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蛇打七寸!西媒:缉毒战要害在于打贩毒集团中层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5月7日报道 西班牙《国家报》5月1日刊登布鲁金斯学会专家文达·费尔巴布-布朗和哈罗德·特林库纳斯合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全球禁毒政策的差异》,全文编译如下:
印度尼西亚不顾巴西、澳大利亚、荷兰和尼日利亚的抗议坚持处决外国贩毒分子的做法,再次反映出全世界在缉毒斗争方面的巨大差异。虽然乌拉圭、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国正在施加压力,推动在2016年联合国大会毒品问题特别会议之前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政策改革,但大部分亚洲国家和俄罗斯都无视这些呼吁,继续采取严厉镇压和惩罚措施。与此同时,国家范围内的改革和毒品问题上的新观念造成美国逐渐丧失继续充当世界警察的兴趣。
在毒品问题上的全球共识逐渐破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地贩毒活动的负面影响和缉毒斗争的情况差异很大。在拉美,贩毒活动与严重的暴力犯罪联系在一起,拉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故意杀人案件与日俱增的地区。亚洲的毒品生产和交易量与拉美不相上下,但亚洲的有组织犯罪与欧洲很相像——没有那么暴力,命案发生率也较低。不同地区所遭受损失的不同也造成国人和政府支持的缉毒战略的差异。
在无法达成全球一致的情况下,明年的特别联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善国际毒品政策的重要机会。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政策所产生的后果非常复杂,因为与腐败、经济发展、社会边缘化、公共卫生和人权等问题都有关系。虽然懂得让缉毒斗争适应不同的体制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全球毒品政策改革应该利用一些适用于全世界的经验教训。
警方的战略首先应该集中在最暴力的犯罪分子而非消费者身上。警方需要注意选择目标的方式对暴力犯罪的影响。具体来说,如果目标直指最高犯罪头目可能会带来因其下属争权夺利而导致暴力现象加剧的意外后果。相反,追缉犯罪组织的中层力量会有助于减少与毒品有关的暴力现象,并削弱有组织犯罪。将消费者和非暴力低级别运毒人员大批关押起来对根除毒品并无多大帮助,还可能使监狱成为有组织犯罪和恐怖组织的温床。
强行根除与非法毒品买卖有关的作物如罂粟和古柯,可能会加剧政治动荡和暴力集团的好战倾向。这样的措施只有在政府强势且农民有替代谋生选择的地区才行得通。致力于降低与毒品有关的犯罪现象,并开发出其他谋生手段的社会经济战略应该全面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并触及非法经济的所有结构基础。
羞辱和惩罚吸毒者有损于抗击艾滋病和其他传染病的斗争努力。较之于惩罚消费者的措施,针具交换和安全注射计划等公共卫生战略的效果要好得多。需要明确的是,成瘾是一种病,预防工作应该集中在低龄干预,处理反社会行为,帮助年轻人提高抗压能力等。不幸的是,削减需求和公共卫生政策等方面仍存在严重不足。
鉴于目前的世界差异,不太可能在2016年的特别联大上修订现存的一些关于缉毒斗争的协议。但也不是必要的。前面提到的建议可以在不修改任何协议的情况下实施。如果会上决定在解释协议方面采取一定的灵活性并允许进行试验的话,就算是胜利了。特别联大避免确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也很重要。例如不应该再宣称必须在10年内根除所有消费和贩毒现象,消灭有组织犯罪,像以前的会议所做的那样。根本目标应该是支持各国政府面对毒品消费和贩卖所带来的成本、损害和威胁,但要巩固而不是削弱政府的合法性,促进人权,加强国家和公民之间的联系。(编译/何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阿富汗官方集中销毁了逾20吨毒品,包括鸦片、海洛因、大麻等。新华社美联
【延伸阅读】墨西哥毒品战争:10万毒贩对抗13万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后由于北部邻国美国对毒品的需求激增,毒品走私在墨西哥兴盛起来,贩毒集团逐渐形成,并掌控着不同的贩毒路线。再加上墨西哥国内,司法和警察部门腐败严重,与贩毒集团狼狈为奸。墨西哥贩毒集团因此不断坐大。据美国媒体报道,墨西哥的贩毒集团可谓“兵强马壮”,仅“海湾”和“锡那罗亚”两大贩毒集团就有10万之众,武器装备十分精良,而墨西哥军队才13万人。所以在当墨西哥政府开火后,贩毒武装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图为墨西哥历史上的大毒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今,墨西哥贩毒集团不仅控制了拉美毒品市场,并将其势力扩展到包括美国在内的47个国家。墨西哥成为仅次于阿富汗(金新月)和缅甸(金三角)的世界第三大鸦片来源地。面对墨西哥愈演愈烈的贩毒形势,前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称,“墨西哥已经越来越像20年前的哥伦比亚。”图为被缴获的大麻,有105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6年年底,卡尔德龙当选墨西哥总统,将打击贩毒集团和有组织犯罪列为新政府首要任务。在其就职后的1个多月时间里,卡尔德龙在多个州同时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联合扫毒行动。但墨西哥富可敌国的贩毒集团也展开了针对高级官员、议员和警官的暗杀行动。墨西哥媒体将此称为“毒品战争”。2012年涅托总统上台并宣誓将继续严厉打击毒品犯罪,但是由于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很多的政客和民众则要求大麻合法化。图为墨西哥警方抓获的毒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毒品战争”并未消灭贩毒势力,相反涉毒暴力事件有增无减,贩毒组织依旧嚣张。墨西哥主要贩毒组织:海湾、锡那罗亚、家族以及塞塔集团实力强大、装备精良,总体实力甚至可以和墨西哥军队抗衡。图为抓获的毒贩以及他们的毒品和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墨西哥贩毒组织以杀人不眨眼而臭名昭著。在过去6年中,5万多人死于涉毒暴力事件,超过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死亡人数总和。贩毒组织成员残忍杀害敌对势力成员、警察、军人、政府官员甚至无辜百姓。图为被毒贩集体屠杀并被埋葬的杀人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近年来,墨西哥贩毒组织越发凶残和嚣张,比如将对手斩首并将尸体悬挂在立交桥上示众。图为遭到毒贩报复的人,尸体被吊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有毒品的地方就有暴力。墨西哥是南美毒品进入美国的主要通道。各路贩毒组织为争夺地盘和贩毒路线时常发生流血冲突。只要美国这个毒品市场存在,墨西哥的毒品产业链就不会消失,流血事件就不会停止。用美国联邦调查局官员戴维·克斯伯森的话说就是“暴力跟着毒品走”。图为美墨边境缴获的一批大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统计,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毒品交易每年都达数十亿美元。图为边境地区的地道也是毒品走私的重要通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边境小城华雷斯的无名战争不断,有的是贩毒黑帮相互之间厮杀,有的是警察与黑帮之间的战争,有的根本说不清谁和谁打……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里的战争都与毒品有关。图为华雷斯肆虐的帮派斗争让整个城市都不得安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自2006年以来,华雷斯当年有组织犯罪和贩毒造成的谋杀案为178起,2007年上升至2637起,2008年增加到5630起,而2009年高达6557起。近3年,有1﹒5万人被杀害。这里的人被杀害的几率比巴格达高出4倍。2010年1月这一个月内,就有250人被谋杀。有人做过统计,在华雷斯每天平均发生6宗凶杀案,每4小时一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政府军和警察的高压打击只导致了贩毒集团的重新洗牌,势力并未减弱。在军队和警察的围追堵截下,贩毒组织变得越发凶残、贩毒手段翻新,并和缉毒军队警察打起了游击战。图为被抓捕的毒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首都墨西哥城曾是贩毒势力的老巢,在政府清缴贩毒势力后,贩毒团伙逃离墨西哥城,北上在墨美边境安营扎寨,此后逐渐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贩毒集团。近年来墨西哥政府加大北部的缉毒力度,再加上美国的配合,贩毒组织在北部边境的生存空间受到打压。贩毒势力于是南下寻找新的“毒品乐园”。墨西哥第二大城市蒙特雷和南部旅游胜地阿卡普尔科成为贩毒组织的“新家”。图为捕获的毒贩以及他们所使用的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贩毒团伙到来后,当地治安状况就一落千丈。白天繁华的街头会发生枪战,尸体堆在路旁,行人会突然被流弹击中。图为贩毒集团的武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毒品、暴力、屠杀也扰乱了墨西哥人正常的生活。暴力事件甚至改变了墨西哥人的传统习惯。一项调查显示,多数墨西哥人情愿假期呆在家里看电视也不愿到海滩晒太阳。61%的受访者说自己晚上不出门;30%的人说由于担心遭遇贩毒组织,开车不再走州道和国道;22%的人说自己不参加公共活动,比如音乐会或体育比赛。图为在毒品战争夹缝中的儿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毒贩杀人之后还把挑衅的话留在墙上,并表明自己的身份,气焰嚣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曾有一个墨西哥人感慨地对记者说:“因为生活中充满暴力、谋杀和欺诈,人们变得越来越猜疑。不相信陌生人的话,因为担心是个陷阱,自己也不敢讲真话,害怕招来麻烦。”图为墨西哥的儿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墨西哥的暴行和屠杀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是毒品战争打破的并不只是孩子们和平的生活,他们同样也是这场战争的直接受害者,图为边境城市华雷斯的儿童墓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毒品暴力也改变了城市。墨西哥北部边境因为邻近美国,经济曾一度繁荣,大批美国公司来此投资建厂。然而随着贩毒势力的到来,这个地区成为墨西哥最为危险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鬼城”。图为美墨边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黑帮贩毒势力到来后,向商家收取高额保护费,城市里绑架和纵火案时常发生。动荡让华雷斯人人自危,近几年已有十几万人逃离华雷斯。夜晚居民不敢外出,商店早早打烊,再加上随处可见的空置房屋,华雷斯因此被称作“鬼城”。图为满是弹孔的建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可以说,卡尔德龙实施的缉毒行动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军队和联邦警察从贩毒势力手中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和毒品、抓获重要贩毒头目、清肃警察队伍中的内鬼,贩毒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图为警方查获的各种的毒品走私行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然而这场被称为“毒品战争”的缉毒行动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在军队和联邦警察的猛烈攻势下,贩毒集团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行动。2008年和2011年,墨西哥先后两位内政部长死于非命,两人生前均致力于缉毒和打击有组织犯罪,事故发生后,墨西哥媒体纷纷猜测这两起事件可能与该国贩毒集团有关。图为几乎每天都能在大街上看见残缺的肢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8年,墨西哥联邦警察总统卫队队长何塞·亚里斯特奥·戈麦斯、墨西哥城法警警署反绑架处处长埃斯特万·洛布莱斯等相继被暗杀。图为墨西哥毒枭,毒贩的武装甚至优于墨西哥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9年12月,海军士兵安古洛在击毙毒枭阿图罗·贝尔特兰·莱瓦的行动中牺牲。他的葬礼刚刚结束,他的母亲、姨妈和两位兄弟就被贩毒集团杀害。图为时刻保持警戒的武装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到后来,市政人员和新闻记者等,也相继成为毒贩报复打击的目标。 2010年至2011年9月,墨西哥有19名市长被贩毒集团谋杀。2008年11月和2011年11月,两任墨西哥内政部长都因坠机而死,外界猜测为贩毒集团所为。图为很多社区为了保护自己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武装来对抗毒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9月,新拉雷多报纸《第一时间》的新闻女主编玛丽索尔·马西亚斯·卡斯塔内达被贩毒团伙杀害,警方猜测是因为她曾在当地论坛“新拉雷多生活”上发表反毒言论才遭毒枭报复。整个2011年,毒贩为了打压媒体报道,至少杀死了42名记者。图为记者也成为毒枭报复的对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墨西哥的治安武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受到政府军的严厉打击,许多贩毒集团为补充人手,开始招募12岁~23岁的“娃娃兵”和“少女杀手”。图为参加武装游行的墨西哥女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不少官方组织估计,被贩毒集团雇佣的“娃娃兵”人数大概在2.5万人左右。另据墨西哥全国妇女协会的研究结果,从2008年初到2010年底,因贩毒入狱的女性罪犯数量翻了两番。图为墨西哥人抗议毒品暴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政府军的行动还挤压了贩毒集团的生存空间,贩毒集团之间的火并因此愈演愈烈。2010年4月,墨西哥和美国官方证实,贩毒集团“海湾”联合“家庭”和“锡那罗亚”,在边境地区塔毛利帕斯州对抗“泽塔斯”。这是官方首次证实这4家贩毒集团“开战”。图为美墨边境小城,死于毒品战争的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场耗资巨大,死伤无数的毒品战争不论在墨西哥国内还是在国际社会都备受争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导致数万人死亡的缉毒行动使人质疑,这种缉毒方式是否就是最佳选择?打击贩毒势力是否要以牺牲数万人生命为代价?图为许多的孩子因此成为孤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墨西哥“贩毒教父”米盖尔·安格罗·菲利克斯·加拉多曾在狱中写道:“战胜贫困才是灭毒最好的方法……我们需要重建村庄和农场,让墨西哥人能自给自足;我们需要建立工厂,并实行低利率政策,以鼓励墨西哥人饲养牲畜;此外,还要建立更多学校;我们还可以用提供工作消除暴力……不能只有镇压,而没有医疗保障、公路和安全。”图为一名警察站在一个墨西哥农场的地下室里,这是一个隐秘的毒品种植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加入贩毒组织的墨西哥青少年主要来自贫困家庭。对于穷孩子来说,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也就没有希望找到像样的工作,贩毒是挣钱又快又容易的工作。图为夹带毒品的鞋子,还有通过人体携毒走私的,很多的人体携毒人员因此而丧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墨边境地区的一个毒品走私地道,它配有电力设施甚至铺设了铁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墨边境地区墨西哥一侧的弹射装置,用这个装置把毒品抛射到美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墨西哥的国家安全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人权组织也经常批评墨西哥警察过度使用暴力和侵犯人权,图为遭到袭击的墨西哥警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015年5月2日,墨西哥哈里斯科州,持枪歹徒在墨西哥西部哈里斯科州向军方直升机开枪射击,直升机紧急降落。造成7人死亡,10余名军警人员受伤。士兵在坠机现场附近巡查。墨西哥官员说,这架运输直升机遭枪手攻击时,机上当时载有参与一项反毒品联合行动的18名军人、联邦警察和机组人员。遇难者包括3名军人、1名警察、1名平名和两名持枪歹徒。图为士兵在坠机现场附近巡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015年5月2日,墨西哥哈里斯科州,持枪歹徒在墨西哥西部哈里斯科州向军方直升机开枪射击,直升机紧急降落。造成7人死亡,10余名军警人员受伤。士兵在坠机现场附近巡查。墨西哥官员说,这架运输直升机遭枪手攻击时,机上当时载有参与一项反毒品联合行动的18名军人、联邦警察和机组人员。遇难者包括3名军人、1名警察、1名平名和两名持枪歹徒。图为士兵在坠机现场附近巡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墨美边境地区一种歌唱贩毒头目“丰功伟绩”和奢侈生活的民歌广为传唱,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美国的流行音乐。有鉴于此,或许“贩毒教父”的脱贫建议自有他的一番道理。图为墨西哥士兵监管毒品销毁现场。
(2015-05-07 08:01:37)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