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俄国防部指责美军F-22战机干扰俄军机空袭IS根据地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2月11日报道 俄新社12月9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称,俄美军机在叙利亚上空靠近的多数情况与美军机企图阻止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IS)有关。
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称,俄空天军似乎允许与美军机危险接近,俄国防部对这一指责作出以上回应。美国空军中央司令部发言人达米安·皮卡尔特证实,俄军机进入“我们位于幼发拉底河以东的领空”。
科纳申科夫指出,多数这种情况与美军机企图干扰消灭恐怖分子有关。
他举了11月23日事件的例子。当时美国F-22隐身战机频繁干扰两架苏-25攻击机在迈亚丁近郊完成摧毁IS根据地的作战任务。
俄国防部发言人表示,“F-22战机模仿空中格斗,射出热焰弹并放下制动襟翼”。随后俄军的苏-35S战机出现在苏-25旁边,美国战机停止危险动作并“急忙往伊拉克领空飞去”。他强调,“我们注意到,美方没有就该事件以及其他众多叙利亚空中事件回复赫梅尼姆空军基地俄指挥部。至于对俄军机的口头威胁,我们建议美国中央司令部个别发言人三思并专注于消灭伊拉克的IS恐怖分子,而不是挑拨空中事故”。
科纳申科夫同时指出,美军发言人关于叙利亚部分领空属于美国的言论令人困惑。他总结说:“与俄空天军不同,美国领导的国际联盟军机队在叙利亚行动是不合法的。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应当记得,叙利亚是主权国家和联合国成员,因此美国在这里不曾有也不可能有任何‘自己的’天空。”
俄罗斯总参谋部本周宣布从IS武装分子手中完全解放叙利亚。叙利亚没有留下一个被恐怖分子控制的居民点。在行动的最后阶段,动用空天军的规模史无前例:每个昼夜完成不少于100次起飞。IS的最后几个堡垒由装备重型武装的最训练有素的恐怖分子防守。在俄空天军的支援下,5天内消灭了550多名武装分子。
不过,美国认为俄军在击溃IS中的作用不大,并把所有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五角大楼发言人埃里克·帕洪声称,仅有小部分打击武装分子的行动归功于俄罗斯和叙利亚军队,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部分是国际联盟解放的。俄国防部称这一声明是企图把愿望冒充成事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俄军苏-35S战机(左)与美军F-22隐身战机(右)。(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不过最后这4架苏-35战机转移到阿斯特拉罕的俄空天部队第185作战训练和作战应用中心,接着从阿斯特拉罕的机场起飞,由一架图-154M带领,通过伊朗和伊拉克领空,前往叙利亚郝梅明空军基地。图为苏-35S机头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正在飞赴叙利亚途中的苏-35S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35S战机双机编队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35S战机双机编队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35S编队飞行路线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正在飞赴叙利亚的俄军苏-35S四机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赴叙利亚途中的苏-35S战机。
(2016-02-01 15:20: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军中央司令部发布的,截至到2015年5月8日,有关美国领导的针对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国恐怖组织的多国联合空袭行动(代号“坚定决心”)所摧毁的目标总数。可见主要以建筑物和武装阵地为主,击毁的坦克和装甲车(大部分为缴获自伊拉克政府军的悍马车)数量十分有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英国广播公司发布的美俄两国空军在2015年9月30日至10月5日间的空袭情况对比图。可见与俄空军密集空袭重点区域相比,美军的空袭范围和力度的确有些“敷衍了事”的节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4年9月23日,美海军战舰从红海向叙境内的恐怖组织目标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5年10月初在美第五舰队“责任区”(中东)内航行的美海军“罗斯福”号核动力航母,其搭载的舰载战机联队是“坚定决心”行动的打击主力之一。目前“罗斯福”号已结束任务,在返回美国本土的途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4年9月,美海军F/A-18战机准备从航母上起飞空袭叙境内恐怖组织目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A-18E/F是波音基于原麦道F/A-18系列改进研发的多用途舰载战机,是美海军航空兵的现役主力机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4年9月,参与空袭叙境内恐怖组织目标的美空军F-22隐身战机在进行空中加油,此次空袭是F-22战机首次投入实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22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是世界第一种投入批量生产、投入服役且经历过实战的第四代战斗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F-22使用“小直径炸弹”(SDB)空袭叙境内的恐怖组织指挥部图像,左图为空袭前,右图为空袭后的画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4年9月,完成空袭叙境内恐怖分子目标的任务后,开加力高速返航的美空军F-15E战斗轰炸机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5E是原麦道公司在著名的F-15战斗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战斗轰炸机,在强化对地攻击性能的同时,仍能兼顾空对空作战能力,是美空军的几种主力机型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军F-15E战机连续投掷JDAM卫星制导炸弹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4年9月,完成空袭恐怖组织目标的空袭任务后,加速返航的美空军B-1B战略轰炸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B-1系列轰炸机由原罗克韦尔公司研发,后者于1996年底将航空部出售给波音公司,B-1B也名正言顺地归入波音旗下。值得一提的是,该机是美军三大主力轰炸机中载弹量最大的一种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5年8月12日, 美空军F-16战斗机从位于土耳其境内的空军基地起飞,空袭目标也是位于叙境内的恐怖分子据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6系列战斗机自1978年8月服役以来,已参加了多场局部战争,均有不俗表现,是美国第三代战机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5年10月23日,刚刚部署到土耳其某空军基地的美军A-10攻击机,美军共部署了12架,这些战机也将投入到空袭叙境内恐怖分子目标的行动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抵达土耳其空军基地的美军A-10攻击机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10除了有强大的武器系统外,还有完备的防护系统。从这张A-10的侧视剖面图可看到,主油箱布置在机身中部,下方还有机翼遮掩,不容易被敌方火力命中,即使被命中,A-10机腹还有50毫米厚的钛合金装甲,可以抵御23毫米穿甲弹直接命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有人战机外,美军还在叙利亚周边部署了MQ-9“死神”攻击型无人机。图为俄空军苏-30SM战斗机飞行员在叙境内空域拍摄到的美军MQ-9“死神”无人机图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MQ-9无人机发射“地狱火”导弹瞬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美军战机外,英国皇家空军也参与了联合空袭行动。图为在叙上空参与打击恐怖组织行动的英军“狂风”GR4攻击机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狂风GR4是“狂风”IDS系列攻击机的最新型号,也是目前在役数量最多的“狂风”战机。狂风系列战机参加过自海湾战争以来的多场局部战争,至今仍活跃在多国空军打击叙利亚恐怖组织的最前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英军战机外,法国空军也于2015年9月27日,出动“阵风”战斗机空袭叙境内恐怖组织目标。图为参与空袭行动的法军“阵风”战机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作为法国空海军的主力机型 ,“阵风”是今日达索战机的最佳名片,尽管在隐身性能上不及F-22等四代机,但其出众的多用途性能并不逊色于四代机。尽管服役时间不长,但阵风的实战记录可排在三代半战机中的前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上述国家战机外,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安德鲁斯于2015年9月16日证实,澳空军F-18战机首次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斯兰国”(IS)目标进行了空袭。图为在伊拉克上空编队飞行的澳空军F/A-18F 超级大黄蜂 战斗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4年9月,参与空袭叙境内恐怖组织目标的美军及中东国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美军和西方多国外,沙特等中东国家也派出战机参与了空袭叙利亚的作战行动。图为2014年9月下旬,沙特王子哈立德·本·萨勒曼参加了针对叙利亚境内恐怖组织目标的空袭行动,他是沙特副王储兼国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之子,也即沙特现任国王萨勒曼的嫡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沙特空军装备的F-15S(美军F-15E出口型)战斗轰炸机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阿联酋空军的F-16F“沙漠隼”战斗机资料图。小图为参与空袭叙利亚的阿联酋空军首位F-16F女飞行员曼苏里。
(2015-11-04 08:08: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还称,苏-34轰炸机在近日的空袭中摧毁了敌军总部和位于阿勒颇省的一个指挥所,“直接命中”了两处指挥官住所。图为俄国防部公布的苏-34空袭画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那么俄空军在空袭中到底出动了哪些战机呢?图中的下半部分显示了俄空军目前在叙利亚的部署情况,共部署有12架苏-24M战斗轰炸机、12架苏-25攻击机、4架苏-30多用途战斗机以及6架苏-34战斗轰炸机。机群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在连日的空袭行动中,都保持了较高的出动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西方商用卫星于9月20日在叙利亚的拉塔基亚省的Hmeimim空军基地拍摄到的俄军机群,可以看到至少12架苏-25攻击机、4架苏-30SM战斗机以及7架米-24武装直升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9月23日拍摄到的在同一地点的另一张卫星照片 ,图中可见4架苏-30SM战斗机和2架用伪装网遮盖起来的苏-24M战斗轰炸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下面将依次介绍俄军的这几种空袭主力机型。首先是苏-24M(北约绰号:击剑手-D)战斗轰炸机。该型机是苏-24系列的最新改进型,采用了独特的可变后掠翼设计,自1983年服役以来,已参加过包括苏军入侵阿富汗、两次车臣战争等多场局部战争,可算是沙场老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24M全机长22.53米,最大翼展17.64米,最小翼展10.37米,机高6.19米,最大起飞重量43吨,最大平飞速度1.35马赫。最大作战半径615千米。图为苏-24M战斗轰炸机的彩色剖面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24M机身翼下共8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为8吨。图为苏-24M进行地面武器展示,最前方的为Gsh-6-23六管23毫米加特林航炮,是该型机的固定武装。后方从非制导航弹、精确制导航弹、空地导弹到重型燃料空气炸弹均为苏-24M可挂载的弹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作为一种专用战斗轰炸机,苏-24M的座舱采用了当时主流的并列双座设计。图为苏-24MK的座舱,左为飞行员,右为轰炸导航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俄军地勤人员为苏-24M挂装Kh-25空地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Kh-25导弹导引头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架苏-24M战斗轰炸机正在同时进行加油作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24M战斗轰炸机群准备出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24M战机密集投放非制导航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了达到提高弹药攻击精度和减少当地平民附加损伤的效果,俄军在空袭中使用了大量新型精确制导武器。图为西方记者在叙利亚阿勒颇以西拍到的未爆炸的俄军战机投放的末敏反装甲子弹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西方记者在叙利亚阿勒颇以西拍到的未爆炸的俄军战机投放的末敏子弹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如果说苏-24M主要负责中高空精确轰炸的话,那么低空近距空中支援的任务主要由苏-25攻击机担当。图为驻扎在叙利亚Hmeimim空军基地的俄军苏-25攻击机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满载炸弹的俄军苏-25SM攻击机编队从叙利亚空军基地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要问世界上有哪种攻击机能与美军A-10齐名,答案肯定是苏-25莫属。这种从1981年7月开始服役的攻击机也是屡经实战考验的“老兵”。此次参战的苏-25SM是苏-25系列的最新改进型,于2000年正式交付俄空军使用,配备了最新的夜间攻击和导航设备,以及新式平显。升级后的苏-25SM可以使用Kh-25和Kh-29空地导弹。图为苏-25的官方性能介绍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25发射Kh-25空地导弹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25除有一门30毫米Gsh-30-2双管航炮外,机身翼下共有11个挂点,可以挂在总计4吨重的各种武器弹药。图为苏-25攻击机的剖面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25发射口径为330毫米的S-25重型非制导火箭弹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3年5月拍摄的苏-25TM座舱,可见座舱中仍以传统仪表为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0月5日,叙利亚Hmeimim空军基地,俄军苏-25SM攻击机满挂炸弹,准备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25的正面机头特写,可以看到厚厚的防弹座舱盖。为了提高战机抵挡地面防空火力的攻击的能力,苏-25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机身短粗,座舱底部及四周有24 毫米厚的钛合金防弹板,飞行操纵面由推拉杆(而不是通常的操纵索)驱动。主要承力件采用耐损结构。因此该型机十分适合在敌方防空火力较强的低空实施攻击任务,只有重型大口径防空火炮和肩扛式防空导弹才能对苏-25构成威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对地攻击机外,俄军此次在叙利亚也部署了至少4架苏-30SM多用途战斗机。俄罗斯国防部10月4日承认俄军一架苏-30SM战机因气象原短暂误入土耳其领空,但很快返回叙利亚一侧。图为俄军苏-30SM准备从叙利亚基地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此次部署的苏-30SM是俄空军自用的苏-30系列的最新改进型,该型机主要借鉴了出口印度的苏-30MKI以及出口马来西亚的苏-30MKM的三翼面气动布局设计和推力矢量控制技术。在分析了相关数据后,反馈到苏-30SM的改进上,又配备了最新式的航电系统,因此综合作战性能要强于前两种出口型。图为苏-30MKI的性能介绍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30SM于2012年9月21日完成首飞,目前俄军已装备约30架。图为2014年9月交付给俄空军的苏-30SM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30除了有一门30毫米Gsh-30-1航炮外,总共有12个挂点,可挂载总计8吨各种武器弹药。大图为Su-30SM进行地面武器展示。小图中的苏-30MKI共挂载了11枚空空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30原型机试射R-77空空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苏-30主要以对空作战为主,但必要时也可挂载对地弹药执行轰炸任务。图为苏-30MK发射Kh-29空地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俄军苏-30SM战机飞行员在起飞前检查挂载的R-73和R-27空空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最后要介绍的是首次参加实战的苏-34“鸭嘴兽”(北约代号:后卫)战斗轰炸机。该型机于1990年4月完成首飞,2014年3月正式投入服役。图为苏-34战机挂弹返回叙利亚空军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俄军官方提供的消息,截至2015年10月,俄空军已装备了81架苏-34战斗轰炸机,预计最终产量将超100多架。图为苏-34的作战性能介绍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作为苏-24M的继任机型,苏-34配备了包括B004型多功能被动相控阵雷达(X波段,特别强调了对地探测能力,拥有超高精度的SAR(合成孔径)成像分辨力)和N012后视雷达(主要为导弹提供制导与告警)在内的多种先进电子设备,具备较强的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34战斗轰炸机的训练座舱,与苏-24的座舱布局相同,左侧为飞行员,右侧为轰炸领航员,但航电设备比苏-24先进许多,有多个大型彩色多功能显示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34除一门固定航炮外,机身翼下共有12个武器站,可以挂载共8吨(另有消息称12吨)的各种武器弹药,本图只列举了其中的几种,但已包括了多种空空和空地导弹,体现出该型机具有较强的多用途作战能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图列举了其他几种苏-34可挂载的武器弹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停放在叙利亚空军基地跑道旁的俄军苏-34战斗轰炸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地勤人员检查航弹挂载情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目前俄军空袭仍在继续,未来能对叙利亚局势形成多大影响,人们仍需拭目以待。图为俄军苏-34进行密集投弹测试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西方记者在叙利亚阿勒颇以西拍到的未爆炸的俄军战机投放的末敏子弹药。
(2015-10-09 14:52: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