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外籍新娘扎堆中国 美媒:比例失调让男性难讨老婆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29日报道 美媒称,J&N越南新娘婚介组织在网站上向“单身、离异或丧偶的”男性承诺,将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烦扰”帮助他们找到“中意的人生伴侣”。这个设在新加坡的组织贴出满面笑容的夫妇们的照片,自我定位为协助未来新郎在这个小小岛国以外(尤其是几百英里以外的越南)寻找真爱的一站式服务机构。

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3月26日报道,除了其他服务之外,J&N还负责安排旅游行程、初次约会和语言课程。这是一种日益明显的趋势:在东亚各地,不断增加的对新娘的需求促使(有时是迫使)穷国女性(其中许多是东南亚人)前往富国。自21世纪初以来,已有超过50万女性通过婚姻的方式移居到东亚。例如,在韩国,迎娶外籍新娘的男性比例从1993年的1.6%增加到了2013年的8%。

跨国婚姻在亚洲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但无疑也存在黑暗面:人口迁移的过程中出现了拐卖人口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国家对婚介活动实施了限制。不过,有些女性是心甘情愿的,她们选择跨国婚姻是为了过上稳定的生活、拿到国籍或者是出于真爱。

东亚的富裕地区对外籍新娘的需求尤为旺盛:比如韩国、新加坡、日本和台湾。正如经济学家川口大司和李秀珩(音)在2012年的论文《买卖新娘:跨国婚姻与女性移民》中概括的那样,男性之所以把目光投向国外,是因为他们本国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推迟结婚甚至不结婚。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并在经济上实现独立,许多人选择放弃男权色彩浓厚的伴侣关系。川口和李都认为,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女性相比,东亚发达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单身的可能性要高出50%到200%。

由于男女性别比扩大,中国成为外籍新娘市场的神经中枢之一。2014年,该国的男女新生儿之比为116∶100。这个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数十年的生育政策造成的:大多数中国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由于重男轻女之风盛行,加上可以动用选择性别的技术(比如流产),所以导致了全世界最不平衡的出生性别比。2020年,中国的适婚年龄男性将比同一个群体中的女性多出3000万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越南新娘

【延伸阅读】4个越南新娘的饶平生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潮州饶平县东山镇北光村发生越南新娘赖柚伙同老乡杀害丈夫、家婆的惨案之后,“越南新娘”这个特殊群体再次引发关注。其实,饶平的山村还有很多越南新娘,她们有的刚到两三年,有的则呆了20多年,已经生儿育女,逐渐扎根,重新构建生活圈。

公开资料显示,越南司法部1998年至2010年共受理29 .4万多例“越南新娘”嫁往国外的申请,几乎涵盖世界上50多个国家或地区,最多的是嫁往中国、韩国等。现实问题是,她们有的是被骗,或偷渡,或被贩卖,当然也有自愿。没有户口,没有结婚证,表面已经稳定的生活背后藏着各自的忧虑:许多越南新娘虽对自己“黑户”身份耿耿于怀,但认为不要紧,她们更担忧子女“黑户”一辈子。对于未来的生话,她们说只好茫然过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曾经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距赖柚所在北光村约6 .8公里的浮山镇东洋屯村,40岁的越南新娘黄天鹅熟练地用潮汕话和身边人说着话,忙着用手机拍照,打电话、发微信。她穿着略带尘土的粉色毛衣,干瘦的腿踩着拖鞋,看上去与周围农村妇女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面对南都记者的询问,她用有些生疏的普通话回答,“对不起,我听不懂普通话。”唯一的不同是,她手机里有一个用越南语交流的微信群,里面有她的亲妹妹、两个表妹。她是1996年被人由越南北部农村骗到南宁,嫁到饶平,而三个妹妹是通过她的介绍,自愿嫁到饶平的。

黄天鹅与3个妹妹聚在一起的时候,会用越南语欢快交谈,时不时追逐嬉闹。听说要拍照,她们立马围上来,用各自手机翻拍照片,有说有笑。黄天鹅说,她在中国已经19年,在两个省份呆过,嫁过两名男子,生养了3个孩子,出逃1次,回越南两次,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一次婚姻不幸福选择离开

黄天鹅说,她老家在越南北部农村,家里种田,有4亩地。1996年,黄天鹅与两个同乡在越南街上碰到人,叫她们到中国找工作。三人跟着到南宁后发现受骗了。黄天鹅被人以3000元卖给媒人,媒人又以9300元把她卖给东山镇洋心楼村人黄才明。

黄天鹅的第一次婚姻并不幸福。她说,前夫黄才明犁地的时候,被机器砸断左脚,而且爱赌,与自家兄弟不和,输钱后经常与兄弟吵架。但他把愤怒转嫁到黄天鹅身上,不允许她去兄弟、邻居家里。有人到家里,也不让她说话。

感到自己人身受限制的黄天鹅,向前夫提出分开。此时,黄天鹅、黄才明的儿子已经4岁。黄才明说,人走可以,把小孩留下。商量之后,黄天鹅离开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妹妹央求姐姐带到中国生活

在东洋村呆了六七年,黄天鹅的生活逐渐稳定。此时,黄天鹅从越南老家听到一个令她不安的消息:老家的生活快维持不下去了。于是,离家近10年的黄天鹅在2006年第一次回越南老家。

原来,她嫁到中国后妹妹黄香春去叔叔承包的淘金场打工,但淘金场经营不好,每月只能赚到100元人民币左右。在淘金场干了约一年半,黄香春觉得家里生活实在太拮据,于是央求姐姐把她带到中国,找个中国老公嫁出去。

不久,黄天鹅将妹妹带到东洋村,很快安排黄香春与东洋村民王才雄见面。当时,王才雄已经39岁,在工地打散工。由于家里贫困,身体也不好,一直没有娶到媳妇。见到黄香春,王才雄觉得非常满意,与小自己10岁的黄香春简单操办婚事,请了些亲友,摆了场酒席。

初娶黄香春的时候,王才雄家连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后来在当地政府帮忙下,终于盖起两层小楼。在和南都记者谈话间隙,王才雄不时拿毛巾擦额头的汗水,刚擦完,汗水又冒出来。他说,这是自己刚生了一场病的缘故。而黄香春招呼完客人,静静坐在凳子上,听丈夫谈话。

王才雄说,他与妻子结婚十年,有一个9岁的女儿。十年间,黄香春仅回过越南老家两次,由于当时结婚没有给妻子彩礼,每次妻子回老家,他都会给妻子一些钱让她带回去。对越南妻子,王才雄说没有什么挑剔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姨母央求带两表妹嫁过来

2012年,黄天鹅的母亲重病,黄天鹅、黄香春姐妹俩又一起回了一趟老家。出人意料的是,她们的姨母也央求着把她们的表妹陈金宁嫁到中国去。29岁的陈金宁跟着表姐,来到饶平镇东洋村。

东洋村村长的儿子王金武打理着一间小小的士多。在东洋村,王金武这样的条件,原本不愁娶不到合意女子。但由于小时候腿部落下残疾,直到31岁也没能结婚。在黄香春介绍下,王金武家准备近1万元介绍费、彩礼金,把陈金宁娶了回去。

比起两个姐姐,陈金宁在中国的日子显得相当顺利:丈夫家境不差,对她疼爱有加,虽然结婚已经三年,两人相处俨如新婚夫妇。采访王金武的时候,陈金宁不时探头进来,看着丈夫偷偷地笑。丈夫抬眼看她,她又立即跑开,和姐妹们继续嬉闹。

谈到妻子,王金武掩不住笑意:“她老是和我打打闹闹的,有时不停捏我脖子,我让她停,她就是不停,我就想生气了。”在他看来,自己娶个越南新娘,与本地媳妇没有什么不同。即使听说过一些越南新娘逃跑事件,他也觉得要从两方身上找原因。“有些的确是女方好吃懒做,骗了钱就走,有些是男方对人家不好,又打又骂,谁受得了。”他还分享夫妻相处经验:要将心比心。

听说要拍照,王金武扭捏起来,外向的陈金宁脸也红了,镜头定格瞬间,两人笑得甜蜜。而陈金宁的亲妹妹陈玉亮是2013年来到东洋村的,还带着一个女儿,嫁给邻村的单身汉王培桐。王培桐今年已经48岁,与陈玉亮有着巨大年龄差。但提到婚后生活,陈玉亮笑眯眯地说,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三大疑问

为何远离家乡嫁过来?

人好生活好 找工更容易

4个越南新娘,除了黄天鹅是受骗,被卖给别人做妻子外,其余3个都是自愿想嫁一个中国老公。黄天鹅说,由于这里生活很好,她才积极将自己妹妹介绍过来。她们为什么想要嫁到中国?

越南老家的贫困、婚姻的不幸成为她们远走他乡的重要原因。黄天鹅四姐妹的老家在越南北部,经济不发达,黄天鹅、黄香春没有固定工作,而陈金宁两姐妹一直在家乡种咖啡豆,是地道的农民。用她们的话说,“日子很辛苦,快要过不下去了”。

实际上,在饶平当地,愿娶越南新娘的男子多数家庭贫困,或是有残疾的大龄青年。在东洋村,这些越南新娘只能做些零散手工,每天收入二三十元,而自己老公收入也仅够维持基本开销,但她们觉得比起越南老家,这里人好,生活也好,找工更容易。陈玉亮说:“虽然日子清苦,但老公对我很好,从不打骂,我觉得很幸福。”

为什么能够融入当地?

亲人介绍的婚事更稳固

近年,越南新娘偷跑骗财的事件屡屡发生,但黄天鹅四姐妹在东洋村已经逐渐融入其中,没有想过要出逃,说起潮汕话甚至比本地人还流利。她们说,比起从媒婆那里花高价“买”的越南新娘,亲人之间互相介绍的亲事更稳固。四姐妹嫁到同个地方,她们经常串门聊天,一定程度上促进她们融入当地生活。在采访过程中,陈金宁拿起自己的手机,指着一个微信群说,她们四姐妹每天在群里用越南语聊天。黄香春专门买了一张用来打国际长途的电话卡,每天跟老家通话,她能放心地经营在中国的生活。

面临的共同难题是什么?

孩子成黑户 读书怎么办

在饶平,娶了越南新娘的家庭面临的共同难题是:孩子如何上户口?东洋村村长介绍,现在给小孩上户口需要结婚证、户口簿、出生证明,由于这些越南新娘是非法入境,不能办结婚证,导致生下的孩子全部成为“黑户”。

黄天鹅嫁过来较早。村民透露,早些年只要交一定罚款,孩子户口问题能解决,所以黄天鹅的孩子早已入户。但黄香春三个姐妹不那么幸运,黄香春的女儿今年9岁,依靠村里开出的证明,才得以在村里小学读书。“以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怎么办?”王才雄对此很焦虑。

王金武则说,他听说有些地区颁布的政策是,如果越南新娘居住够一定年限,生下的孩子做完身份公证,再缴纳一定罚款可以入户,但东洋村至今没听说有这样的案例。他希望当地政府考虑此类特殊家庭,给予方便。

多名越南新娘在接受采访时说,尽管她们大多数找的男子家庭贫困,但再苦也不怕,她们担心的是孩子。因为没有结婚证明,孩子无法入户,“读小学、初中还好一点,可以叫村里开证明,但读高中、大学,孩子远离浮山、饶平,成了黑人黑户,对于孩子而言太残酷了”。

(2015-03-24 07:10:00)

【延伸阅读】 中国警方向越南移交7名被拐“越南新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月22日下午16时30分,广西东兴警方协助河北省警方在东兴口岸将7名被拐越南女子移交越南警方。这些越南女子均是此前被拐卖到河北邯郸的“越南新娘”,年龄最大32岁,年纪最小17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月22日下午16时30分,广西东兴警方协助河北省警方在东兴口岸将7名被拐越南女子移交越南警方。这些越南女子均是此前被拐卖到河北邯郸的“越南新娘”,年龄最大32岁,年纪最小17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月22日下午16时30分,广西东兴警方协助河北省警方在东兴口岸将7名被拐越南女子移交越南警方。这些越南女子均是此前被拐卖到河北邯郸的“越南新娘”,年龄最大32岁,年纪最小17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月22日下午16时30分,广西东兴警方协助河北省警方在东兴口岸将7名被拐越南女子移交越南警方。这些越南女子均是此前被拐卖到河北邯郸的“越南新娘”,年龄最大32岁,年纪最小17岁。

(2015-01-23 13:24:08)

【延伸阅读】 被越南新娘“抛弃”的老公:掏空家底儿也留不住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父亲抽烟,儿子不语。逃跑的越南新娘,给袁迎宾父子带来的是失落。新京报记者 周岗峰 摄

袁新强起初并不满意这个“媳妇”。

“她短头发,还染成了黄色。”刚刚下工、一身粉尘的袁新强眯起眼睛,“我喜欢长头发的。”

但相处三个月下来,袁新强觉得这媳妇“还不错”。

“有次吃饭前,她说‘爸爸、妈妈,一起吃饭吧’。”记不清具体哪天,媳妇无意中的这句话,让袁新强觉得心里挺美,“有家的感觉了。”

陷入了短暂甜蜜的回忆,袁新强的面孔稍稍恢复了光彩,但是很快,他垂下头搓弄起手指,不说话了。

40多天前,袁新强一起生活了三个月的越南媳妇突然失踪,至今杳无音信。

逃跑的新娘

“媳妇”名叫蓝蓝,越南人。2014年8月23日,给了中间人10万元彩礼钱,袁新强把蓝蓝领回了家。

2014年11月21日下午,蓝蓝和同村的几个越南媳妇集体失踪。

后来袁新强在新闻里知道,不只他们村,邯郸下辖的曲周、肥乡、广平等县,“从越南来的媳妇在同一天都跑了,有20多人。”

人一走,袁新强才发现,相处三个月,自己没有蓝蓝的照片、证件,不知道她在中国呆了多久,也不知道她来自越南何地。原本计划年底迎娶进门的媳妇,竟完全是陌生的。

同村还有几个越南媳妇,都是蓝蓝之后来的。几个年纪相仿的小伙子凑在一起,才发现这些越南女人的心根本不属于这里。

村北头的方龙飞,媳妇在家呆了10天,跑了。方龙飞发现,这媳妇领回来后天天不着家,他留了心眼儿,每次媳妇骑电动车出门,他就骑摩托在后面偷偷跟着。跟了三天被发现了,媳妇大闹,不敢再跟。

袁新强不盯梢,他相信蓝蓝。三个月里,蓝蓝也是成天往外跑,都说是去找同村或邻村的越南姐妹,袁新强觉得,她一个人离乡背井,想找人说说话,很正常。

不但不限制,但凡蓝蓝出门,袁新强都给足了钱,甚至跟工头借钱给没过门儿的媳妇花。

隔壁袁迎宾家的媳妇也跑了,袁迎宾的父亲袁爱民好打听事,他告诉袁新强,四五里外的村子里有户人家,越南媳妇来了就把她手机扣下,不让出门,这次集体失踪,这家人的媳妇就没跑。

一对比,袁新强又觉得方龙飞是对的,自己“太心软了”。

掏空的家底

蓝蓝是村里来的第一个越南媳妇,袁新强家自然成了受害者交流信息的场所。

袁迎宾的父亲袁爱民、方龙飞的父亲方老旺,袁小康的爷爷袁喜祥,袁海文的父亲袁金章,加上袁新强的父亲袁焕平,人财两空的一个半月里,几个平均年龄60几岁的老汉凑到一起,分享各自打听的信息,也发泄着内心的愤怒和不甘。

袁新强听到各种各样难听的诅咒,他非常理解老辈人的愤怒,平均10万元的彩礼,对“土里刨食儿”的农民来说,几近天文数字。村里讨越南媳妇的这几户,几乎家家的外债都5万以上。

袁新强几乎每天给蓝蓝打电话,最多时一天打了100多个,对方始终关机,袁新强也犟,“就是不相信她会骗我。”

他觉得,蓝蓝但凡有点良心,就不该骗他。

蓝蓝不能吃辣,一次吃了辣夜里胃疼,凌晨一点多,袁新强去村卫生所,敲了二十多分钟门给媳妇买药。

但凡蓝蓝相中的东西,不管多贵,袁新强眼都不眨一下地掏钱。所以这个一辈子务农的家里出现了800块一件的大衣、500多一双的鞋子,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蓝蓝想要一部新手机,袁新强攒了两个多月,花5000元钱给她买了部iPhone5S。他自己用的,还是一部已经掉漆的山寨机。

领蓝蓝回家后,家里新修了间偏房,重新刷了大白,窗口开得三米多高、近两米宽——为了吸纳更多的阳光。

这间屋子是袁焕平特地为儿子准备的婚房,袁焕平回忆,蓝蓝走的那天还笑着问他,年底能不能进新房住,袁老汉不住地点头:能。

如今这些场景,在同几个受害父母的聊天中,都被认定是越南女人高超演技的证据。

袁新强心疼父母。

新房里,有母亲陈凤女一个针脚一个针脚赶制出的大花棉被。在河北农村,结婚用的花棉被一定由母亲来做,且一定要用当年新产的棉花。

被子做得太薄不能御寒,做得太厚压得人累,为了在春节前赶出来,三个月里,母亲几乎没闲着,放下锄头就掐起针线。

家中行三,两位哥哥娶亲已经够父母承受,袁新强清楚地记得去邻村领蓝蓝的那天,父亲将半个月才凑齐的10万块钱堆成一摞,母亲找来绳子,又结结实实地扎了几圈。

10万块里有积蓄,有借款,还有2万高利贷。父亲拿个装酒的礼品袋,把10万块递到媒人手里。

那天在路上,袁新强就暗下决心,必须好好过日子,不让父母再操心。

回忆里的疑点

媳妇跑了一个多月,警方那边没有新进展。

袁新强眼见着父亲的白头发多了,母亲每天佝偻着身体在院子里转圈。不出门,就听不见村上女人的说三道四。

最难熬的还是晚饭时,仨人谁也不说话,常常是母亲不自觉地叹口气,父亲随即把筷子按在碗上,饭不吃了,自己拎个板凳坐在冬夜的院子里,一坐一两个钟头。

这时候,袁新强就故意躲得远远的,或者找同村的青年喝酒聊天。心里也是两个声音在打架,“又不是我的错”以及“如果不是我,父母也不必承受这些。”

“有啥用呢?”袁新强木讷本分,二十几年中都没跟别人红过脸。而他的情况几乎是被骗青年的翻版,穷,娶不起本地媳妇,不善言辞,不招姑娘喜欢,不会表达,心里难受也不会说出来。

他不敢让自己闲下来,除了去公安局报案,就是跟着村里的工程队四处找活儿干。

不过是张25岁的脸,因为长期在室外做工,脸上看不出原本的肤色,加上干裂的嘴唇和枯草一般的头发,这张面孔显得老气。

蓝蓝消失的第三天,搭建钢架时一不留神,袁新强从七八米高的梯子上摔了下来,“还好冬天穿得厚,没摔咋样。”

夜里也不好过。他的目光落在床沿的两个枕头上,枕巾是母亲特意买的,一对儿大红色,印着喜字儿。蓝蓝走了一个多月,两面枕巾一新一旧,异常明显。

袁新强的手机里,还保留着蓝蓝出走前一天发来的诡异短信。

短信是越南语的。1月6日,一位越南朋友给翻译,意思是“这么晚了,你为什么还不睡?”翻译者判断,这条信息语气强硬,发件人当时很可能非常生气。

袁新强回忆,那天他睡得很早,他想不明白,就睡在身旁的蓝蓝,为什么会发一条这样的信息给自己。

别人提醒他“应该是蓝蓝给别人发短信,错发到你的手机里了。”

袁新强木木地应着,“不知道”。

三个月的相处,语言成了两人之间的天然屏障。蓝蓝们交流的那个世界,袁新强们始终无法进入。

还有其他疑点。

柜子里还有蓝蓝买的包和一些衣服,都是旧的,那些几百元一件的高档货,都在蓝蓝一次次外出找姐妹的过程中,不见踪影。

再挣够10万或继续等

越南新娘们消失后,有受害者把媒人家的理发店放火烧了,但袁新强村里的几个年轻人都没参与。

尽管有诸多疑点,但袁新强始终抱有希望。

蓝蓝买的暖宝宝、吹风机、小音响等物件,会让他觉得“她是有心留下来过日子的。”

日子一天天过,村里被骗的男青年陆续回到之前的状态。袁小康和袁迎宾很快外出打工,20岁的袁小康干脆跟家里说,春节也不回来了,“直到挣够10万块钱。”

年纪最大的袁海文继续在村子里放羊,35岁的他因为肺病一直没说上媳妇,年近七旬的父母怕以后没人照料生病的儿子,花8万块买来了28岁的越南媳妇琴。

袁新强很怕落个和海文大哥一样的结局,在他看来,让越南媳妇这么掏空家底儿,袁海文的后半生就只能跟那三十几只羊一起过了。

工友们说,应该趁年轻去外面挣钱,同样的劳力到了北京,每月能多挣两三千块,可没说动袁新强。

他愿意再等一阵。

蓝蓝失踪的这阵子,袁新强的手机从来不敢断电,一有陌生号码进来,他的心就怦怦跳,他觉得蓝蓝会联系他。

一些人开始笑他傻,偶尔他也觉得自己挺傻的。

但是很快,他又会找出三个月里出现的一些温情场面,来说服自己并没有被骗。

比如有次蓝蓝回到家里,蹦蹦跳跳冲进门,一直说着外面好冷啊。袁新强看她的样子好笑,“有那么冷吗?”

蓝蓝跳到他身边,用双手捂着他的脸笑“你看看冷不冷。”

这为数不多的几个瞬间,支撑着袁新强相信,蓝蓝会回到自己身边。

(2015-01-15 08:06:25)

【延伸阅读】“越南新娘”形成品牌效应 喜欢嫁中国男人

国际先驱网12月19日报道 由于经历了复杂的历史阶段,越南一度陷入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时期,女性人数高于男性,因此,一些女性选择嫁给外国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男性以谋求更好的生活。这种情况其实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存在的,并非越南的“特殊国情”。

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及湄公河流域地区似乎可以追溯为最早的“越南新娘”发源地,在当时这一地区大多数女性受教育水平低以至于没有工作,一部分人就希望能通过嫁给外国人的方式摆脱贫困。

从1998年至2010年,越南相关部门曾受理了29.4万多例“越南新娘”嫁往国外的申请,几乎涵盖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然最多的是嫁往中国、韩国、德国、加拿大、法国和美国等地。

一项统计显示,大约83.6%嫁往国外的“越南新娘”对婚后生活满意,她们会定期向家人寄钱补贴家用;有36.3%的“越南新娘”家庭生活水平超过越南国内平均水平。

由于先“嫁出去”一部分人尝到了甜头,因此“越南新娘”现象开始蔓延至中部山区、沿海地区甚至北部地区,这些生活在较贫困地区的越南女性就是目前“越南新娘”的主力军。

至于为什么“越南新娘”逐渐形成了一个“品牌”?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越南的女性比较勤劳朴实,个性比较传统,因此更受到包括中国、韩国在内的一些审美取向相似的国家男性的青睐。尤其是,中国、韩国都面临着男多女少的问题。

另一方面,娶回一个“越南新娘”的成本确实比较低,在中国通常在几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对于生活并不太富裕的农村人口而言,算是可以接受的数字。

2013年,在韩国的越南人联合会曾作出一份统计,目前在韩国生活的12.3万越南人中,有约5万人是“越南新娘”。而生活在中国的“越南新娘”到底有多少,至今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却是近年来“越南新娘”数字增长比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中国男人在越南女性中口碑较好

对于广受周边国家和地区关注的“越南新娘”现象,越南媒体也一直在跟进关注。

越南媒体曾采访过一名嫁到中国河北省某地的“越南新娘”,这个名叫阮氏恒的女孩坦言,与丈夫的结合是一桩“买卖”,“我知道他给了我娘家一笔钱,但是我不敢问父母具体的数目”。

不过她也认为,尽管自己的丈夫并不是什么“白马王子”,但婚后的生活很愉快。

阮氏恒是当地20几个“越南新娘”中的一员,现在经营着一家小的杂货店。她说,在中国的生活,从经济条件上来说,确实要比在越南的生活好一些。“我的亲戚们之前就告诉我,中国男人对妻子和孩子很好,我在中国可以生活得很好”。

阮氏恒所说的也是近年来“越南新娘”喜欢嫁中国男人的理由,在越南女性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男性对女性的尊重程度不及中国,男性通常有着不同程度的大男子主义情结,甚至可能会有暴力行为。而中国男人的口碑较好,对家庭的责任心强、热爱生活。

此外,由于历史原因,中越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很强,生活方式相似,地理位置又最为接近,因此能嫁到中国对于“越南新娘”来说是更好的选择,这当然也与中国人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有关。

(2014-12-19 09:00:02)

【延伸阅读】“越南新娘”集体消失追踪:当地因计划生育女少男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月11日,曲周县安寨镇西马连固村,来自越南的妻子出走后,袁迎宾坐在婚床前发呆。2014年11月21日前后,邯郸市曲周、肥乡、广平等地农村发生“越南新娘”集体消失事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因越南“新娘”集体失踪事件上了新闻,不时有一些当地村民来到“媒人”吴美玉新修的房屋前“参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袁新强手机中,还保存着“越南新娘”出走前一天用越语发给他的短信。

今年11月底,河北邯郸市曲周县多位村民报案,称他们花高价“娶”进门不到半年的越南籍女子在同一天集体消失,当初收钱作保的“媒人”、越南妇女吴美玉也不知去向。

事发后,曲周警方立案侦查并成立专案组,经统计有20余受害者向吴美玉支付了数万元不等的“彩礼”,初步认定“越南新娘”集体失踪涉嫌婚姻诈骗。目前,警方已将三名骨干成员控制,吴美玉也被列为网上追逃对象。

新京报记者近日赴当地调查发现,在河北邯郸市曲周、肥乡、广平等地农村,由于男多女少,娶妻动辄20多万的彩礼正逐年攀高。经介绍花几万到十几万娶越南媳妇,成为许多大龄男青年的选择。而人财两空的现实,让身在不同村子的“丈夫”们意识到,平日时常借外出聚会彼此联系的“越南新娘”们,或许早已在吴美玉等人的组织下,设下了这个涉外婚姻的骗局。

11月21日下午两点,曲周县安寨镇赵庄村村口路西,美玉理发店门口的人越聚越多。

在附近厂房里做彩钢网的袁新强停下了手里的活。还有3个多小时,他才能下班往西马连固村的家里赶,除了父母,还有来自越南、未过门的媳妇蓝蓝等着他吃晚饭。

见回家还早,袁新强往理发店走去瞧热闹。沿途,他听到人们议论,有人从理发店领回去的越南媳妇找不到了。

袁新强的神经突然紧绷起来,他往家拨了个电话,父亲袁爱民语气着急,“好多人到咱家找媳妇,蓝蓝也没回来。”挂了电话,袁新强又按下妻子的号码,关机的提示音让他心跳加速。2个月前,袁新强一家花了10万元“彩礼”,从理发店领回了“越南新娘”蓝蓝。

此时,临近的肥乡县、广平县的很多农村小伙和家人们正陆续往赵庄赶来。天擦黑时,袁新强看见,理发店院里院外已经聚集了近百人,和他一样,都在等一个叫吴美玉的女人寻他们的媳妇。她是这家理发店的老板,也是收高价给当地农村男青年介绍越南媳妇的媒人。

当天,围在人群中的并非吴美玉,而是她的女儿。她在众人的骂喊中拨通母亲的电话,大伙才得知,吴美玉回了越南老家。此后,吴的电话时通时断,直至关机。

在美玉理发店等待的同时,聚集在一起的村民们,一起勾勒出这些越南媳妇失踪前后的轨迹。

没有征兆的失踪

多名“越南新娘”同日出走;平时姐妹相称,常相互串门

袁新强想得头疼,也没回忆出蓝蓝消失前的征兆。11月21日早上9点多,蓝蓝像往常一样,骑着家里的紫色电动车出门。临走前,她用流利的普通话告诉公婆,要去姐姐家玩。

这在袁新强看来并不反常,媳妇进他家前后,周边村镇的三四个年轻人都花钱领回了“越南新娘”。她们之间以姐妹相称,经常相互走动串门。袁新强从不管束,“离家在外,语言不通,有些老乡在一起,说说话也不孤单。”每次出门前,蓝蓝都会给袁新强打电话告知回家的时间。

同时失踪的“越南新娘”,还有袁新强邻居袁迎宾的妻子云江。也是在2个多月前,袁迎宾给了吴美玉10.5万元的“彩礼”,带回云江当老婆。不过在最近一个多星期,云江出门前的打扮让袁迎宾觉得奇怪,“戴着她从集市上买回的墨镜,围脖裹得老高,说要到吴美玉家玩”。差不多同一时间,肥乡县北口村村民钱龙飞的越南媳妇吴小红也出了门,理由是参加老乡孩子的生日会。

多名受访者证实,当天上午9点左右,很多人家的越南媳妇都出了门,有人还结伴出行。

当天下午3点左右,袁新强和至少有7、8个找寻越南媳妇的乡亲,在安寨镇的街角、门店旁,找回了自家被媳妇们骑走并遗弃的电动车。镇上有人告诉他,当天上午,三四辆面包车曾停在街上,很多女人上了车,往曲周县城方向走去。

直到后来得知村里丢了越南媳妇,曲周县城的出租车司机赵志阳才猛然想起,21日,他也曾拉过一个“大活”。当天,两个女人拦他的车要去郑州,“个子不高,俩人嘀嘀咕咕说了一阵我听不懂的话。”到达郑州后,对方大方地付给他1000元现金后离开。

人们曾在“美玉理发店”外登记过两次丢失媳妇的家庭信息,袁迎宾记得,一张纸上,人名、电话写了上百个,有人将这份名单送去了安寨镇派出所。对此,安寨镇派出所工作人员称,此案已移交曲周县公安局。

“媒人”吴美玉

落户20余年的越南媳妇;说媒收介绍费后“新娘”失踪

作为“媒人”,49岁的美玉理发店老板吴美玉,成为寻找失踪“越南新娘”仅有的线索。

25年前,邻村的范玉琴,比妯娌吴美玉早嫁进赵庄村两个月。“大哥赵国盛老实、本分,岁数大了一直未能成家,公婆便做主从邻村买回个越南女人给他当老婆。”

范玉琴回忆,个头不到1.5米的吴美玉刚进门时,一句汉语不会说,家里从不让她下地干农活,做饭时还为爱吃稻米的她开小灶。吴美玉学会中国话后告诉赵国盛,自己是被卖到广西又被骗来邯郸的。

范玉琴说,生了大女儿后,吴美玉闹着要回越南,最后还闹到了公安局,“当年有政策,想回国的越南人,公安局可以给送回去”。但吴美玉回去没过几个月,家里人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她又被卖到广西了,想回家,公公借了钱带着亲戚,坐了几天的火车把她接回来。”

在赵庄,上了年纪的人提起吴美玉,大多用“聪明”来评价这个户籍已落户赵庄的外国女人,“站在人群里看人打纸牌,一会儿就学会了”。

十年前,赵国盛外出打工。为了让儿媳妇安心生活,公婆出钱为吴美玉开了理发店,吴美玉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剪头的手艺。村民称,开张后,理发店里生意不错,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到她店里剪头发。但最近几年理发店时关时开,“门前安个喇叭,喇叭里如果放音乐,就知道她开张了,喇叭几天不响,肯定又出去了。”

今年下半年,邻居老赵曾看见吴美玉屋里有越南男女出入,后来索性住在屋里。范玉琴知道,大嫂又开始说媒了。“几年前就给人说媒,收介绍费,后来介绍的女的都跑了”,范玉琴说,当时牵涉的人和钱都不多,也就不了了之了。

理发店内“相亲”

“相亲”活动涉及多村;提出办结婚手续被“媒人”推诿

此次集体失踪的新娘中,很多人都是在吴美玉的理发店里与男方见面。袁新强在店里相中了蓝蓝。担心是拐骗人口,袁新强交钱时提出要看证件,吴美玉让蓝蓝带着证件跟袁回了家。“没几天又把证件要走了,说要拿回越南办签证,回来再办户口。”

很多相亲村民称,带回家的媳妇,要不没证件,有证件的都被吴美玉收走。袁新强不止一遍催过吴美玉赶紧办手续,他计划年底好和蓝蓝领证、宴客。吴美玉总指着理发店后正在装修的房子称,“最近忙,马上办。”不少村民据此推测,收走证件可能是这些越南新娘策划集体出逃中的一步。

多位找吴美玉介绍越南媳妇的村民回忆,在此过程中,每当他们提出疑虑时,吴美玉就说“我在这生活这么多年,生了两个女儿,咋可能跑?”吴美玉还把自己作为越南女人嫁入赵庄、融入农村生活的“样本”来推广。

记者调查发现,相亲的地点除了赵庄的理发店,有人发现,吴美玉也常在曲周县朱庄和肥乡县北口村走动。

袁迎宾在朱庄一名叫张东爱的越南女人家相中了云江,钱龙飞则在北口村名叫吴丽丽的女人家,支付10万元“彩礼”后领走了吴小红。相亲的地点不同,相同的是,每到交钱、领人时,吴美玉一定在现场,“她就像个老板,负责谈价、收钱。”

11月21日,刚嫁到本地不久的吴丽丽一同失踪。12月初,朱庄村支书宋女士证实,嫁到本地近20年的曲周户籍越南女子张东爱被警方带走。

失踪事件发生后,曲周警方成立“11.26”专案组立案侦查,初步认定“越南新娘”集体失踪涉嫌婚姻诈骗。12月12日警方通报,经初步查明,今年3月以来,嫌疑人吴美玉等5人在曲周、肥乡、广平等地收取每人数万元不等“彩礼”,介绍28名女子与当地村民成婚。目前,警方已将三名骨干成员控制,其中一人为吴美玉在广西的联络人。吴美玉和另一名嫌疑人李某已被列入网上追逃的对象。

被捧着的“越南新娘”

丈夫担心“留不住”;越南同乡聚会语言障碍外人难加入

相比本地媳妇,10多万“彩礼”领进门的越南新娘,在婆家更被善待。

“本地媳妇刚进门的一个月可能不咋干活,之后都会帮着家里务农,但我家从来不让媳妇干农活。”袁新强一家怜恤蓝蓝离家在外,倒是刚进门的蓝蓝,在今年秋收时抢着帮父母下地掰棒子、收高粱,这让袁新强更加疼爱媳妇。

袁新强说,每天蓝蓝出门时,都会给她100多元的零花钱,新衣服、新鞋,蓝蓝张嘴要买什么东西,自己也从不拒绝。

在袁迎宾家,云江脾气大,自己买的橘子不让丈夫碰,为了让老实而不善言谈的儿子守住儿媳,一家人也都尽量忍让。

至今,云江留在袁迎宾脑子里的总是一对睁圆的怒目,“她总给外面打电话,我也听不懂,凑上去听时,她就瞪着我说,‘听啥听,你又听不懂!’我也就随她说去,不和她吵架。”

在娶进越南媳妇的农村家庭中,寄予她们最大宽容度的是对这些女孩“早出晚归”的习惯,“这在本地媳妇中比较少见,除非你是出去上班”,袁迎宾心里也曾打鼓,担心他的媳妇不安分、留不住,他跟着媳妇和她的同乡聚会过几次,也有其他家的丈夫在场,但由于媳妇们都是用越南话交流,丈夫们也听不懂,他们也就渐渐不去。

不久前,云江告诉婆婆她怀孕了,家人高兴之余想带她到医院检查,被云江拒绝,“你们难道不相信我?”

之后,袁迎宾的姐姐买来早孕试纸,让弟弟偷偷在便盆中测验,被云江发现,“她生气了,把盆直接摔在了院里。”试纸上的表明怀孕的两条红线让袁家安了心,但他们没想到,一家人终究没守住这个媳妇。

人财两空后的期待

当地男多女少造成结婚困局,无力承担彩礼大龄男青睐“越南新娘”

在所有丢失“新娘”的村民中,钱龙飞算是幸运的。11月22日凌晨,他接到了妻子吴小红的电话,称她人在邯郸,让家人赶紧来接。钱龙飞和父亲骑着电动车,沿着邯郸的大街小巷寻找,最终在邯郸汽车站见到了身体虚弱的吴小红,随后家人报警。

吴小红曾对媒体称,21日上午,她受邀参加老乡儿子的生日会,在饭店被人迷晕,醒来后发现自己在一间黑屋里。

12月13日,吴小红坐在丈夫身边,不愿讲述那天发生的事。钱龙飞说,由于语言障碍,他不知道妻子是怎么跑出来的,他并非没有怀疑妻子的话,但觉得人回来了便不想苛求。避开妻子时,钱龙飞悄悄说,“娶越南媳妇实在太冲动,想想也觉得后怕,要是再跑了怎么办。”

父亲钱明亮低着头,“不娶,就找不上媳妇。”钱明亮说,儿子从18岁就开始相亲,但女方一听他是家中独子,便不愿继续交往,“人家觉得一个孩子供养老人负担重。”

钱龙飞的情况,也是当地一些男青年选择“越南新娘”的原因。“越南新娘”集体失踪后,丢了儿媳的父母们探讨过,吴美玉可能就是看准了“农村小子不好找对象”的现状,才动了“做媒”的脑筋。

据安寨镇一名不愿具名的村支书称,上世纪80年代,在曲周、肥乡、广平等地的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政策下,农村人受传宗接代影响,都想生男孩,“孕妇一旦通过一些途径知道怀了女孩,很多都选择打掉。”男多女少的现状让有女孩的人家成了“香饽饽”,独生子、家中兄弟多、岁数大都可能成为婚姻障碍。

袁新强的父亲袁爱民称,他曾因干农活摔伤右腿,如今走路一瘸一拐,老伴儿时发烧导致右手骨骼变形,全家人年收入只有3万元左右,两个老人的残疾也成了儿子结婚的阻碍,“相了一个又一个,都嫌弃我们老两口是残疾。”

在领回云江的一年前,袁迎宾好不容易和一个本地姑娘订了婚,两人拍婚纱照时,由于他没和影楼讲价,被未婚妻批评为“不会办事”而退了婚。更多娶不了妻的农村单身汉是因为彩礼太高,“光彩礼就20万,女方还要求有汽车,有新房。”

蓝蓝失踪的半个多月里,袁新强将她留下的衣服全部打包收进衣柜,眼不见为净。但他一闭上眼,都是她齐耳短发的样子。每次手机响起时,袁新强总是迫不及待地看屏幕上的号码,他期待有一天能接到蓝蓝的电话。

对于这场始料未及的分离,袁新强将愤怒的矛头对准吴美玉,“她拆散了我们。”袁新强始终不认为蓝蓝骗了她,在他印象中,蓝蓝乖巧、懂事。上个月,蓝蓝去赶集,回来时给袁新强的妈妈买了上衣,给爸爸买了裤子,这让老两口高兴地直向邻居夸耀,不住嘱咐儿子要对儿媳好点。

而对父亲袁爱民来说,自己可能又会回到被儿子相亲对象嫌弃的起点,更让他忧愁的是,和亲戚借的几万块钱什么时候能还完。(文中赵志阳、范玉琴系化名)

A12-A1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刘珍妮实习生王萌

A12-A1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周岗峰

(2014-12-15 06:39:25)

热门评论

aglcliudl 4
政府可以搞正规的跨国婚介引进外国女性增加生产力。
新浪网友
回复TA
用户5396174543 1
当官的少祸害几个就好了
新浪网友
回复TA
梦中飞翔fly 0
中國男多女少是基因武器搞的
新浪网友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