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外媒:印度推“棉花路线”应对中国“丝路”战略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25日报道 外媒称,印度正在试图以“棉花路线”理念应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改善与环印度洋地区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关系。

据印度《经济时报》网站3月23日报道,这是一场题为“印度与印度洋:重建海上贸易及文明联系”的为期3天的国际会议的关键议题之一。此次会议于20日在印度结束。

印度外交部长苏什玛·斯瓦拉杰、国防部长马诺哈尔·帕里卡尔、石油部长达门德拉·普拉丹以及民航部长马赫什·夏尔马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就印度对该地区的理念发表讲话。

此前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曾到访斯里兰卡、塞舌尔和毛里求斯,这凸显出新德里渴望深化对印度洋地区国家关系,而北京正在试图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国正在寻求建立一条覆盖海陆双线沿线国家的经济带。

帕里卡尔说:“我们的力量在于相信非暴力,但这也要通过实力展示出来。梵文里有这样一条谚语:用作祭品的只有山羊,而非狮子。”

他说,印度将于2016年2月在维瑟克伯德讷姆举行国际舰队阅兵,但不愿就中国是否将受邀发表评论。

帕里卡尔表示,海洋威胁并非总是传统类型。他警告称,索马里海盗正在转向印度。

本月20日,斯瓦拉杰对改善该地区海洋安全局势一事予以强调。她说:“印度洋的集装箱货运量、散装货运量和油料货运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而其中有四分之三都运往全球其他地区。”她还说:“我国90%的贸易量和90%的石油进口都是通过海洋实现的。”

担任会议主持人的普拉丹说,莫迪总理明显聚焦加强与印度洋国家贸易、经济和文化关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来自中国的丝路列车抵达马德里

【延伸阅读】外媒:印度无法阻止中国影响力“航行”印度洋

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 外媒称,印度无法阻止中国在印度洋前进。它必须加速自己的行动,加强与这些岛国的合作,以达到保持平衡的局面。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11日报道,印度一直试图避免让莫迪访问斯里兰卡激怒中国。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本周表示:“与斯里兰卡接触并非与其他国家零和游戏的一部分。”

西里塞纳本月将首次访华,届时中国必将削弱莫迪的魅力攻势。

“中国有理由感到担忧,但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现在对印度任何暗中行为的应对能力都更有自信,”中国安全事务独立分析师加里表示,“目前应急计划远比以前多”。

中斯两国一个多月之内就有三次高层交往,西里塞纳即将启动的访华之旅将是其中的第二次。但一些中国分析人士并不认为双方的联系会导致中印紧张关系升级。

“中国从未表示希望统治印度洋,”北京大学南亚问题专家韩华表示,“印度的目标是强化其在该地区的重要地位。如果他们的建议具有包容性,而且不破坏中国利益,那么应该没有什么必要担心”。

然而,从印度的角度来看,这种威胁感仍然存在。“印度洋已成为中国增强其长期战略利益的一个重要地区,”切拉尼表示,“未来几年,你们将看到更多的中国迹象。印度必须做出回应”。

另据法国《世界报》3月12日报道,北京慷慨地向印度洋岛国提供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自2013年底以来,北京进一步许诺:所有参与创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将“共享繁荣”,更为重要的是投资近400亿美元。

对于印度来说,一切困难就在于重新赢得它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同时不用投入和中国数额等同的资金——它也没有这笔资金。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3月11日报道,中国提高在印度洋的影响力有两大原因。第一,一些岛屿能帮助中国解决马六甲难题,即中国可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增强其能源安全感。第二,扩大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对中国成为正在形成中的印度洋-太平洋安全构架的主要角色至关重要。中国政府意识到,如果想当世界大国,就必须在自己所在地区扮演重要角色,即在西太平洋以及更远的地区和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

中国在西太平洋一直保持现状,现在则开始通过投资和商业活动的方式向印度洋拓展。正是通过与一些国家加强关系和对其投资,中国政府希望成为印度洋的常驻大国,在整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5-03-13 09:21:18)

【延伸阅读】路透社:中国就印度总理访藏南提出交涉

参考消息网2月22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2月20日表示,已就印度总理莫迪前往中印两国在“主权归属”上存在争议的一处边境地区的做法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

据路透社2月20日引用中国外交部网站当日发布的声明说:“中国政府从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

声明说,莫迪的做法“不符合两国关系发展大局”。

据报道,莫迪近日到藏南地区为新修建的铁路和发电站剪彩。他没有提到中国,不过承诺会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发展该地区的基础设施。

莫迪说,改善交通条件并利用藏南地区的水力发电潜力是让这一地区脱贫并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

报道称,今年1月,中国曾抗议日本外相发表的藏南地区是印度“领土”的言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印度新任联邦总理莫迪(前中)在新德里出席宣誓就职仪式。新华社发(萨达尔摄)

(2015-02-22 09:17:36)

【延伸阅读】日媒:中国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日媒称,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兼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于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对于以进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为目标的印度的动向称:“中方高度重视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理解并支持印方希望在联合国包括安理会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2月4日报道,洪磊还表示:“中印都支持通过改革加强安理会的权威和作用,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报道称,印度意在与日本、德国、巴西并列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2005年联合国改革中,表现出了反对日本进入常任理事国的态度。虽然中印两国对于国境问题存在对立,但是中国从增强发展中国家权利的立场出发,显示出了合作的姿态。

(2015-02-05 13:46:00)

【延伸阅读】尼泊尔前首相:中国与印度合作带来重大利好

中新网加德满都1月26日电 (记者 符永康)尼泊尔《共和报》26日刊发尼前首相比斯塔(Kirti Nidhi Bista)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与印度关系正迈入一个新时代,这为处在中印之间的尼泊尔带来重大利好。

现年88岁的比斯塔曾3次担任尼泊尔首相,并长期在尼主要政党、多任政府担当重要职位,是该国资历深厚的政治人物。资料显示,他曾于1972年、1978年两次访华,与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等会面交流。

比斯塔在文章中指出,去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中印关系表现出浓厚的合作氛围。印度总理莫迪期待与中国合作,加强经济和商贸关系,同时破解长期存在的中印边界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印关系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入一个新时代。”

“在这种形势下,当中印两大邻国都重视尼泊尔的稳定与发展时,我们尼泊尔怎么可以自甘落后呢?”比斯塔指出,中国和印度都有着丰富的人力和自然资源,两国在现代科技与发展模式上也具有优势,正在向发达国家迈进。尼泊尔可以籍此改变目前的处境。

比斯塔认为,中国与印度有实力拉升整个南亚地区的发展水平,使南亚国家摆脱贫穷、改善治安、走向稳定。尼泊尔在地理上处在中印之间,可以成为两大邻国合作的一座“金桥”,由此形成中尼印三方合作的局面。

文章写到,习近平与莫迪两位卓越的领导人,在中印关系方面有着很多共识。在如此良好的形势下,尼泊尔可以通过三方合作发展经济、造福人民,“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比斯塔呼吁尼泊尔各党派多为国家前途着想,改变自私、短见的做法,以长远眼光看待尼泊尔发展问题。

作为尼泊尔政界资深人士,比斯塔关于中尼印三方合作的观点广受关注,被认为是对中方提议的呼应。中国外长王毅上月在访问尼泊尔时表示,中方愿适时探讨中尼印三方合作的可能性。三国之间是好朋友、好邻居,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一起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共同为本地区的振兴作出努力。(完)

(2015-01-26 16:24:18)

【延伸阅读】中国“丝路计划”渗入南亚 外媒:印度不应置身事外

参考消息网1月9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一直致力于在中国与中东和欧洲之间构建两个重大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走廊。其中一个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经过东南亚后向西一直延伸,而横跨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则贯穿整个中亚。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月8日报道,虽然从设计上讲不必这样做,但两条路线基本都绕过了南亚。尽管印度一直不情愿这么做,但中国官员一直在劝说印度加入“丝绸之路”计划。印度的许多邻国,如斯里兰卡、尼泊尔和马尔代夫都渴望加入中国的这一计划。印度不愿加入的部分原因是担忧中国可能将势力渗入其周边地区,但是不管怎样,这一切似乎都在发生。

报道称,像斯里兰卡和尼泊尔这样的小国欢迎中国的投资并不是为了故意招惹印度,而是出于自身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考量。南亚国家将要开始从经济上与东亚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保持一体化,如果作为一个集团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它们会以个体方式进行。

报道说,然而南亚内部作为一个集团像东盟那样实现一体化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印度的经济不够开放或者说表现不够好,尚不足以带动整个南亚经济的发展。尽管莫迪政府的行动受人欢迎,但是改革将会是艰难缓慢的,效果要到几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报道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尼泊尔决定加入“丝绸之路”计划,从而标志着该计划开始横跨大陆进入南亚。2014年12月,尼泊尔签署了一份包含四点内容的文件,同意加入“丝绸之路”计划。尼泊尔将与中国在西藏的一条铁路线相连。中国最近将其铁路网由拉萨延伸至日喀则,这座城市距离中国与尼泊尔和印度的边界仅有约253公里。根据这项计划,这条铁路线将延伸至尼泊尔的几座城市,随后到达首都加德满都,之后有可能会与印度相连。

报道认为,尼泊尔参与“丝绸之路”计划将会使该国的商品到达整个欧亚大陆,并可以刺激其经济复苏。尼泊尔目前只能通过印度与国际贸易线路相连接。尼泊尔与印度的关系自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得到改善,但是中国可以投入比印度更多的资金来发展尼泊尔的基础设施。

尼泊尔与“丝绸之路”相连将标志着这项中国的计划开始从陆路渗入南亚。从经济角度讲,邻国发展了对印度也有利。虽然如此,印度应该理解发生在亚洲的这个经济一体化趋势,并且不应该置身其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8月11日,“新丝路 新梦想”新华社集成报道采访团与霍尔果斯口岸武警官兵合影。 新华社发(赵冰 摄)

(2015-01-09 11:20:45)

热门评论

undefined

抢沙发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2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