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3月15日报道 日本广播协会网站3月14日报道称,日本政府正推进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念及F-35B隐身战斗机,自民党拟定了要求采购具备短距起降能力的最新锐战斗机等的建议草案。

日本政府决定今年修改《防卫计划大纲》,在多大程度上触及部署航母等具有“攻击敌方基地能力”的装备问题成为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自民党安全保障调查会推进拟定了建议草案。

草案指出,半岛国家开发核武器和导弹,中国扩大进出海洋等,安全保障环境是战后最大的危机,要实现新一代通用的、有实效性的防卫体制。草案念及F-35B,提议采购可以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的最新锐战斗机,还要求改装“出云”号护卫舰(准航母,本网注)等以实现战斗机在舰船上起飞降落。

自民党将于5月向政府提交建议草案。围绕引进F-35B隐身战斗机和护卫舰航母化问题,在野党也有反对的声音,称这些“违反专守防卫(理念)”。今后,建议草案内容必将引发朝野党讨论。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3月13日报道称,3月7日,在长崎县举行的一场仪式上,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艘朝日级导弹驱逐舰入列。

海上自卫队称,这艘151米长的舰艇名为“朝日”号(舷号119),不久前由造船企业三菱重工业公司交付,现已入列驻扎在佐世保的海上自卫队第二护卫舰队。“朝日”号于2016年10月下水,2017年年中开始海试。

海上自卫队预计将总共拥有四艘朝日级驱逐舰。第二艘该级舰“不知火”号于2017年10月12日下水。

根据《简氏战舰年鉴》,朝日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5100吨,采用复合燃气涡轮电力推进系统,由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驱动。

该级舰航速最高可达30节,可搭载230人,飞行甲板能够容纳一架三菱SH-60反潜直升机。

朝日级驱逐舰装备了一门127毫米Mk45舰炮和两部Mk15“密集阵”20毫米近防炮系统。该级舰装备了能够发射90型反舰导弹和RIM-162B改进型“海麻雀”Block1防空导弹的发射装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日本海上自卫队首艘朝日级导弹驱逐舰“朝日”号正式交付。(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3月13日报道称,3月12日,在日本中部兵库县举行的一场仪式上,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九艘苍龙级攻击型柴电潜艇正式服役。

海上自卫队称,这艘84米长的潜艇名为“清龙”号(舷号为SS-509),不久前由造船企业三菱重工业公司在神户交付,它已入列驻扎在横须贺的海上自卫队第二潜艇舰队。“清龙”号潜艇于2016年10月下水,是三菱重工业公司制造的第五艘该级潜艇。

第十艘苍龙级潜艇“翔龙”号(舷号为SS-510)于2017年11月下水,它由川崎重工业公司制造,该公司已经制造了其他四艘该级潜艇,“翔龙”号预计将于2019年3月开始服役。海上自卫队计划到2021年3月总共拥有12艘这种潜艇。日本2016财年预算批准了第12艘潜艇的资金。

根据《简氏战舰年鉴》,苍龙级潜艇宽9.1米,艇体吃水深度8.4米,水面排水量2947吨,水下排水量4100吨,水下航速最高可达20节,水面航速最高12节。

苍龙级潜艇装备六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能发射日本研发的89式重型鱼雷。每艘潜艇还能针对敌方水面舰艇发射UGM-84C“鱼叉”中程反舰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日本海自“清龙”号柴电潜艇服役仪式现场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死灰复燃!日欲购F-35B配出云级航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读卖新闻》近日报道,日本防卫省正争取在2019年防务预算中加入从美引进F-35B隐身短垂战机的相关经费,并正研究将出云级直升机航母改装后,搭载F-35B作为轻型攻击航母使用,颇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节奏,本文就此解读。图为外国军迷制作的出云级航母搭载F-35B想象图,注意还将舰艏的“密集阵”近防炮挪到了舷侧,防止干扰F-35B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首先了解下F-35B。F-35B(海军陆战队型)是F-35系列三型号中吨位最小的,外形尺寸与F-35A相当,全机长15.4米,翼展10.7米,机高4.3米,最大起飞重量27吨。本图展示了同一俯拍角度的F-35三型号外形对比,F-35A的识别特征是有固定航炮,F-35B是看座舱后部的升力风扇,F-35C的整体尺寸(特别是翼展)均大于前两者,比较容易识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对比图详细列举了F-35系列三型号的作战性能,其中F-35A(空军型)是唯一配备固定航炮的型号,F-35B则是三型中唯一具备短垂起降能力的,而F-35C(海军舰载型)是三种型号中尺寸最大的,其作战半径也是三型中最大的,三种型号的最大平飞速度均为1.6马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本航空自卫队此前已从美国购买了38架F-35J(F-35A的日本出口型),其中37架将由三菱重工负责组装。但空军型的F-35J不具备上舰能力。图为2017年6月,由日本三菱重工自行组装的AX-5号F-35J隐身战机首飞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如果说日本引进F-35J的目的主要是为练手和积累隐身战机使用经验的话,那么引进具备短垂起降上舰能力的F-35B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图为F-35B短垂着舰动态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洛马公司官方公开的F-35B作战性能看(如图所示),单架F-35B在执行空中遮断任务,携带2枚454千克级JDAM卫星制导炸弹和2枚AIM-120空空导弹(只使用内置弹舱)时,最大作战半径可达876千米,要远超采用同等载弹量的AV-8B和F-18C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图展示了F-35C(海军)舰载型能(计划)搭载的各种对空、对地武器弹药,F-35B也能挂载其中的大部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下面再来看日本F-35B的未来母舰,出云级直升机航母(国内一些媒体称其为“准航母”其实并不准确)。2017年3月22日,出云级2号舰“加贺”号的服役曾引起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因其直接沿用了已被击沉的二战日本海军航母“加贺”号,军国主义复兴意味十分明显。图为“加贺”号(DDH-184)出港海试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出云级的开发代号称为22DDH(平成22年,即2010年,DDH:直升机驱逐舰缩写),实为日向级直升机航母的放大版,与后者相比,增强了两栖运输能力。出云级共建2艘(“出云”号及“加贺”号),每艘全长248米,全宽38米,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7万吨,最大航速大于30节。每艘最多可搭载28架舰载机。图为出云级直升机航母两视图,除直升机外,在舰艉甲板可见F-35B短垂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日本海自“出云”号(中)、“日向”号(右)直升机航母与美军尼米兹级核航母编队航行,可见三者的尺寸差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日本官方在极力淡化出云级直升机航母的潜在进攻性用途,称其只会用于反潜和夺岛作战,但敏锐的日本模型厂商在推销模型时并未避讳这点,甚至连出云级改装后增加的滑跃飞行甲板都已表现出来,注意滑跃甲板的位置类似英国无敌级,无需移除舰艏的“密集阵”近防炮,还能看到甲板上的2架F-35B模型,但图中的舷号181(实为“日向”号)标注错误,应为183或184。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35B可以利用滑跃甲板实现满挂弹起飞。图为F-35B短垂滑跃起飞动态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西方军事专家分析,每艘出云级最多可搭载10至12架F-35B短垂战机。图为日本模型厂商2017年推出的“加贺”号航母模型,注意图中出现的F-35B短垂战机模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如果按每艘出云级搭载12架F-35B战机(每架搭载2枚454公斤级JDAM炸弹)计算,理论上一艘出云级搭载的F-35机群可向半径876千米范围内的任意目标投弹10.8吨。这张示意图标出了F-35B从日本本土的岩国基地起飞,所能覆盖的作战半径(876千米),可打击包括半岛、中国东海以及冲绳附近的大部分区域,就此推算,如果将F-35B部署到出云级航母上,可将这个打击圈进一步前移,例如从冲绳或者黄海附近起飞,理论上可威胁到中国内地地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然出云级在进行轻型航母改装时,也会面临一些技术性难题,但都可以按由美海军目前研究出的方案加以解决。难题之一就是F-35B在短垂起降时,下折的F-135涡扇发动机喷口喷出的高温热流对飞行甲板会产生严重的烧蚀现象,美海军黄蜂级及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为此都进行了专门改装。图中可见F-35B降落式,甲板上的烧蚀痕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直接在甲板上铺设“热喷涂防滑涂层”,经试验测试,能大幅缓解F-35B尾喷管在起降阶段对飞行甲板的烧蚀现象。图为美海军使用专用设备在甲板上铺设“热喷涂防滑涂层”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从表面上看,2艘能搭载10至12架F-35B的出云级轻型航母并不能对亚太地区军力平衡产生大幅影响,但其产生的潜在影响是十分恶劣的,意味着日本已突破了战后日本宪法第九条对其发展进攻性军力的限制,或许近几年内,人们就能看到日本推出更大吨位的,能够搭载更多F-35B战机的中型或大型航母,已沉寂70多年的日本军国主义亡灵或将死灰复燃,这才是周边国家应当高度警惕的。图为出云级首舰“出云”号海试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加贺”号(左)服役当天,与“出云”号(右)并排停靠航拍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加贺”号与“出云”号并排停靠资料图。

(2017-12-28 08:51:38)

【延伸阅读】借尸还魂!加贺号变直升机航母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加贺”号(DDH-184)直升机航母(日自称:“直升机驱逐舰”)于3月22日入列服役,意味着2艘出云级正式交付完成。西方军事专家称,“加贺”号服役后,将大幅增加海自的反潜战和离岛两栖登陆能力,本图集为您简析。图为3月22日当天,从码头上拍摄的“加贺”号直升机航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提“加贺”号,人们很快就会和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的“加贺”号航母联系起来,该舰曾为侵华日军的几艘主力航母之一,参加过日军偷袭珍珠港行动,后于中途岛海战期间被美军炸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加贺”号为出云级直升机航母2号舰,该级的开发代号称为22DDH(平成22年,即2010年,DDH:直升机驱逐舰缩写),实为日向级直升机航母的放大版,与后者相比,增强了两栖运输能力。出云级全长248米,全宽38米,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7万吨,最大航速大于30节。图为出云级直升机航母两视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出云级标配为9架反潜直升机,最多可载28架。图为日本海自“出云”号(中)、“日向”号直升机航母与美军尼米兹级核航母编队航行,可见三者的尺寸差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定位为舰队旗舰,出云级只具备点防御防空能力,近搭载有2座米“密集阵”近防炮和2座“海拉姆”近防导弹系统。图为“加贺”号飞行甲板(舰艏前端)上布置的20毫米“密集阵”加特林速射近防炮特写,摄于2017年3月22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加贺”号(左)服役当天,与“出云”号(右)并排停靠航拍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海上自卫队队员在“加贺”号飞行甲板上列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加贺”号2015年海试出港视频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加贺”号舰艏特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5年8月拍摄的“加贺”号直升机航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刚下水时的“加贺”号航拍图,此时飞行甲板还未完成铺设。

(2017-03-23 16:43:00)

【延伸阅读】日本防空导弹掉落东京街头 遭人偷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日本陆上自卫队队员和警察正在检查掉落弹头的“霍克”防空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称事发地点位于东京地区某高架桥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MIM-23霍克导弹由美国雷神公司开发,1957年开始服役,随后出售给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霍克”导弹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有效射程40公里,使用破片摧毁型弹头。

日本自卫队也装备有霍克导弹,此外还有03式中程地空导弹、爱国者导弹等防空系统。图为陈列在美国海军陆战队博物馆中的霍克导弹。

(2016-02-02 14:26:48)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