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罗斯反腐“打老虎” 被捕高官政绩显赫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 俄媒称,萨哈林州州长亚历山大·霍罗沙文3月4日在自己的办公室遭逮捕并被移送莫斯科。他是首位还在任上即被执法机关带走的地方领导人。霍罗沙文2007年开始主政萨哈林州,但良好的地方经济数据和维稳纪录都没能拯救他。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3月5日报道,联邦安全局和侦查委员会3月3日向总统办公厅报告了霍罗沙文涉嫌腐败一事。总统办公厅消息人士透露,强力部门人员随后接到“总统关于开始行动的指令”。他表示:“任何重大案件都应汇报总统,这次也不例外。” 5日,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宣布,普京及时收到了逮捕州长的呈报。晚些时候,总统在内务部全体负责人会议上称,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权力机关腐败的路线。
消息人士介绍,总统办公厅设有反腐事务局,地区长官的廉政问题则由总统内政管理局负责。“倘若州长令克里姆林宫不满,就会被约谈”。像紧急逮捕霍罗沙文这样的决定,是由总统及联邦安全局、侦查委员会和总统办公厅负责人共同作出的。
萨哈林州州长并非首位受到严厉指控、包括刑事指控的地方领导人。但过去程序是相反的:州长先是被革职,然后才遭拘捕。
报道称,此事给地区长官敲响了警钟。案件本身证明,在反腐斗争中,国家领导人不准备考虑官员的地位和功绩。霍罗沙文被捕预示着反腐游戏规则的改变:如果说过去只有市长一级的官员会在办公室被缉拿,如今这一做法也会用在州长身上。(编译/胡丽雯)
【延伸阅读】俄罗斯反腐“刑不上大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克里姆林宫直接指挥统领着俄罗斯反腐工作。图为俄罗斯总统普京2013年11月8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会议。法新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魏良磊 发自北京
“一些士兵不是在服役或进行军事训练,而是在阿斯特拉罕草原种白杨树,另一些本应修建铁路的铁道兵却在修公路”。这荒诞的一幕,是俄罗斯前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亲手“导演”的。据俄联邦调查委员会发言人马尔金不久前透露,谢尔久科夫在任时,“亲自指挥”铁道兵部队某营给一亲戚的度假基地修通了公路,又让一支空军部队士兵为这个基地搞了绿化。而此举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600万卢布(1人民币约合5.42卢布)。
以上只是俄罗斯官员以权谋私的典型案例之一。腐败,尤其是官员腐败已成为长期困扰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顽疾。
欧洲最腐败的国家
有媒体直言,俄罗斯是20国集团成员中最腐败的经济体,是欧洲最腐败的国家,在“金砖国家”中的腐败程度也首屈一指。
民众感受印证着俄罗斯腐败的严重程度。根据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透明国际今年7月发布的《全球腐败晴雨表调查报告》,接受调查的俄罗斯人认为俄在以下领域普遍存在腐败:警察系统腐败的比例为89%、司法系统为84%、立法系统为83%、卫生系统为75%、教育系统为72%、新闻媒体为59%。
腐败对俄罗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普京早在2006年总统国情咨文中就强调,腐败是俄罗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障碍”。
俄总检察长柴卡发布的一份报告则显示,2013年腐败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高达210亿卢布,而反腐刑事调查挽回的损失只有10%。他说,今年前9个月对6万名公职人员追究了纪律和行政责任,其中3600人受到起诉。
一些涉嫌腐败的更大的“老虎”也被揪了出来。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前农业部长、前俄罗斯电信公司总裁及俄联邦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等一大批军政高官相继落马,其中一些人曾被认为是普京的“自己人”。此外,俄地方官员因贪腐被立案调查的情况也在增多。
反腐制度不断完善
俄罗斯不仅对反腐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而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国家反腐法制机制。
首先,继续强化自2009年以来的高官财产申报制度。自2013年开始,俄公职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在进行大额支出(超过家庭最近3年收入总和)时,需申报并说明资金来源。另外,根据一项今年5月7日起生效的法案,俄公职人员将不得拥有海外资产。
第二,采取“高薪养廉”措施,进一步提高政府官员工资。自2013年9月起,普京先后签署4项法令,所有高官的工资几乎都被提高数倍,且他们的工资一年后还将提高;第三,普京呼吁更严厉地整肃执法机关和司法系统内部的腐败。此外,普京还号召社会更积极地参与反腐败。
长期以来,克里姆林宫各局间的反腐职责划分不清,监督局、国家法制局、内政局各管一摊。2013年12月3日,克里姆林宫网站公布消息称,普京已命令在总统办公厅新设反腐事务局,其主要任务是确保总统反腐政策落实、监督反腐法律法规执行、为总统提供专业意见。
俄罗斯还计划制定新规限制官员公款消费。目前俄政府正在研究法规草案,欲对国家机构采购“具有过度消费性质”的商品及服务进行限制,如采购黄金马桶、豪车、名贵办公家具等。
下马高官复出惹争议
因下令士兵为亲戚的度假基地修建道路和搞绿化,谢尔久科夫2013年11月28日被俄检察部门提出“玩忽职守”的刑事指控。
谢氏是俄前总理祖布科夫的女婿,鉴于其与克里姆林宫的深厚关系,不少人曾推测他将免受刑事指控。应该说,对国防部长这样的重量级高官提出刑事指控在俄罗斯前所未有。
不过,《莫斯科共青团员报》2013年12月17日发表文章批评说,“窃贼不会进监狱”,“统治团伙不会出卖自己人”。文章说,谢尔久科夫动用军费修建私人道路,俄调查委员会只将其定性为“玩忽职守”,而不是“侵吞公款”或“滥用职权造成巨额损失”。这意味着“上面”不打算真的让他进监狱,“玩忽职守”最多被限制自由3个月,甚至这都可能因为恰逢俄纪念宪法20周年大赦而幸免。
事实上,更早一些时候,俄国有军工集团“俄罗斯技术公司”已宣布,谢尔久科夫已经出任集团下属联邦工程研究测试中心CEO,实现“再就业”。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俄国家杜马反对党议员非议,俄舆论指责这是公然挑战社会,令反腐斗争成为演戏。
如今,谢氏罪名已被“轻描淡写”,俄反腐败究竟是“没有不可触碰的官员”,还是依旧“刑不上大夫”,在俄不少民众心中仍是问号。(《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系新华社前任驻莫斯科记者)
记者感悟:贪腐也是“社会病”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魏良磊 发自北京
俄罗斯腐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18世纪前,俄国君主不给官员发放薪俸,官吏依赖接受贿赂维生,直到1715年,彼得一世学习了西方官僚制度后才向官吏发放固定薪俸。在封建帝国的沙俄,庞大的官僚机关办事效率低下,并且缺乏监督,腐败依然普遍存在。
到了苏联时期,曾有个笑话:勃列日涅夫当书记后请母亲来自己的住处,看到儿子住宅如此豪华,很紧张地问:“你这样奢侈,布尔什维克打来怎么办?”
苏联剧变后,俄罗斯国家制度进行了根本转型,但时至今日,经济上距离有序、文明的市场体制还有不小差距;政治上民主制度也还不完善。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决定俄腐败问题在未来一段时期仍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正如俄总理梅德韦杰夫2013年10月22日在与中国网民交流时所言,俄通过若干反腐法案,但“显然不能说我们已经扭转局面、一切正常,我们还需极大努力加以改观。”
尽管如此,并不意味着俄反腐败毫无成效,更不能说“越反越腐”。在世界银行公布的年度世界各国经商环境的报告中,俄从2011年的120位提升到今年的92位。腐败领域的犯罪从2012年上半年的3.4万起降至2013年同期的2.9万起,与此同时,被追究责任者数量却增长了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公示财产总比掩饰腐败要好,俄罗斯的相关反腐措施并非只是表面文章,诸如其强力推进的官员财产公示、官员子女限制等措施还是相对有力的,一些议员、官员被迫主动放弃公职就是明证。
俄战略沟通中心副主任阿布扎洛夫相信,“反腐运动是普京第三总统任期的一张名片,因此他会积极将反腐进行到底。”
从记者本人的亲身感受说,至少现在俄罗斯的腐败现象已不再公开化。回到十年前,俄罗斯海关人员肆意克扣入境旅客的随身物品;交警在街道上就敢明晃晃地接过违法司机的卢布;大学老师在教研室里接受学生的钱就让考试或论文通过……
2013年12月初,普京在“全俄人民阵线”论坛上回答有关公款聚会的问题时说:“想花多少就花多少,只不过办年会得自掏腰包。”总统一言既出,俄国企纷纷做出快速回应:有的决定取消年会,有的由员工出资举办,私营企业也纷纷决定节俭办年会。
作为世界性难题,反腐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任何政策措施短期内都难做到“药到病除”。尤其在俄罗斯,贪污不仅是“权力机构病”,也是“社会病”,所以普京还强调要“降低社会的腐败程度”。也许,在普京看来,反贪污不是仅靠抓几个大案,惩处几个贪污犯就能解决问题,没有整个社会的反贪污,执法机构的反贪污将一事无成。
(2014-01-03 09:27:04)
【延伸阅读】俄罗斯《新消息报》:中共反腐规模20年来最大
参考消息网12月5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当局找到了安抚群众的有效工具——反腐成果报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俄罗斯《新消息报》12月4日报道,近日,中纪委发布报告称,2013年有近2万名党员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查处。这是中国20年来规模最大的反腐“清理”行动。
报道指出,在2012年中共完成权力更替后,习近平将反腐斗争确定为第一要务。对腐败分子打响的第一枪是厉行节约和节省公费开支运动。官员、高级军官和公务员不得接受昂贵礼物,不得公费私用,也不得铺张浪费。
报道称,无数官员摘掉用他们多年正式工资才能买得起的名表,脱下昂贵西装,将豪车锁进车库或送给亲属,告别情妇。简而言之,他们变成了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廉洁公仆”。
高尔夫和其他高端俱乐部的数量锐减。在不久之前,这些俱乐部的会员资格与拥有一个或多个情妇一样,是衡量政客财富和能力的重要标准。中国官员最喜欢的菜品——鱼翅汤在宴会菜单上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有昂贵红酒。中央要求缩短会议和会见时间,在发言时不讲官话套话。在大多数情况下,迎接客人省去了走红毯和献花环节。
最近一条反腐措施是禁止用公费购买日历、明信片和印有机构标志的纪念品,这些之前是各单位通常在新年之前发送的礼物。但这道命令来得有点迟:几千家国有企业已经按照惯例订购了节日礼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报道称,习近平主要的反腐武器还是对腐败分子本身的措施。中纪委在报告中指出,已有近2万名共产党员——以党政机关干部为主被以各种形式查处,其中5000多人是因为违规使用公车,900余人因为大操大办婚丧嫁娶,还有很多官员因为玩忽职守而遭到处罚。
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为其子大办婚宴收取礼金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此事经由网络爆料才得以曝光,中纪委会通过这一渠道发现对党员不当行为的舆论信号。现在,湖南省已下令禁止官员通过婚丧嫁娶收钱。
订阅2014年《参考消息》赢取iPad大奖,立返手机充值卡。>>
(2013-12-05 08:03:00)
【延伸阅读】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新设反腐事务局
新华网莫斯科12月3日电(记者刘越)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网站3日公布消息称,俄总统普京已签署命令,在总统办公厅新设反腐事务局,并任命奥列格·普洛霍伊为局长。
根据已签署的总统令,反腐事务局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总统反腐政策的落实、监督反腐法律法规的执行、为总统提供专业意见等。此外,反腐事务局还将审查俄官员申报的财产材料。
新任局长普洛霍伊原为俄总统办公厅公务及人事局副局长,并于今年2月进入国家事务及管理人才储备委员会。
今年年初,普京曾要求政府加大反腐力度,提高国家机构运作透明度。据俄媒体称,最近5年,俄罗斯共查处腐败案件24万余起。2013年,腐败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损失约为100亿卢布(约合18.4亿人民币)。
订阅2014年《参考消息》赢取iPad大奖,立返手机充值卡。>>
(2013-12-03 23:44:12)
【延伸阅读】新华每日电讯:俄罗斯反腐“病去如抽丝”
俄罗斯反腐“病去如抽丝”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 《新华每日电讯》5月13日在头版“好望角”国际随笔栏目发表岳连国撰写的文章《俄罗斯反腐“病去如抽丝”》,全文如下:
自4月中旬起,俄罗斯一些政府网站开始晒官员“家底”,陆续公布了俄总统、总理、部长、议员、地方官员及其配偶、子女的收入和财产情况。
自2008年俄总统签署并批准《反腐败法》以来,俄高官已不止一次在网上“晒家底”。去年下半年,俄先后爆出多起重大贪腐案件,包括隶属于俄国防部的国防服务公司非法倒卖军队资产等。为此,普京解除了谢尔久科夫国防部长的职务,并发起了新一轮大规模反腐行动。去年俄罗斯共有131.5万名国家和地方公务员申报了收入情况,抽查中共发现1.6万件违法现象,322名公务员因此被解职。
去年12月,俄国家杜马通过法案,禁止各级公务员、军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之女在境外银行开设账户,禁止其在国外拥有和购置不动产,禁止其购买或持有外国公司的有价证券。最近,普京发出最后通牒:官员和国企高管必须在今年7月1日前清理海外账户。
看起来,普京反腐是在动真格,效果如何呢?
我曾3度来莫斯科工作,与六七年前相比,我觉得目前俄各部门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进,官员开始“和蔼可亲”了。
记得2009年,我在莫斯科机场出关时排了2个多小时队,受尽了煎熬,当时恨不得买张返程票回国算了。去年当我重返莫斯科再次入关时,基本“没费吹灰之力”就过了,还看到了海关工作人员久违的微笑。
来俄中国人常抱怨,俄罗斯警察经常故意找茬,目的是弄点钱。以前,像我这样的东方面孔走在莫斯科大街上,警察会经常拦住要求出示护照。如今,警察“找茬”现象少多了,而且他即便拦你,态度也不像以前那样强硬。
“病去如抽丝”。俄罗斯腐败现象总体还是相当严重。“透明国际”去年12月发布全球腐败指数显示,俄罗斯在17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133位,仍属高腐败国家。
(2013-05-13 16:21:30)
【延伸阅读】俄媒:俄罗斯人认为普京反腐成绩最大
人民网12月5日讯 据俄新网消息,全俄舆情研究中心开展的民调显示,大多俄罗斯人认为,普京、媒体和护法机关为反腐做出了贡献,但反腐不能被称为是成功的。
据调查,统一俄罗斯党和公正俄罗斯党的支持者们更倾向于指出反腐领域的正面趋势。38%的受访者则表示没有看到反腐的实际成果,这些人主要是是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支持者以及老年人群体。13%的受访者认为,腐败情况不但没有好转,而且变坏了。
据调查,多数俄罗斯人认为,普京取得的反腐成绩最大,他的反腐行动通常被认为是富有成果的,指出护法机关、专门委员会和国家反腐败委员会的工作效率为反腐做出贡献的人数比以往多了些。媒体也被认为为反腐做出了重大贡献。(覃博雅) 延伸阅读:俄媒:俄罗斯反腐风暴引不同解读
(2012-12-05 16:19:16)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