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领军者?中国锐意进取 美国沉默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 美媒称,中国于2017年7月公布了一项计划,希望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军者,到2030年时创造一个价值1500亿美元(约合95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3日报道,对于美国从事人工智能的技术专家来说,这份英文版长达28页的文件,是对美国未来数十年中可能是最重要的技术研究领域内领导地位的直接挑战。它概述了中国政府一项积极进取、不遗余力的计划,把发展人工智能当作中国的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这项计划同样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发决定大局的技术突破。
新美国安全中心参与翻译这份宣言并关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副研究员埃尔萨·卡尼亚说:“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已经成了中国领导层的重中之重,且各项事务已迅速启动。”
报道称,中国拥抱人工智能之际,正值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美国长期占据的领先地位已开始缩小。
在数十年时间里,人工智能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幻想。然而,过去几年,巨大的进步促使硅谷、底特律以及中国的一些巨头都豪掷数十亿美元,投资能够与人对话的一切产品,从自动驾驶汽车到家用电器。
报道称,随着伦理学者讨论应该给予能够独立思考的武器多少自主权,人工智能也成了国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马逊和谷歌等美国公司在将人工智能概念转化为真实产品方面做得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但由于担心特朗普政府将限制移民到美国的工程师的数量等因素,人工智能的很多关键性研究正在向其他国家转移,包括北京、多伦多和伦敦等科技热点城市。
报道称,对中国日益繁荣的科技界来说,推动实现该行业的下一件大事(“下一件大事”是硅谷的口头禅)正成为一种诱人的可能性。
报道认为,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快速实验,中国将成为人工智能强国之一,甚至是最强大的人工智能大国。
人工智能成为中国科技专家关注的焦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中国在“深度学习”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超过了美国,深度学习可以让机器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进行学习,是推动人工智能崛起的关键技术之一。
尚不清楚中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整体支出是多少。但中国的一个省政府曾承诺在人工智能方面投资50亿美元,北京政府已承诺向该市的一个人工智能开发园区投入20亿美元。韩国向这方面拨款近10亿美元。加拿大是该领域许多顶尖研究人员的所在地,它承诺投资1.25亿美元,部分用于吸引其他国家的新人才。
报道称,很难估量美国政府目前的投资额到底是多少。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署、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政府机构继续资助大学和私营部门的新研究。根据科技政策办公室的报告,2015年,联邦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约为10亿美元。特朗普政府表示,2017年的支出飙升至30亿美元。但本届政府表示,无法与2015年的统计进行可行的比较,因为它不确定奥巴马政府是如何计算的。
“我们可能有些在政府内部行之有效的小型动议,但我们没有一个核心的国家战略,”杰克·克拉克曾任新闻记者,现负责监管由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参与创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的政策工作,他说。“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所拥有的技术有着如此显而易见的力量和价值,我们却得不到全力支持,包括资金支持。”
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份报告显示,特朗普政府2018年的预算将在政府各部门内削减15%的科技研究资金。
“他们正好是在往错误的方向走,”曾在奥巴马手下领导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技术与创新部门的托马斯·哈利勒说。“鉴于中国已经将其列为战略重点,这就尤其令人担忧了。”
资料图片:2017年12月20日,观众在萧山机器人博展中心参观工业机器人。新华社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出海记|日媒:京东与冯氏零售在人工智能研发领域展开合作
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日媒称,中国京东集团(JD.com)宣布与香港零售商冯氏零售在人工智能(AI)研发方面展开合作。将探索人工智能在零售领域的活用方法,网络与实体店的融合等。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月5日报道,京东领导人工智能开发的副总裁周伯文评论称,将发挥在全世界运营实体店的冯氏零售的专业知识,描绘未来零售业的前景。
冯氏零售是香港大型贸易商利丰集团的控制人、冯氏家族经营的非上市公司。在华南地区运营“Circle K”品牌的便利店,还在中国、东南亚和欧洲运营服装店和玩具店等3000多家零售店。
参考消息网-出海记记者从京东获悉,2月2日,京东与冯氏零售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搭建人工智能无界零售中心,并将在人工智能平台、智能零售两个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依据战略合作协议,京东集团与冯氏零售集团将合作搭建人工智能无界零售中心,双方将基于这一中心在AI基础设施建设以及AI前沿技术研究和创新方面进行合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更加高效的零售方案,提供创新的产品、服务和内容,并在京东集团AI平台的支持下,专注于智能消费等领域的研究。
京东还将联手冯氏零售集团共同创造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O2O零售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打破线上和线下零售场景之间的障碍,开发能够管理商品、价格、库存和订购的端到端综合系统,将上游供应商、终端分销商和消费者无界连接起来。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同其他O2O场景的结合点,如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试衣、无人门店、智能导购助手等解决方案。
总部设于香港的跨国集团冯氏集团的核心业务包括贸易、物流、分销及传统与数码零售,有112年的历史。冯氏零售集团有限公司是冯氏集团旗下成员,通过统筹利亚零售等零售业务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速的零售企业,在大中华及东南亚地区供应便利店、服饰、婴幼儿用品等多类别消费品。京东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综合购物平台,目前已成长为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和零售企业,保持了远快于行业平均增速的增长。京东正在全力推动“无界零售”的落地实施,通过将自己的技术、资源、服务等积木化,成为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
两家公司一个拥有海量的线下零售场景,一个拥有迅速成长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当下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意义重大。
冯氏零售集团有限公司集团董事总经理冯咏仪女士在签约仪式当天表示:“人工智能对零售业的未来和驱动用户体验是一项必要的元素。纵观我们的零售业务,人工智能是我们的关注焦点,与京东的合作无疑将会加快冯氏零售在这方面的进程。”
“我们聚集了大量国内外一流的人工智能精英人才,同时结合京东丰富的场景和精准海量的数据,以‘为行业打造易用和好用的开放式AI基础能力’为目标打造京东人工智能平台,并将以积木式方式对内外进行赋能。”京东集团副总裁、AI平台与研究部负责人周伯文表示,“此次与冯氏零售的合作,是将京东AI技术和能力对外赋能的初次尝试,相信通过双方合作和探索的持续深入,必将形成AI+零售的巨大磁场,为行业和社会更好地赋能。”
此次京东集团同冯氏零售集团的合作,无疑是京东在通过AI等先进技术为传统零售行业赋能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月2日,京东与冯氏零售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搭建人工智能无界零售中心,并将在人工智能平台、智能零售两个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企业供图)
(2018-02-07 00:21:01)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将人工智能运用于医保领域 美国慢中国一拍
参考消息网2月4日报道 美媒称,亚马逊和另外两家美国巨头正在试图通过试验自己员工的医保范围来改变医保现状。按照中国的标准,它们落后了。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日报道,中国的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医保放在优先地位。在试验了在线医疗咨询和药物追踪系统后,它们现在专注于一个更先进的工具:人工智能(AI)。
报道称,这些公司的技术推进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北京已表示,它想在2030年前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者,并誓言要与美国在这一领域展开较量。尽管官员们强调在国防和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使用人工智能,他们也积极推动它在医保领域的应用。
报道称,中国的科技巨头已经站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它们的目标包括:创造能够提高医生效率的诊断工具。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亚太医保分析师劳拉·尼尔森·卡尼表示:“公平地说,中国的科技公司都积极参与医疗保健领域,不像美国,有些公司积极,有些不积极,”。
卡尼说:“它们中很少有谁采取中国公司这么大的动作。”
报道称,对于中国的医生来说,人工智能的进步是变革性的。
北京协和医院的眼科医生于伟泓博士表示,过去,她常常要花两天时间分析病人的眼睛,仔细查看模糊的图像,与同事讨论她的发现,然后写报告。该医院目前正在试用的人工智能软件能极大加快她完成这些工作的速度。
她说:“现在,一分钟应该都不用。”
报道表示,据设在北京的行业咨询机构亿欧智库称,目前总共有130多家企业在利用人工智能提高中国医疗保健系统的效率。其中既有科技巨头,也有大量小创业公司。
报道称,中国的一家科技公司正在与东部省份浙江最好的医疗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合作,开发自动识别早期肺癌的软件。
创立该公司的林晨曦说,他希望利用这项技术确保中国各地实现平等的医疗服务。
“在中国,医疗资源非常稀缺,而且分布不均,最好的资源集中在省会城市,”他说。“有了这个系统,如果能在乡镇医院使用,会大大改善就医体验。”
报道称,努力发现癌结节——四处移动的黑白斑点,看起来有点像罗夏测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龚向阳把这个过程比作工厂,过度劳累可能会造成体力不支和出错。
“我们每天要看大量影像,”他说。“所以我们欢迎技术,如果它能减轻压力,同时提高效率的话。”
资料图片: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的一间CT检查室。(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8-02-04 00:21:01)
【延伸阅读】港媒:解放军选高端人才投身军工 侧重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 港媒称,据媒体报道,解放军的顶级研究机构向全军集中选调了120余名急需科研人才,这是开发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的努力之一。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6日报道,据《解放军报》报道,军事科学院面向全军集中选调的120余名急需科研人才全部到位。
报道称,此次选调的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超过95%。而且在某些领域,特别是智能无人、量子技术领域拥有专长。
分析人士说,此次选调是中国成为军事技术超级大国并赶超美国武装部队技术优势的努力的一部分。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海上安全项目军事专家科林·谷(音)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美国或整个西方的激发下进行这些技术领域的探索的。”
“中国的长期愿望是在军事技术方面与这些领军者平起平坐,既是出于国防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全球武器供应者这一自身定位。”
他还说,中国希望技术上的突破能对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
他说:“中国对这些军事技术领域的探索也符合其军事战略和态势,这种战略和态势寄望于通过非对称手段来抵消美国在台湾海峡等可预见的危机爆发地区的整体军事优势。”
报道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领导的一个小组是引领中国量子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随着科学家对世界在亚原子水平的运转原理的理解日益增进,量子技术研究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开发一些应用。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中国设法把量子技术方面的任何突破用于武装部队,那它就可以获得军事优势。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军事研究项目研究人员本·何(音)说:“一个重要的好处是,它可以使用户拥有更灵敏的传感器,从而拥有更强的环境感知能力。”
何说:“信息是现代战争中的王者,拥有更优质画面的一方相较于对手而言将拥有明显的优势。毕竟,你无法对抗你看不到的东西。”
何还说,量子技术和计算机在未来若干年还将有助于破解对手的加密代码。
(2018-01-28 10:34:35)
【延伸阅读】外媒称中国决定汽车行业未来:或将率先实现汽车人工智能
参考消息网1月23日报道 德媒称,大众汽车上周公布了创纪录的销售数字。该公司2017年在全球售出的1070万辆汽车当中有418万辆是在中国售出的,而在德国只售出128万辆。大众汽车的品牌主管赫伯特·迪斯不久前在向汽车专家们发表讲话时说:“尽管堵车问题严重,但中国人仍希望拥有自己的汽车,并在尽全力实现这一愿望。”他称中国是“电动出行的主导市场”。
据德国《图片报》网站1月21日报道,如今几乎什么都有数据和统计,很多人甚至会数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以下则是关于汽车的数据:欧洲人走的距离当中有70%是在车内完成的,美国则有80%。只有中国还是轨道交通略微领先,但是用不了多久就不会如此了。
报道称,当中国人在车展上每块显示屏都要量一下时,人们还会笑话他们吗?在汽车行业内却没人再这么做了。
报道表示,中国决定着汽车的未来。亚洲消费者普遍而言更年轻,对于新技术态度更加开放,而且在社交媒体上自然也更活跃,而这不仅仅是大众汽车的看法。
报道称,自动驾驶将更早在中国实现,早晚高峰花在路上的两个小时也令这变得大有意义。汽车人工智能所能做到的一切都将率先在中国成为现实。
最重要的是:中国目前销售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就已经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多。没错,这是国家规定促成的繁荣,但是它也产生了全球各大汽车企业都需要的创新压力。它也将给德国电动车发展以至关重要的推动力。大众汽车计划到2020年就要在中国制造和销售10万辆电动车,到2025年时则要达到100万辆。
报道称,大众汽车继加利福尼亚和波茨坦之后的全球第三个未来中心1月24日将在北京开幕。中国人和韩国人早已在德国有他们的未来实验室,他们往往高薪聘请德国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因为他们希望在欧洲市场上看到自己的品牌。
报道认为,现在的问题只剩下谁更快和谁更令人信服了。(编译/赵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2017年4月19日,2017上海国际车展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是大众汽车展出的车辆。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2018-01-23 00:13:00)
【延伸阅读】人工智能创造而非取代就业
美国《新闻周刊》1月28日(提前出版)一期封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3年,詹姆斯·克劳福德创办了卫星数据分析公司——轨道洞察公司,依靠人工智能方法发掘从太空传回地球的各种数据,得到有效信息帮助人们决策。
随着公司的业务增长,对数据科学家、营销经理和招聘专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这仅仅是开始。诸如轨道洞察公司此类的企业都极度需要原始卫星数据,因此它们都从卫星公司购买,这推动了卫星热,并创造从火箭专家至维护工人等大量就业岗位。轨道洞察公司只是另类数据火爆所催生的诸多新公司之一。2016年,另类数据市值达两亿美元,到2020年有望翻一番。
有别于政府数据、股价、公司财报和消费者信用卡交易等主流数据,另类数据主要源自手机信号、工业设备上的遥感器、网络视频、推特、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以及卫星图像。利用所有这些原始数据通常意味着要将各种不同的数据联系起来,从中发现某种趋势,人工智能让这成为可能。没有人工智能,另类数据行业就不可能存在。在很多人质疑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就业之际,另类数据公司的兴起表明,人工智能实际上能创造就业,这是我们不曾预想到的。
(2018-01-22 11:51:59)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