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同床异梦的“战略伙伴” 盘点美越军事合作40年

新华网

关注

据越媒报道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定于5月23至25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访越期间,军事合作、南海问题预计将成为双方讨论重点,或许美方会用对越军售和完全解除对越武器禁令换取金兰湾使用权,而越方会同意吗?我们不妨先看看越战结束40年来,美越两国军事交流合作的历程再做评判。

10年解冻:各取所需关系回暖 军事合作仅限“找人”

越战结束后,1976年越南通过大选正式实现统一。美国看到无力阻止“多米诺骨牌”倒下,遂决定推行战略收缩政策,继续降低东南亚军事存在的重要性,但其从全球战略考虑,还是想与越南关系正常化以抗衡苏联的战略攻势。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两国政府就越战遗留问题举行过多次会谈,但因后来越南倒向苏联并入侵柬埔寨,被惹恼的美国卡特政府撕毁了战后向越提供47.5亿美元重建援助的承诺,同时从1978年开始对越采取严厉的贸易禁运政策,美越军事关系处于跌入冰点。

直到1986年越共六大后,迫于国内经济危机和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越南软化态度,多次向美国示好,还主动归还了一些美军遗骸。但美国仍坚持双方关系正常化必须满足两个先决条件:一是从柬埔寨撤军,二是寻找越战美军失踪人员。特别是后者构成了这一阶段(1986至2000年)双方军事合作的主要形式与内容。

越南给予美军失踪人员调查工作组极大便利,不仅特许美国人在境内空中、地面自由行动,还让美军人员常驻河内查阅军事档案,甚至允其进入军事基地和越南-老挝边境地带勘探、挖掘。从柬埔寨撤军后,越南在寻找美失踪人员问题上态度更加积极主动,短短3年内就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花了50万个工作日开展搜寻工作,先后找到458具美军遗骸。截至1995年初,越南已向美方移交了600多具遗骸。

里根和老布什执政时期对越南的合作态度都表示满意,1995年克林顿政府还与越南正式建交,为两国军事关系未来发展打下良好政治基础。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期间,美越仍相互心存芥蒂,美方只派出过2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和1位助理防长访越,且重点依然是寻找失踪人员下落。而越南出于对美战略意图的猜忌,以及在人权、宗教、民主等价值观和政治体制上存有严重分歧,双方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军事合作相当冷淡。

破冰之旅:高层互访美国主动 越南有点“羞答答”

2000年3月,美防长科恩访越。2000年11月,克林顿又成为越战后首位访越的美国总统,这两次“破冰之旅”为两国军事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2001年5月,兰德公司发表题为《美国与亚洲:迈向新的战略和力量态势》的报告,称美越存在军事合作潜力。此后,美方对越战略地位愈发重视。2002年2月1日,美太平洋总部司令布莱尔上将访越期间分别与越副总理阮晋勇、外长阮颐年、防长范文茶会面,表示愿与越方建立更密切军事关系并提及美舰想在金兰湾停泊,同年其继任者法戈访越再次向越方表达了上述愿望。

随后,美越军事合作领域和交流水平方面稳步提升。2002年,越南首次作为军事观察员参加在泰国举行的美泰新“金色眼镜蛇”联合军演。2003年11月上中旬,范文茶成为越战后首位访美的越防长,期间与拉姆斯菲尔德就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以及租用金兰湾等军事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同年11月19日美海军第七舰队“范德格里夫特”号导弹驱逐舰驶入胡志明市港(西贡港),成为越战后第一艘访越美舰。此后,越海军基地岘港承担起与美国军事交流的任务,美舰访越频率越来越高,舰只也越来越多,验证了3年前科恩在越国防大学(河内)演讲时所说的“美舰将会经常访问越南港口”的预言。2005年6月19日越总理潘文凯历史性访问华盛顿,双方达成反恐合作、情报分享共识以及开展教育培训项目的协议。

总体上,这一阶段美国意图扩大军事合作,越南则谨慎应对,主要是其对美用意持怀疑态度,同时担心中国反应,避免与美国进行军事演习等直接的军事合作。

加强互信:对越军售放松限制 南海问题浮出水面

2006年6月初美防长拉姆斯菲尔德访越,开启了美越军事合作新阶段。2006年12月29日,小布什政府取消对越出售非杀伤性军用物资的禁令。2007年美国又修改武器贸易条例,允许视情况向越南出售非致命性武器,标志美越军事互信已初步建立。

这一时期(2006至2010年),两国高层和舰艇访问更加频繁。2006年7月,美2艘军舰——驻日扫雷舰“爱国者”号和驻珍珠港深海打捞与救援舰“搜救者”号访问胡志明市。2007年11月,“爱国者”号又与另一艘扫雷舰“保护者”号抵达越南海防港,成为越战后第一批访问越南北部的美舰。2009年4月,“斯坦尼斯”号在南海首次邀请越军政代表上舰参观,同年11月越裔舰长黎雄波及其指挥的“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访问岘港。

2007年12月中旬美太平洋舰队司令蒂莫西。基廷访越,与越方就寻找越战失踪人员、合作开展人道主义救助、语言培训和军事医学等问题展开交谈。2009年3月8日,其继任者罗伯特。威拉德访问河内,就南海局势与美越军事合作问题交换意见。2009年12月,越防长冯光青访美,双方再次就南海问题和军事合作进行交流。此外,美总统小布什访越以及越国家主席阮明哲、总理阮晋勇访美也为两国军事合作关系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夯实基础。

2008年,由美国务院和越南外交部牵头的年度政治、国防及安全战略对话开启,标志美越军事合作步入机制化轨道。该对话涉及广泛的安全议题,包括越军融入联合国维和任务、美军在越南协助救灾行动等。2009年第二次战略对话期间,双方就加强两军互动、维和行动与训练、人道主义援助、航海安全及边境安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这一阶段,随着美国逐渐陷入2场“反恐战争”泥潭以及中国军力迅速增强,美越都有加强军事合作的意愿,但军事毕竟是服从于政治的,因此双方在找到更多、更大的利益契合点之前,仍致力于继续构建互信关系。

战略转折:航母访越搞联演 美国盯上金兰湾

奥巴马上台1年多后,便借着2010年美越建交15周年大做文章——当年6至8月,美“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麦凯恩”号驱逐舰、“仁慈”号医疗船等大批主力舰艇密集造访越南港口。越南军政官员还在离岘港300公里外的远海登上“华盛顿”号参观,“麦凯恩”号更是与越海军举行了两军历史上首次海上联合演习,课目包括甲板损害控制、舰艇维修和救火等。同年9月,2艘美军运输指挥船驶入越南造船厂接受维修服务。

可见,此时美越双边关系已经发展到了“我家大门常打开,千里海上迎远客”的“亲密”程度,标志着美越军事合作进入战略性转折期。

随着南海局势升温,从2010年起美第7舰队访越并开展“非作战性”联合演习已成常态化。特别是2014年“981”(钻井平台)事件期间,美海军访越频次和数量更是激增。此外,美海军“非战斗舰艇”自2011年开始,每年都特意选择到金兰湾进行补给和维护保养。

随着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出炉,越南在美地区战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2010年希拉里访越时,称有兴趣与越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明确表示美国高度重视越南在南海的“战略利益”。2010年美防长盖茨参加在河内召开的首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2012年,美防长帕内塔高调访越并考察金兰湾基地,显示美越军事关系进一步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以来美越军事合作的方式、领域都有较大突破。比如2010年8月17日美越在河内举行首次副部长级国防政策对话,越方派出的竟然是负责情报工作的副防长阮志咏,而双方会谈内容也新增了互派军事留学生这样敏感的话题。也正是从这轮对话开始,维护所谓“南海自由航行权利”成了美越年度公开声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渐入佳境:对越援助大幅增加 军售规模再次扩大

美越军事关系升温的最明显标志,莫过于美方逐步加强对越军事援助和解除对越军售限制。

在对越军事援助方面,2010年9月美拨出专款,帮助越军升级一批老旧UH-1“休伊”直升机(隶属于驻新山一机场的917航空团)。2012年7月,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越南制造的该国有史以来第一颗通信卫星(越星1号)顺利升空。2013年12月,美国务卿克里访越,宣布拿出1800万美元援助,用于提供5艘高速巡逻艇以增强越方“近海巡逻能力”。2015年5月底,美防长卡特访越期间对以上援助承诺再次予以确认。

2014年10月,美方宣布部分解除对越南出售杀伤性武器禁令,意味着越战结束近40年后,美国或将首次向越南出口常规武器。而近年来传得沸沸扬扬的美制P-3C反潜机落户越南一事,也极有可能在此番奥巴马访越期间得到落实。另外,双方还开展了核技术交流,在核安全、核存储等领域展开合作。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美越两国无论综合国力还是政经体制、意识形态都大相径庭,双方军事合作“渐入佳境”,难道真是平等基础上的“一致对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纵观40年来的美越军事合作,用9个字来概述就是“不对称、重姿态、轻实质”——美方始终掌握主导权,而越方则从质疑猜忌、谨慎应对到积极交流,一直显得比较被动。美越联合军演看似热闹,却以非战斗课目为主,缺乏“劲爆”内容。或许是不愿过分刺激中国,越南2012年未派员观摩“金色眼镜蛇”军演,2016年也没参加美菲“肩并肩”演习。

可以肯定,受中国崛起和南海问题长期化、复杂化以及各自战略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美越军事合作还会持续加强,但越南在列强博弈的舞台上毕竟属于“小角色”,这就决定了其会奉行“大国平衡外交”作为生存之道。

因此,我们可以预测无论奥巴马访越的“心气”有多高,双方在金兰湾军港租借的敏感问题上都很难达成一致。至于美越变成“战略伙伴”更是纸上谈兵,因为双方力量对比实在太过悬殊,且双方只是因现实利益需求掩盖了意识形态隔阂而已,越南对美国“和平演变”一直存有戒心,生怕自己与美走得太近而变成后者的“战略附庸”。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

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