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军队代表委员谈“史上最牛军改”:历史性突破,革命性重塑!

中国陆军

关注
迈出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历史性步伐

■辛士红

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习主席发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动员号令: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经过“史上最牛军改”,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建立起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实现了人民军队组织形态的整体性重塑,迈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军事力量体系的历史性步伐,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改革,是为了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习主席以强烈使命担当、宏大战略运筹和坚强决心意志推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谋的是民族复兴伟业,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安全发展之基。他号令全军将士:“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一场大考,军队一定要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强大脑”,解决体制性障碍。调整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由四总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把七大军区调整划设为五大战区,目的是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军委高效指挥部队,确保军委科学谋划和加强部队建设管理。

“壮筋骨”,解决结构性矛盾。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裁减军队员额30万……这些都不是单纯的撤并降改,而是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的优化,有力推进人民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增活力”,解决政策性问题。组织修订军官法、兵役法,研究制定士官条例、义务兵条例;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机制,构建完善军人荣誉制度体系……体现军事职业特点的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建立。

这一切,都是为了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

破茧成蝶,从来都是痛苦的过程。能不能直面利益得失的考验,能不能理解改革、拥护改革、投身改革,是对官兵政治上最现实、最直接的检验。

“历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创造的。”多少难舍的个体之失,终将换来整体之得;多少难弃的局部之失,终将换来全局之得。

一支矢志不渝变革图强的军队,一定能够跻身世界一流,续写战无不胜的荣光。

陆军某旅政委武仲良代表——

帅者先,则卒必勇

河南新县,曾经的鄂豫皖苏区首府,几乎“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离开新县人武部政委岗位快5年了,陆军某旅政委武仲良代表说,每当改革攻坚碰到难题、想歇口气的时候就总会想,那些为国牺牲的先烈们,会希望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度?有一支怎样的军队?

“强国必强军,强军必改革。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回想起2014年9月30日,自己作为英模代表出席首个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时,望着习主席庄严整理花篮缎带的身影,武仲良说,他深深理解领袖的初心与情怀。

“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统帅的话意味深长。作为新型作战力量部队的“领头羊”,武仲良懂得,番号改了、臂章换了,不等于战斗力提升了,从“瘦身”到“强体”,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改革后的攻坚,不比改革前轻松。

帅者先,则卒必勇。武仲良和班子成员达成共识:空中第一跳、水下第一潜、陆上第一枪,班子成员必须打头阵、作示范。

“新型作战力量是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武仲良说,“改革攻坚,就是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不能胳膊上挂了新牌子,心里还守着旧摊子。要知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敌人知道!”

(解放军报记者 邵薇)

海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长李超代表——

勇挑重担 敢蹚新路

“戴明盟是我的师父、我的偶像,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乘着改革强军的疾风迅雷振羽高飞、搏击海空,不辜负习主席‘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的嘱托。”

去年,海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长李超代表所在的海空雄鹰团完成调整改革后,戴明盟不忘提醒他:海空雄鹰团的编制变了,但海空雄鹰的精神要坚守。

戴明盟曾任海空雄鹰团的飞行员和飞行大队长。作为戴明盟的“后舱”与“后任”,曾与舰载机飞行员选拔擦肩而过,但李超的使命感多于遗憾——如何牢记习主席嘱托,适应新体制新编成,锻造拳头力量,打造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是摆在他这位海军航空兵首位蓝军分队长面前的考题。

李超时常想起,2013年8月28日,习主席冒雨观看戴明盟驾机陆上滑跃起飞和阻拦着陆训练。戴明盟曾说,那天的雨帘把飞机座舱盖完全盖住,指挥员让他自己决定能不能飞,他毫不犹豫地向指挥员请示起飞。

李超深深懂得,勇挑重担,敢蹚新路——这是海空雄鹰的基因、刀尖舞者的姿态,也是改革攻坚的法宝。

“那一天,习主席对舰载机飞行员‘再接再厉、深入钻研、勤学精练’的嘱托言犹在耳。”李超说,不夸张地描述,现在每天除去休息时间,飞行员们不是在飞行,就是在研究飞行。最让他感动的,是那些因为改革离开了领导岗位的“老飞”们,也一样分秒必争、不肯懈怠。李超告诉记者:“我们时刻准备着,等待习主席的召唤与号令!”

(解放军报记者 邵薇)

空军航空兵某旅机械师高东垒代表——

书写出彩的军旅人生

高东垒代表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对他的注意:“位卑未敢忘强军,我要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出彩的军旅人生。”

“我牢牢记着习主席的嘱托和鼓励。”高东垒回忆道:2014年3月11日,习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习主席还指出,广大官兵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忠诚使命,努力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出彩的军旅人生。

问起他在军队改革重塑中的经历,高东垒回答:“去年4月,我所在的团改编成旅,我还是担任机械师的工作。”

事实上,高东垒经历的改革阵痛并不少。那年,部队换装新型战机,从事了近20年老飞机维修保障工作的高东垒,面临“下岗”的危机。面对全新挑战,高东垒摒弃陈旧观念、拓宽素质能力,再次成为机务战线的新标杆。

“你的动力从何而来?”记者问。高东垒略显激动:“越是困难棘手越要敢为人先,越是改革转型越要勇于担当。面对改革调整,今年仅我们机务大队就有数十名干部要转业,还有一批官兵要转隶分流、转换岗位,但只要在岗一天,大家都会努力书写出彩的军旅人生。”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政委陈剑飞代表——

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去年10月26日,习主席在军队领导干部会议上指出:“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考量,充分认清强军的光明前景,充分认清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只争朝夕,紧抓快干,确保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政委陈剑飞代表现场聆听了习主席重要讲话,他印象深刻的是,习主席还特别强调“我军高级干部是强军事业的中坚力量,身上千钧重担,身后千军万马”,要求“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为党工作,忠实履行好职责”。

领袖嘱托,饱含深情。陈剑飞说,总局是军委机关服务保障的“总协调”“总枢纽”“总管家”,这个担子并不轻。仅举一例,总局成立以来接收军委机关各部门和原总部的很多遗留问题,涉及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每一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大事难事看担当!”陈剑飞介绍,总局坚持矛盾不上交、问题不下卸、责任不推诿,坚决按照军委部署推进各项工作,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截至2017年底,已清理办结遗留问题278个。

“总局今年要继续啃三块硬骨头: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清理超面积住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每一项工作都很艰巨。”陈剑飞说,“功成不必在我,但成功必须有我,正如习主席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所指出,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解放军报记者 梁蓬飞)

武警警官学院科研学术处处长雷敏委员——

捷报是最好的回报

“当时我在第三排,远远看见习主席阔步走来……”说起今年2月2日作为党代表出席武警部队第三次党代会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武警警官学院科研学术处处长雷敏委员用了两个字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激动!”

今年1月10日,习主席向武警部队授旗并致训词。想起那一幕,雷敏也是记忆犹新。

“虽然当时我并不在现场,但是通过远程视频传输系统见证了那个历史性时刻。”雷敏说,“那一刻,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涌上心头。”

雷敏动情地说,“要坚决听党指挥”“要加快建设发展”“要聚力练兵备战”“要坚持依法从严”,习主席的训词字字千钧、掷地有声,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武警部队指明了前进方向。

“每一个岗位都是推进改革的战位。”把训练场当战场的雷敏,曾经凭借精湛的本领赢得警营“霸王花”的威名。如今,转任科研学术处处长的她,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将科研训练资源聚力练兵备战,培养出更多能打胜仗的基层指挥人才,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雷敏说,重构重塑后的武警部队,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奋力推进改革强军之际,学院不断培养出大批高素质人才,书写新时代强军答卷、传回胜利捷报,就是对习主席殷切嘱托的最好回报。

(解放军报记者  邹维荣)

刊于今日军报“两会特刊”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解放军报

刊期 |   20180466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韩 成 李 华 

责任编辑:赵林孟 付潇翔 祁 政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