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式由来和演变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4月8日报道 1945年5月7日2时41分,在德国帝国大厦签署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书。但是在场的苏斯洛帕罗夫将军没有获得莫斯科的签字授权。苏方坚持再签一份投降书。5月8日中欧时间22时43分(莫斯科时间5月9日0时43分),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再次签署,文件于1945年5月9日莫斯科时间1时生效。这就是欧美盟国以“5·8”为胜利日、俄罗斯以“5·9”为胜利日的由来。
1945年5月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宣布5月9日为胜利节》的法令。
举行阅兵式庆祝胜利的主意是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提出的。1945年5月中旬某日,在讨论对日战役的军事会议后,斯大林说:“我们是否应该在莫斯科举办庆祝战胜德国法西斯的胜利阅兵式,并邀请那些战功卓著的英雄们参加?”
根据斯大林的命令,阅兵式在6月24日举行。按理说,担任阅兵首长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非斯大林莫属。阅兵首长当天要骑马上红场,没想到,已经多年不骑马的斯大林在练习中不慎从马上摔下,碰伤了胳膊,只好请苏军副统帅朱可夫代劳。
24日上午10时,在濛濛细雨中,朱可夫元帅骑高头白马,出克里姆林宫大门进入红场,与阅兵总指挥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一起检阅部队。4万名受阅官兵有节奏地发出雷鸣般的呼声:“祝您——健康——苏——联——元帅——同志!”
列宁墓检阅台前,整齐地站着一行身高超过一米八、身材挺拔的仪仗队军人,昂首挺胸,双目微眯,平视前方。这种独特姿态不经意间便显露出傲视万国、睥睨强敌的气势。
阅兵式上,来自10个方面军的10个混成团方阵各有掌旗手,共展现360面苏军战旗,各代表一支战绩突出的部队。
最振奋人心的场面在阅兵式接近尾声时出现。检阅台前走过一支倒持200面德军旗帜的特殊纵队。旗幅几乎是在被雨打湿的条石路面上拖着。战士们走到列宁墓检阅台前,依次向右转,把缴获的德军精锐师团的旗帜丢到列宁墓底座前,扔出的第一面旗就是希特勒的“元首旗”。观礼台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激动人心的鼓点声中,抛到列宁墓前的敌军旗帜堆积如山。这一史无前例的场景显示了苏联军人蔑视强敌的豪迈气概,堪称阅兵式上最长战胜国志气的一幕。
1945-1948年,“5·9”胜利节曾为公休日,但是不再举行阅兵或群众性节庆活动。
直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即1965年,苏联才开始大规模纪念胜利日,“5·9”重新成为公休日。苏联时期,仅逢十(1965年、1975年、1985年)在红场举行阅兵式。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也举行了阅兵式。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5年首次举行胜利日阅兵。那年阅兵式在两个场地举行:在红场上走分列式,在俯首山胜利广场举行有军人和技术兵器参加的阅兵。
此后红场每年举行阅兵式,但不展示技术兵器。
2008年起,每年的阅兵式都有技术兵器登场,红场上空有航空兵器飞行。
按照传统,所有“英雄城”(荣膺苏联英雄称号的城市)、军区司令部所在的大城市,胜利日都举行军事检阅。
胜利日按惯例还要举行老军人会面,向各地无名战士墓和军人纪念碑献花圈,放节日礼花。
2000年,卫国战争胜利55周年纪念日,二战老军人最后一次以步行队列通过红场。
2005年,阅兵式分历史和现代两部分,阅兵高潮是2600名健在老军人代表乘坐苏联二战时使用最多的“吨半卡车”通过红场。(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2014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胜利日阅兵式。(欧新社)
【延伸阅读】专家:莫斯科胜利日阅兵规模空前 中国可借鉴
《参考消息》4月8日报道 卫国战争胜利日是俄罗斯最隆重的节日。在乌克兰危机后出现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在西方领导人抵制俄罗斯5月9日纪念活动的特殊气氛中,中国领导人宣布出席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式,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举办卫国战争胜利庆典的经验,对中国办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规模将为俄现代史之最
2014年12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布总统令,定于2015年5月9日在莫斯科等城市举行胜利阅兵式。在此次纪念活动中,总共将有26个城市举行阅兵式,包括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和刻赤两个军港,另有36座军事荣誉城举行不展示技术兵器的阅兵,22个城市燃放礼花。
据2014年胜利日阅兵指挥、陆军总司令萨柳科夫上将说,2015年红场阅兵式规模为俄罗斯现代史上之最,接受检阅的官兵将超过1.5万名(2014年为1.1万名)。
据介绍,依次走上红场的将有:三军仪仗队,步兵团、空军营、海军团、战略火箭兵营、太空防御兵营和空降团各一个,军校生方队,联邦保卫局克里姆林宫警卫署骑兵仪仗队,其他强力部门兵团的仪仗班。
将出动194件技术兵器(2014年为151件),其中有:虎式军用汽车、82A式装甲输送车、T-90A式坦克、MCTA-C式自行火炮、山毛榉-M2防空导弹、盔甲-C1高射火箭炮和C-400防空导弹系统各8套、亚尔斯洲际导弹。
这194件技术兵器中将有一半是首次展示的新型兵器,其中有:“舞会”式和“棱堡”式岸防导弹系统、“同盟-CB”式自行火炮(有两个152毫米炮管,出口型有1个155毫米炮管)、“台风”式装甲汽车、“库尔干人-25”式步战车和“飞去来器”式步战车。
俄罗斯政府军工委员会副主席博奇卡廖夫说,很有可能展示乌拉尔车辆厂研制的将于2016年列装俄军的阿尔马塔T-14式主战坦克(号称“战后世界上第一辆第三代坦克”),以及以它为底盘研制的装甲兵器。
飞过红场上空的将有150架空军飞机和直升机。其中有:苏-27和苏-34歼击机,米格-31截击机,安-124-100“鲁斯兰”和伊尔-76运输机,A-50雷达侦察机,图-22M3、图-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米-8、米-26、米-28和卡-52直升机。
阅兵式还将展示“怀旧”兵器——T-34式坦克和CY-100式自行火炮。参加检阅的还有步兵、空军、海军和哥萨克军连队各一个,手持1941-1945年卫国战争制式武器。
据报道,截至2015年3月24日,已有25国(主要是独联体、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和欧盟国家)领导人表示将出席2015年红场阅兵式,至少有10国军人参加阅兵式。
纪念规模为何如此隆重
俄罗斯广泛邀请各国领导人,特别是反法西斯战争盟国领导人,出席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大典。然而,美国和西欧国家领导人以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为由拒绝出席,令俄罗斯朝野感到失望和愤慨。这样一来,五大战胜国(中、苏、美、英、法)领袖中,出席红场阅兵式的将仅有中俄两家。这就更突出中方在艰难关头对俄罗斯的大力支持。
在日本力图摘掉战败国帽子、日本右翼否认侵略罪行的今天,中俄两国共同举办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必将大长中俄两个战胜国的威风,激励两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和俄罗斯大国崛起夙愿而奋斗的决心和志气。
另一方面,在面临美国和北约沉重地缘战略压力的此时此刻,俄罗斯举行盛大阅兵式,大批量展示最新武器,无异于向西方示强,表明俄罗斯不畏强敌、捍卫本国利益的决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70周年大庆,对幸存的20万名卫国战争老兵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最后一次回顾辉煌人生,最后一次庆祝亲自参与的胜利了。2012年和2013年分别有37万和31.6万经历过卫国战争的老人离世。到下一个十周年,最年轻的老军人也年近百岁,幸存者将屈指可数。
上世纪70年代,笔者第一次到莫斯科任记者时,对苏联纪念卫国战争的隆重程度远超十月革命感到不理解。
苏联同行说清了缘由。其一,卫国战争胜败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十月革命仅改变政权,无关乎国家危亡。其二,苏联以2700万人的生命代价才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几乎家家有人伤亡,十月革命胜利的代价要小得多。其三,民族矛盾高于阶级矛盾,卫国战争比十月革命更能引起全体民众共鸣,凝聚国内外同胞人心。其四,卫国战争离现在的时间更近。
苏联解体后,卫国战争胜利几乎成为俄罗斯人唯一的共同价值。
中国可借鉴俄罗斯做法
对于中国来说,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对团结中华儿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俄罗斯的一些做法。
首先,宜参照我国国庆阅兵和俄罗斯胜利日阅兵的规模和做法,举办“9·3”胜利日盛大阅兵式,请抗日老军人代表,包括台湾抗日老兵代表出席观礼,让健康状况尚可的老战士坐车参加检阅。今后宜年年举办胜利阅兵式,起码要逢五逢十举办。
其次,苏联颁发卫国战争勋章奖章的做法可资借鉴。苏联以英雄称号、勋章和奖章褒奖功勋卓著的将帅、舍生忘死的官兵、奋战杀敌的游击战士、为国捐躯的英烈。奖励呈规格化、制度化、规模化。对军人英模的最高奖赏是苏联英雄称号;最高勋章为胜利勋章,仅颁发20枚,授予军事首长和外国统帅。我们宜颁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勋章,奖赏参加过抗战的高级指挥员,包括牺牲在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将领;颁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奖章,授予参加过抗战的其余官兵,包括民兵、游击战士和敌后地下工作者。去世者的勋章和奖章由后代保存。大批量颁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授予抗战文艺作品作者、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幸存者和被迫给日本当过劳工者,等等。
其三,立法惩治否认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否认日本侵略罪行的言行,意在维护二战成果,压制日本右翼气焰,打击日本“入常”妄图。
其四,举办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会、报告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学术专著,邀请俄罗斯和其他战胜国学者参与;举办中国、俄罗斯和其他战胜国健在老战士见面会。
其五,宜请各民族贤达、各宗教领袖发表纪念抗战胜利的谈话,各宗教举行纪念活动。
其六,宜举办纪念抗战的文艺演出,仿照俄罗斯“5·9”胜利日纪念演出的风格,演员穿抗战时期军装,演唱与抗战有关的歌曲和不同时期的经典革命歌曲。
其七,发行抗战胜利70周年追思纪念文集和抗战故事集,制作《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纪录片,颂扬中国人民抵御外敌的无畏气概、美俄等反法西斯盟国对中国抗战的宝贵援助。
其八,发行抗战胜利70周年金银纪念币、纪念邮票和纪念封。(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2014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胜利日阅兵式。(欧新社)
(2015-04-08 10:06:00)
【延伸阅读】默克尔不出席莫斯科阅兵式?美媒:或向烈士献花圈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3月29日发表了美国威尔逊中心研究员马克西姆·特鲁多柳博夫的题为《莫斯科被歪曲的历史教训》的文章,编译如下:
数十年来,每年5月9日的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一直是俄罗斯国内最凝聚人心的日子,也是在国际上争议最少的节日。但由于克里姆林宫独特的政治历史、莫斯科吞并克里米亚的行动以及正在进行的乌克兰冲突,就连伟大卫国战争的70周年庆典也制造了分歧。
世界各国首脑已经接到邀请去莫斯科参加庆祝击败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的阅兵式。据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说,中国、以色列、捷克、塞尔维亚、朝鲜和多数前苏联国家的领导人都计划出席。不过,作为俄罗斯在二战中的最亲密盟友,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却拒绝了邀请。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一直爱恨交织。从屠格涅夫到布罗茨基,许多作家都曾努力搭建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桥梁,而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索尔仁尼琴在内的另外一些作家则警告说,西方的道德、文化和习俗正以某种方式日渐堕落。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及其支持者所选择采纳的观点是,西方一直在想方设法腐蚀和欺骗俄罗斯人民、阻碍该国的发展并阻止俄罗斯在世界上获得应有的地位。他们长久以来一直坚持认为,在冷战结束时,尽管莫斯科主动放弃了在中欧和东欧的利益,但美国及其盟友却对俄罗斯给予了不公正的待遇。此外,他们还对那些一直而且仍在寻求与西方加强关系的本国同胞提出严厉批评。
据记者本·朱达报道,普京曾私下里对他的幕僚说:“我们历史上最大的罪人就是那些把俄罗斯的权力扔在地上的懦夫——尼古拉二世和戈尔巴乔夫——以及那些任凭这一权力被歇斯底里的人和疯子捡走的人。”
这些主题也成了普京所发表的公开言论的核心。2013年,他在名为“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的俄罗斯问题国际专家年度会议上宣称:“不要只盯着我们历史上的坏事,并用比我们的对手还要严厉的方式自责。是时候停止这样做了。”他还说:“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历史感到自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俄罗斯总统普京。(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歪曲历史为其自封的复兴俄罗斯使命正名,普京巩固了自己的国内地位。2014年3月21日,克里米亚正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一周年纪念日当天,普京在国家电视台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声称他个人对这一行动负责,还说在苏联解体时失去克里米亚半岛以及历史上的俄罗斯海军港口塞瓦斯托波尔是“历史的不公”,必须予以纠正。
这当然是一个经过精心选择的前提。以“彼尔姆-36”为例,这座关于苏联时期迫害行为的博物馆创办于1992年,位于莫斯科以东800英里的一个前劳改营旧址上。这座私人运营的博物馆以苏联时期劳改营的名字命名,是专门为斯大林主义的受害者建立的。然而当地政府觉得有必要证明自己对克里姆林宫的忠心,于是赶走了运营机构。“彼尔姆-36”很快将作为一座国家博物馆重新开放,专门用于介绍被美化了的俄罗斯刑罚制度历史。
这种强调成就而不提罪行的做法,还体现在当前克里姆林宫与华盛顿以及西欧国家政府的关系中。这一点在俄罗斯与德国的关系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德国在二战后的国家认同是建立在公开和忏悔本国历史阴暗面的基础之上的。前不久访问日本时,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说,尽管有过希特勒时期的残暴与恐怖,但德国现在已经为国际社会所接受,这不仅仅是因为邻国的大度,更是因为“德国愿意公开直面我们的历史”。
如今,默克尔执掌着欧洲最大也最成功的经济体。德国正逐渐而不情愿地在欧洲外交政策问题上担负起领导职责。乌克兰危机——以及奥巴马政府在应对这一危机时所采取的低调立场——迫使她采取主动行动。
苏联解体后,作为俄罗斯再当年那场堪称欧洲最丑陋、最凶残战争中的头号死敌,德国如今却成为最重视与之保持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这既具有象征意义,也事出有因。
“德国的决策者确实认为,他们——而且唯有他们——能将俄罗斯拉入西方阵营,”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康斯坦策·施特尔岑米勒说。“德国是俄罗斯进入欧洲的桥头堡。但弗拉基米尔·普京摧毁了这座桥。”
西方领导人坚称,他们不想与俄罗斯再打一场冷战。然而,与莫斯科之间的气氛是如此冰冷,对于普京侵略行动的怒火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无论奥巴马总统还是英国、波兰、波罗的海国家以及其他大多数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都不打算参加莫斯科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式。德国总理也不打算出席。不过,虽然一向充当和事佬的安格拉·默克尔不出席主要庆典,但她打算去克里姆林宫墙外的无名烈士墓前敬献花圈。(编译/王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德国总理默克尔。(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04-02 09:03: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