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李光耀家属遵其生前遗嘱 将拆除其故居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4月13日报道 港媒称,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的子女发声明称,将按李光耀遗嘱,拆除他位于新加坡中心地段欧思礼路38号住所。
据香港《明报》4月13日报道,李光耀自1940年代居于上址,他上月离世后,网上发起联署要求把其故居列国家古迹,但李光耀子女发声明促新加坡人尊重遗愿。
李光耀在遗嘱中要求家人在他死后即拆屋,但若女儿李玮玲选择继续居住,则必须在她搬出后拆除。李光耀生前曾称,自己的房子妨碍旁边建高楼,拆掉有望提升地价。
【延伸阅读】新加坡华裔收藏家公开珍藏:包括李光耀签名贺卡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在1963年用中文亲笔签名的新年贺卡。(新加坡《联合早报》/林国明摄)
张旂闻家中挂有一幅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辉记”手写布幅广告。(新加坡《联合早报》/林国明摄)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配合新加坡建国50周年,新加坡华裔收藏家张旂闻公开一些比较稀有少见的文物珍藏。
包括:建国总理李光耀1963年用中文亲笔签名的新年贺卡;第一任总统尤素夫1963年写给客属林氏公会的签名文件;第二批南洋华侨机工吴墨河的奖状;英殖民地首任华人护民官必麒麟1889年与两名华人苦力签下的合同等等,折射出新加坡历史长河的点滴片段,抛砖引玉,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收藏本地文物行列。
47岁的张旂闻(Dan Teo)有20多年收藏经验,收过结婚证书、中国西洋书画、古董文物,有的拍卖掉有的留住,近五年焦点转向新加坡历史相关文物。
他受访时说,1990年代初,跟新加坡相关的文物没人要,又便宜,他在国内外古着店与藏家手中搜到不少好料,近年他强烈认为新加坡藏家有责任保留本地历史文物藏品,现在如果不收,很多东西会流失。
他说早年没什么人收藏与新加坡历史相关文物,三年前开始有人意识到,甚至有外国人加入,令人欣慰。
他建议:本地民间藏家可主办活动展示个人收藏,不管展品稀不稀有,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天本地文物进入拍卖档次,将会是一大鼓舞。
名人亲笔签名文件有价值
张旂闻是广告公司Nest老板兼创意总监,主力收藏能反映本地历史名人或事件的物品达数百件,重质不重量,以稀有精品为首选。
他以一张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1963年用中文亲笔签名的新年贺卡为例说,李光耀一般以英文签名,中文签名相对少。他看过三次李光耀的中文签名:李光耀在一次受邀的开幕礼上用中文在布质签名册上签名;每年为鞋匠李炯祥寄亲笔签名的贺年卡;还有就是这张签上“李光耀鞠躬”,盖上个人印章的贺卡,1963年1月21日由总理公署发出。
另一份珍贵签名文件是第一任总统尤素夫·依萨 (Yusof bin Ishak)在1963年12月27日在元首府,写给客属林氏公会的中文文件,表扬该会于1962年举行合并及马来西亚全民投票之际所做的巨大贡献,给予嘉奖奖状,附上亲笔英文签名。
即使一张名片,也在叙说历史。“陈祯祥Tan Cheng Siang”名片写着地址“83 Neil Road, Botan House”,张旂闻一查之下,才知道商人陈祯祥(1883-1977)是本地船务业开拓人陈金殿(Kim Tian Road以他命名)的孙子,在尼路83号洋房出世往生,可惜这幢住了陈家四代的土生华人建筑1978年卖出后没多久被拆了。藏家说:“前辈伟人的名片很少见的,仿佛海底捞针。你见过陈嘉庚的名片吗?
苦力合约与南侨机工奖状
张旂闻从外国藏家手中购得一份珍贵合约文件。那是英国殖民地首任华人护民官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1840-1907,Pickering Street以他命名)在1899年2月13日与两名华人苦力签署的中英文合同,详细列出两名下南洋华人苦力姚亚之和柯亚同转去澳大利亚当佣人三年的种种条款。
1888年的新加坡人口增长迅速,有约10万华人。张旂闻说,从这合约可知当时来自中国的苦力不只下南洋,也从新加坡辗转到东南亚、澳洲一带工作。必麒麟是英国诺丁罕郡人,他在1877年成为英国殖民地首任华人护民官,主要管理苦力市场、抑制黑社会活动、防范雏妓等等,1889年5月被袭击受伤而退官。
另一份南侨机工吴墨河的奖状,反映抗日战争期间,从东南亚回中国参加运输工作的爱国华侨的历史。1939年至1942年间,约有3200多名华侨汽车驾驶员和技术工人参加南侨总会组织的“南洋华侨回国机工服务团”,补充了中国境内卡车司机(约占三分一)的空缺,为保障滇缅公路的国际运输线做出贡献,其中1000多名牺牲。
文物藏品确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状况。藏家指着一本有点残破的“食粮配给所”小册说,里头记载日据时代粮食配给,每户人家排队买米的记录。
50年代的美珍香纸盒与鸡箩篮
张旂闻的有些藏品很生活化:1950年代的“美珍香”肉干肉丝行纸盒上打别人的广告“孔雀商标”及“诸葛亮的故事——及相命签”,侧面打着“佐酒最好,送礼佳品”宣传句。肉干店地点在维多利亚街229号,邮编是五位数。还有绘有“源崇美茶庄”的瓷盘、虎牌啤酒(Tiger Beer)罐装造型的开瓶器、通行于1930到1950年代甘榜的鸡箩篮,据说华人逢年过节,一边骑车,一手鸡篮是常见景象。
1950年代的一大布幅手墨书写的“辉记”广告也引起藏家兴趣,讲述“星洲代理永兴公司万应救生油/自办祖国丝绸发售/家用新衣,批发零沽/一律欢迎,现寓在此”,这类在布上手写的宣传广告很少见。
他以为,博物馆不一定会找得到民间的东西,借庆祝建国50周年,公开收藏,抛砖引玉,期待更多民间藏家展示收藏,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借以鼓励年轻人加入行列。(黄向京)
(2015-04-10 11:28:12)
【延伸阅读】李光耀留给世界的遗产:“亚洲资本主义”神话
参考消息网4月1日报道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3月29日刊发题为《李光耀和亚洲资本主义神话》的文章,作者为克莱夫·克鲁克。文章称,如果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敢说自己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话,那就是新加坡的李光耀。他从1959年至1990年担任总理,在此期间,这个弹丸小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超过10倍,从80亿美元增至980亿美元。今天这一数字直逼4000亿美元。当李光耀上任时,新加坡很贫穷;2015年,它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文章称,李光耀毫无争议是这种令人震惊转变的设计师。他也恰好博学而才华横溢,是他眼中截然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的最好代言人。邓小平钦佩他,寻求过他的建议。中国同样令人震惊的经济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这种转变改变了世界,要说李光耀对此有些功劳的话,那并非胡言乱语。
西方人认为,繁荣和自由是密切相关的。李光耀和邓小平都认为,增长必不可少的是秩序,而不是自由。他们的继任者,以及其他地方想效仿他们的领导人也认同这一点。李光耀认为,称职的精英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不仅提供秩序,还应指导经济发展。“亚洲资本主义”的成功似乎证明他是正确的。
这是正确的吗?好吧,坏的政府当然对发展不利,不论在亚洲还是其他任何地方。问题在于如何避免坏的政府。人们可以敬畏李光耀在新加坡获得的成就,但无需相信亚洲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与西方有所区别,或者相信有两种资本主义,各自适应截然不同的地区价值观和文化。
文章称,从第二个论点开始说,那就是有一种被称为亚洲资本主义的东西。实际上,出现奇迹的东亚经济体是以不同的方式获得快速增长的。例如,在增长最快的那些年,香港的方法类似于放任政策;韩国严重依赖国家引导的投资;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处于两者之间。在整个地区,工业政策、国有企业、商业联盟以及流入的外国投资的作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各有千秋,现在依然如此。法律法规和政治体系也是如此。美国资本主义不同于德国资本主义,中国的也与新加坡的不同。
东亚经济体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对出口导向型增长的依赖。促进贸易的方式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要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有些国家更依赖进口壁垒以及国家引导的投资,但在出口市场获得成功引导着他们的干预。这迫使它们的生产商与更高效的生产商竞争,让它们的政策更加透明,有助于防止持续实施不起作用的计划政策。
如果亚洲资本主义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拥抱全球化”。李光耀的新加坡将这个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抱着在全球市场成功的热诚,东亚大多数成功经济体毫无疑问与其他内向型经济的贫困国家有区别,但它们与西方没有区别。西方已然全球化了。
自由化的西方政治可能会是动荡的。包括毫无成果的政治运动、过于频繁的政府更替、平民主义者的无能以及目光短浅。但这些是保持负责任政治的制衡原则的副作用。在充满不完美领导人的不完美世界中,有效的反对党并不是不爱国,而是必不可少的。
李光耀认为,西方民主是有缺陷的,开明的精英权威治理得会更好,他是正确的,第一点不言而喻,第二点被他证明了。但是如果一个统治体系完全依靠以某种方式出现一个独一无二天赋异禀的个人,或者依赖优秀的领导人会一直优秀下去的话,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的体系。企业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竞争来检验自己,政治领导人和政党也是一样。一群竞争高位的愤世嫉俗、能力不足或精疲力竭的候选人中,才能出一个李光耀。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宪法。
很奇怪李光耀未能看到这一点。他常说他是务实主义者,只对起作用的事情感兴趣。不管在亚洲还是在别的地方,天生的务实主义者都选择了自由民主主义的动荡。
(2015-04-01 16:07:49)
【延伸阅读】安倍可从李光耀身上学到什么
国际先驱导报3月31日报道 李光耀与安倍有什么联系?他们都是亚洲人,扯近些还都是东亚人,而且都是发达经济体的领导人。作为东方国家领导人,他们大抵都信奉市场经济和法制原则。李光耀与安倍所领导或曾经过的新加坡与日本都是美国的盟国,在安全上也都倚仗美国。
对于中国的态度,他们也有一定相似度。对于中国崛起,尽管他们都表示欢迎中国崛起,但都各怀疑虑,因此都抱紧美国,不仅欢迎美国“重返亚洲”,还要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同盟,以此防范和牵制中国崛起所可能引起的对美国主导的东亚秩序的冲击。如果说中国人对李光耀为美国牵制中国而出谋划策感到难以释怀,国人则因安倍为美国制约中国甘当“马前卒”更深感不屑。
但是李光耀与安倍又大不相同。李光耀以及新加坡国民曾饱受日本和西方殖民,因而分外珍惜独立自由,自建国以来真正走在了和平发展的阳关大道。反观日本,这个“日出之国”曾经侵略中国和东南亚,安倍及其近臣迄今仍为此百般狡辩,这已严重损害日本战后的国家形象。因此李光耀与安倍以及新加坡与当代日本又很是不同。
新加坡和日本对于走什么道路治理各自的国家也大有不同。这两个国家各自深受西方影响,也都引进了欧美政体。但日本执意“脱亚入欧”,盲目照搬西方列强的侵略模式,从而贻害亚太各国。在日本右翼的观念中,大和民族是亚洲乃至世界最为优秀的种族,因此日本具有侵略他国的特权。今日安倍及其右翼政客对日本的战争罪行仍然讳莫如深,完全没有对待亚洲邻国的尊重。
新加坡则完全不同,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对民族和谐有着平等互尊的理念。新加坡尊重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甚至因此采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同时,李光耀在国家治理中善于因材施教,不生搬硬套西方一套,而是走出了符合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适合于新加坡的发展道路。李光耀领导的新加坡没有资本盲目自大,但他也绝不妄自菲薄,而是善于根据国情开出处方。新加坡的成功所基于的“亚洲价值观”虽不足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也反映出李光耀的自信与收获。
同样对于中国,虽然新加坡和日本各有保留,但其出发点却相当不同。李光耀能够正视中国的崛起,既然多由华人组成的城市国家新加坡能够成功,那么有着多得多的人力和自然资源的中国就更有机会成功。所以李光耀看好中国,他大力提倡包括中文在内的双语教育,竭力培育善于对华交往的精英。李光耀愿同中国真诚合作,愿向世界客观介绍中国,愿在台海两岸架起沟通的桥梁。这些所作所为,使其赢得了中方对他的尊重,相当一些中国人还是把他当作诤友来看待的。
日本则不然,它在近代乃至现代不仅长期对中国怀有优越感,当前日本政府更把崛起的中国视作战略竞争对手,因此安倍首相会采取紧跟中国领导人出访轨迹的“地球仪外交”。安倍首相不仅对日本过去损害中国与东亚缺乏正确认知,而且总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崛起。因此,无论从道义、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等多方面,他对定位当代日本都显得难以把握。
与李光耀相比,安倍在不少地方需要向他学习。其一,正确认识自己。李光耀深知新加坡建国不易,基础薄弱,因此必须奋发,更要谦卑。对比日本,这个国家经过战后70年的发展,尽管经济水平已有长足进步,但国家精英对战争责任的认知不仅严重贫乏,右翼甚至逆流而行,因此日本无法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信任,这已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对此现状以及成因,安倍需要正确认识,不然日本将难有前途。
其二,像李光耀那样,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借势发展。与其视中国的和平发展为挑战,不如寻求跟中国共同发展。中日韩等国同处东北亚,此地缘联系所产生的命运相随自然也就不可更改。只要认知分歧,承认争议,协力克难,坦荡合作,日本就可以走出迷津,就能在新时代找到自己在改变中的国际体系中新的合适地位。
(2015-03-31 17:46:59)
【延伸阅读】日本首相安倍在李光耀国葬上疑似睡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日本媒体报道,3月29日在新加坡举行的李光耀国葬上,安倍晋三竟然睡着了,并被拍进了现场直播的画面。另有日本媒体指出,安倍旁边坐的是印度总理莫迪,后者一直睁大眼睛注视着舞台,与安倍的“瞌睡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这场国葬在全世界范围内直播,因此“ABE IS SLEEPING”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29日,世界各国首脑出席了在新加坡举办的李光耀国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强行出访”了新加坡,展现其重视与新加坡关系的姿态。哈萨克斯坦总理卡里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印度总理莫迪,柬埔寨首相洪森,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以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席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葬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据日本媒体报道,在国葬最关键的时候,安倍竟然睡着了,并被拍进了现场直播的画面,一时间“ABE IS SLEEPING(安倍在睡觉)”在全世界成为了话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日本网站IRORIO报道,29日上午安倍搭乘政府专机前往新加坡,一切都还顺利,但在国葬仪式最关键的时候,却做了不该做的事——他竟然睡着了——这一幕被拍摄进了现场直播的画面,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和疯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加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葬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加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葬礼。
(2015-03-30 21:40: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