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西媒盘点全球日均航班数 每天超10万飞机在天上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25日报道 西媒称,全世界每天每分钟都有大约1.1万架飞机在空中飞行,从实时通报全球空中交通情况的专业网站www.flightradar24.com上可以查证到这一点。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3月24日报道,那么一整天共有多少架飞机飞在天上呢?2014年全世界日均航班数量首次超过10万次,为102465次;2013年为99700次。全球三大航空集团的飞机占明显多数:星空联盟18043次;寰宇一家14011次;天合联盟15723次。航空运输行动组织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总共有3740万次航班,2013年为3640万次。

还有一些有趣的数据。2014年使用的航空燃油为2730亿升,商业航空公司1397个,机场3864个,航线49871条,乘客27.90亿人次。(编译/王露)

【延伸阅读】[科技不怕问]飞机老旧就不安全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网友“白小白”:

听到德国A320客机坠毁的消息,有评论说这次事故跟机龄老化有关,机龄时间长就有安全隐患吗?

腾讯科技:

当地时间24日,德国汉莎航空旗下一架空客A320客机在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坠毁。据报道,机上载有150人,法国交通部称,机上无人生还。

近年来,空难事件不少,引发了人们对航空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针对这起事故,有评论质疑客机老旧从而引发了危机。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各国飞机机龄现状

其实,各国对于飞机退役时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就目前来看,全球民航飞机的平均机龄为10年,美国民航的平均机龄为11年,而我国处在民航机龄较年轻的阶段。

通常情况下,一架飞机的飞行年限可达到25年-30年,一些国家的航空条例规定,由于对噪声的限定要求以及导航设施的改变,会使一些达不到相关标准的飞机从一些航线上退出。

还有一些飞机是因为机型停产后,国内航材、机场对该机型的保障能力都受到了影响,从而不得不退役。

机龄老化与安全事故

从多起客机坠毁事故来看,执行航线的飞机机龄不少都超过了10年,有的甚至超过30年。下面是对2010年-2014年失事飞机机龄的统计数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不过,业内专家并不认为机龄与航空安全有直接联系。民航专家张起淮表示,空客作为与波音并驾齐驱的全球两大飞机制造商之一,其数字电传操纵飞行控制系统具有先进性,所生产飞机在技术和性能上有着可靠的安全保障。

虽然有消息说发生事故的此架A320飞机机龄已经超过20年,但在每次执行飞行任务前飞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维修、维护、检查等程序,按照飞行小时数对发动机进行定检,确保飞机适航。并且,飞机上配备有安全备份保障设施,可以说事故的发生与机龄的新老并没有直接联系。

华北空管局总工程师颜晓东也表示,机型老旧、机龄长并非评判飞机是否安全的标准。一种机型的安全性不能以出事的次数来评判,这和市场占有率有关,应该以起降次数发生事故率、飞行小时、飞行里程内事故发生率等综合判断。

航空事故引发原因

如果跟机龄没有直接关系,那么都是什么因素引发了航空事故呢?

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是造成空难的第一大原因,包括地面指挥失误造成起降过程发生问题、飞机检修维护不力、驾驶员过度疲劳或者操纵失误等。飞机的起飞和着陆过程虽然只占总飞行时间的6%,但事故几率却高达68%。

环境因素

环境气象原因也是不可低估的重要因素,最主要的是恶劣的气候,诸如大雾、冰雹、雷暴雨、低云等。此外,飞鸟撞击也会引发飞机事故。

飞机本身的原因

飞机本身的故障也会导致空难,如飞机结构问题、操纵系统失灵以及起落架放不下来等等。真正属于飞机本身技术问题造成的事故只占很小比例,特别是现代民航客机,飞机的安全性能已十分成熟。

其他原因

军事、恐怖活动造成空难的事故也偶尔发生,如劫机事件、恐怖分子安放爆炸品以及客机误入别国领空被击落等。

还有一些空难事故一直找不到失事原因。因为飞机飞行航线下面的地况十分复杂,失事后要找到残骸已很不容易,寻找记录有关飞行数据的“黑匣子”更难。

(2015-03-25 11:12:17)

【延伸阅读】陈毅曾幽默评中国击落美U-2飞机:用竹竿捅下来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红色前哨雷达站位于黄海最深处、半岛最前沿一个面积仅有0.03平方公里的岛礁。

永不褪色的“红色前哨”

核心提示:今年3月17日,是国防部授称沈空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称号50周年纪念日。“红色”就是不变质,“前哨”就是打得赢。近年来,该站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6次,15人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亲切接见。建站60年,57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始终是基层建设和空军雷达兵的一面旗帜。

沈空雷达某旅“红色前哨雷达站”是一个荣誉厚重的英雄连队,曾创造出闻名全军的“一把土、一滴水”精神,1964年和1965年,该站分别被空军和国防部授予“钢钉雷达站”“红色前哨雷达站”荣誉称号。1955年3月,该站进驻黄海最深处、半岛最前沿一个面积仅有0.03平方公里的岛礁(形似半圆,故又称为圆岛),长期的革命战争和部队建设中,历代官兵锻铸并忠实践行“一把土、一滴水”精神,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历经50年风雨洗礼,“红色前哨”这面旗帜愈加闪耀着时代的亮色,如今已成为官兵的精神图腾,流淌在血液里,燃烧在心间,犹如永不熄灭的火炬,激励部队奋勇向前。

红心永向党——对党忠贞忠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是什么力量,使一种精神穿越50年时空依然魅力四射?

是什么力量,使一面旗帜历经50年风雨仍然光彩夺目?

一茬茬官兵用扎根海岛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回答:是红色的信仰,是不变的信念!

1963年10月1日晚,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国庆观礼宴会现场。毛主席走进空军代表宴会厅致辞后第一句就问:“圆岛来的代表在哪?”炊事班长方和义激动地站了起来,当主席与他握手的时候,幸福的热泪夺眶而出。

“圆岛很艰苦,你要多吃点,吃饱了!党对你们很放心!”毛主席的关怀传达到站里,全连沸腾了,大家纷纷表下决心,永远做“又红又专”的好战士。

毛著随身带,有空学起来。每当遇到艰难困苦,他们总是从毛主席著作中汲取精神力量。“一本毛著一杆枪”也因此得名,被传为佳话。

时代再变,任务再变,“红”的本色从未改变。

进入新时期,他们积极创新学习教育模式,让大理论走进小连队,确保官兵的心跳紧随党的脉搏跳动。1995年,该站开展的“军旅生涯200周”周记活动,受到总部机关肯定,5名官兵的周记被军事博物馆展出和收藏。时任指导员王世强荣立一等功。

现任教导员张维介绍:党的理论是我们建连育人的“法宝”。革命年代,毛泽东思想就是精神食粮,指引着我们战狂风、斗恶浪,打敌机、杀飞贼。新形势下,党的创新理论犹如一个个航标,引领官兵始终迎着太阳、忠心向党。

十八大以来,他们坚持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思想,深刻领会习主席关于强军目标、作风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让“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成为每名官兵的政治自信和行动自觉,骨子里永远有信念。

他们注意结合实际,把党的最新理论、习主席重要讲话大众化通俗化,融入官兵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努力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良好氛围。每逢新干部上岛、新战士入营,接受的第一个教育就是参观“红色前哨”荣誉室;学唱的第一首歌曲就是“红色前哨雷达站”站歌;阅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反映该站历史的《红色的足迹》;了解的第一个形势就是当面敌情动态;牢记的第一个身份就是“我是前哨传人”。

党的创新理论如同一张张“灵魂芯片”,已经植入每名官兵血脉,成为雷达站官兵勇往直前的精神利剑。如果说,“红色前哨”因忠诚而出色,那么忠诚则因“红色前哨”而添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使命高于天——矢志空防战备的前哨意识越发强烈

“不去圆岛不罢休!”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多次说到。

遗憾的是,每次都因天气不好未能如愿,但首长的关怀却被官兵永远铭记。

为什么这个小岛会让首长如此惦念?——因为它是咽喉要地,关乎祖国东大门安危。

1961年11月6日,一则消息轰动世界,美制蒋帮P-2V飞机入侵我领空被击落。这精准的飞行情报,就是这个雷达站发现掌握的。后来,雷达站又多次发现美U-2飞机,为击落该机积累了大量原始数据。于是,才有了陈毅元帅“用竹竿捅下来”风趣幽默、扬眉吐气的答记者问。

进入新时期,该站装备不断更新,任务更加繁重,常年担负战斗值班,实施海面对空警戒侦察。他们始终牢记“操纵员连着司令员”,常备不懈、专攻精练,确保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落地生根。

作为预警最前沿力量,他们的眼睛里永远有敌人,叫响“训练向实战对接,工作与打仗对表”口号,创新“一专多能、一人多岗”训法,常态组织“图上练、网上考、机上比”,成立“钢钉班”,设立“精武榜”,每月评选训练标兵,每季评出战备之星,确保“人人过得硬、个个是尖兵”。

习主席发出“加快建设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号令后,该站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反复领会“四个强化”战略要求,更加升腾了官兵戍边铸网的信心决心。

近10年来,该站始终紧盯使命、瞄准强敌,把能打胜仗作为建连育人的“硬杠杠”,靠真难实严不断提升战斗力。先后参与完成重大演习20余次,年年获评旅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一直是单位作战训练的“锋利尖刀”。

“做祖国和人民的战备钢钉,做敌人的眼中钉”。他们始终牢记军委首长殷殷嘱托,像一颗钢钉,牢牢铆在半岛最前沿,在黄海深处筑起了一道敌人不敢觊觎的天网。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