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外媒揭毕加索不为人知五件事:曾窃取卢浮宫艺术品

参考消息

关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毕加索有段时间喜欢带着一把装满空包弹的左轮手枪。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 外媒称,一个据说在会说话以前通过画画跟人交流、人生学会的第一个词是“铅笔”的人似乎注定成为他那个时代最公认的艺术家之一。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4月8日报道,尽管这些细节可能是有点夸张的杜撰(来自母亲对他儿时的回忆),没有几个伟大的艺术家有像他那样多姿多彩的背景故事。巴勃罗·毕加索在今天也就是4月8日去世。以下五个故事将使你对这位已故立体派艺术创始人的了解多几分色彩。

1.据认为毕加索成名前曾参与窃取卢浮宫的艺术品。他还被指控偷了《蒙娜丽莎》。

报道称,1911年,当局发现毕加索有两件伊比利亚雕像是众所周知与他有交情的热里·皮耶雷4年前从卢浮宫偷出来的。毕加索当时的好友纪尧姆·阿波里耐雇用皮耶雷做秘书。毕加索声称不知道这两个雕像是偷的。但是,近些年,艺术史学家西尔维亚·洛雷蒂和艺术史教授诺亚·查尼等人提出,毕加索完全清楚雕像的来源,甚至可能委托实施了这次盗窃。

查尼教授在他的论文《巴勃罗·毕加索,艺术窃贼》中解释说:“毕加索经常去卢浮宫,酷爱伊比利亚艺术,他认为那是所有西班牙艺术的根。无法想象他认不出热里·皮耶雷展示给他的雕像……此外,热里·皮耶雷也根本不可能随意选择窃取一对如此符合毕加索审美口味的雕像,然后又碰巧拿给……这个西班牙人。”

正如《纽约时报》所描述,阿波里耐和毕加索当时都身处一个小集团。毕加索占有失窃艺术品一事曝光的缘由是这两人均被指控犯有一项更大的罪责:窃取《蒙娜丽莎》。调查期间,两人都被问话,阿波里耐指责是毕加索干的。两人最后都被释放。两年后,人们发现,一个名叫温琴佐·佩鲁贾的前卢浮宫雇员把达芬奇的这幅杰作藏在自己的小公寓里。

2.毕加索年仅9岁就完成第一幅画作:《马背上的斗牛士》。

毕加索的父亲也是画家,在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教他画画,使他不到10岁就完成了《马背上的斗牛士》。

几年后,毕加索进入父亲就职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1895年,毕加索完成“第一幅大型学院派画作”,取名为《第一次圣餐》。

毕加索的父亲似乎在毕加索年仅13岁时就发誓放弃画画,因为儿子的才能已经超过了他。

3.毕加索曾经带着一把装满空包弹的左轮手枪,朝他觉得乏味的人开火。

正如历史学家阿瑟·米勒在《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空间、时间与骇世之美》一书中详细描述的,毕加索受到法国作家阿尔弗雷德·雅里的作品和生活方式的启发。雅里据说有很多怪癖,包括总是带着一把装满子弹的左轮手枪。

有一段时间,毕加索似乎在模仿雅里,带着一把勃朗宁左轮手枪,里面装着空包弹。米勒解释说:“如果有崇拜者请他解释作品的意思或者他的美学理论,或者有谁胆敢诋毁已故的塞尚,他就朝谁开枪。像雅里一样,毕加索把手枪当做‘啪嗒学’(是对形而上学的戏弄和超越,用于讥讽技术神话——本报注)的武器,在某种意义上扮演着‘愚比王’(雅里代表作里的人物——本报注),消灭资产阶级粗人、白痴和庸人。”

4.亨利·卢梭是毕加索“发现”的:他认为卢梭的作品糟透了,搞了个派对讽刺他,反而使他一举成名。

亨利·卢梭的正式工作是海关收税员,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作为画家得到承认,只获得过巴黎先锋派的短暂认可。作家帕维尔·索辛斯基详细叙述了毕加索早期开始成名时举行的一场恶搞卢梭的玩笑派对。

索辛斯基讲述了毕加索如何声称自己十几岁时在一家旧货店发现卢梭的作品,这次偶遇最终激发他对这位不知名的年长画家的“爱”。后来,毕加索把卢梭拉进他的朋友圈子,而卢梭似乎没明白对方一点都不真诚。卢梭对自己的才能非常自信,只希望有观众。

1908年,已经很富有的毕加索决定在公寓里举行一场奢华的派对,弄来旗子和其他道具以体现庆典气氛。卢梭和当时其他一些前途远大的艺术家都得到了邀请,他们大多都明白这是个玩笑。

据说,酩酊大醉的卢梭认为这确乎是一种光荣,他在宴会结束后把毕加索拉到一旁说:“你我是当今最伟大的画家。”然后又说:“你是埃及风格,我是现代风格!”

5.一名突袭毕加索巴黎寓所的纳粹军官看到《格尔尼卡》的照片后问,这是不是他画的。毕加索回答:“不是,是你们画的。”

这或许有点像吹牛。但故事称,毕加索在整个纳粹占领期间都居住在巴黎。当时,盖世太保决定突袭他的寓所,可能是因为传闻他在帮助抵抗运动。

另一个类似的故事称,纳粹提出给毕加索一些煤,好让公寓暖和一些。毕加索回答:“西班牙人从来不会冷。”

【延伸阅读】印尼发现比欧洲更早的岩画 西媒:洞穴里的毕加索

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西媒称,毕加索在一次造访阿尔塔米拉洞窟时说:“一切都在创造之中,而又在衰败之中。我们当中没有任何人能画出这里的一切。”这句话意义深刻,但更有意思的是,这句话很可能就是旧石器时代的人在1.5万年前在岩壁上作画时心中所想。这些先人有资格认为后人无法企及他们的高度,因为他们成为艺术家的时间比我们要早上万年。

西班牙《趣味》月刊2月号发表题为《洞穴里的毕加索》的文章称,最近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特里尼尔发现了一个淡水贝壳,上面刻着一些抽象的几何图像,状似“Z”字。荷兰莱顿大学的生物学家约瑟菲娜·约尔登斯对这个贝壳展开了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随即震动了整个科学界。约尔登斯此前曾研究过穴居人和智人的祖先——直立人,以及他们如何在现在东南亚地区开采和利用海洋资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那个贝壳上的线条可能已经存在了将近50万年。在贝壳的一侧有一个钻孔,可能是为了开启贝壳而钻出的。贝壳表面的线条较为平直,每一道大约1厘米左右。

贝壳上的线条到底是艺术创作,还是为了打开它无意中留下的刻痕?研究人员排除了后一种假设,因为他们在电子显微镜之下发现,这些线条都是精心刻画上,显然不是无意所为。这些线条颇具流畅性,而且刻画者的手的过程中应该一直都没有抬起来,这些都是有意为之的证据。而这就说明,早在40到50万年前原始人就能够进行艺术创作,虽然科学界此前并不承认原始人具有抽象能力。

考古学家卡米洛·何塞·塞拉·孔德认为,虽然上述有关贝壳的研究很有趣,但是作者忘记了此前已有证据表明,南非的直立人能够刻画出几何线条,而这与人类的祖先智人最初的行为方式非常相似。

在科学界,在岩石和物品上刻画线条的行为最早出现在何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是否只有人类具有艺术创造能力,因为艺术创作需要较高的认知能力。换言之,这涉及到思维能力到底是人类在不断进化中形成的,还是祖先智人已经具备并留传给我们的。与人类的祖先智人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还有其他亲缘物种,例如穴居人。穴居人是否具备艺术创作能力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实际上,古人类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艺术的诞生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在欧洲以外存在很多证据,例如在南非迪普克卢夫和布隆博斯洞窟的岩石上就发现了6万至7万年前留下的刻画的痕迹。这些发现表明,人类的祖先智人当时已经具有刻画的能力。除了刻有几何线条的岩石,科学家还发现了穿孔的贝壳和各种装饰物。

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曾发现其他证据。例如在摩洛哥坦坦和以色列贝雷亚特拉姆发现的状似人形的雕像被誉为坦坦的“维纳斯”和贝雷亚特拉姆的“维纳斯”。根据这些证据。有些古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在离开非洲前往欧洲和亚洲之前就已经具有创造文化和思维能力。

抽象能力指的是,通过图像和符号展开思维,并赋予这些图像和符号特殊意义的能力。能过通过符号展开思维是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基础,因为这是语言能力、艺术创作和宗教等很多人类特有的能力和人类文明的先决条件。数十年来,无数科学家都认为是这些能力将我们人类和动物区分开来。

此外,欧洲一直被视为艺术和符号思维的发源地。1994年3名科学家在法国阿尔代什省肖韦洞穴的发现或许就是其最有力的证据。在洞穴中发现了动物壁画,描绘对象主要是马和熊。这些壁画可能创作于3.9万年前,是可以证明人类拥有创作能力的最早证据。

数年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的考古学家阿利斯泰尔·派克2012年在美国《科学》周刊上发表研究指出,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应当出现在西班牙。因为在坎塔夫里亚和阿斯图里亚斯的岩洞里都发现了岩画艺术作品,完成时大约在4.08万年前。在岩壁上刻有圆圈、原点,最形象的是描绘一只手的岩画。

专家见到这些岩画之后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到底是谁创作了这些岩画,因为当时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同时生存着智人和穴居人。目前这个问题尚无明确的解答。智人抵达伊比利亚半岛是在4.2万年前。如果能在西班牙发现创作于这个时间点之前的岩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必然是穴居人所做,但现在还无法证实。另一方面,穴居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消失的时间是大约两万到3万年前。

然而,问题在于,大部分考古学家都认为无论智人还是穴居人都不具备艺术创作能力。尤其是穴居人,科学界一直认为他们是智力低下的野蛮人。但是目前已有证据显示,穴居人的大脑比较发达。在位于直布罗陀的戈勒姆岩洞中,考古学家发现了穴居人的生活遗迹,并在岩壁上发现了一个状似“井字符”的符号。在岩洞周围还出土了将近300件穴居人使用过的工具。

此外,1959年考古学家在马拉加的内尔哈岩洞中也发现了很多奇特的符号。有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符号正出自穴居人之手。直到2012年科学家凭借新技术判定这些岩洞的主人生活在4.2万年前,但距离确定符号是穴居人留下的还需要一段时间。

虽然很多科学家认为欧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是亚洲带给人们的惊喜越来越多。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岩洞中发现了似乎用手作为模子画出来的壁画。据估计这些壁画已经超过了4万年。在这里的岩洞中还发现了野猪和野牛的壁画。科学家认为这些壁画都是智人创作的。这些壁画和在西班牙和法国发现的非常相似。美国纽约大学的考古学家埃里克·德尔森认为,虽然亚洲和欧洲在地理上距离遥远,但是岩画的相似性具有研究价值,因为有证据显示曾经有一群智人从欧洲迁徙到亚洲和澳大利亚。岩画艺术很可能是在他们的过程中,从欧洲传播到当地的。

岩画艺术和语言等人类历史上数不胜数的独创一样,其实并没有具体而确切的起源,似乎是从地球上的许多地点同时发展起来的。要想进一步了解岩画艺术,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但可以确定的是,岩画艺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编译/刘丽菲)

(2015-03-27 21:52:02)

【延伸阅读】台媒:不满祖父生前态度冷漠 毕加索孙女变卖祖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毕加索的孙女马妮娜将出售祖父的画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1月6日报道 二十世纪最具盛名的抽象艺术家毕加索(Pablo Picasso)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的孙女马妮娜(Marina Picasso)打算出售他的画作及法国坎城的别墅,总值估计高达到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亿元)。

台湾东森新闻网1月6日援引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称,毕加索的孙女马妮娜将出售至少7幅1911年后所出产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毕加索在1923年为了首任妻子所画下的肖像画、1921年的《母爱》(Maternit)以及1911年的《弹曼陀铃的少女》(Femme a la Mandoline)等;为了出售这些艺术作品,马妮娜将在近期前往日内瓦(Geneva)和买家碰面。

马妮娜曾经说过,她的祖父生前对她相当的冷漠,这些行为只是为了和过去说再见,因此除了卖掉毕加索的画作之外,也将出售毕加索位于法国坎城的别墅。

(2015-01-06 20:44:02)

【延伸阅读】毕加索银盘作品赴美展览中失窃 值8.5万美元(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毕加索的银盘作品“脸和手”(Visage aux Mains)。

中新网12月6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美国迈阿密艺术展总监康尼洛夫当地时间5日称,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一只价值8.5万美元的银盘于4日晚从展览中遭窃。

据报道,这个名为“脸和手”(Visage aux Mains)的作品,是毕加索20世纪中期所做20只银盘中的其中一只,盘子中间有简单的笑脸,两旁有棒状的手。

康尼洛夫说,这只盘子价值8.5万美元,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勒斯里史密斯艺廊提供,在迈阿密艺术展展出。

康尼洛夫还补充说,这样一个没有附上文书证明,也没有出处来源的失窃作品是没有市场价值的。

警方接获窃案消息后于5日开始着手调查。

这只盘子已登录在“艺术品失窃登记组织”。艺术品失窃登记组织为全球遭窃艺术品数据库,为了提醒艺术界人士注意。

据悉,迈阿密艺术展为巴赛尔艺术展的一部分,是最大的子展览。2013年,6天展期吸引超过7.5万人参加。

(2014-12-06 11:54:00)

【延伸阅读】法媒:毕加索博物馆重新开放引出众多问题

参考消息网5月7日报道 法国《世界报》5月5日报道,经过五年的翻修,位于巴黎市中心的毕加索博物馆的重新开放日期将是2014年9月,而不是原定的2014年6月。馆长将是谁?理论上讲,应当还是现任馆长安妮·巴尔达萨里,但曾有传言说法国文化部想要将其解职。

巴尔达萨里的继续留任或许与她得到了毕加索的儿子——克洛德·毕加索——的支持有着很大关系。毕加索的儿子对于博物馆的重新开放日期由6月延期至9月非常不满,气愤地指责法国根本不在乎毕加索。

5月4日,法国文化部的一份公报称,由于毕加索博物馆的翻修工程延误,使得博物馆的重新开放日期要推迟到9月中旬。然而,负责翻修工程的建筑师让-弗朗索瓦·博丹却证实,毕加索博物馆扩建工程已于3月31日按时完成交付,相关的验收工作也于4月30日结束。因此,他认同克洛德·毕加索的意见:博物馆可以于6月底开放。

6月份重新开放对于博物馆来说会有更多的好处,因为夏季大量的游客将带来非常可观的门票收入。

(2014-05-07 11:45: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