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史无前例连续12天零谋杀案 英媒:原因无解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 外媒称,虽然2月6日皇后区发生了一起谋杀未遂事件,有个男人被送去急救,但纽约史无前例地创造了连续12天无一起杀人行为的纪录。
据英国《卫报》网站2月14日报道,虽然许多人认为是天气冷的原因,但焦头烂额的纽约市长白思豪为了改善与警察部门的紧张关系,把功劳记在警察的辛勤工作上。
几个月来,有关美国执法部门草率动用致命武力——尤其是当案件涉及非洲裔男子时——成为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现在,大家讨论的是警察和罪犯的新情况:美国的犯罪率正在下降,而且降幅显著。
2014年,整个纽约市共发生333起谋杀案,比2000年的数字减少了一半,是1985年1384起案件的四分之一。
虽然这些统计数据很难解释——包括强奸和人身侵犯等在内的暴力犯罪的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但在美国,总体的趋势是减少。暴力犯罪较1991年的峰值下降了51%;涉及财产的犯罪下降了4%;谋杀案下降了54%。
在此期间,监禁的人数增加了近一倍。美国监狱的服刑人数目前已达240万,自1980年以来上升了800%,约为世界监禁总人数的四分之一。花掉的钱呢?每年约800亿美元。美国刑事司法系统的总花费为2400亿美元,占联邦赤字的约一半。
但根据纽约大学法学院布伦南司法研究中心上周发布的报告《什么导致了犯罪下降?》,犯罪率的下降与监禁人数增加之间没有明确的联系。
过去的研究声称罪案数降幅中有三分之一要归功于监禁,而这份报告的观点与之恰好相反。报告说,90年代,自从暴力罪犯被带离街头,监狱中新增了110万低级别或非暴力罪犯,却没有带来更多的好处。
报告的作者之一奥利弗·罗德说:“监禁率甚至已经超过了收益递减的点,现在实际上没有任何区别。”
布伦南中心的报告仔细分析了各种用来解释犯罪率下降的理论,从堕胎合法化到无铅汽油的使用、收入和就业的增长、酒类消费模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在14个可能用来解释犯罪率下降的因素中,“即使把所有因素都算上也无法解释”。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份报告是在华盛顿有着越来越强的改革刑事司法制度的政治意愿的时刻出台的。
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说:“高监禁率和过长的刑期对于实质性提高公共安全、减少犯罪或强化社区来说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奥巴马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犯罪率的下降和监禁应该成为改革的“起点”。
卡耐基梅隆大学公共政策教授丹尼尔·纳金说:“如果我告诉你,药能治病,你会说什么药治什么病。犯罪也是一样的。把几十种不同的政策混在一起没有任何意义。”他说,大家都同意的策略是把警察的注意力放到犯罪热点地区以及“热点人群”上,即交警杰克·梅普尔为纽约地铁系统开发的技术:他在墙上的地图上跟踪犯罪发生的模式,并相应分派警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纽约警察
【延伸阅读】纽约连日示威游行致犯罪案件飙升 华人居民担心
中新网12月8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期全美发生多起非洲裔抗议警方过度执法的事件,纽约市发生多次大批民众示威游行,而警员大量调动,更让不少华裔地区的抢劫、盗窃案件数量迅速上升。华裔民众担心,在年终犯罪高发时期,游行为犯罪分子制造了更多作案时机。
在纽约布鲁克林8大道交60街经营小卖部的周女士表示,游行是民众表达自我意见的方法,虽然她不参与,但也不反对他人游行。可她担心,因为近期游行事件,警员调往游行现场,使得各个辖区警力明显不足,让犯罪团伙更为嚣张,最近8大道持枪抢劫案件一宗接一宗,搞得她和附近商家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游行队伍对交通的堵塞更是苦了电召车司机,陈司机表示,最近基本不会接前往布布鲁克林下城与曼哈坦的生意,因为“根本就开不动”,就算想方设法躲开游行队伍,也不知道何时队伍突然又冒出来。(黄伊奕 李玥)
(2014-12-08 14:32:14)
【延伸阅读】纽约拟提案拒羁押无严重犯罪的移民 获各界力挺
中新网10月16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市议会15日召开公听会,就市议长马丽桃(Melissa Mark-Viverito)的除非联邦法官授权、市惩教局(Department of Correction)不得配合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简称ICE)羁押任何违反移民法的嫌犯的提案征求意见,民选官员、移民团体和维权机构赞声一片。
联邦法官近期声明,美国政府不会硬性提出拘留要求(detainer request),地方政府若在没有充足证据的前提下羁押移民,将有可能违反宪法。马丽桃的提案去除了市警总局和市惩教局配合ICE拘留嫌犯的权力,除非当事人在过去的五年被判重罪或名列恐怖分子侦防名单,否则两个执法单位不可羁押任何移民犯。只有获得联邦法官授权,才只能对重罪(violent or serious crime)嫌犯进行拘留,以保护移民家庭的权益。
长期关注移民权益的市主计长斯静格(Scott Stringer)15日到场作证,称纽约市的移民勤勤恳恳地在美国工作和生活,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因为面临遣返命运而和家人分隔两地、难以团圆。马丽桃的提案是维护移民家庭和小区的重要一步,也节省了纳税人的钱财、把资源用在更加必要的地方。(刘大琪)
(2014-10-16 16:00:08)
【延伸阅读】纽约拟推新法案:不得拘留无严重犯罪的非法移民
中新网10月3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纽约市议会将提出新法案,禁止监禁仅仅是因为联邦机构声称为非法移民的被逮捕者。
根据纽约市议会公布的新闻稿,新法案只允许拘留符合以下条件者:移民当局出示美国联邦法官的逮捕令并且被逮捕者在过去5年内被判“暴力或严重犯罪”。
纽约市议会议长马丽桃(Melissa Mark-Viverito)说,她打算10月7日正式提出新法案。
马丽桃引用管理市监狱的惩教局数字说,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9月之间,根据相关法规,超过3000人被交给移民局。
(2014-10-03 13:52:06)
【延伸阅读】美国纽约8岁小女孩遭强奸 犯罪嫌疑人年仅13岁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纽约哈林区一名年仅8岁的小女孩,被犯罪嫌疑人引诱到公共厕所内实施强奸。但这名犯罪嫌疑人也仅是一名13岁的小男孩。
据报道,美国当地警方6日称,这起案件发生在5日下午,地点是位于西136街附近的一所图书馆里。
当时,小女孩的保姆正带着女孩在图书馆里转悠,一名13岁的男性嫌疑人接近小女孩后,想办法引诱她跟自己进到洗手间,实施了强奸。
小女孩回家之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家人立刻报警。6日,当地警方已经向嫌疑人问讯,但暂时未起诉嫌疑人。
(2013-09-06 14:29:09)
【延伸阅读】综述:纽约使用高科技手段打击城市犯罪
新华网纽约3月25日电(记者 刘莉)纽约是美国最大的旅游城市,控制城市犯罪率、确保城市安全是政府管理的重中之重。纽约警方不断探索采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和工具,打击城市犯罪行为。
纽约警方正在测试“射击测位仪”,它可以在枪击案发生数分钟内对作案地点进行精准定位。测位仪一般安装在屋顶上,通过枪声识别射击源。如果工作范围内存在噪音或其他干扰,数据会被传到加州进行分析和辨认,结果将于几秒钟内被传回事发附近警局。警方或许不能依此找到枪手,但可以迅速赶到现场寻找犯罪线索。
美国人滥用止疼药的现象愈发严重,但因为药品受到严格监管,很多药物上瘾者因为得不到药品铤而走险,纽约持枪抢劫药店案件屡见不鲜。纽约警方为此发起一轮新的行动,要求药店将装有GPS定位仪的假药瓶作为“诱饵”,混在止疼药中。打劫或偷窃事件发生后,警方可根据定位器迅速找到罪犯。
从今年1月起,纽约警方开始试验使用一种仪器检查非法持枪行为。仪器上的摄像头可以在约4.9米的距离内,用射线分辨出人体和武器的区别。目前这种仪器有待改进,警方要求它更加轻巧、便与携带。这种高科技工具或将取代颇受争议的盘查和搜身行动,但已有人质疑使用这种探测仪是否合法,以及会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纽约警方不久前还将好莱坞大片中的高科技武器搬到了现实中。站在9米高的视频监控墙前,警方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监控城市中成千上万台摄像头,实时追踪、收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库中的信息,打击各种犯罪和恐怖活动。例如,警方接到一个可疑包裹的举报电话后,只需点击一个按钮,就可以启动152米内的所有摄像头进行工作,系统还可以迅速搜索到以往可疑包裹的历史录像。
随着社交媒体的流行,犯罪分子经常在社交网络上组织、策划各类犯罪活动。为此,纽约警方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指派警察和侦探监控网络聊天工具,并在最近新购置了650台超高像素照相机,安装在犯罪高风险地区。这些相机清晰度极高,而且拥有更大的存储空间。
尽管纽约警方在打击犯罪方面不遗余力,但他们试图使用一些高科技手段的努力却引发当地民众激烈争论。一些人认为这些高科技工具干涉居民隐私,还有人担心缺乏监督,警方可能会滥用权力。
(2013-03-26 09:54:1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