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解放军引入新型运输直升机 或将用于空中突击作战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报道 据美国国际航空在线网站1月10日报道称,中国军队正在引入新型运输直升机。
报道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引入了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直-8G运输直升机。该机之前被称作直-18。据称它是对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直-8运输直升机做了大幅改进后而命名为直-8G。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国产新型运输直升机 - 副本
报道称,直-18运输直升机首次试飞是在2014年。它由3台国产WZ-6C涡轴发动机提供动力。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3.8吨。它可以乘载30名官兵或者5吨货物,最大航程1000公里。新设计在整流罩中增添了小型地形跟踪雷达。
据美媒援引解放军陆军第83集团军空中突击旅指挥员宋志鹏(音)说:“我们完成了飞行训练,下一步是集中精力与地面部队一体协同行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直升机的潜在作战能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6年7月,第三机械工业部给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下达了研发任务,要求在直-5基础上研发一种能搭载20人的新型直升机,可搭载一台涡轴-5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200马力)。1969年12月15日,由飞行员王培民驾驶的2号原型机成功进行了首飞(1号机用作地面测试及静力试验)。左上小图为首飞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经过多次飞行测试,军方认为直-6的发动机功率虽然比直-5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足,尤其是单发动机布局会使其飞行安全性大大降低,最终放弃了用该型机替换直-5的计划,最终该型机仅生产了14架(另说11架)。直-6全机长20.9米,旋翼直径21米,机高5.6米,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92千米。最大航程651千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直-6前机身侧面特写,可见左侧座舱的滑动式驾驶舱门仍保存完好,该舱门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抛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直-6机身侧面舱门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从后向前拍摄的直-6货舱,最多可搭载12名士兵或1.2吨重货物,总体来看较为宽敞,但与直-5相比,并无太大提升。座舱附近还能看到一个已卸下的滑动式(右侧)驾驶舱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从前向后拍摄的直-6货舱,可见尾部的蚌式舱门,可向左右开启,方便装卸货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直-6的驾驶舱位于货舱的最前端,采用标准的双人制机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进入座舱前还能看到一个配电箱,上面标有“电力枢纽盒”字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直-6的驾驶舱仪表特写,驾驶舱内装有正、副驾驶员座椅,复式操纵系统和全套飞行仪表等。由于是基于直-5仿制而来,布局是典型的苏式风格。可见由于年代久远,各种仪表均已拆除,仅剩框架,但幸运的是,仪表上保留了详细的标牌,仍能通过标牌得知各种仪表的用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布置于座舱顶部的密密麻麻的仪表开关,从中文标识可看出大多为各种编队灯、航行灯、装卸灯等机载灯光的辅助系统开关。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对机组人员的驾机水平有较高要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顶部座舱仪表板的正下方是中部座舱仪表板,主要是机载通信设备,红圈标出的是无线电频率控制板,可见旋钮旁的几个标志,短(短波)、超(超高频)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左侧仪表板特写,还能看到一行警示语:禁止超低空快速旋转,转一周的时间不能少于30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直-6的右侧飞行员仪表特写,可见操纵杆,采用了较为传统的设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编还体验了下直-6操纵杆的手感,还是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单手即可握住操作,其上有几个用于操纵机载无线电的开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编从右侧驾驶员视角拍摄的左侧驾驶席特写。就实际体验来讲,直-6的座舱比较狭小,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是可以理解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编从右侧驾驶员角度抬头拍摄的顶部仪表板,十分好奇这么多的开关,在一次飞行中是不是都会用到?需要记忆这么多开关的位置和功能,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也是非同一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机身左侧发动机排气口特写。
(2016-11-23 08:14: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陆军30架OH-58D观察监视直升机集群编队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海军陆战队CH-46运输直升机编队飞行,取自电影《洛杉矶之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莫斯科附近军用机场,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打头阵,“率领”米-8、米-24和卡-52等直升机群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阿帕奇”武直与运输直升机密集编队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5年“抗战胜利日”,中国陆航直升机密集编队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海军陆战队CH-53“超级种马”重型运输直升机编队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陆军“黑鹰”运输直升机集群编队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南卡罗来纳国民警卫队AH-64“阿帕奇”武直编队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CH-46直升机三机密集编队,涂装是亮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南卡罗来纳国民警卫队AH-64“阿帕奇”武直编队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俄军2016年“胜利日”直升机方队集群升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陆军30架OH-58D观察监视直升机集群编队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俄军2016年“胜利日”直升机方队集群升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陆军30架OH-58D观察监视直升机集群编队起飞。
(2016-07-29 09:17: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