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打造超高频太空通信网:卫星能力提升16倍

参考消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组装的MUOS卫星(美国《国防》月刊网站)
参考消息网12月15日报道 美媒称,在经过十年的研发之后,对于美国海军的“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通信卫星而言,2015年有望成为一个关键年份。
美国《国防》月刊12月号一期发表题为《强大的新型超高频卫星系统预计2015年年底前面世》的报道称,组成该卫星系统核心的4颗卫星在2015年底之前将被全部送入轨道,这将使用户在地球上的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无缝的动态连接。
通用动力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系统公司负责窄带通信业务的副总裁艾丽斯·邦贝林说,海军已经部属了全球覆盖所需四颗卫星中的两颗,第三颗按说已经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离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工厂,运往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
邦贝林在接受采访时说,按计划,第三颗MUOS卫星将于明年1月的某个时候发射,第四颗将于明年8月发射。根据合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在2016年前生产第五颗卫星,即在轨备用卫星。她说,等到第五颗卫星在2017年入轨,海军才会认为MUOS的部属已经完成。但是,就用户而言,他们到2015年底(也就是在轨检验完成后)就应该可以从地球的几乎任何地方联上这些卫星。
邦贝林说,有人把它比作“天空中的手机基站”。它的通信能力将相当于目前所取代的改进型超高频(UHF)通信卫星的16倍。
她说,用户将可以在通话的同时收发照片、视频和文本,就像他们使用普通智能手机所做的那样。她说:“你不必结束语音通话就能查看数据。”
她指出,这4颗卫星中的每一颗都能覆盖地球表面约2/3的面积,覆盖面积的重叠实现了无缝对接。
邦贝林说,信号处理工作是在4个地面站而不是在MUOS上完成的。这些卫星也被称作“弯管”,换句话说,数据和语音通信信号被发给卫星,从那里传输至地面站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地面或空间通信线路发送出去。
由于信号处理工作是在地面上完成的,这使得美国海军能够更加方便地在4个地面站进行升级,而且费用更低。这4个地面站分别设在弗吉尼亚州、夏威夷、澳大利亚和西西里岛。
数十年来,卫星项目的难点在于,与卫星相连的终端很少能实现与卫星同步,因为它们通常是由不同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军种研发与部署的。
通用动力指挥、控制、通信和计算机系统公司总裁克里斯·马尔齐利说,MUOS能够与战术信息网(WIN-T)提升计划2、PRC-155小型手持便携式无线电以及AN/PRC-154步兵无线电完美匹配。
马尔齐利说,WIN-T不需卫星即可进行连接,但这能使系统更牢靠。携带步兵电台的处于战术前沿位置的军人不会直接与卫星相连,但只要他们能连接到Manpack或者网络中别的更大节点,他们就能与世界任何地方进行联系。
邦贝林指出,这正是UHF通信和MUOS的最大优点之一。它可以捕获不同步或较弱的信号,把它们整合成较强的信号。她说,UHF波段受雨、云和树叶的干扰较小,“这样就能更好地支持我们所称的备受压力的用户,也就是处于独自幸存处境下的人”。
【延伸阅读】2014世界最佳卫星航拍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8日报道,公布了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佳卫星航拍图像。展现了一个壮观的地球的景观,同时突出行业和战争带来的影响。照片包括伊拉克的难民逃离城市的鸟瞰图和叙利亚科巴尼边境小镇的俯瞰图以及正在喷发的火山等。图为慕尼黑啤酒节俯视图。(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伊拉克盘山路。(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巴拉圭新建的大坝。(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克罗地亚洪水。(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乌克兰基辅。(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华盛顿波音公司工厂。(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科威特轮胎墓地。(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墨西哥城俯视图。(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哈萨克斯坦里海的卡沙甘油田。(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土叙利边境科巴尼小镇。(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内蒙古西部矿区。(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彩虹山脉。(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加利福尼亚深蒂亚戈森林火灾监视图。(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格鲁吉亚花园城的集装箱运输港口。(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印尼火山喷发。(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加拿大钻石矿。(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全球变暖下的南极盆地。(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北极石油开发平台。(网页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荷兰上空俯视图。(网页截图)
(2014-12-09 19:27:00)
【延伸阅读】中国首发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月29日,国防科工局公布我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包括北京、上海、哈尔滨、兰州、银川、克拉玛依和昆仑山天池、云南鲁甸灾区、辽宁营口港、山西宁武矿区等地,该批图像纹理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我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充分展示了高分二号卫星在国土资源监测、矿产资源开发、城市精细化管理、交通设施监测、林业资源调查、灾区恢复重建等众多方面的广泛应用潜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高分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空间分辨优于1米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观测幅宽达到45公里,为国际同类卫星最高水平,同时具备快速机动侧摆能力和较高的定位精度,有效地提升了卫星综合观测效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高分二号卫星于8月19日成功发射后,按计划于8月21日首次开机成像并下传数据,地面系统接收数据并进行自动化处理后,生产出初级标准化图像产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截至9月29日上午8点,高分二号卫星已完成在轨工程测试,正在进行参数调优和定标工作。期间,共获取并处理数据207轨,生产1A级标准产品19287景,覆盖面积976.4万平方公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高分二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在20余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开展示范应用,同时为地方区域综合应用和公众服务提供空间信息支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http://news.qq.com/a/20140930/006551_12.htm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http://news.qq.com/a/20140930/006551_13.htm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中国首批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发布。
(2014-09-30 06:46:00)
【延伸阅读】中国卫星观测到疑似漂浮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华社记者3月22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3月18日12时许获取的高分一号卫星图像中,南印度洋海域(南纬44度57分,东经90度13分),观测到疑似漂浮物。这一疑似漂浮物长约22米,宽约13米,距澳大利亚公布疑似物位置南偏西120公里左右。新华社发(国防科工局供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22日,马来西亚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侯赛因在22日的新闻发布会说,中国卫星已在印度洋南部海域发现约22米长的疑似漂浮物,中方目前正派船只前往。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证实,中方已将这一新发现通报给马方。新华社记者王申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22日,“雪龙”号在南印度洋全速航行。当日,“雪龙”号全速赶往搜寻马航失联客机的目标海域。截至18点30分,“雪龙”号已航行到南纬34度09分、东经109度28分,距离搜寻目标还有1000海里。预计还需航行70个小时抵达目标位置。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22日,中国空军两架伊尔-76飞机飞抵澳大利亚珀斯皮尔斯空军基地。新华社记者黄书波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22日,中国空军飞抵澳大利亚珀斯皮尔斯空军基地后,与澳大利亚空军就搜救工作交换意见。新华社记者黄书波摄
(2014-03-23 11:39:15)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