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日媒盘点:李光耀与新加坡走过的90年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据日本日经中文网3月23日报道,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23日凌晨病逝。日本经济新闻按年代总结了李光耀与新加坡一同走过的90年:

1923年 李光耀出生于新加坡,是第四代华裔移民,曾祖父是广东客家人。父亲名为李进坤、母亲蔡认娘,是家中长子。直至青年时期一直使用英文名“哈里”。

1936年 考入当地有名的英校莱佛士书院

1942年 二战期间日军占领新加坡。在此期间任纤维商社员工,随后在日军政府报道部工作(1943~1944年)。曾险遭日军杀害,最终得以逃生。

1946年 前往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随后进入剑桥大学攻读法律。

1949年 以全校第一的成绩从剑桥大学毕业

1950年 获取律师资格证,回到新加坡。进入黎觉与王律师馆(Laycock & Ong)工作。与就读莱佛士书院时唯一的女同学、同样也就读于剑桥大学的柯玉芝结婚。

1952年 长子李显龙(现任总理)出生

1954年 和友人创设人民行动党(PAP),任党总书记

1955年 与弟弟和妻子设立了李及李律师馆。首次当选议员。

1959年 在大选中,人民行动党获胜,35岁就任英联邦自治州首任总理。

1963年 与马来西亚合并,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第十二个州

1965年 在民族对立等背景下,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成为独立国家,当选首任总理。

1967年 开始推行国民服役。与印尼及马来西亚等共计5国成立东盟(ASEAN)。制定《经济扩展奖励法》以吸引外资等。

1968年 在新加坡独立后的首次大选中,人民行动党获得所有议席。设置新加坡开发银行(DBS)。1960年设立了住宅开发厅,1961年设立了经济开发厅,直至1968年一直在设立主要政府机关。1966~1973年连续8年经济实现2位数增长。

1978年 与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蒂尔举行首次会谈,为构筑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行努力

1979年 开始推行旨在振兴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政策”

1989年 开始实施与印尼和马来西亚构建的地区经济合作计划“成长三角”

1990年 与中国建交。辞去总理职务。担任资政。副总理吴作栋接替担任总理

1992年 辞去人民行动党总书记职务

2002年 日本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FTA)——《日本与新加坡新时代经济合作协定》生效

2004年 长子李显龙就任总理,在吴作栋出任资政的同时,李光耀任顾问性质国务资政

2011年 辞去顾问资政职务,退出内阁

2015年3月 在新加坡综合医院病逝。享年91岁

【延伸阅读】失去李光耀的新加坡何去何从?

日经中文网报道,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于3月23日去世。享年91岁。在36岁时即出任总理,被称为“新加坡建国之父”的李光耀的半生恰好与今年迎来建国50周年的新加坡历史相重合。虽然“重视发展”等举措曾招致不满,但其将国民人均收入提高至世界最高水平的卓越领导能力仍然赢得了赞许。在其入住的新加坡综合医院,摆放了很多普通民众送来的表示祝福与鼓励的信件和鲜花。

曾掀起“向日本学习”运动

“我们是痩得健康?还是走向死亡?”。李光耀从剑桥大学毕业后,自从被英国统治时期的1959年起,在30多年里担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为如何高效治理没有资源的城市国家,并不断发展经济而呕心沥血。他经常使用“力求生存”一词,不断鼓舞居住在面积基本与东京23个区几乎相同的小国的国民。

李光耀追求彻底的能力至上主义和效率性。以其本人等为中心组建的人民行动党积极吸引外资企业,例如允许建立100%为外国资本的企业。建设机场、道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完善了商业环境。此外,还推进了石油化学相关领域业务,例如向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周边资源型国家供应挖掘机械等。还曾因掀起向自1970年代后半期起实现高速增长的日本学习运动而广为人知。

在任期内GDP增至建国时的25倍

在其政策的影响下,外资企业相继由日本和欧盟各国等进驻新加坡。将本国较少的人口转化为优势,以此实现了增长。在刚刚独立的1965年,新加坡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500美元左右,而到李光耀卸任总理的1990年,猛增至约25倍,达到近1万3000美元。2007年则超过日本,2013年增加至独立时的约100倍,即5万5000美元以上。

领袖去世将带来的影响

在伴随“忽视民众”、“没有在野党”等不满的同时,李光耀在政局不稳定的亚洲,罕见实现了稳定政权的长期执政,促进了外资企业进驻新加坡,推动了经济发展。据世界银行[微博]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的调查,新加坡在拓展商业的容易度方面连续9年名列世界第一。

关于前总理李光耀去世的影响,在当地的市场相关人士之间的主流看法是“国家权力已经由李显龙总理等新一代政治家掌握,可能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不过,外汇市场也有一部分人士表示担忧,称:“李光耀是新加坡发展的象征性人物,因此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资者等有可能展开抛售”。

一直通过优待外资和重视发展保持高速增长的新加坡的政策正迎来拐点。这是因为由于变得越来越富裕,要求加强社会福利和改善国民生活的呼声正在加强,另外,对外籍劳动者的排斥也在升温。被认为受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等世界各国领导人尊敬的新加坡领袖已经去世。今后,新一代领导人等能否像李光耀那样,跨越困难,带领新加坡实现新发展,将受到考验。

(2015-03-23 14:42:09)

【延伸阅读】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这是1976年5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右)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杜修贤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这是1978年11月12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前左)在新加坡机场迎接到访的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新华社记者张桂玉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这是1993年5月18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李光耀(右)。新华社记者马俊田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这是2004年6月19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李光耀(左)。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新加坡总理公署3月23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这是2011年5月23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李光耀(左)。新华社记者张铎摄

(2015-03-23 14:14:00)

【延伸阅读】张高丽副总理就李光耀逝世向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致唁电

新华网北京3月23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23日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不幸逝世向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致唁电。张高丽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为促进中新合作作出了卓越贡献。中方愿与新方一道,继承并发扬中新友好传统,充分发挥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作用,保持两国合作良好势头,推动中新关系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关新闻: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病逝29日举行告别仪式

·新加坡政府建筑降半旗纪念李光耀 设全国哀悼日

·一代传奇的谢幕李光耀开创的新加坡模式

·新闻人物: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2015-03-23 14:03:30)

【延伸阅读】梁振英悼李光耀:新加坡与香港是追求卓越的伙伴

当地3月23日,新加坡中央医院的祝福角,贴满了祝福李光耀的卡片,李光耀当天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现场哀悼的民众用相机拍下被祝福卡片围绕的李光耀头像。

视频:新闻链接:李光耀——从被殖民者到“国父”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社香港3月23日电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23日致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哀悼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离世。梁振英说,在新加坡举国哀悼之际,谨向新加坡人民送上深切慰问。

在信函中,梁振英说,“我谨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市民,就新加坡国父、伟大政治家李光耀先生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

梁振英表示,李光耀先生为人正直,坚毅不拔,凭着过人的远见和魄力,为新加坡奠定稳固基础,使新加坡繁荣稳定,在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就。

梁振英说,“新加坡与香港一直是追求卓越的伙伴,我们会继续与新加坡保持紧密的友好关系。今年是新加坡独立50周年。李光耀先生是促使新加坡立国的关键人物,未及庆祝这个重大日子便与世长辞,令人惋惜。不过,他将新加坡建设成繁荣昌盛、兼容并蓄和朝气勃勃的国家,新加坡、亚洲以至全世界都会继续记得这卓越成就。我们会永远怀念他。”(完)

(2015-03-23 13:15:07)

热门评论

commercant 0
英雄造时势一路走好。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