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历史悬案:《安妮日记》作者被害 谁是告密者?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4月14日发表题为《谁泄露了安妮·弗兰克的藏身之地?》的文章,作者为安东尼娅·克莱坎普,全文编译如下:

盖世太保现身密室

荷兰犹太女孩撰写的《安妮日记》打动了整个世界。

末日在一个温暖、晴朗的周五上午降临。此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在1944年8月4日这天,安妮·弗兰克一家两年多的隐居生活会被粗暴地终结。但就在10点半左右,几名持枪男子突然出现在隐藏在文件柜后面的密室。

这天早上,有人给盖世太保在当地的办事机构打了电话,说有犹太人躲在密室里。接电话的是党卫军突击队中队长尤利乌斯·德特曼。他立即下令党卫军下士卡尔·西尔伯保尔带人去搜捕。

党卫军冲入弗兰克一家藏身的仓库,在底层碰见了仓库工人威廉·范马伦。他默默地用手指了指楼上。在二楼,西尔伯保尔和手下走进了注册地址在这里的公司的办公室。受雇于这家公司的米普·吉斯一直在帮助弗兰克一家。她回忆说:“门突然开了。一个小个子男人闯进来,拿枪对着我说:‘坐着别动。’”

坐在隔壁房间的同事维克托·库格勒听到动静,想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他“看到4名警察,其中一人穿着盖世太保制服”。一名警察拿枪指着他,命令他带路去密室。库格勒知道没法再保护弗兰克一家了,于是带领警察走到了可旋转的文件柜前。警察持枪走入密室。

弗兰克一家被要求交出所有值钱的物品。随后,他们与库格勒和另一名帮助过他们的员工约翰内斯·克莱因曼被带走了。米普·吉斯则获准留下。

告密者是个“小女孩”?

究竟是谁向盖世太保告了密?数十年来,人们对此有过多种猜测。现在,荷兰记者杰伦·德布勒因和约普·范韦克宣称,告密的是与弗兰克一家有交往的一名荷兰叛国者。他们在帮助过安妮·弗兰克的伊丽莎白·福斯克伊尔的传记中写道,应该是伊丽莎白的妹妹内莉·福斯克伊尔给盖世太保打了电话。

传记作者之一约普·范韦克是伊丽莎白·福斯克伊尔最小的儿子。他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家庭的伤痛。他母亲在1983年去世,生前从未流露过对自己妹妹的怀疑。妹妹内莉则于2001年去世,也没有就此说过什么。德布勒因和范韦克援引了福斯克伊尔家另一个姐妹迪尼和伊丽莎白的未婚夫的话来佐证他们的怀疑。

但这不过是细致的推测,根本谈不上是证据。况且之前还有人猜测告密者是其他人。因此,安妮·弗兰克1945年2月死于贝尔根—贝尔森纳粹集中营的间接责任人是谁的问题不大可能澄清了。

约翰内斯·克莱因曼在战后不愿自己遭到怀疑,于是努力促使荷兰政府对告密者展开调查。1948年,当事人首次接受审问。除克莱因曼、库格勒和米普外,两名仓库工人也接受了调查。威廉·范马伦承认,在1944年8月4日曾用手指过楼上,但否认曾打电话给盖世太保。

他的同事拉默特·哈尔托赫说,范马伦在搜捕行动的14天前曾告诉自己,楼上藏着犹太人。哈尔托赫的妻子莱娜对此也知情。然而,调查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因为没有证据表明范马伦说谎。他一生都否认曾打电话告密——尽管他被证实曾在仓库中盗窃。

多种猜测无法证实

尽管奥地利作家、“纳粹猎手”西蒙·维森塔尔1963年在维也纳找到了卡尔·西尔伯保尔。但这也没有解开悬案。因为这名前党卫军下士并未亲自与告密者谈话,只是受命于上司德特曼去搜捕犹太人。而德特曼在战后被关押期间自杀身亡。

因此,人们无从知晓,究竟是不是像西尔伯保尔听说的那样,告密者是个“小女孩”。这是两位荷兰记者在新书中提出的要点,但没法加以证实。

对另一名嫌疑人的怀疑也没有确凿依据。曾为安妮·弗兰克撰写传记的梅利莎·米勒在1998年暗示,莱娜·哈尔托赫有可能是告密者。米勒称,莱娜在1948年接受审问时隐瞒了自己曾在仓库当清洁工一事。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她是告密者。

同样,安妮·弗兰克另一本传记的作者科雷尔·安·莱对托尼·阿勒斯的怀疑也没有充分依据。托尼·阿勒斯是弗兰克家的一个可疑的熟人。莱推则,阿勒斯可能敲诈过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并且后来还是告了密。

2003年,久负盛名的荷兰战争文献研究所发布了历史学家戴维·巴尔诺和格罗尔德·范德施托姆撰写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彻底分析了范马伦、莱娜·哈尔托赫和托尼·阿勒斯的所有疑点。结论是:没有任何疑点足以确认告密者身份。当然,内莉·福斯克伊尔并不在那篇报告调查的范围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安妮·弗兰克。(图片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出师不利!十大胎死腹中的二战军事行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世界报》网站2013年8月21日发表题为《10场并未发生的重要入侵》的文章,列举了二战期间欧洲战场上10次胎死腹中的军事行动。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纳粹德国取消的最著名入侵计划——海狮行动。图为二战期间,伦敦制高点的防空瞭望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基于海陆空三军各参谋部起草的方案,希特勒在1940年7月16日正式发布如下命令:“英国虽然在军事上毫无胜算,却仍未展现出和谈意愿。因此,我决定筹备对英国的登陆作战,并在必要时实施登陆。”但不久后,赫尔曼·戈林领导的德国空军便在英格兰上空首次尝到失败的滋味。图为奔向战机准备迎敌的英国飞行员,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人还带上了爱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8月14日,希特勒放弃了海狮行动。他对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说,自己不会“实施风险过高的行动”。这位独裁者说,“征服英国”不取决于登陆,“也可用其他方式”实现。但德国仍然应该保持对英国的登陆威胁。图为英军飞行员奔向座机,紧急起飞迎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9月17日,希特勒暂时推迟了按计划将于今后几天实施的登陆。后来,他在1940年11月12日发布命令称:“因全局有变,所以有可能或有必要在1941年春重新实施海狮行动。因此国防军海陆空三军必须认真致力于在各方面改善实施这一行动的基础条件。”图为1940年秋,德军“海因克尔”He-111轰炸机群飞过伦敦泰晤士河上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直到1944年2月,德军总参谋部才彻底停止制定入侵英国的计划。此前,德国海军参谋部的一些军官一直在修改行动方案。图为描绘不列颠空战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与海狮行动一起被废止的还有另外两项已经开始准备的登陆计划。其中之一是旨在占领中立国冰岛的伊卡鲁斯行动。图为驻冰岛英军的野战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警告希特勒说:德国实施这一行动必须出动全部海军舰艇。图为驻冰岛的盟军M3“斯图尔特”轻型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即便占领了冰岛,鉴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优势地位,德国也没法保障登陆部队的后勤供应。图为1941年冬驻扎冰岛的英军吉普车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驻冰岛的盟军装甲车队。可以看出当时盟军在冰岛的防卫力量相当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卡鲁斯行动计划最终消失在档案室里。图为1943年驻扎冰岛的美军在演练操作1门37毫米反坦克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盟军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卸载物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一项被废弃的登陆计划是旨在占领中立国爱尔兰的绿色方案。193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就是以这个代号来筹备的。图为2008年在北爱尔兰举办的“二战模拟秀”上,2名“德军”士兵俘虏了一名“美国”大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海狮行动被推迟后,国防军最高司令部仍在制定绿色方案,并在1940年9月30日印发了《爱尔兰地理情况手册》。图为二战期间遭空袭的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机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一再警告说,这场行动有可能令德军陷入英军在敦刻尔克的那种境地。1940年10月,入侵爱尔兰的计划也被送进了档案室。图为1944年停泊在爱尔兰滩头的美军登陆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海军倒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来制定旨在占领英军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基地的计划,其代号为 赫库莱斯行动。英国在地中海的第二个立足点马耳他也成为德军参谋部的目标。图为二战期间直布罗陀英军的防空探照灯光柱直指夜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赫库莱斯行动的筹划工作持续了近2年。首先产生这个想法的是德军派驻意大利海军的联络官。1941年4月,入侵马耳他是与登陆希腊克里特岛并列的选项。然而,在德军空降占领克里特岛的水星行动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后,希特勒取消了其他大规模空降入侵计划。图为在直布罗陀起降的盟军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鉴于马耳他这座“不沉航母”的战略意义,德国空军先是狂轰滥炸,然后封锁该岛。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甚至一致决定在1942年6月入侵马耳他。有关命令也于1942年5月4日发出。但最后希特勒并未下令实施入侵。为此准备的精锐部队则被送去北非增援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图为空中拍摄的直布罗陀布防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隆美尔在阿拉曼的失败也意味着赫库莱斯行动的终结。但直到1943年7月英美联军登陆西西里岛之后,该计划才正式被放弃。图为英军水上飞机从直布罗陀出发前往地中海巡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并非只有德军参谋部制定了许多从未实施的计划,盟军也一样。盟军的一些计划未能实施是因为德军掌握了先机。另一些计划则是应急方案,因紧急情况并未出现而作罢。此外,还有一些计划纯粹是为了迷惑敌人才制定的。图为1944年6月6日英国海军陆战队登上挪威海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按照R4计划,英军要在1940年4月9日入侵中立国挪威。该行动的目的是,令第三帝国无法获取瑞典铁矿。英军估计,挪威政府不会对英军登陆提出异议。挪威方面此前对此作出了非正式的保证。图为二战期间隐蔽在挪威峡湾中的德军战列舰“俾斯麦”号的姊妹舰“提尔匹茨”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就在英国计划实施登陆的前一天,德军占领了丹麦和挪威。已经出海的英国舰船并未对冒着激烈炮火登陆做好准备:大多数船只都撤回了。图为德军占领一处挪威机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几天后,部分英军在纳尔维克附近的一处峡湾登陆,开始与德军争夺挪威——最后失败了。图为1940年纳尔维克之战后的场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锤行动从一开始就是应急方案。这是英美联军在加莱南部或瑟堡附近入侵西欧的行动代号。图为德军在加莱海岸构筑的抗登陆工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按计划,一旦德军在1942年的夏季攻势中出现击垮苏联的迹象,英美联军的6到8个师将登陆西欧。图为当时部署在加莱的德军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由于因为苏联人顶住了德军的进攻,所以大锤行动也就失去了意义。图为1940年英法军队撤退后的加莱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锤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英军登陆挪威的土星行动。行动目的是牵制驻挪威德军,使其无法抽身赶往真正关键的战场。图为驻挪威的德军在观测地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盟军1944年以“过载”为代号筹划真正入侵挪威时,他们采用了迷惑策略:盟军以“保镖”为行动代号捏造了一系列假的登陆行动,计划登陆地包括挪威、希腊、罗马尼亚和西班牙。图为1940年4月9日德军在挪威登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中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迷惑行动代号是“坚韧”。该行动甚至为乔治·巴顿将军捏造出一个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坦克是充气的塑料坦克,飞机则是木板搭的。图为盟军的充气M4“谢尔曼”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负责制定负责制定坚韧行动计划的军官大都知道这是为了掩人耳目。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满怀热情地筹划迷惑行动。他们时不时泄露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故意违背一下无线电通信纪律,设法让德国军事情报机构觉得盟军正在准备入侵。坚韧行动目的在于让德国人相信,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只是佯攻,盟军真正的登陆点是加莱。图为德军在大西洋沿岸的炮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再没哪个并未发生的入侵行动比坚韧行动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更大。但巴顿将军却认为自己被派去执行这项任务很丢脸,因此迫不及待地要在欧洲大陆上指挥部队战斗。图为盟军的假飞机。

(2015-04-01 16:26:00)

【延伸阅读】美国二战高清宣传照:漂亮女工造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后不久,美国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总统下令成立战争信息办公室,新机构的任务包括发布军事新闻、宣传爱国活动以及创建图片、音频和视频录制。图为其发布的宣传图片,主题是工人和士兵都在准备一个长期的斗争。这些照片都可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中找到。

(2015-03-26 11:01:00)

【延伸阅读】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二战美国军工海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VINCO集团光学分度头广告:跳弹轰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西电公司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威利斯吉普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可口可乐广告——中美军人欢聚一堂,痛饮汽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9年纳粹德国可口可乐广告。没过多久,可口可乐就因二战爆发而在德国销声匿迹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通用汽车庞蒂亚克事业部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骆驼香烟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喜力啤酒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佛罗里达罐装西柚果汁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西部弹药公司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通用汽车艾利逊变速箱分部。广告语:精密意味着成功(胜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橡胶专家”固特异公司广告:给希特勒打造的“棺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通用汽车奥兹莫比尔品牌广告。该品牌已于2004年4月退出历史舞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战争债券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战时越洋邮递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壳牌石油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凯迪拉克广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凯迪拉克广告。

(2015-04-14 08:18: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