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版一带一路与中国版一带一路如何牵手

国际先驱导报
今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英国密集四日行圆满收场。英国首相卡梅伦全程“地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向习近平展现北方工业重镇曼彻斯特的城市活力,以吸引中国加入英国北方的振兴投资计划。
以曼彻斯特为中心,辐射利兹、纽卡斯尔、谢菲尔德和利物浦等周边几大城市的通勤圈正是昔日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如今依然是英国诸多顶尖企业制造与研发的核心基地。环曼彻斯特工业区现占据英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近五分之一,还是英国政府价值240亿英镑(1英镑约合9.77元人民币)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北方振兴计划”的重点覆盖区。
不负英国所望,中方随即宣布有意结合“一带一路”参与英方基建投资项目,并表示可通过中欧共同投资基金与互联互通平台探讨相互对接具体方式,例如中方与欧洲投资银行开展合作。
事实上,除了英国的“北方振兴计划”,欧洲许多国家都先后出台国家振兴计划,例如法国十年工业振兴计划,波兰国家振兴计划等。欧盟28个成员国中有一半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9月底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期间,中国又与欧盟签订了中欧互联互通平台谅解备忘录,并组建联合工作小组促进“一带一路”与欧盟泛欧交通网络等互联互通倡议协作以及各领域投资合作。中国成为首个宣布注资总规模3150亿欧元(1欧元约合6.97元人民币)“欧洲投资计划”(又称“容克计划”)的非欧盟国家,也就此拉开了中欧深度对接彼此倡议计划的大幕。
而比起生动形象的“一带一路”,“容克计划”自推出以来外界对之最熟悉的莫过于“3150亿”这个数字。“高大上”的欧洲投资计划是否“接地气”,中国投资者该怎样加入,欧洲“容克计划”与中国“一带一路”对接后又要如何琴瑟和鸣共奏佳音?
近日,《国际先驱导报》就此专访了欧盟“首席推销员”——主管就业、增长、投资及竞争力事务的欧委会副主席卡泰宁,详细解读“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的“牵手攻略”。
投资平台向中国投资者直接开放
《国际先驱导报》:作为容克计划的核心内容,新设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EFSI)如何运作,有何特色?
卡泰宁:EFSI由欧洲投资银行及欧洲投资基金共同管理,已经开始运营。欧盟统计局预计它将创造大约120万个新增岗位,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则称可以达到210万。作为一个新的项目融资平台,启动资金为210亿欧元(其中160亿来自欧盟预算、50亿出自欧洲投资银行),通过公共投资撬动私人资本总规模可达3150亿欧元。投资重点在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能源、环境、数字基建、城市与公共设施)、教育研发、科技创新、信息与通信技术、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等领域及扶持中小型企业,尤其为高风险投资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及资本以降低风险。EFSI前三年融资能力为600亿欧元,前期运行周期定为四年,但这只是首个运营周期,若融资成效表现良好,EFSI在四年到期后(即2019年前)仍可通过立法继续运行,所以投资者大可放心进行中长期投资。
Q:中国成为首个承诺注资EFSI的非欧盟国家。除了政府机构投资者,境外私人投资者如何加入欧洲投资计划,投资方式有哪些?
A:EFSI的一大特征就是公私投资结合。EFSI平台接受第三方直接注资,也向境外的投资者开放。
Q:目前还是以吸引机构投资者为主?但这类直接注资是在欧洲投资银行的统一管理下进行吗?
A:是这样。欧洲投资银行目前已经成功进行了28个项目的预融资。除了EFSI平台,成员国也会设立投资平台,这类成员国平台也可叫做“地区基金”。所有成员国的地区基金也向第三方开放,是中国机构投资者和私人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的新选择。所以无论是EFSI本身,还是成员国的国家投资平台(地区基金)都将对包括中国投资者在内的第三方直接注资开放。
项目信息都将在门户网站公开
Q:以往中国企业“出海”对外投资基本以海外并购为主。如果他们要投资欧洲,除了直接投资收购欧洲企业,还能如何通过容克计划投资欧洲?
A:除了直接通过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注资,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具体某一项目参与欧洲投资计划。而且欧洲境内外投资者均可在与欧洲投资银行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参与选定项目的联合投资。这些项目包括EFSI平台下的相关项目,也可以投资“连通欧洲设施”(CEF)下的项目。中国投资在欧洲逐渐增长,但相较中国的经济规模,投资规模仍非常小,欧洲拥有开放公平的商业环境,欢迎中国投资者通过各种方式投资欧洲。
Q:项目如何发起?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项目发展前景及投资回报率。投资者收益能有保证吗?
A:项目申请人包括公用事业部门、公共部门、国家推广银行或其他银行、特定投资平台等。欧盟只能提供项目投资平台,没有办法保证投资收益。因为我们现在谈的有公共投资、私人投资、公私合作投资(PPP)等,回报率将取决于具体项目。但在项目选择上,欧洲投资银行及欧洲投资基金都会对潜在项目执行严格全面的项目调查,只有经过审查评估后符合欧盟各项要求的够格项目才会获得EFSI投资委员会的批准,正式成为面向投资者的备选项目。
为了确保所有投资者在决策前都能获得充分可靠的投资资讯,欧盟正在筹建一个名为“欧洲投资项目门户”的专题投资网站。不同项目的信息都将以公开透明形式公布于此门户网站。
通过这个门户网站,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的项目推广者都可公开向投资者展示他们的项目。门户网站将于今年年底,最迟明年年初开始运行。届时,所有境内外投资者都将获得可靠的投资信息。欧盟的目标就是要帮助投资者获取项目信息,避免任何障碍或不确定性,新的欧洲投资项目门户网站将逐一列出欧盟境内的潜在投资机会,并以标准化的格式向投资者提供清晰、透明的信息。
此外,欧盟还成立了欧洲投资顾问中心(EIAH),结合现有的专业顾问服务指导项目发起人筹划项目。
中企需加倍做足产业升级准备
Q: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表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新工业法国”、“英国制造2050”等战略都强调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倡导的“亚欧互联互通”与构建泛欧交通网络、中欧陆海快线、新欧亚大陆桥等基础设施项目有许多共通之处。“互联网+”与欧洲单一数字市场建设、欧洲智慧城市的建设上中欧也可以相互促进。
根据欧委会的工作报告,由欧洲九个核心货运走廊网络构成,涵盖包括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和内陆水运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泛欧交通运输网络,2014年至2020年间将出现5000亿欧元的投资缺口。这部分基建投资需求也可能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向西推进的切入口,尤其是在中国基建合作项目较多且较为成功的中东欧、南欧地区。
“一带一路”与“欧洲投资计划”都聚焦基建领域,双方也已决定建立“互联互通合作平台”来实现两者对接,并着重寻求“泛欧交通运输网络(TEN-T)与“一带一路”交通运输建设之间的合作契机,具体如何操作?
A: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无论海上、陆上,沿线欧洲大陆都将有大批基础设施项目需要融资建设。中国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接投资EFSI、或某一国家投资平台,抑或通过某一项目投资参与“容克计划”。另一方面,欧盟也可能在未来通过与中国设立联合项目,或由EFSI直接投资,或欧洲投资银行(EIB)参与“一带一路”在中国或亚洲的项目投资,来实现双方对接投资。
为了最大限度鼓励投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还可以与欧盟之前宣布的4500亿欧元欧洲结构和投资基金(ESIF来自欧盟预算拨款)以及“连通欧洲设施”(CEF包括发行项目债券)相结合,也就是说同一个基建项目可以获得EFSI、CEF、ESIF多方资金支持,项目参与模式多元灵活。
欧洲目前有超过2000个潜在投资项目。除了资本输出外,中方也可利用欧洲投资平台推动中资企业向外输出技术、产能、工程人员等,然而,中资企业在随时准备“出海”的同时,若想成功利用好欧亚基建大平台,更要在家加倍做足产业升级准备的功课。
Q:有中国专家认为,中资企业可以通过“容克计划”搭建的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在靠近欧洲市场、靠近资源的地区投资建厂。欧洲投资计划高度市场化,且高度对外开放会引来外来竞争,欧盟如何看待?
A:欧洲的投资计划是公开公平的,欢迎所有企业,不会区分是境内本土企业还是外来投资商。通过项目竞标,企业公平竞争,这也有益于欧洲提升整体竞争力。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