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美媒:美军导弹防御系统百亿美元投资打水漂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美国《洛杉矶时报》4月5日发表了戴维·威尔曼的题为《五角大楼斥资100亿美元研发的导弹防御系统彻底失败》的报道,编译如下:

美国军事规划者试图打造一个防范导弹偷袭的防御系统,冒险开展了一个成本高昂的项目,结果多个项目失败,致使美国国土防御出现漏洞。

导弹防御局的主要官员曾对这一新技术赞不绝口。

导弹防御局局长2007年对参议院的一个小组委员会说,海基X波段雷达“具备无可匹敌的能力”。

事实上,《洛杉矶时报》的调查发现,这种庞大的浮动式雷达是个耗资22亿美元的废物。

尽管它能够有效地放大远距离目标,但其视野非常窄,在防御专家们认

为最可能出现的袭击形式——掺杂着假目标的一连串导弹——方面几乎起不到作用。

机载激光武器系统

问题:由于激光的距离有限,每架波音747飞机都不得不飞到敌方边界附近或领空之内,因此容易受到防空导弹的攻击。要在更安全的距离飞行,激光的效力必须增强20至30倍。此外,激光的氢氧化钾和过氧化氢燃料对机组人员构成严重的安全危险。

状态:2012年取消。

成本:53亿美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军“机载激光武器系统”试飞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动能拦截导弹

问题:动能拦截导弹的长度达40英尺(约合12米),会是现代海军舰船发射的最长的物体。要携带该拦截导弹,海军军舰将不得不进行改装,成本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此外,拦截导弹的射程十分有限,不能作为陆基导弹,必须部署在接近目标的地点,因而易受攻击。

状态:2009年取消。

成本:17亿美元。

多目标杀伤器

问题:研制发射能够在空中找到并摧毁更重型弹头的小型“杀伤器”的技术挑战被证明是难以克服的。除了大量其它困难之外,现有的陆基导弹将不得不进行改装或更换。这一概念从未发展到可以进行试射的阶段。

状态:2009年搁置。

成本:7亿美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在地面进行测试的“多目标杀伤器”(MKV)战斗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海基X波段雷达

问题:雷达的视野太窄,不能可靠地跟踪一连串来袭导弹。其灵敏仪表设备在海上易受腐蚀,此外,即使短时间运行,也需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燃料。

状态:降级为“有限测试支持状态”。2013年,它在夏威夷珍珠港被闲置了8个多月。

成本:22亿美元。

该项目不仅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还导致国防出现漏洞。研究过这一问题的专家认为,投入该项目的资金本可以用于研制能力更强、能够跟踪远程导弹的陆基雷达。

犯代价高昂的失误已成为导弹防御局的一大特点。导弹防御局是五角大楼下属的一个机构,肩负保护美国军队和军舰以及美国国土的任务。

《洛杉矶时报》发现,过去10年来,导弹防御局在海基X波段雷达和另外三个项目上投入了近100亿美元,而这些项目在证实不可行后被迫取消或搁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军‘海基X波段雷达“。(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美军反导出新招:高空无人机激光拦截助推段导弹

2月2日,美国防部导弹防御局(MDA)在其提交的2016财年(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预算中,继续安排了“定向能研究”项目。2月18日,美国知名防务媒体《防务内情》对该项目的有关安排和考虑进行了进一步报道。

MDA在其2016财年预算中,通过“定向能研究”(DER)项目安排了高空无人机以激光探测和拦截助推段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DER项目从2011财年即开始启动,至今每年都有投资或预算安排)。根据MDA提交的2016财年预算,2013财年为DER项目实际投资额度为2631.5万美元,2015财年获批额度为1334.8万美元,2016~2020财年总的计划预算是2.57亿美元,其中2016财年预算为3029.1万美元,2017~2020财年分别计划安排4647.7万、6638.2万、5157.2万、6299.6万美元。该项目旨在寻求新的途径,将高效紧凑的激光武器集成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上,最终用于拦截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由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飞行高度很高,因此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大气环境和云层对激光武器运用的不利影响。

MDA的发言人表示,DER项目是该局正在推进的唯一一个助推段相关专项计划,并表示,“近期我们的激光武器研究终点是低功率激光用于导弹防御。这一低功率研究将为在本世纪20年代使用高功率激光武器实现助推段拦截奠定基础”。该局还透露,当前该局正在开展工作的激光武器功率水平只能在近期提供目标跟踪和辨识能力。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2012年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地理因素和时间限制,助推段导弹防御不实际、不可行。该研究指出,“助推段导弹防务的根本问题是拦截的时间窗口短,并且拦截武器(无论是导弹还是定向能)的射程是有限的,因此助推段拦截系统的平台必须相对靠近弹道导弹的飞行路径,这样拦截才有可能”。对此MDA认为,“助推段导弹防御能够挫败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所有射程的弹道导弹,但它也是最艰难的拦截阶段。拦截‘窗口’只有1~5分钟。尽管助推段明亮和高热的喷焰使这一阶段的弹道导弹很容易被探测和跟踪,但拦截器和传感器都必须与弹道导弹发射位置靠得很近。不过,对助推段的早期探测允许导弹防御系统快速反应和尽早对飞行中的弹道导弹进行拦截,这也许比其他任何措施都能实现更早的拦截”。

MDA指出,此前已被取消的“机载激光武器”(ABL)项目暴露了许多缺陷,它希望DER项目能解决这些缺陷。首先,ABL项目采用波音747-200飞机作为平台,该机只能在大气层内飞行,因激光容易“抖动”而使其精度不可靠;DER项目将采用能够在6万英尺(约18.3千米)高度飞行的高空无人机(如“全球鹰”),减少了大气层的抖动效应。MDA指出,“在高空的无风环境中以低速飞行,可显著降低激光光束指向和大气抖动补偿系统的复杂性,这两点在ABL项目中是大麻烦”。第二,目前美国国防部没有一种激光武器能提供快速摧毁一枚助推段弹道导弹所需的功率。在对付液体燃料推进的弹道导弹时,激光武器将只需少数几秒即可摧毁目标;对付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则需要更长时间。为了缩短时间,需要提高功率。美国防部仅成功演示过功率34千瓦的合成光纤激光器和功率10千瓦的二极管泵浦碱金属激光器,MDA认为这两种激光技术在实现很高的平均功率和非常低的系统质量方面都有良好的前景。该局和美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将在DER项目中合作建造一台50千瓦级的合成光纤激光器,并在2017~2018财年将其功率提高到数百千瓦,并最终提高到兆瓦级。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是在2016财年创造和集成质量功率比达到5千克/千瓦的光纤激光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国波音激光武器。

前述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小组的联合主席之一大卫·蒙塔古仍质疑MDA设想的可行性。他指出这种方案仍需要足够靠近目标,否则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他认为,无人机在距离目标最远不会超过200千米,这样可能出现在敌方防区内,生存面临挑战。即使是在朝鲜这样领土面积有限的国家,距离弹道导弹200千米尽管可能意味着在朝鲜领土上空之外,但仍可能在防空系统的射程内。这还没有考虑诸如伊朗这样面积更大的国家。此外他认为还有一个续航时间问题。无人机必须在合适的距离范围内持续飞行并待机进行拦截,因此国防部要么得使用多架无人机,要么就得提高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但蒙塔古也承认,无人机在类似领域可以有一些实际作用,例如拦截陆地发射的火箭弹(比如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射的)。在这种情况下,无人机机载或陆基车载激光武器可能可用。此外,如果美国国防部不关注无人机是否损失,则配装激光武器的无人机在战区内紧急使用也是可以的。

对此,笔者的观点是:除了MDA指出的通过对助推段弹道导弹的发现和跟踪为后方导弹防御体系提供快反能力和早拦机会之外,直接实施助推段拦截、特别是以军机执行这一任务的意义或应与猎杀弹道导弹发射车的任务放在一起考虑。

实际上,美国很早就认识到空基助推段拦截装备应当具备猎杀弹道导弹发射车的能力。例如,美国兰德公司早在1997年完成的报告《空基助推段和上升段导弹防御:选择与问题》就提出,助推段/上升段拦截任务与对地攻击任务之间有数种可能的协同方式,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后,通过对地攻击来摧毁机动式弹道导弹发射车及其相关的装备;用于助推段/上升段拦截的目标捕获解决方案也能提供精确的逆推处理,从而确定出弹道导弹的发射位置。因此,如果用于助推段拦截的飞机及其传感器和机载武器,既能够执行助推段拦截任务,又能够执行发射后的打击任务,将是最有吸引力的。(张洋)

(2015-03-11 06:30:00)

【延伸阅读】美高官对韩施加压力:不要理会中国对反导的担忧

参考消息网3月18日报道 韩联社3月17日报道称,韩国外交部称,韩国副外长与美国的助理国务卿17日在首尔会晤,重申两国同盟关系稳固,并讨论了朝鲜的核项目问题。

韩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李庆淑和美国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进行了会晤。此次会晤正值美国与中国因美国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和中国牵头亚投行的事情而关系日益紧张。

拉塞尔于16日抵达首尔,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他是自美国驻韩国大使利珀特在本月早些时候遭人砍伤之后首位到韩国访问的高级别美国官员。

拉塞尔在会晤一开始就敲着桌子说:“(美国与韩国)联盟的基础坚如磐石。”

他在抵达首尔时说,他将与韩国官员讨论“美韩联盟中一系列广泛的问题”。

此次访韩正值韩国因一些敏感的安全问题而在其盟友美国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之间处于两难境地之时。与此同时,中国的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16日也在韩国访问,刘建超表示,中国对美国可能在韩国领土部署先进的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表示担忧。

韩联社3月17日报道称,美国助理国务卿拉塞尔17日说美国有“责任”考虑部署能够阻止朝鲜导弹威胁的系统,拒绝理会中国对韩国境内可能部署美国先进导弹防御系统的担忧。

拉塞尔说,华盛顿和首尔面临朝鲜日益发展的弹道导弹计划的“重大威胁”,这提升了部署“萨德”这样一套安全系统的必要性。

拉塞尔在首尔会晤韩国外交官后对记者说:“我觉得很奇怪,对于一套尚未部署且仍处于理论阶段的安全系统,一个第三方国家竟会冒昧地提出强烈抗议。”

他说,“美国军方有责任考虑”部署能够保护美韩公民免受平壤导弹威胁的系统。拉塞尔还说:“我认为,应由韩国来决定它在自己的联合防御中将于何时采取何种措施。”

韩联社3月17日报道称,韩国17日呼吁邻国不要试图左右它就是否在韩国领土上部署美国先进导弹防御系统做出决定。目前,反对该举动的压力与日俱增,主要来自中国。

韩国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邻国可以对驻韩美军(可能)在我国部署‘萨德’系统一事持有自己的立场,但他们不应试图左右我国的安全政策。”

“若美国政府提议磋商,我们会把安全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根据我们自己的判断做出决定。”金珉奭表示。他指出,国防部长官韩民求“在2月会见中国国防部长时明确做出了这种表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7日,韩国反战人士在首尔举行集会,反对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法新社)

(2015-03-18 10:2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