(老任)
(2014-08-31 06:46:05)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