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关注 | 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飞雷炮”

中青在线

关注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解放军的火炮很少,缺少战场支援火力,官兵们利用汽油桶自制了一种武器,名叫“飞雷炮”,它威力巨大,战功卓著,解放战争中曾在中野、华野和西北野战军中广泛运用,还被志愿军战士带入朝鲜战场,大显神威。



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飞雷炮”




小小连长搞研发,低调出世“飞雷炮”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于1947年侵入我晋南地区,四处修建碉堡、暗堡等工事实施“蚕食”作战。那时我军的装备比较落后,尤其缺少重型武器装备,这对当时在晋鲁地区作战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影响颇大。


同年,第4纵队组织工兵连集训,着力解决工兵在作战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战场上工兵伤亡率较高、作战效能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因为我军缺少直射火器,面对碉堡和暗堡时,不得不采取人工抵近的方式进行爆破,行动人员的生命安全难以保障。每一场胜仗的背后,都涌现出众多可歌可泣的烈士。如果有更好的武器装备代替人把碉堡炸了,就能降低人员伤亡。


参加集训的人员中,有一名工兵连长叫聂佩璋,山西人,曾就读于东北讲武堂,学习过工兵知识,曾在东北军中任过工兵连连长、铁甲部队大队长,精通装甲、工兵技术,擅长爆破。1938年被俘参加八路军后,一直担任骨干从事工兵作业, 1944年冬被任命为工兵连连长。科班出身、系统的知识、丰富的实践再加上战场的压力,聂佩璋就这样开始了“飞雷炮”的研发。


根据迫击炮的发射原理,聂佩璋带领连队的技术骨干,第一次设计了一个底坡长1.2米、口宽1米、底宽0.8米的梯形土坑来抛射地雷,命名为“抛射坑”。经过反复实验与参数修改,终于使地雷最远飞出100多米后落地爆炸了。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着。可聂佩璋心里并不轻松。他清楚,地雷是抛射成功了,但两个小时挖一个土筒,却只能抛送一次,这不符合实战要求,必须要搞一个替代土筒的“洋抛射筒”。


聂佩璋经过深思熟虑,请来铁匠在汽油筒身上加了铁箍以增加强度,筒身底部又用厚枣木堵死,在枣木上挖出抛射药室并钻孔来安装引燃的导火索,制成了一个汽油抛射筒。他又考虑到地雷大小不一、轻重各异,很难推广使用,遂将其为改炸药包。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制出了能够将6~8千克的炸药包抛射出去,最佳射程为100~150米,最远射程300余米的抛射筒,爆炸炸点半径10米内的各种障碍物均可摧毁或破坏,半径20米内的敌人即使没有被炸死也会完全丧失战斗力。


因为最初的设计是抛射地雷,又是依照迫击炮原理制成的“抛射筒”,“飞雷炮”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1947年9月17日,在攻击陕州东门的战斗中,聂佩彰率工兵连使用“飞雷炮”首次参战,连续几发就将城门主碉堡炸塌,死里逃生的国民党军俘虏抱怨说:“你们用了那么厉害的炮弹呀,巨大的爆炸快把我们的五脏六腑都震碎了。”自此,这种看似简陋的炸药抛射筒开始了自己传奇的“咆哮”生涯。


电影《集结号》里的“飞雷炮”


淮海战役显神威,杀伤巨大让敌人害怕


1948年,中原野战军曾进行过一次军事训练汇报演习,中野第4纵队(1948年5月9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改为我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将“飞雷炮”作为汇报演示内容。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看后说,我留过洋,还没见过这样的武器。当时的中野司令员刘伯承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个“飞雷炮”不仅可在敌前沿障碍物中开辟通路,而且可以摧毁敌人浅近纵深的坚固工事,弥补了我军炮火的不足,将提高我军的攻坚能力。果然,在淮海战役中“飞雷炮”充分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1948年11月25日,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国军第12兵团被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包围于安徽宿县西南的双堆集。12兵团司令黄维组织兵力利用地形构筑了大量地堡、交通壕,还把几百辆汽车联成一圈,并用沙土装满打造出了一条核心防御圈,构成了里外三层的防御体系,他们认为解放军炮火不强,这样的防御肯定够用了。孰料,解放军先是通过土工作业,在对方工事前几十米处挖出埋设“飞雷炮”的战位,敌人的防御工事就这样暴露在飞雷炮的射程内。


12月6日,解放军发动总攻,率先攻击12兵团第10师坚守的李围子。黄维在李围子“放”了整整两个团,却被一击而破。事后,国民党军称解放军使用了一种毁灭性的武器,只用半个小时就摧毁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被称做“固若金汤”的集团工事。李围子成了一片焦土。许多俘虏被炮火吓傻了,一个个面色如土,连声惊呼:“打得好惨!打得好惨!”国民党军第10师特务连一个伤兵说:“当你们的大炮排放时,村庄被打得好像一只船,乱摇晃!”敌特务连总共一百来人,至少有80人死伤。


其实,这根本不是大炮,而是解放军180余门“飞雷炮”的威力,这些炮交替进行了3轮发射,按照每门炮每次射击20千克炸药量计,解放军在20分钟之内向方圆10000平方米的黄维兵团主阵地抛射了差不多10000千克炸药。


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兵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土东西可比大炮厉害多了。” “飞雷炮”所过之处,碉堡、人马都会被炸飞,许多被炸倒的敌人身上往往找不到任何伤口,所以国民党军干脆把“飞雷炮”称作“没良心炮”。


因为“飞雷炮”是解放军官兵就地取材制造的土制武器,并没有投入批量生产,因此也没有固定的制式,不同的部队中会根据手中的材料制作出不同规格的“飞雷炮”。


此后,解放军为了对付国民党军的坦克、装甲车、野战工事和密集的队形等,不断改进技术,他们用汽油筒改装土造的火焰喷射器、抛射几十千克重的石头、飞送集束手榴弹(美称“天女散花”)等,花样越来越多,威力越来越大。解放战争期间,在中野、华野和西北野战军中多有运用。


淮海战役纪念馆内的展览文物,左为“飞雷炮”。


朝鲜战场吓住英军,炸声轰隆唱“终曲”


1951年,中朝军队和“联合国军”围绕“三八线”展开惨烈的拉锯战。当志愿军因补给问题暂停“礼拜攻势”后,李奇微指挥的“联合国军”发起反扑,再次跨过“三八线”,经过中朝军队殊死抵抗,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形成战略对峙。


5月21日志愿军各部全线组织后撤之际,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第189师566团担负殿后任务,在全团伤亡超过2/3的情况下,在小理山阻击敌人,并成功突破美军第9师、英军第28旅和部分韩军的包围,至今看来都是一场奇迹,颇具传奇色彩。


据小理山阻击战中的战斗英雄,时任566团1营1连通讯员的杨恩起老人的回忆,当时和566团交手的敌军中,最能打的并不是美军,“美国人不行,美国兵一打,一见流血他就往后撤,他一看前边有躺倒的了,就不往上冲了。”真正能打的是英国兵,“英国29旅(实际为28旅),胡子兵,都参加过二战的。”


可是,这样能打的英国兵,怎么就没能把566团撂倒呢?这还得归功于他们的团长朱彪。那时566团已被美军第9师、英军第28旅和部分韩军缠住,难以脱身,参加过淮海战役的朱彪想起老办法——飞雷炮”。


在5次战役和美军的反复交战中,566团缴获了大量美军的空汽油桶,再认真进行坚壁清野的美军也不会想到这个东西可以变成可怕的武器。况且小理山已经打成了短兵相接,“飞雷炮”射程短不再是问题,在朱彪眼里,这种其貌不扬的家伙比喀秋莎(苏联支援,作为志愿军火力打击的主要武器)更令人满意。喀秋莎BM-13火箭炮的口径只有132毫米,而且根本拖不上山,“飞雷炮”呢?口径300毫米,只要有汽油桶和黄色炸药包,挖个坑就能打。据杨老回忆,仅仅两轮“飞雷炮”发射后,第566团对面的英军28旅居然沉寂了半个多小时,估计是震蒙了。


可以想象,当中国军队突然打出一排“飞雷炮”这样古怪的东西时,对面的美、英、韩军是多么的惊讶!被敌人死死黏住的朱彪当然用它来摆脱追兵了。


从敌方的资料中未找到遭到“飞雷炮”袭击的相应记录,但英军第28旅上尉参谋诺斯·汉克尔在《1951年朝鲜夏季作战》报告中,提到当天和志愿军在前线对峙的英军曾遭到中国军队“从纵深打来的准确的大口径炮弹”的攻击。看来,采取抛射方式的“飞雷炮”的确能迷惑当面之敌,居然被当作纵深打来的大口径炮弹。


“飞雷炮”虽然多次建功解放战争和朝鲜战场,但它毕竟是应急发明的临时性武器,存在射程短、精度差等缺点,而且危险性较高,多次发生自爆,有一次甚至炸死了包括一名工兵团长在内的7人,另有多人受伤。小理山阻击战中,该团1营某部副班长王文礼也在使用“飞雷炮”时不幸牺牲。所以朝鲜战争小理山阻击战成为了“飞雷炮”的“终曲”,此后这种武器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军事武器也是如此。战功卓著的“飞雷炮”虽然材料简单易得,可是威力却不容忽视,为全国解放和抗美援朝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