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解放军报刊文: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

中青在线

关注





——解放军代表团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综述之八

解放军报记者 吴敏


这是历史所启示的真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的根本原则。


“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要把这一条当作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这是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的至诚心声。


军魂永不变,军旗永向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奋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代表们话语铿锵。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强军事业党引领,强军力量党凝聚。


“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响遍大江南北军营的《听党指挥歌》,唱出的正是人民军队全体官兵的共同心声。


在讨论中,许多代表深有感触地谈到,90年来,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是靠党的坚强领导,这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在。


“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国防大学教授李文代表说。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全部历程。对军史颇有研究的火箭军原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教授向钢华代表说:“从长征路上前仆后继,到抗日浴血奋战;从解放战争横扫千军,到抗美援朝打出国威军威;从建设年代激情燃烧,到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坚定不移。”


强军,必先强魂。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正确方向和强大力量。“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全面重塑、浴火重生,在强军兴军征程上迈出历史性步伐。”代表们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强军兴军征程上的亲历者、见证者,来自不同战区、不同战位的代表拥有不尽相同的军旅记忆,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坚决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我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铁腕正风反腐,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确保我军性质宗旨本色作风不变,才能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才能坚定自觉地同各种不良作风和风气作斗争,从而以优良作风塑造过硬部队、打造雄师劲旅。”陆军某边防旅教导员张欣鹏代表说。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根本的就是为人民军队建设发展提供方向保证。”王良福代表说,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只有在党的绝对领导下,才能把准正确航向,沿着正确道路奋勇前进。


用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武装头脑


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思想领航。


“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最关键的是我们有习主席这个核心,有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科学指引。”颜晓东代表说,有了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这个根本指导,人民军队军魂永驻,强军兴军拎起了纲,强军之路就定了方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以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头脑,确保官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四个意识”,强化“三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心中有魂、脚下有根。“任何时候都要铸牢军魂、听党指挥。”第83集团军某旅“大功三连”指导员王金龙代表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必须学深悟透、入脑入心,激发起广大官兵强军兴军的使命担当。几天来,他利用会议间隙与连队官兵保持着热线联络,第一时间和战友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和连队理论骨干一起商讨制定连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实施方案。


“我们是‘学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模范连’,必须自觉做到学习宣传先行、贯彻落实先行。”王金龙告诉记者,“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是强军兴军的‘指南针’和‘定盘星’,我们要带着信仰、带着忠诚、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学,让真学真信真用成为每名官兵的生活习惯和自觉行为。”


“推动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进入实践,是走向强军兴军新征程的战略抉择,是破解矛盾难题的强大法宝,是实现能打胜仗的锐利武器。”谢新义代表说,要着力在深刻领会精髓要义、增强认知认同、坚定信念信心上下功夫。


党的科学理论,历来是凝聚军心意志的光辉旗帜。谢新义说,伴随着国家发展建设需要,武警黄金部队先后历经4次编制调整、4次任务转换,职能使命不断拓展,广大官兵始终坚持发扬部队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下一步,我们要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宣传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建强深学笃行的基层理论骨干队伍,增强学习贯彻效果,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引导,注重文化熏陶和政治环境建设,形成学习贯彻的强大声势和鲜明导向。”他坚定地说。


用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


“把坚决听党指挥的最高政治要求具体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确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代表们坚定表示,我们必须将绝对忠诚熔铸于一言一行,始终做到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


强军兴军时不我待,这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历史机遇,更是义不容辞的使命重任。在海军临沂舰报务班战士郭燕代表看来,十九大报告强调“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也为军人好形象画了像,只要做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军人样子就不会走形。“说到底,还是要按照习主席提出的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去践行。”郭燕说。


“一名军人能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是铸牢军魂最现实、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最终的‘试金石’。”武警某部教导员涂理军代表说,要维护核心听从指挥,做让党放心的好战士、当能打胜仗的尖兵,瞄准打赢练硬功,保持冲锋状态时刻准备打仗。


“要瞄准打赢凝神聚力。”火箭军某旅发射一营副教导员陈勤代表说,迈步新征程积极投身强军实践,立足岗位不断刷新实战化训练峰值,不断提高能打赢的本领。海军某团营长温国良代表说:“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推进部队改革转型,加速形成履行使命的战斗力。”


“改革是一场大考。”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管技师王昕代表说。改革期间,王昕的许多战友面临分流转岗、转业复员,大家都能做到自觉拥护改革、坚决服从大局。“哪里需要哪里去,打起背包就出发。广大官兵听令而行、闻鼓向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改革顺利推进、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保证。”王昕说。


奋进新时代时不我待。“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奋进,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代表们的铮铮誓言,也是全军官兵的共同心声。

本文刊于2017年10月24日

解放军报03版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解放军代表团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讨论十九大报告综述之九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徐小龙

△代表们在分组讨论结束后交流心得体会。本报记者 冯凯旋摄


连日来,十九大报告中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的重要论述,成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热议的话题。谈起五年来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家洋溢着自豪之情;说到未来的美好前景,代表们满怀自信。


细数高频词,蓝图励斗志


讨论十九大报告时,代表们发现,“创新”“科技”都是高频词。


“报告提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王飞雪代表说,这些成就令他心潮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肯定了过去五年的重大科技成果,也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讨论中,原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教授孙喜庆代表发现,报告专门强调科技和创新的重要作用。譬如,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就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涉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内容中,‘科技’一词出现频率就更高了。”对此,吴锦高代表如数家珍,例如在阐述“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时,就提到了“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在“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部分,特别指出,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高频’的背后,是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尽管已是深秋,但代表们却感到格外温暖。大家坚信,科技创新的航船必将抵达胜利的彼岸。


提高创新力,人人尽职责


“我国从过去的跟踪研究,逐渐转变为与世界科技前沿并行发展,部分学科点已出现原创引领势头。”说起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来自科技战线的代表热血沸腾。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某基地研究员廖达雄代表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机遇,攻坚克难,迎头赶上。”


创新转化“最后一公里”如何突破?任国荃代表在报告中找到了答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任国荃代表说,此前关于“科技创新”的表述中常使用的是“结合”这个词,而十九大报告使用了“深度融合”一词,几个字的变化,对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推动科技创新要和经济、社会、民生和国家安全紧密结合。”来自武警交通部队的何剑波代表建议,从系统性和有机性上着手,加强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让创新真正成为第一引擎。


瞄准最前沿,奋勇敢争先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展望未来,缪文江代表信心十足。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徐有泽代表预测,随着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前沿技术领域的发展应用,人工智能将在军事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需要军队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


冯建华代表谈到,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在人才体系建设、作战能力培养、高端人才集聚、深度融合育才上实现突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国家强大,乃吾辈之责。我们航天人要继续传承航天精神,在建设科技强国的道路上不忘初心,行稳致远,扎实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实现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跨越。”景海鹏代表说。


立足本职,挥洒智慧。吉林省军区助理工程师张燕兵代表感叹:“我们基层科技工作者要努力工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使命如山,时不我待。“我们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代表们豪情满怀。


本文刊于2017年10月24日解放军报

“欢庆党的十九大”特刊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