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俄专家称东风-31B机动性能超群:最大特点是发射时间短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8日称,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披露,中国已经成功试射首枚配备在机动发射平台上的洲际导弹,有猜测称所指导弹可能是射程超过1万公里、可达到美国的东风-31B。有俄罗斯专家指出,中国核潜力将很快超过法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的第三核大国。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本月初报道,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称,中国正在测试机动发射的新型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由于该导弹可携带多个弹头,意味着中国陆上核力量首次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

当时就有猜测称,中国新型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可能是指射程1.12万公里的东风-31B。

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曾在2014年10月报道,中国在9月25日试射了一枚东风-31B,但没有提供其他细节。

俄专家猜测,尽管外界对东风-31B导弹了解甚少,但它的作战性能可能与俄罗斯“白杨”导弹相似,最大的特点是发射时间短。

俄罗斯“白杨”导弹从发射到起飞进入弹道抛物线只需5分钟,难以被美国侦察卫星发现。另外,由于这种导弹在飞行时会进行蛇形运动,因此难以确定准确位置,无法对其进行拦截。

报道说,俄媒猜测,2015年前中国机动发射的导弹总数可能多达130至140枚,并预计未来中国将拥有200至240枚核弹头,超越法国,位居世界第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东风-31B洲际导弹。

【延伸阅读】外媒关注中国列装东风-31:可快速突袭美纵深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 俄罗斯卫星网1月7日报道称,据国际《国际财经时报》(IBT)报道,中国东风-31(DF-31)和东风-31A(DF-31A)导弹的射程达到1.12万公里,能够命中美国境内的战略目标。中国军队仅需30分钟即可发射这类导弹。

报道称,美国对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现代化改造感到忧虑,北京已经列装10枚东风-31型洲际弹道导弹。

美国相信,北京拥有30套东风-31和东风-31A型导弹。

报道称,五角大楼发现,中国还在研发另一款东风系列导弹——东方-41导弹。像东风-31一样,这也是一种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装备了经过改进的制导系统,并携带有分导核弹头。

美国情报机关的报告强调,北京继续投资研发和装备战略武器,包括复杂的一体化防空系统,或是反介入/区域拒止网络(A2/AD),还包括中短程导弹系统、陆基巡航导弹、防空系统,以及确保网络安全的各种资源。

《国际财经时报》指出,“五角大楼的担忧在于,中国在充实本国军火库后,将提升本国在全世界的军事存在,扩展经济和外交利益范围,扩大本国对各个邻国的影响力,其中包括对美国地区盟友的影响力。中国在评论军事现代化计划时言辞闪烁,也增加了美国人的不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国庆大阅兵中亮相的东风-31A导弹。

(2015-01-08 07:56:00)

【延伸阅读】红色帝国遗迹:废弃的苏联核弹洞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其北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挖空了一座山修建了储存核弹的洞库,这座设施耗费巨大。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境内废弃的众多军事设施之一。图为废弃的核弹洞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外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外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附近的河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遗留的铁丝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放置在入口中央的洞库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内部通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内部通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厕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各种遗留的管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核标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破败的墙壁。

(2015-03-09 08:57:00)

【延伸阅读】揭秘中国核武“老兵”:18枚东风-5可攻美本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月5日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投资军事的力度加大,其核武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机动洲际弹道导弹(ICBMs)和新级别弹道导弹潜艇的开发,就是北京的核武库越来越先进的证明。相对于美国和俄罗斯等核强国来说,北京的核力量现代化建设是适度的。北京对开发一个大型核武库兴趣不大,因为其并不认为拥有核武器就能成为一个核大国:北京视核武器为一种严格的防御性武器,因而很少关注核武器的作战性使用。

文章指出,中国核武政策的关键原则是保证“不首先使用”。这从表面上看起来令人钦佩,但同时也说明中国认为核武器没有通常认为的那么吓人。报道称,中国威胁使用核武器攻击弱小国家就会违背诺言,但这对核力量从数量上占优的美国来说没什么强制性的价值。

历史和原理

数十年来,中国的大多数国防政策都秉承“人民战争”的概念,这是一种战略性的防御和战术进攻作战计划,涉及到在用常规部队和游击队消灭敌人之前,先诱敌深入中国内地。在此背景下,对抗中国就要无止境地投入人力,而核武器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实际上,中国早期并没有兴趣打造核武器,毛泽东甚至称之为“纸老虎”,只是看起来很危险。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朝鲜战争和台海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在台海危机中,核国家美国保护着台湾地区,苏联则对大陆提供核援助。

解放军东风系列导弹

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首次进行了核武器测试。此次测试的当量为22千吨,几乎比广岛原子弹的强度超出50%。3年之后,中国首次测试了热核武器,产生的当量为3300千吨(3.3兆吨)。中国开发核武器多半是为了获得与美国、苏联、法国和英国对等的基本技术。虽然中国打造了这种武器,但从未考虑过优先构建有效的核武器迅速回应能力。至少从目前来看,中国对这种最小绝对值的核威慑能力感到满意。尽管中国并未正式宣布中止核计划(是5个拥核国家中唯一没有宣布的国家),但是人们认为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停止了易裂变材料的生产,剩余的材料足够生产300枚核武器。

北京一直在关注平衡战略,因此只生产了少量可搭载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装备了单枚500万吨级弹头,如果在洛杉矶引爆(近年来,中国在谈到核武器时经常拿洛杉矶当作话题),5百万吨的弹头可以产生一个超过2英里宽的火球,并能让爆炸点周边15英里之内的人群遭受3度烧伤。中国核武政策的关键原则是保证“不首先使用”。这从表面上看起来令人钦佩,但同时也说明中国认为核武器没有通常认为的那么吓人。

核力量规模以及关键技术开发

截至2012年,美国国防部估计中国的陆基核武库拥有50至75枚洲际弹道导弹和75至100枚中程弹道导弹,这些导弹并不能打到美国。相比起美国450枚洲际弹道导弹的库存,中国的核力量算是适度的。中国首次尝试了使用远程导弹搭载核武器。特别是“东风-4/ CSS-3”洲际弹道导弹,这是一款两级液体燃料推进导弹,可以抵达关岛或莫斯科,该距离足以让美国夏威夷西部的大部分军事资产或俄罗斯首都处于危险之中。据估计,该款导弹的圆概率误差范围(在此半径范围内,一款武器的弹头平均50%可以着陆)在1.4至3.5公里之内。为弥补这种相对误差,“东风-4型”导弹携带的弹头当量在200万吨至300万吨之间。

中国“东风-5型”导弹可打击俄罗斯西部或美国西部的目标。据估计,中国目前有18枚“东风-5型”导弹服役。“东风-4/5型”洲际弹道导弹是固定系统,但中国现在似乎在转而研制机动洲际弹道导弹。“东风-21A型”中程、“东风-31A型”洲际导弹可以从轮式发射车上发射,并能从中国巨大的隧道网络中移进移出,还能分散到庞大的公路网络中。尽管有报道称新式“东风-31B”可以搭载3枚分导式弹头,但“东风-21型”和“东风-31A/B型”导弹携带的都是单弹头。此外,中国目前正在开发的固体燃料陆基机动“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可搭载10枚分导式弹头。

(2015-01-14 09:19:00)

【延伸阅读】美军战机“拉”出核弹全过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5是原北美航空公司(现并入罗克韦尔国际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超音速重型舰载攻击机。由于当时美苏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很大,A-5最初被设计为一种航母搭载的超音速核武器投送平台,用于替代北美公司AJ“野人”与道格拉斯A-3“空中武士”舰载攻击机。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服役了的A-5攻击机大部分被改作超音速战术侦察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该机在设计上有许多大胆创新,例如航空作战电子系统包含了多种首次用于作战飞机的先进设备,加装平视显示器与数字导航设备,最早采用二元外压式可调进气道,机翼吹除附面层控制增升系统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5总体布局为双发大型单垂尾超音速布局,使用机内弹舱携带核武器。该弹舱位于两台涡喷发动机之间,投弹时,使用火药燃气将核武器从机尾正后方的舱门弹射而出。这一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借此减小高速投弹时气流对核弹的影响,从而简化投弹程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是后来的实用经验证明这套复杂的投弹系统可靠性太差,而且投弹精度也大受影响,最终导致海军完全放弃了使用这一弹舱,转为采用外挂架挂弹。

(2015-01-09 17:16: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