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揭秘斯大林227号命令:推动苏军血战到底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3月12日报道 西班牙《阿贝赛报》3月9日报道称,1942年夏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战事和军队中士气不振的问题,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下达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简单来说,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无论付出多大人员伤亡,都要誓死保卫祖国,不准后退一步。擅自撤退者将被认为是“懦夫”和“叛徒”,并将遭到军法处置。
1941年希特勒打破两年前与斯大林签署的互不侵犯协议,纳粹军队大举入侵苏联领土,直抵高加索油田。300万德军兵分三路,在上千辆战车的掩护之下,朝着斯大林控制领土的北部、中部和南部挺进。纳粹军队誓将所有苏军赶尽杀绝,但到了当年冬季,在严寒的阻碍和苏军的抵抗之下,德军放慢了脚步。
短暂的胜利让斯大林萌生收复失地的想法。然而当时的苏军毫无士气,很多士兵无心战斗。在这种困境之中,他毅然决定无论付出多高代价,也要保卫祖国。然而,苏军的反攻却遭到了失败。1942年夏季天气回暖之后,德军疯狂反扑,在斯大林格勒兵临城下。当时摆在斯大林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殊死一搏,要么掉头撤退。
苏军的主要力量当时被部署在莫斯科,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军力空缺加速了德军的入侵。然而,战线过长也是德军的一个劣势。在当时那种火烧眉毛的局势之下,斯大林的第227号命令应运而生了。下达如此残酷的命令的原因很简单:如果苏军继续溃退,战略地位举足轻重的城市就将沦陷,全国上下的士气都会受到重挫。
第227号命令全称为“苏联国防委员会第227号命令”,签署于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在这道命令的一开头就称:“敌人不顾损失,向前线增派兵力,已经深入到苏联境内,占领了新的地区,摧毁、掠夺我们的城市和村庄,强奸、杀害、劫掠苏联人民。德国侵略者正向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推进,并不惜一切代价企图包围库班和北高加索,掠夺那里的石油和粮食。”
他接着说,苏联人民曾经热爱、尊敬红军,但像“懦夫”一样逃跑的红军令他们感到失望。对于红军向东逃跑,把人民遗弃在德国的奴役下的行为,很多人怨声载道。因此,抛弃“父母、妻子、兄弟、孩子”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容许的。
斯大林在命令中称,一些人自欺欺人地认为,苏军可以继续向东撤退,因为苏联还有广大的领土、众多的人口和充足的粮食。他们试图用这样的理由为自己“不体面”的行为和撤退开脱。
他还说,那些法西斯已经占领和计划占领的苏联领土能为苏联红军和人民提供粮食和其他资源,比如工业所需的石油、钢铁,为军队提供武器弹药的工厂,还有铁路。苏军放弃的每一片领土,都将增强法西斯的力量,同时削弱祖国的抵抗力。
因此,斯大林认为,必须根除所有认为苏军可以继续撤退的言论。他在命令中斩钉截铁地说:“一步也不能撤!从现在起,这就是我们的口号。我们必须顽强地保护每一个据点,保卫苏联的每一寸领土,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在命令中指出,临阵脱逃的行为是绝对不被容许的。他说:“从今以后,给所有军官和战士下达一道铁一般的纪律:没有上级的命令,不得撤退半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只要擅自撤退就是“叛徒”,就要受到处置。
斯大林还在命令中特别强调,要将那些因表现怯懦而触犯纪律的士兵派到所谓的“戴罪立功营”,并把他们投入到最危险的前线,以给他们机会用血来洗刷对祖国犯下的罪行。
这道命令虽然残酷,但确保了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这道命令也显示了斯大林击败希特勒的决心。虽然不能说是斯大林的第227号命令改变了二战的结局,但不得不承认,这道残酷的命令使每个红军士兵的头脑更加清醒,进而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因此可以说,这道命令至少间接推动了二战结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德军俘虏队伍。(图片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寻访斯大林格勒的印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是一座依水而建的城市,连接着伏尔加河与顿河。但似乎更让其闻名于世的是那场惨烈的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虽然硝烟已同其曾用名斯大林格勒一样随风而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的伏尔加格勒全城有近百座纪念碑和雕像,供人们凭吊和瞻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此战后苏联开始逐步掌握战略主动权。德苏双方在城里展开激烈巷战,有些重要据点被反复争夺,其中第一火车站先后13次易手。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之一,双方伤亡估计约二百万人。图为一对情侣在马马耶夫岗相拥。位于伏尔加格勒市内的马马耶夫岗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主战场。山岗最高处耸立着高85米、手擎利剑的“祖国母亲在召唤”的巨型雕像,气势雄伟,被视为伏尔加格勒市的象征,也是俄罗斯的象征之一(新华视界?图/文:金良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辆轻轨列车从马马耶夫岗下驶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位妇女向马马耶夫岗的烈士墓献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士兵从“祖国母亲在召唤”雕像旁走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换岗的士兵站在马马耶夫岗的烈士墓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马马耶夫岗的卖花妇女。俄罗斯人很喜欢花,街头还能见到24小时营业的花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是列宁雕像旁的无名烈士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前的坦克。这些坦克都是当年使用过的,只是外壳重新喷过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几位男子站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前的坦克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位男孩在二战时使用过的大炮旁比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内的斯大林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景画纪念馆旁边有一幢5层楼房的残垣断壁,大战时,全城房屋被毁,这是特意保留下来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位工人在5层楼房的残垣断壁旁施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9岁的老兵伊万诺维奇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全城都动员起来了,只有妇女和孩子留在后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位孩子在伏尔加河畔骑自行车,身后楼房上是“英雄城市”徽章。二战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基辅、敖德萨、莫斯科、明斯克等12座苏联城市获得“英雄城市”称号,布列斯特要塞获得英雄要塞称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伏尔加格勒市中心的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这里埋葬着红色政权的英雄守卫者。
(2014-11-05 10:16:08)
【延伸阅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70周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月2日,在俄罗斯城市伏尔加格勒(原名斯大林格勒),一名女子观看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之一,交战双方为苏联军队和德国军队。战役从1942年7月开始,至1943年2月2日以苏军胜利结束,苏德双方总伤亡人数估计超过200万人。1月31日,伏尔加格勒市决定,将在每年中的6个二战纪念日暂时更名为“英雄城市斯大林格勒”。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西南部城市伏尔加格勒参加为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活动时参加敬献花圈仪式。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月2日,在俄罗斯西南部城市伏尔加格勒,俄总统普京参加为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而举行的活动时为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献花。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月1日,在俄罗斯城市伏尔加格勒(原名斯大林格勒)郊外,一名男子来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阵亡苏军将士墓地献花。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月2日,在俄罗斯城市伏尔加格勒(原名斯大林格勒),士兵们参加纪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新华社/法新
(2013-02-03 11:31: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