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方舟医院船首访东帝汶 附:“和谐使命—2017”赋

中国海军网
▋来源:中国海军网
▋作者:江 山
▲12月14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缓缓驶进东帝汶帝力港。江山 摄
当地时间12月14日,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在任务指挥员管柏林、政委金毅率领下抵达帝力港,开始对东帝汶进行为期8天的友好访问并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这是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访问东帝汶,也是中国海军舰艇第2次访问东帝汶。
▲12月14日10时许,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驶抵东帝汶帝力港。江山 摄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抵达东帝汶帝力港时,医护人员在甲板列队站坡。韩英男 摄
▲12月14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驶抵东帝汶帝力港时,东帝汶民众和华人华侨在码头挥动中国龙前来迎接。 苏岗 摄
▲12月14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驶抵东帝汶帝力港时,东帝汶民众和华人华侨在码头挥动中国龙前来迎接。苏岗 摄
▲12月14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驶抵东帝汶帝力港时,东帝汶民众和华人华侨在码头挥动中国龙前来迎接。江山 摄
▲12月14日10时许,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驶抵东帝汶帝力港。这是和平方舟首次访问东帝汶,也是和平方舟到访的第37个国家。江山 摄
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于2002年5月20日正式成立,是21世纪第一个新生国家,位于东南亚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西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相接,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首都帝力是东帝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港口位于帝汶岛东北海岸,系东帝汶最重要的货物进出口港。
▲12月14日,在东帝汶帝力港码头,东帝汶民众身穿传统服饰,载歌载舞热烈欢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到访。江山 摄
▲12月14日,在东帝汶帝力港码头,东帝汶民众和学生挥动中国与东帝汶两国国旗欢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到访。江山 摄
10时许,和平方舟医院船在东帝汶海军舰艇引导下,缓缓驶抵帝力港。东帝汶政府在码头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当地民众身穿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热情欢迎和平方舟首次到访。东帝汶防务安全部长索莫丘,中国驻东帝汶大使刘洪洋、武官黄大民及中国驻东帝汶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侨华人代表等500余人到码头迎接。
▲12月14日,在东帝汶帝力港码头,东帝汶民众和学生挥动中国与东帝汶两国国旗欢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到访。江山 摄
▲12月14日,在东帝汶帝力港码头,东帝汶民众和学生挥动中国与东帝汶两国国旗欢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到访。江山 摄
东帝汶防务安全部长索莫丘在欢迎致辞中说,和平方舟医院船的到来,不仅深化了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还给东帝汶人民带来了希望与健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道主义援助与灾害救援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两国可就此进一步深化合作。
随后,参加欢迎仪式的中外人员参观了和平方舟医院船。当天医院船即展开诊疗服务,为首批登船患者、数十名东帝汶老战士进行个性化体检和诊疗。与此同时,多支医疗分队,前出东帝汶医疗机构筛选手术病患,相关负责人赴多个活动场所现场勘查,为后续高效、精准开展诊疗服务,紧锣密鼓准备。
▲12月14日,在东帝汶帝力港码头,中资机构员工、华人华侨挥动中国与东帝汶两国国旗欢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到访。江山 摄
▲12月14日,在东帝汶帝力港码头,东帝汶民众和学生挥动中国与东帝汶两国国旗欢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到访。江山 摄
访问期间,任务指挥员管柏林计划分别拜会东帝汶总统、总理、国民议会议长、国务部长兼卫生部长、防务安全部长、国防军司令等军政高层,东帝汶军政官员、各国驻东帝汶使节将分批登船参观或体验诊疗。
▲12月14日,在东帝汶帝力港码头,东帝汶政府举行隆重仪式欢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到访。江山 摄
▲12月14日,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驾驶室,东帝汶防务安全部长索莫丘举起两个大拇指称赞和平方舟医院船漂亮、先进。江山 摄
▲12月14日,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CT室,海上医院院长孙涛(右一)向东帝汶防务安全部长索莫丘及东帝汶高级将领介绍医院船医疗设备。江山 摄
和平方舟在利用主平台对患者进行医治的同时,将派出专家分队赴东帝汶国防部进行战伤救护培训,并开展联合演练;医疗分队前往阿陶罗岛开设医疗点送诊送药上岛;医疗分队赴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为东帝汶妇女儿童进行专场暖心诊疗服务;医疗分队赴国防部大院为东帝汶官兵、军属集中开展贴心诊疗活动;专家分队赴东帝汶国立医院开展联合诊疗,并进行急救技能与高级生命支持培训;联谊分队分别赴东帝汶残疾人学校以及帝力大学开展健康服务与文化联谊活动,传递中国人民的关爱与友谊。
▲12月14日,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飞行甲板,东帝汶青年学生饶有兴趣参观救护直升机。江山 摄
此外,和平方舟医院船还将举办甲板招待会,任务官兵将与东帝汶海军官兵进行足球、篮球友谊赛,增进彼此了解与友情。
▲12月14日,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飞行甲板,东帝汶青年学生饶有兴趣参观救护直升机。江山 摄
中国与东帝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436年,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船队抵达东帝汶。2016年1月,由中国海军济南舰、益阳舰、千岛湖舰组成的第20批护航编队曾访问东帝汶,系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访问东帝汶。
▲12月14日,在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飞行甲板,东帝汶青年学生参观救护直升机时自拍合影。江山 摄
据了解,和平方舟自11月26日离开非洲坦桑尼亚后,连续航行18天,抵达此次任务最后一站、亚洲东帝汶。东帝汶也是和平方舟入列以来到访的第37个国家。
▲12月14日,在东帝汶帝力港码头,东帝汶民众挥动中国与东帝汶两国国旗欢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到访。江山 摄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于7月26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任务政委金毅有感而发,挥笔成“赋”,千余字囊括了任务全程。今发于此,以飨读者。
金 毅
和平方舟者,海军唯一医院船也。初造衔命,救伤于海战场。皆因国强兵壮,四海波平;遂高举红十字,寰球辗转,蹈大洋,救死扶伤,声沸海外;跨大洲,怀仁扬善,名闻遐迩。其形也美,远而观之,若银燕翱翔碧波之上;近而视之,似雪山昂首层峦之巅。列阵铁骑,英气焕然,娇躯飒爽,须眉惜逊三分姿,巾帼喟输七分刚。
丁酉闰六月初四,方舟解缆舟山,受命环非造访。是时,骄阳炎灼,暑气蒸腾;亲友执手作别,千嘱万咐,依依然热泪盈眶。鸣笛启航,惊起白鸥无数,若随若离,若送若恋,漫天徊翔。
出征者,三百又八十一人。医护百余名,皆拔诸四海之菁英,尤以海医大为栋梁,然军装初换,多非谙海熟洋。及至穿台海,渡南海,越马六甲,踏印度洋,风烈浪狂,浩浩兮海天倾覆,令花容失色;滔滔兮波涌起伏,教搅胃翻肠。然军中儿女,人似浮萍仍志若磐石,身如轻絮却心比坚钢。万丈意气,千仞豪情,怀碧血丹心;两肩使命,一身肝胆,藐排山雪浪。弃家雀之志短,流连花间理羽梳妆;慕海燕之毅勇,翩跹雨中展翅昂扬,扶摇凌云,搏风击浪。
千里走单骑,朝沐曦轮①之煦辉,暮披星辰之清光。经南亚,泊科伦坡,华人华侨相告,探舟问医奔忙。走亚丁湾,会师护航官兵,战友手足情长,欢喜异常;并肩习搜救,联演砺兵锋,弯弓射天狼。靠吉布提港,背药箱,顶酷日,行赤地,钻陋棚,以中国最拔萃之医术,援东非顶贫穷之民氓,义薄云天,泽披洪荒。入红海,过苏伊士,进地中海,经停马拉加,憩之海岸,游于街巷,重整精神再启航。跨直布罗陀海峡,叹无敌舰队②之枭霸,未逃折戟沉沙之仓皇,一朝战败,帝国没落,蹶踣懊丧。抵大西洋,方舟南行,携萧瑟长风于舷杆,挽纷飞落霞于桅樯,步陌途路漫漫极目苍茫,拓新径风猎猎雄心浩荡。至塞拉利昂,多难之邦,才驱埃博拉之虎,又遇泥石流之狼,褴褛饥民,赤脚小贩,长街熙攘;方舟迎喜,诞和平宝宝,哭声嘹亮;念及天灾遗孤,白衣进山探望;嗟乎,方舟悬壶可解身上顽疾,医生妙手难开济世良方。行加蓬,总统莅身方舟,慰患赞医,极尽褒奖,致谢忱无以言表,托要员以授勋章,厚情状青山入霄,挚爱类绿水悠长。鞍马未歇,踏波几内亚湾,船靠刚果(布),眺草木之森茂,赏繁花之竞放;未曾想,弹坑新绿掩疮痍,鲜衣华服藏旧伤;生民无计,难抑恶疾之横行;医者少药,苦缺长房③之竹杖④;华佗来,喜天降,倾青囊⑤,施歧黄⑥,海有岸,爱无疆。不日登岸罗安达,土肥地沃,物华天宝,西非明珠下受尽殖民之苦,溢彩流光中常忆黑奴之殇;方舟泊埠,万民蜂拥;扶老携幼,摩肩接踵;呼儿唤女,鼎沸盈汤;医护掖累,仁济苍黎⑦祛邪症,德达市井⑧获颂扬。方舟启碇,绕好望角,北上莫桑;诊医余暇,行足美丽马普托,金合欢之都,蓝花楹之乡,自然馆里赏标本,毛泽东路参画廊,神若逸云之飘飘,心若长风之爽爽。续战坦桑,传统友好,欢聚甲板,联谊广场,唱劲歌如迎兄弟,献热舞似聚邻坊;更有坦赞铁路,四十载延情不止;专家陵园,几代人续援未旷;至方舟归去,总统亲临送行,忆及先辈,念兹在兹,情绵绵山高水长,意悠悠云阔天广。自此非洲行终,方舟驰骋,横跨印度洋。至东帝汶,白衣天使,剂药解忧愁,圣手护健康;孤岛留身影,口碑镌市巷。
方舟之行,曜目光芒;佳节盛期,未曾错享。逢国庆,驻加使馆设筵,官兵举觞,淡水作玉液,清茶胜琼浆,共祝祖国母亲,春秋安泰,万年永康。遇中秋,浩空月朗,千里婵娟清辉冷,万家灯火思无量,念桂香,泪潸然,自难忘。最喜党开盛会,方舟满旗张灯,官兵击鼓喧乐,心澎湃同洪波汪洋,血沸腾共虹霞炫煌。
传友谊,涉三洋,踏破十万里⑨风浪;播仁爱,历五月,祛除五万例⑩疾伤;行大道,走三洲,收获十国家荣光。慷慨军中儿女,虽无鼙鼓催鞍之铿锵,亦少仗剑御敌之豪壮,然胸怀慈心善德,行舟不辞天涯远,悬壶当念海角近;纤手织就和谐网,挚诚添得侠骨香。
有道是:银汉耿耿,昭华夏医者仁心;碧海迢迢,鉴中华大国担当。
注① 曦轮:早晨的太阳。
注② 无敌舰队:中世纪西班牙王国国力的最高象征,曾经所向披靡,十六世纪末征战英伦失败,西班牙从此跌下世界海上帝国的宝座。
注③ ④长房、竹杖:费长房,相传得仙人医术真传,手持竹杖,悬壶行医济世,竹杖可驱疾鞭鬼。
注⑤青囊:相传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将医书装在青囊内相送,狱吏读后成医,“青囊”从此成为医术的的别称。
注⑥ 歧黄:中医的别称。黄帝与大臣歧伯坐而论道,内容记载于《黄帝内经》。
注⑦ 苍黎:普通老百姓。
注⑧ 市井:一般市民的代称。
注⑨ 十万里:本次航程约2.7万多海里,相当于5万公里。
注⑩ 五万例:未计东帝汶,本次任务已诊疗5.4万人次。
2017年12月8日于印度洋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