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北全为枳?看“手游高手”如何变身带兵“高参”
帮带小组战友同心,困难再大一起来扛。新兵姚傲斐(左三)身体偏胖,帮带小组成员王君、王子奔和蒋有成,陪着他一起进行力量综合训练。
新兵连,一个令每名士兵都终生难忘的军旅起点。
对新兵张鑫鹏来说,新兵连里让他难忘的,除了那些苦过、累过、哭过也笑过的经历,还有两个和他天天“黏”在一起的兄弟——新兵钱金明和张杰。他们仨是同一个“三帮一带”小组的。
“三帮一带”是张鑫鹏所在第82集团军某旅的老传统,其基本做法是官兵之间建立小组相互“帮思想进步、帮技能提高、帮身心健康、带优良作风”。
1962年,上级从后勤、技术分队抽调部分战士补充到该旅“红十连”。由于新转隶战士不熟悉步兵专业,十连党支部开展了“包思想进步、包技术提高、包生活安排、把作风带起来”的“三包一带”活动。两年后,连队参加全军大比武,获得建制连总分第一。再后来,“三包一带”发展为“三帮一带”,成为该旅带兵的法宝,并在全军部队推广。
齐心协力,共同提高。
张鑫鹏刚进新兵营就成了这一老传统“惠顾”的对象。新训展开不久,身体偏胖的张鑫鹏就因训练跟不上产生了思想疙瘩。于是,班长朱磊安排了体能较好的钱金明和心理素质不错的张杰与他组成帮带小组,帮他减肥瘦身,鼓励他增强信心。不到一个月,张鑫鹏便成功减重15斤,3公里跑进了13分。
类似“张鑫鹏”的成长故事,也在该旅新兵营其他256个“三帮一带”小组里不断发生着。
“踏上‘兵之初’,这些贴着大学生、独生子等标签的战士既需要领路人,也需要陪跑者。”在旅政委朱德彬看来,这场帮带活动的意义,既在于探寻老传统如何与新时代士兵擦出火花,也在于如何换一个思路来激活兵心。
战友之间相互帮带,了解瞄准情况。
坐上驶向营区的大巴车,李俊达有些后悔了。抵达部队驻地已是深夜,在漆黑的夜里看见营门口灯光下戒备森严的哨兵,李俊达突然觉得“像只小鸟被装进笼子里”。
随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紧张的训练,李俊达更加不适应:训练中,班长的口令下达两三秒,他才反应过来做动作;给家里打电话,他三番五次要回家。
反应强烈的,还有郭真。这个大专生入营没几天就在电话里向父母诉苦:“每天一起床就心里压抑……”
党的十九大精神激励我们成长进步。
李俊达和郭真的情况不是个例。新训之初,该旅的一次调查显示,今年的兵员在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一些影响他们扎根军营的情况也值得关注:崇尚个人主义,团队意识欠缺;从小生活无拘无束,纪律观念淡薄;一些单亲家庭的新战士,心理上显得有些敏感……
他们能成长为好兵吗?
新训两个多月后,新兵郭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今,他不仅各课目训练成绩达标,而且对即将到来的下连生活充满乐观:“连队的训练肯定更苦,但肯定更有兵味儿!”
改变郭真的,是对他“三帮一带”的新兵王源。当得知王源是二次入伍时,郭真既惊讶又钦佩。之后的一次3公里跑训练,落在最后的郭真被王源一路推着跑到终点,第一次跑进了及格线。那一刻,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战友,郭真下定决心:既然来了,就要珍惜机会当个好兵。
再坚持一下。
李俊达和大学生士兵何俊锋结成了帮带对子。何俊锋每天都耐心地开导他,还给他讲习主席年轻时在陕北梁家河插队的故事。没想到,变化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在战友开导下,李俊达给自己定下了过想家、思想、苦累、训练“四大关”的目标。
“这种现实版的‘变形记’不是一例两例,怕苦、想家、训练偏科等新兵身上的不少问题都在战友帮带中得到了解决。”该旅新训负责人李培珍介绍,“三帮一带”活动的开展打牢了新兵的思想根基。
战友之间说说“心里话”。
7个新兵,4人训练成绩全连垫底。新训一展开,五班班长朱磊直发愁。
不过,他没有灰心。通过日常观察、个别谈心,朱磊摸清了每个新兵的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素质基础和成才愿望,然后按照“强弱搭配、相对固定、动态调整”的原则,在班里建立了3个“三帮一带”小组。
两个月下来,3个“三帮一带”小组好比催化剂,“催化”着五班发生一系列变化:班里4个偏胖的新兵3人平均减重20斤,3人达到军事训练全能标准……
谈心活动,说出心中的苦与乐。
有着50多年历史的“三帮一带”传统,为何依然能与一颗颗年轻的心产生“化学反应”?朱磊认为,这项活动号准了当前新兵表现欲强,既渴望积极进取又自尊敏感的“脉搏”。
当初,看到朱磊面临的难题,新兵连指导员陈波也曾靠上去帮助他做新兵的思想工作。道理讲了一箩筐,效果并不好。他分析说,自己也是从新兵过来的,管理者讲得再动听,新兵也未必能听进去,但如果换作同年兵就不一样了,听得进去,还管用。
“相仿的年龄,同样的起跑线,互帮互助很容易激起比学赶超。”新兵班长彭阳松已是第4次带新兵了。他发现,现在的新兵入伍前经历丰富,特长爱好多,而且从上学开始就处在一种竞争的环境中,“光看着别人进步,是谁都会急”。
从最初体能较弱需要别人帮带,到现在帮助同年兵崔浩训练体能,新兵张鑫鹏觉得,受到战友的帮助很温暖,帮助战友则很有成就感,这里面更多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
言传身教,纠正新兵投弹动作。
“慢慢就会感到什么是战友亲兄弟了。”和该旅44%的新兵一样,郭徽是个独生子。帮带过程中,这个成长路上习惯了独自解决问题的小伙子发现,原来“当你有困难时有人会真诚帮你,犯错时会有人给你指出来”,而不是受挤对、遭排斥,甚至被嘲笑。
人人都在帮带中,个个都在关爱里。有新战士说,257个“帮带小组”就像257个温馨的小家庭,“这种温暖的集体互助,是从小到大都没有体会过的”。
让新战士领会射击要领。
寒风凛冽,新训即将结束,“三帮一带”活动成效明显,但也有一些帮带小组里的热情似乎随着气温在骤减。
新兵于吉汝入伍前爱玩游戏,身体素质较差。组建“三帮一带”小组时,班长张志飞把基础较好的新兵杨智淞和他安排在了一个小组里。杨智淞入伍前是个手游高手,和于吉汝聊得来,在他的帮助下,于吉汝的单杠成绩进步明显。
新兵之间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然而,出了成绩后,杨智淞有点飘飘然,帮带的责任心明显减弱。怎么办,这时候谁来帮带“帮带者”?张志飞意识到,需要针对新时期士兵特点创新激励机制。
前不久,班长占金阳准备结合实际对“三帮一带”小组进行调整,却连碰了好几个“钉子”。有的新兵觉得以前的小组挺好不愿调整,有的新兵自尊心强明确提出拒绝帮带。这是为什么?占金阳觉得,不少新兵对这种互助的意义认识还不够。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三帮一带’也不是万能钥匙。”该旅政委朱德彬坦言,面对新时代士兵身上的一些新特质,帮带活动既要传承更要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该旅党委和新训骨干一起,结合新兵入营两个多月来的情况,对如何深化“三帮一带”活动成效进行了一番探索。
接连好几堂教育课,各新兵连指导员都客串旅史“解说员”,讲解“三帮一带”活动的由来和一个个感人的官兵互助故事。前不久,一等功臣陈东林和几名训练标兵还走进新兵连,分享成长故事,鼓励新战士用好互助平台快速成才。
和班长“唠家常”。
与此同时,有的新兵连开始探索把“日记录、周讲评、月评比”引入“三帮一带”活动,给帮带成效建立一本“明白账”。还有的新兵连尝试将帮带优秀个人和小组纳入新训工作评优评先范围,激发官兵的热情动力……
“时代是最大的实际。”朱德彬说,该旅“三帮一带”活动开展50多年来,影响了不同年代的一茬茬官兵,贯穿于每个官兵不同阶段的军旅,它的魅力从来都不在于简单的结对子,而在于摸准每一代官兵的“土壤特性”,把团结友爱的种子播下去。
(本文刊于2017年12月7日《解放军报》 5版)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综合解放军报、中国陆军
作者 | 王龙刚 侯军强
摄影 | 陈天锦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刘 畅 李 华 孙继伟
责任编辑:赵林孟 付潇翔 祁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