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白宫两个克林顿 时代却从新经济到大萎靡
在7月26日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希拉里·克林顿正式获得本党总统候选人提名,通往白宫之路跨入两党对决新阶段。
距投票日还有三个多月,现在判断本届美国总统选举鹿死谁手还为时过早。不过,当前总统比尔·克林顿26日晚上台为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卖力吆喝时,看客还是不禁联想,历史会否当真成就这种戏剧性,让这对夫妻先后赢取“美国首位二战后出生总统”和“美国首位女性总统”之名?当然,跨越24年时空,从美国国内形势到世界格局都已发生重要变化,两个克林顿通往白宫之路也已境况迥异。
事实上,早在克林顿任期内,美国媒体就有所谓“双总统”之说。如今,这张来自九十年代的男女二重唱老唱片,拨动选民的心弦是否力不从心?
[从“新经济”到“大萎靡”]
美国选民的关注点始终离不开事关切身利益的经济民生议题。24年,从“新经济”机遇到“大萎靡”挑战,克林顿能打出一手好牌,希拉里未必如此幸运。
“笨蛋,是经济!”1992年,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比尔·克林顿抛出了这么一个竞选口号。因海湾战争被捧为“老大哥”的时任总统老布什没想到自己会输在重外交、轻经济上。在总统辩论中,谈起经济话题,老布什准备不足、心不在焉,挽起袖子偷偷看表。
整个九十年代,特别是克林顿两任八年,美国经济走出滞胀,经历一轮稳定、持久增长,高赤字变为财政盈余,戴上了所谓“新经济”奇迹的玫瑰色光环。
但实话实说,克林顿能交出不俗的成绩单,除了其自身政策加分,三大因素不可或缺。一来,除了高赤字、高失业率问题,里根和老布什两任共和党总统政府给克林顿留下的经济摊子本身不错。二来,当时全球化方兴未艾,美国乐享其成。第三,最关键的是,互联网技术在九十年代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美国经济赶上了一波科技浪潮。
反观美国今天的经济形势,一来,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可谓“避开了大衰退,却陷入了大萎靡”;二来,全球化进程面临退潮,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特朗普杀出重围和英国公投“脱欧”等“拍案惊奇”也是这股暗潮在政治中的映射;三来,新的经济引擎还不明晰,科技创新还远未到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的地步。
到目前为止,希拉里还没拿出给人印象深刻的经济主张。
[从“有的谈”到“你支持即我反对”]
克林顿执政时期,尽管因府院预算之争上演过政府停摆的闹剧,僵持中的双方至少还“有的谈”。他1996年谋求连任之旅,也有效地打出过“中间派”的牌,为其加分不少。
而现如今,两党分歧日趋极端化、府院缠斗不妥协的政治现状众所周知,“你支持即我反对”的华盛顿套路广招民怨。奥巴马也曾感慨说,华盛顿要真像政治剧《纸牌屋》中那般“残酷的高效”就好了。
白宫记者协会年度晚宴相当于华盛顿政客公开互嘲的“相声专场”。2013年,主办方邀请《纸牌屋》主演史派西以剧中腹黑主角安德伍德的角色出演模仿原作的小片《呆子屋》。片尾,政客安德伍德说,“我为达目的可能会撒谎、骗人、威逼利诱,但至少我把事办成了,台下有些人最好做点笔记。”
[国际风云变化]
两个克林顿竞选时代,不仅仅隔着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战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集体下降,发展中国家的贡献日益瞩目。世界正拥抱多极化,“美国治下”的国际秩序观正面临巨大挑战。
一言以蔽之,世界不同了。作为世界头号大国行政分支的CEO,美国总统也不能再抓着老套路不放。
[从“最年轻”总统到华盛顿老字辈]
克林顿首度竞选成功时仅46岁,是美国首位二战后出生的总统,也是美国当代继约翰·肯尼迪之后最年轻的总统,凭借亲民、有朝气的竞选形象博得不少人好感。
24年后的大选投票日前夕,比丈夫年轻一岁的希拉里将迎来自己的69岁生日。从年龄上,她属于“婴儿潮”一代最先迈入老年的群体;从履历上,她也早从华盛顿的新鲜人变成“老字辈”。老谋深算的政客形象、缺乏新意的建制派路线和政治利益第一的竞选策略,只会给对华盛顿早就不耐烦的选民更添审美疲劳,在异军突起的对手特朗普面前反而成了最大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