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新型交管系统或使F-22和F-35失隐形能力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月3日报道称,如果安全缺陷没有得到解决,一个政府要求的追踪系统会对军方最先进的战机构成威胁。
根据政府问责局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实现全球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现代化的举措可能会让任何人都能追踪F-22和F-35等美国隐形战斗机,并使军用飞机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电子战伤害。
这些安全风险源自美国联邦航空局的一项计划,该局计划不再使用地面雷达而改用卫星系统,该系统会自动报告飞机的位置、航向和其他重要信息。
世界各地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正在采用这种基于卫星的系统,因为除了运作成本低于雷达外,它有望减少延误,提高安全性,降低燃料消耗,并能适应空中交通的增加。
作为联邦航空局现代化努力的组成部分,该机构已经发布了一项规定,要求美国空域内的所有军用和民用飞机到2020年1月1日前都配备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发射端应答器,这种应答器会通过卫星广播飞机的位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空军F-22战斗机
在先前基于雷达的系统下,飞机配备的是S模式应答器,这种应答器只分享飞机高度和独一无二的应答器编码等基本数据。但ADS-B系统所传递的信息要多得多,这就会构成安全威胁。
这种应答器会广播敏感数据,例如飞机的精确位置、速度和机身尺寸,任何拥有ADS-B接收器的人都可以获得这些数据。过去,联邦航空局能过滤掉军用飞机,所以这些数据并不是公开的。然而,ADS-B应答器是直接从飞机上广播信息的,联邦航空局无法将其过滤掉。
这份报告警告说,通过在军用飞机进入和离开空中禁区时对其进行监控,普通公民乃至敌人都能轻而易举地确定其飞行模式和作战程序。兰德公司的一项评估发现,广播F-22等隐形飞机的详细和未加密位置数据会带来安全风险。
【延伸阅读】争雄F-22!中国军迷拍YF-23隐身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提起F-22,大家都知道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服役并投入实战的隐身战斗机,但实际在ATF(先进战术战斗机)项目竞标阶段,诺斯罗普公司还研发过一种名为YF-23的四代机,性能甚至还要强于YF-22,近日有中国军迷有幸近距拍摄该机,本图集就此解读。图为陈列在美国“西部飞行”博物馆的YF-23二号原型机。(图片由热心军迷AdrenaPierogi从前方传回,特此感谢 )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西部飞行”博物馆位于美国加州南部的托伦斯(距离洛杉矶不远,靠近长滩),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有很多珍贵的藏品,图为博物馆大门标识,看上去并不起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西部飞行”博物馆的早期俯拍图,还有一架道格拉斯DC-3运输机,现已不在馆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全馆面积较小,先从机库部分讲起,可见不大的机库中挤满了各个时代的战机和藏品,例如图中这架原挪威空军的F-5A战斗机,难得可以进到座舱里随便拍。F-5由原诺斯罗普公司(现已并入诺格)于20世纪50年代末研发的战术战斗机,1962年投入服役,由于性能可靠,除美军外,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一侧拍摄的F-5A早期资料图,可见该机一侧的20毫米M39航炮的维护面板呈开启状态,可见航炮的内部结构。F-5的标配固定武器是2门M39航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毫米航炮的链式供弹系统细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F-5A的座舱内景,典型的二代战机风格,均为传统仪表,连雷达都没配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仪表板上这个武器选择面板还是颇有传统风格的,可见F-5A的7个武器站(2个翼尖+5个机身)开关,红圈标出的是武器选择旋钮,左到右依次为“小斗犬”空地导弹、凝固汽油弹、“响尾蛇”格斗导弹(GAR-8为旧型号)及火箭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终于到了重头戏,本馆的顶级藏品,诺斯罗普YF-23隐身战机二号原型机(PAV-2),单机绰号“灰色幽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YF-23由原诺斯罗普与原麦道(已并入波音)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研发,首架原型机于1990年8月首飞,仅制造了2架原型机。这张珍贵的试飞资料图中,近处的这架即为PAV-2原型机,远处的为PAV-1。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YF-23全机长20.6米,翼展13.3米,机高4.3米,最大起飞重量29吨,最大平飞速度2.2马赫(可以1.6马赫超音速巡航),最大作战半径1480千米,固定武器为一门20毫米六管“火神”加特林航炮,内置弹舱可挂4枚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和2枚AIM-9格斗导弹。图为YF-23彩色剖面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世纪90年代初, 与当时洛克希德的YF-22竞标ATF(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时,实际YF-23在超音速巡航、隐身性能等多项性能指标上均优于YF-22,但因其采用了包括蝶形垂尾在内的多项超前新技术,最终美空军出于稳健考虑,选择了YF-22。图为二号机的蝶形垂尾和“海狸尾”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YF-23的双发尾喷口特写,原先安装有2台YF-120变循环涡扇发动机。可见独特的梯形截面,由于尾喷口布置在机身上方,隐身性能要强于常规布局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YF-23的其中一个梯形尾特写,遮盖板上标有“引擎启动前取下”的警示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YF-23的腹部进气道特写,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减轻重量,也能减少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外侧还有通用电气(GE)公司的徽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YF-23的前起落架舱门特写,可见菱形锯齿状隐身设计,内侧还标有“蜘蛛”的昵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YF-23的空调进气口,采用了可开闭式设计,也是为了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从侧后方拍摄的YF-23二号机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的这架是该馆的镇馆级藏品之一,诺斯罗普YF-17“眼镜蛇”的首架原型机,该机曾于1974年6月,创下美国第一种平飞时不需要启动后燃器就能超音速飞行的战斗机纪录。虽然在与F-16的竞争中落败,但后来又被美海军相中,作为F-18舰载战机再度复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该机的垂尾上也标出了其后来的地位,大字NAVY“美海军”,小字译为“F-18原型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YF-17原型机翼尖挂载的“响尾蛇”模型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人气颇高的F-14“雄猫”舰载重型战斗机几乎是美国各大航博的标配,这里也不例外,展出的是原属于VF-2“赏金猎人”中队的F-14A,可见其标志性的中队涂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4A前机身特写,座舱盖进行了模糊化处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F-5A外,机库里还有一架北美F-86“佩刀”战斗机,作为20世纪50年代战争中的两大名机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机库内的藏品还包括一架英国“鹞”式T4双座教练型短垂战机。值得一提的是,这架单机编号XZ145的T4型还原的还是另一架编号ZD993的T8型涂装,也是有些戏剧性。小图为该机原来的涂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鹞”式T4双座教练机的垂尾,还有英国皇家海军航空兵的“飞拳”徽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外,还有原属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诺斯罗普T-38C教练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T-38C尾喷口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架外形奇特的飞行器是现存唯一一架载人版的JB-1“蝙蝠”滑翔飞行器,从飞翼外形可看出也是出自诺斯罗普之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机库内还有张难得一见的F-5出口国展示板,F-5“虎“式战斗机曾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其第三世界盟国进行军火倾销的主力机种,由于该机经历过实战考验并有维护方便等特点,使其在问世后的10年内,被销售至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机库内还有台颇有历史沧桑感的早期地面模拟飞行训练器,可以追溯至二战或更早之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左为诺斯罗普JSF项目原型机模型,右为YF-23隐身战机模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诺斯罗普F-20“虎鲨”战机模型和诺格X-47项目徽标。
(2017-05-11 08:37:00)
【延伸阅读】美武库机挂百枚空空弹与F-22协同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国防部近日公开了其麾下的秘密部门——“战略能力办公室”(简称SCO)所研究的“武库机”项目,其内容是将现役的B-1B或B-52战略轰炸机改装为制空战机,与F-22或F-35隐身战机协同作战,应对中俄隐身战机威胁,本图集就此解读。图为网友制作的B-1R轰炸机CG效果图,可见机身上密集挂载的AIM-120D空空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武库机”实际并非新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军研发人员就提出在B-1A轰炸机上加装当时最先进的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变为巨型对空截击机使用。从技术层面看并无难题,B-1的最大载弹量达34吨,一枚AIM-54A导弹重0.4吨,一架F-14战机最多只能挂6枚,而B-1由于弹舱空间充足,内挂40至50枚轻而易举(如图所示)。此外B-1还能加装大功率对空搜索雷达,是理想的空对空作战平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弹舱外,按原设计,B-1B在机身上实际还有6个外挂点,载弹量达23吨。图为B-1B挂载ACM巡航导弹外挂架进行飞行测试。但后来由于美苏《削减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相关规定,B-1B取消了外挂能力,但随时可恢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波音公司曾于2014年提出为B-1B加装最新式的SABR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更强的空空探测能力),并配备射程超过120千米的AIM-120D远程空空导弹(双向数据链+GPS卫星制导),后者还是第一种具备“他机制导”(本机发射导弹后,可交由另一架战机或预警机制导)的空空弹。由于AIM-120D尺寸较小,一架B-1B可挂百枚以上。图为F-22隐身战机发射AIM-120中距空空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武库机”面临的最大难题仍是数据链系统,对此,美军已在F-15C等三代战机上开始试验“禽爪”HATE通信吊舱,可实现与F-22、F-35隐身战机的通信能力,这种长5.18米、重0.8吨的大型吊舱装有空对空、空对地和卫星数据链,能把多种来源的数据,特别是F-22获得的情报融合进统一的战场态势图景,再发给友军机,未来B-1B也可试验性挂载。图为F-15C机背挂载HATE数据交换吊舱试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按“武库机”设想,实战中,F-22和F-35隐身战斗机将利用自身的隐身优势在前方充当“先导”任务,一旦发现敌方战机群,将利用机载保密卫星数据链将目标数据传送给在后方飞行的“武库机”群。搭载有大量远程空空导弹的轰炸机将在先导战机的“引导和指挥”下,从敌方战机群的射程外,进行饱和式空空打击。图为F-22与F-35联合编队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艺术家绘制的B-1R“武库机”设想图,可见轰炸机的机腹下呈集束方式挂载的AIM-120空空导弹。从想象图看,B-1R仅使用集束式外挂架就能挂载30多枚AIM-120D,如果再加上3个大型内置弹舱,总载弹量或能达到百枚以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空空导弹外,美军还计划在B-1B上加装固态高能激光炮,因为该机的内部空间较为充足,是美军三种主力轰炸机中最适合改装的机型。
(2017-03-06 08:27: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