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C-17运输机飞行总时间达300万小时里程碑
参考消息网5月20日报道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5月7日发表了加雷思·詹宁斯的题为《波音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的飞行总时长超过300万小时大关》的报道,编译如下:
波音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在5月5日的飞行中,飞行时长总数突破了300万小时大关。
这一里程碑是该飞机从美国佐治亚州的罗宾斯空军基地起飞,到抵达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联合基地的过程中创下的。
C-17运输机于1993年在美国空军中投入使用,目前在9个国家服役(包括多国空军组成的北约重型空运联队),300万小时的里程碑记录是自该机型1991年9月15日首飞之后的所有飞机的飞行时长总和。
目前,在美国空军中有222架C-17运输机,还有44架被国际组织使用。该飞机超越100万小时的飞行大关用了13年(在2006年3月),但是后来突破200万飞行小时大关的时候仅仅用了5年左右(在2010年12月),而差不多又用了同样时间在本月突破了300万小时飞行的里程碑。
C-17运输机的飞行小时数迅速增加的一个原因是有更多的飞机在飞行,但根本原因是近几年C-17运输机执行任务的频率极高。15年来,尤其是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和北约的C-17在战场上和战场之间连续执行任务,这让飞行时间大大增加。实际上,200万小时的飞行大关是美国空军使用C-17从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起飞执行战场补给任务时创下的。
除了在全球各地的战区执行后勤保障工作和执行疏散伤员、医务人员的任务外,C-17运输机还完成了自然灾害之后的人道主义援救工作。就在最近,尼泊尔大地震后,加拿大、印度、美国和英国的C-17向尼泊尔运送了物资。
C-17运输机在美国和其他各国服役的年限还有25年。波音公司此前对《简氏防务周刊》记者说,C-17运输机如此高频率地使用并不会影响到它未来的服役计划,因为该飞机的实际使用寿命超过对外宣传。(编译/李伟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军C-17运输机从前线机场起飞。(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C-17现身 中美俄制三款大型空军运输机齐聚珠海 美制C-17战略运输机于6日21点半左右降落珠海机场,据了解,这是参加珠海航展阿联酋空军骑士飞行表演队的保障用机,该机将于7日傍晚离开。 涂力万 摄
中新网珠海11月7日电 (冒韪 陈彦儒)7日,珠海机场,霏霏细雨。美制C-17战略运输机在傍晚将离开此地。
美制C-17战略运输机是于6日21点半左右降落珠海机场的,据了解,它是前来参加珠海航展的阿联酋空军骑士飞行表演队保障用机,该机将于7日傍晚离开珠海机场。
现场冷雨挡不住一些军事迷、航空迷和摄影记者的好奇,他们冒雨赶来拍摄首次亮相珠海的C-17。
记者现场看到,C-17、俄军伊尔-76、中国运-20等运输机并排在一起。
据介绍,C-17是美国战略空军的绝对主力,资料显示其最大装载能力超过70吨,可以运送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大型地面主战装备,其有效任务半径达4000公里左右。(完)
(2014-11-07 18:13:00)
【延伸阅读】世界七大运输机比拼:运-30成新星(组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C-130大力神(Hercules,海格力斯,希腊神话中的神话英雄)运输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所研发生产的中型战术运输机,是美国最成功、最长寿(1956年开始服役)和生产最多的现役运输机(总生产量高达2000架以上),在美国战术空运力量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同时也是美战略空运中重要的辅助力量。C-130配备四个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可以在未准备的跑道上起降。最初被设计用来输送武装力量、医疗救援、货物转运。后来演化出各种用途,包括空中打击、搜索救援、科学研究、气象观测、空中加油、海岸巡逻、空中救火。现在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空军战术运输机,目前有40多个型号在60多个国家服役。图为:隶属美国空军第43空运大队的C-130E。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C-130,由洛克希德公司以C-130运输机为基础改进而来,人称“飞行炮艇”,配备多种机枪、机炮、加特林机枪甚至榴弹炮,活跃于越战等战争。由于越南除重要城市外防空火力不强,这些原本生存能力较差的运输机也足以对付地面目标,给北越军队造成了很大损伤。AC-130的攻击方式是在目标上方盘旋,并以机上的枪炮攻击目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C-130家族的最初期版本为AC-130A,其上装备有4挺7.62毫米六管机枪、4门20毫米“火神”六管机炮和热焰弹发射装置,并装有夜视设备。之后陆续推出AC-130E、AC-130H、AC-130U、AC-130J与AC-130W五种改良版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C-130空中炮艇开始装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C-130空中炮艇准备对地攻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EC-130为战术机载指挥和通信型,是美国空军用其来代替EC-121电子监视机,背鳍上方和每个外翼下方增加了大型刀形天线,机身两侧有小型刀形天线。机翼下面刀形天线外侧和尾翼弹丸形舱中装有拖曳天线,该天线可长达几百米。EC-130专门隶属于美国空军第193特种飞行联队,主要进行心理战广播和民事任务广播,频率覆盖AM、FM等波段,并能进行电视直播,同时还可以支援军用宽频通讯,操作手既可以是军方人员,也可以是民间雇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KC-130R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空中加油机,由C-130H改装。装有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增大了最大起飞重量,还增加10200升的外挂油箱,货舱中增加一个13600升可拆卸油箱,共改装20架。KC-130R可选择增设武装套件,称为收获鹰(Harvest HAWK)。全名为“大力神空载武器套件”,安装此套件后,成为空中炮艇机,具备火力支援与战场情报监视侦察能力,但仍保留有空中加油及运输能力。整个套件能在一天之内加以移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LC-130为美国海军在南极考察探险专用型,起落架是机轮滑橇式。2002年2月,美国科学基金会修复了一架坠毁在南极,在冰雪中埋藏17年的LC-130,该机在1959年制造,服役于南极洲麦克默多站,用作南极考察。1971年12月该机起飞时螺旋桨脱落,击中引擎和机身。飞机迫降,机上10名机组人员在冰雪中等待了三天,直至救援人员来临。事后由于维修成本高,美国将这架LC-130遗弃在南极洲的冰雪之中。1989年,美国科学基金会需要一架新的LC-130,经过分析成本后,制造一架新的飞机需要3000万美元,但将那架南极洲的飞机重新修复好的成本只有1000万美元。所以,在不久之后一个特别小组挖开冰雪,并将飞机修复,两个月以后经修理的飞机飞回美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极其罕见的NC-130H预警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C-130J是C-130系列中的最新发展型。除航电系统升级、所需飞行组员减少为3人之外,发动机亦改用劳斯莱斯公司的AE-2100D3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并采用新设计的六叶式螺旋桨。与原有机型相比,不但最大起飞重量(Maximum Take-Off Weight)提升到74400kg,攻击着陆重量(Assault Landing Weight)提升到64400kg,C-130J的飞行速度、作战距离都有十分明显的进步。除标准型的C-130J之外,洛克希德公司同时亦发展了C-130J-30运输机。C-130J-30结构与标准型的C-130J大致相同,但机身较标准型延长了5.4米,并拥有更大的货箱空间与最大容许筹载重量。图为:皇家澳大利亚空军37中队的C-130J,摄于2008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8(代号:Y-8,英文:Shaanxi Y-8)运输机,是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的四发涡轮螺桨中程运输机,可用于空投、空降、运输、救生及海上作业等多种用途 。该机参照原型为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设计的安-12运输机。运-8是中国空军目前主力运输机,该机在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为主要特种飞机改装平台,以运-8为基础先后改装了预警机、电子战、指挥控制、海上巡逻机等飞机。中国还向一些国家出口了运-8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8运输机采用平直梯形悬臂式上单翼,双梁箱式结构,低阻层流翼型。机翼由中央翼、中外翼和外翼三部分组成。机翼安装角4°。相对于中央翼,中外翼有1°上反角;相对于中外翼,外翼则有3°下反角,呈“海鸥”式,使飞机在颠簸气流中仍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增升装置采用双缝后退式襟翼。襟翼外侧为差动式副翼。中外翼前、后梁之间共安置26个软油箱,中、外翼内部为结构整体油箱。采用普通梯形尾翼,舵面均为手操纵,有较大的轴式补偿和调整片及随动补偿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8运输机的机体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分前、中、后、尾四段。前段前半部是驾驶舱。配有正、副驾驶员、领航员、通信员和空中机械师座席,机组乘员包括尾炮射击员共6人。后半部为可乘坐14名随机人员的押运舱。机头罩为带框架的有机玻璃,便于领航员观察。机身整个前段为密封舱。中段为货舱,地板下有前、后副油箱舱。货舱总容积为123.3立方米。货舱为非气密舱,有加温和低空通风设备。后段的前部是货舱大门,后部与尾翼相连。尾段也为密封舱,设有射击员座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8货舱装有多种装卸工具。用于运送物资时,机上装有两台电动绞车,单台拉力15吨,可将大型货物拖入货舱。中小型货物可用机上2.3吨的梁式吊车随意搬动。可装载国际标准A型集装箱4个或M型集装箱4个,或G型集装箱2个;卡车可由随机货桥直驶货舱,可装两辆。货舱地板上设有系留装置。运-8可空投1、2、4及6米规格的空投平台,空投单件最大重量7.4吨。机上设有滚棒装置、侧导轨,保证投货平台出机时间不大于6秒钟。运送人员时可迅速装上座椅,机上还设有跳伞钢索等空降设备。货舱内可安装60副担架床,可转运伤员。运-8运输机采用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有两个机轮,起飞后向后收入前起落架舱内。主起落架为四轮小车式,分左、右两组,各有4轮,每轮各有一液压刹车装置,装有新颖的盘式刹车机构。均采用低压轮胎,可适应草地、雪地、砂砾地等简易机场起降的要求 。图为: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2014年3月9日发布公告称,经过日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8动力装置为四台涡桨-6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配用自动顺桨、自动变距的J17-G13型螺旋桨,单台最大功率312O千瓦(4250当量马力)。该发动机于1969年8月开始研制,1970年9月首次上台架运转,1973年4月首次上天试飞。1976年完成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使用。首翻期寿命已由定型时的3 0 0小时延长到3 0 0 0小时。1982年涡桨-6开始改进设计,提高功率至3350千瓦,并降低油耗。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提高涡轮进口温度约40℃,并提高约2%的转速。涡轮第1级采用空气冷叶片,改进了冷却气路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8运输机装备电子设备包括短波和超短波指挥电台、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航行雷达、多普勒雷达和自动驾驶仪。这些设备确保了运-8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昼夜安全飞行。通信设备包括DS-3、DF-2短波收发机、JDT-1短波单边带电台、CT-3超短波电台、JT-6A机内通话器等。导航系统为多普勒导航体制,由HZX-1航向姿态系统、BXW-2转弯仪、ZDP-1地平仪和KJ-6C自动驾驶仪等组成。还有WL-7无线电罗盘、WG-3无线电高度表、XS-6信标接收机等供远程导航用。装有HL-3自动领航仪,可通过自动驾驶仪控制飞机沿预定的航线飞行。DPL-1多普勒雷达、HAL-2航行雷达与HL-3、HZX-1、WL-7等配套使用,可保证飞机昼夜安全飞行。还有WJ-2A护尾器、WD3敌我识别器等自卫装置。原本为运-10飞机配套而研制的201多普勒导航雷达和627A导航计算机,后来也被运-8采用;于1979年后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前,有网友发布了一组新型运-8的组图。通过网友的发挥想象,做出了运八炮艇机的3D效果图。图中运-8炮艇机空中开火对地支援堪比美军AC-130重型攻击机。这种效果图或许可以给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新机新的参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空中客车A400M是一款四涡轮旋桨发动机飞机,由空中客车所设计,用以满足欧洲国家对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它兼顾了战略与战术运输机的性能与成本。自计划正式执行以来,计有南非,智利及马来西亚等三个欧洲以外的国家订购。该机于2009年12月11日在西班牙西南部城市塞维利亚首次试飞。该项目是欧洲最大的军事合作项目,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7个欧洲国家投入了近200亿欧元的研发资金,原计划取代老旧的C-130以及C-160运输机,然而研发过程困难重重,未能按照原定的计划交付并且飞机造价高昂,空中客车公司一度考虑要取消这个计划。到2009年时,这个项目超支50亿欧元,2003年估计每架飞机的价格为8000万美元而2009年时已经变成至少1.2至1.3亿美元。从原先计划的2009年开始交付用户一拖再拖,直到2013年8月1日法国空军才接收了第一架A400M。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400M拥有许多先进的技术,根据空中客车的说法,它可以完成以前需要三架飞机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在飞机内部就配备有绞盘和小型的起重机可以方便货物的装卸工作。除了后舱门外,机尾侧面还开设了两个舱门,这可以增加伞兵跳伞的效率。除了可以接受空中加油外,A400M还有内置的加油管路可以为其它飞机实施空中加油。同时A400M能适应包括砂砾、石子在内的多种跑道,它可靠性也很高,每12年的维修周期停飞维修的时间只需要84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空中客车公司在A400M上运用了许多从包括A380在内的民用飞机中发展来的技术,A400M的飞行员座舱就非常类似空中客车的民航飞机。座舱内共有2名成员,另外还给第3名操作员提供了座位以便执行特殊任务。该飞机使用空中客车民用飞机公司研发的电传操纵系统,操纵杆也同某些空中客车的民航飞机一样位于侧面而不是飞行员两腿中间。座舱内使用了同A380相同的8块6×8英寸LCD显示屏只不过布置方式有所变化,同时A400M也装备了军用级GPS定位系统、雷达告警装置、导弹告警装置、激光告警装置以及干扰弹发射器等设施,它的机翼下也可加挂额外的电子战设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400M还运用了大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按结构重量计算达到了35%-40%。这些复合材料是由英国的GKN公司提供的,这也是空中客车公司首次在机翼、尾翼与操纵面上大规模使用复合材料。机翼的梁架与蒙皮都使用了复合材料,而且施工工艺也运用了许多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软件辅助,举例来说最短的一段梁架人工铺设需要180小时,而采用自动化技术后只需要90分钟。A400M的货舱舱门、起落架舱门、起落架整流罩以及起落架刹车等部件也使用了复合材料,4扇起落架舱门由于使用了复合材料每扇减轻了90千克的重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同大多数运输机不同,A400M的货舱截面是近乎方形的。方形货舱的好处包括增大了有效容积、降低了地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过相应的代价是结构强度将会有所损失。A400M货舱长度17.71米,将舱门也算在内货舱长23.2米、地板宽度4米,高为3.85米,总体积达到了340立方米,超出C-130J型两倍。不仅如此,A400M的高度和宽度甚至超过了载重量更大的C-141以及伊尔-76。按照空中客车的说法,它的货舱可以装得下两架AH-64武装直升机或一架NH-90直升机,如果将螺旋桨等部件拆掉甚至还可以装得下CH-47。2012年,空中客车在A400M运输机上成功进行了装载一架NH-90以及EC725直升机的实验。[17]在搭载一门M-109自行榴弹炮的情况下,它可以运输26名士兵并在倾斜的舱门上放置两个集装箱。A400M的货舱内部自带一台载重5吨的起重机和一台牵引力32吨的绞盘,货舱以及舱门的地板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它的舱门分为上下两扇,上面的舱门向内收起,而下面的舱门向外放下可以构成一个装运货物的斜坡。舱门还可以放低角度方便货物运输,为防止飞机装卸重型货物时倾斜,飞机两侧尾部装有液压支撑设备。除了这些硬件系统外,A400M还有自动计算货物重心的软件系统,在野战条件下只需要一名装卸长就可以完成装卸工作。在运送士兵时,最多116名士兵分成4排坐在货舱内。外侧两排背靠货舱壁,中间两排背靠背而坐。在投放伞兵时,A400M可以在110节至300节的速度范围内执行任务,伞兵可从舱尾的舱门或是飞机两侧的两个小舱门跳下。除了空投人员,A400M还可空投总重25吨的货物。飞机上自带了8副担架,最多时可以搭载66副北约标准担架并容纳25名陪同的医护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400M在机头位置装有一根可拆卸的受油管,它的7个机翼油箱内总共可装50,500千克的燃油。而且的机翼下自带两个加油管,经过2个小时的改装A400M就可以成为一架可同时为两架飞机加油的空中加油机。机翼下的输油管道每分钟可以输送1500升燃油,飞机中央的加油管路则可以每分钟输送2250升燃油。而且根据空中客车的说法,A400M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为低速的直升机加油,也可以为诸如F-18那样高速飞行的战斗机或者是C-130那样的大型飞机加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以巴黎为起飞点,A400M所能抵达的航程示意图。其中红圈为酬载30吨负载时的可及航程范围,绿圈则为20吨负载时的状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第十届珠海航展上,一款标有“新中运”的国产运输机模型首次亮相,这款被称为运-30的中型运输机将是中国新一代的战术运输机。近日,网友根据已经公开的资料绘制了该机的电脑效果图,让我们一睹风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11月9日,距离中国航展正式开幕仅余两天,近几日航展现场不仅有运-20这一绝对重量级“涉密飞机”亮相并飞行,还有我军新型中型运输机运-9地面展示,在展馆内,更是首次曝光了标有“运30”(Y30)和“新中运”字样的4发涡桨中型运输机的模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运-9已经定型成熟,开始批量装备部队的同时,为什么还会有“新中运”方案的出现?其实,我国大型军用运输机研制成功后,下一步需要考虑的就是我国中型运输机的更新换代问题,毕竟它是我国空军运输机部队的装备主体和出口主力机型,研制先进的中型运输机同样意义重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前,全国政协十二届委员、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唐长红3月10日回应记者有关新型中型运输机的问题时提到,希望新中运能达到二十吨的载重,希望它是一款适应于时代的飞机。相比大型运输机,中型运输机有其特性,数量会更多,需求面更大,市场更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目前,在四发涡桨战术运输机领域,世界各航空大国都不落后。美国将C-130“大力神”运输机不断改造,现在已经升级到了C-130J-30型。该型战术运输机在世界美国的盟国和友好地区广泛使用,并且有多种该型。包括MC130特种机、AC130炮艇机和KC130空中加油机等多种型号。而在苏联时期,安东诺夫设计局生产的安-12“幼狐”战术运输机和C-130可谓是“针锋相对”,不仅飞行布局相似,而且连技术特征也相差不远。安-12也远销多个国家,直到现在俄罗斯还保有相当数量的安-12运输机。而中国仿制苏联安-12的运-8战术运输机,不但在安-12原型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而且最后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在运8的基础上,诞生了全新的运9运输机,可谓脱胎换骨。有了运-8和运-9的底子,中国推出“新中运”概念也是在预料之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公布的“新中运”载重量20吨来看,这款运输机将是一款中型战术运输机。早在2013年底珠海航展“新中运”概念模型首次曝光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猜测,这款外观和波音A400M战术运输机有些相似的新中运可能是和A400M定位类似,载重量将超过运9的25吨,低于运-20的60吨。但根据这款运输机20吨的载重量,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它具有类似C130的载重量,但是性能指标和外形尺寸应该优于C130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安-70运输机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科学技术综合体(前身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与俄罗斯联邦共同开发。两国计划用这种飞机取代陈旧的An-12涡轮螺旋桨军用运输机(中国运-8原型)。目前安-70正在进行飞行试验,为批量生产作准备。其稳定性和可操纵性、新型发动机节油高能的特性均表现优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安-70总重达130吨,在3800千米~7400千米的距离上能运载25~35吨货物。载重能力与美国C-141喷气式运输机相近。巡航速度750千米/小时(接近螺旋桨驱动的飞机的速度极限),可执行各种高度的空投任务,能空投重达20吨的单件物品,也可以运载3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206名伤病员。安-70能够在铺设层不厚的180米长的水泥跑道上起降,还可以在未经铺设的600~900米的跑道上起降。在上述起降条件下,能运载20~25吨重的货物飞行1450~3000千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最独特而先进之处是它的4台Д-27发动机和CV-27对转桨扇。桨扇是界乎于螺旋桨和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之间的一种新颖的高亚音速空气动力推进方式,其特点是通过喷气发动机驱动大翼面的多片桨叶,获得比传统螺旋桨或喷气发动机更好的推进性能,尤其在提高效率、节省燃油方面效果显著,是各国目前大力研究的一种新技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现有的大中型军用运输机中,俄罗斯的伊尔-76,以及俄罗斯、乌克兰联合研制的安-70是两个极为令人瞩目的优秀型号。如果不将美国的军用运输机型号考虑在内,其他国家能够引进、仿制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可以说就只有这两种型号了。伊尔-76是伊留申航空联合体于1974年研制成功的大型运输机,在载重等指标上类似于美国的C-141。安-70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于1994年联合研制成功的中型运输机,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研制工作停滞不前,是否能够进入俄、乌军队尚且是未知之数。安-70是代表上世纪末运输机最高技术水平的机型之一,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30吨,最大商载47吨,载重17吨时可飞行8000千米。采用了桨扇发动机、碳纤维塑料基复合材料、先进航空电子系统等技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要对比伊尔-76和安-70,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这两个机型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技术水平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伊尔-76的研制始于1960年代末,原型机1971年首次试飞,1975年后开始交付苏军和苏联民航。截止到1997年,伊尔-76已生产了950多架,是一种非常成熟、经历过阿富汗战火考验的大型运输机,并大量出口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其中包括了中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有一定基础的国家,如果引进仿制伊尔-76,能够在短期内建立起自己的大型运输机队伍,尽快的形成战斗力。与之相比,安-70至今仍处于原型试飞阶段,又遇到了俄乌经济不景、原型机失事等挫折,近几年内不可能批量装备部队使用。但凡事都有两面,安-70虽然尚不成熟,却代表了当前最尖端的运输机研制、生产技术,引进仿制该型号可以令引进方的科研、生产和装备水平提高到目前可能达到的最高层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安-70在制造技术上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机体使用的碳纤维塑料基复合材料几乎占重量的24%,不但整流罩等次要部位使用了复合材料,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和襟翼等主要部件也由复合材料制成。安-70配有专门的地面维护综合设备。飞机降落后计算机即可对大约8000个机上传感器上传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所有系统的可靠度,显示出故障并向地面人员通告排除故障的方法以及所需的备用器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俄罗斯和乌克兰已计划研制安-70-100改型,将现有的五人制驾驶舱改为两人制驾驶舱,换装达到西方先进水平的机载电子设备,以及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在这些方面,受制于1970年代技术水平的伊尔-76是难以比拟的,该机的机组甚至多达七人。表面上看这些差异似乎并不影响运输机运送货物的能力,但到了用户手中,安-70的技术优势将通过低廉的全寿命费用、饱满的出勤率反映出来。顺带一提,我国的运-8F400和F600改型已实现了机组的三人制和两人制,足见俄乌的军工技术并非在每个领域都占据领先地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9运输机,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飞)研发,载重为20吨级。陕飞生产的运-8飞机自1975年首飞上天以来,作为中国国产的唯一中程中型运输机,已经研制了近30种改型。运-9研发成功、装备中国空军改变了这一历史。运-9通常被认为是空警-200、高新6号的飞机平台。“运-9”的编号最早于2005年北京航展上出现。2014年11月,运-9运输机以中国空军现役装备出现在第十届珠海航展。图为:珠海航展现场的中国空军运-9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作为运-8的改进型号,运-9中型战术运输机继承了前者的总体布局,仍采用平直梯形悬臂式上单翼,双梁箱式结构,低阻层流翼型。机翼由中央翼、中外翼和外翼三部分组成,尾翼沿用了普通梯形布局。而位于外翼内部的机翼结构整体油箱显然与运-8F600一样进行了重新设计,以增加飞机的载油量和便于加装空中加油吊舱。另外,为了平衡涡桨-6C发动机非对称力矩的影响,运-9采取了加大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面积的措施,将运-8飞机的方向舵调整片和随动补偿片合二为一,形成新的方向舵调整片,提高了飞机的整体操纵性能。最后,为了提高某型运-9特种飞机的飞行品质、新型发动机的安装要求以及减少飞机的气动阻力,陕飞对该机机身前段、尾段、发动机舱和背鳍外形进行了重新设计,使机体尾部线条更加流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9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为了适应我国草地、雪地和沙土地等简易跑道起降的要求,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可能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如改进液压刹车装置和使用低压轮胎。运-9的驾驶舱风挡布置也有所改进,其目的估计是为了使驾驶员在实施战术空降作业时仍然有非常出色的向下和向前视野,而且在地面机动过程中有利于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运-9型运输机采用4台大功率、低油耗的WJ-6C型涡桨发动机,具有良好的高温、高原使用性。配备有先进的综合显示仪表以及先进的通讯、导航、雷达、近地告警和空中防撞设备,保证了飞机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飞行。运-9战术运输机战术技术指标比运-8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或者接近C-130J的水平,比较适合中国空军需要的战术运输机。不过运-9毕竟脱胎于前苏联50年代设计,还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机翼面积较小,只有C-130J的80%左右,这样在发动机功率指标相当的情况下,最大载荷航程等指标要低于后者,另外它的货舱设计较早,高度和宽度不足,支持中国陆军新一代车辆的空运能力仍显不足,所以中国还需要新一代中型战术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ZDK-03型预警机是中国首台出口的预警机。2007年,有海外媒介报道中国ZDK-03型预警机抵达巴基斯坦空军基地进行实地测试,该机以中国运-8F-400运输机为平台,采用了圆盘式天线罩,经过多次测试和改进,最终获得了巴基斯坦空军的认可,双方签署了采购4架该型预警机的合同。根据海外报道,巴国空军采购4架ZDK-03的价格还不到3亿美元,即便考虑到ZDK-03采用的是机械扫描雷达,这仍然是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显现双方深厚的友谊关系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空警”-200预警机采用运-9的机体,装备某雷达所研发的平板天线相控阵雷达,属于早期空中预警机。该机的平板雷达酷似瑞典爱立信公司研制的“爱立眼”机载相控阵雷达,俗称为“平衡木”。由于平板雷达特有的性能,KJ-200探测海上目标的性能将非常突出 。首架空警-200飞机于2005年试飞成功,并交付部队使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安托诺夫安-12(乌克兰语:Антонов Ан-12),北约代号幼狐(CUB),是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军用四发动机涡桨运输机,由安-10民用机发展而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安-12原型机于1957年3月首飞。定型生产超过900架,军用民用均有涉及,1973年停产。安-12BP于1959年进入苏军服役。其规格、尺寸、性能与同时期的美国C-130大力神运输机非常相似,被视为其对应版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0年代,中国从苏联购买了若干架安-12运输机,并计划在国内设置生产线。但随后中苏关系急剧恶化,苏联撤出技术援助,计划未能成行。直到1975年,中国在其基础上仿制的运输机首飞成功,改变了这一状况。到1981年,中国已经完全具备独立制造安-12的能力,并已经以“运八”为投产的运输机命名,此后,运八的发展逐渐跳出安12的框架,并发展出独立的衍生型号和改进型号。
(2015-03-17 1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