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3月16日报道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3月14日报道称,大约354公里宽的海面将瑞典与部署重兵的俄罗斯港口加里宁格勒隔开。瑞典国土的狭长形状导致它容易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空袭。此外,瑞典及邻国芬兰保持着中立地位,它们是波罗的海周边仅有的两个非北约国家。
因此,瑞典曾在冷战期间着手保护自身不受大国入侵,制定了动员全民和基础设施的计划以捍卫国土。后来苏联解体,一个新的和平时代降临,这些计划也就被搁置了。
如今,瑞典打算改变这种局面。
2017年初成立的一个标志性委员会正在做相关铺垫,以给瑞典的“全民防御”理念注入新活力。这可能会让瑞典准备好动员社会各界阻挡一个非特定外国对手的入侵。听上去这个对手指的是俄罗斯。
在最近访问华盛顿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瑞典防务委员会负责人比约恩·冯叙多及该委员会秘书长汤米·奥克松解释了他们对重振瑞典国防架构的展望。他们认为,国防架构必须能够让该国抵御大规模入侵3个月。
奥克松说:“当我们谈论民防体系时,我们指的是社会上一切民间活动,包括医疗保健,当然也包括避难所,包括私企等所有方面。这是一场全国总动员,也是制订计划,以图在最糟糕的情况下集合全社会各界之力应对一场军事攻击。”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的马格努斯·努登曼说:“冷战期间瑞典因此而闻名。瑞典当时拥有非常细致详尽的计划,包括怎样设计车库,以便能将它们用作避难所。”
在这一工作的早期阶段,瑞典防务委员会抓住了两大关键原则:全面动员瑞典军队需要一周;盟友的地面部队需要3个月才能全面抵达并协助瑞典保护国土。
关于第一点,冯叙多说,动员整个国家需要时间,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在这一周内,瑞典民众将不得不尽力保护自己——冯叙多声称瑞典公众已经很镇静地接受了这一点。
第二点可能更具争议,因为它并非根据各方政策得出,而是基于历史研究以及与盟友的交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瑞典海军战舰从穆斯克地下基地开出。(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可防核打击!战机军舰从地下基地出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战斗机和战舰从地底基地出动,这种通常在科幻电影和动画中出现的桥段,其实是有现实原型的,例如北欧军事(小)强国之一的瑞典,受限于有限的国土面积,在冷战时期为了防止己方主力部队在首轮打击中被敌军摧毁,曾在20世纪60年代修建了大量的地下基地,本图集就此解读。图为从地下基地开出的瑞典空军Saab-37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实际上,瑞典修建地下基地的传统甚至可追溯到二战期间的1941年,当时瑞典军方在哥德堡修建了第一个大型地下空军基地,代号F9,后于1943年建成。本来军方曾计划将全国的空军基地全部地下化,但受限于高昂的成本,最后只有F18基地在1950年得以建成。如图所示,为了能在低矮的地下隧道中通行,Saab-37还采用了可折叠式垂尾设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18地下空军基地位于地下30米处,可以抵御战术核武器直接命中,至今仍在使用中。最早的F9基地现在已对外开放,成为了博物馆,图为F9基地中展示的Saab-37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提到地下海军基地,人们通常会想到苏联的潜艇基地,但下面要讲的穆斯克地下海军基地是目前仍在使用中的,而且可能算是全球最大的地下海军基地之一,其位于瑞典斯登哥尔摩群岛南部的穆斯克岛上,最初于1950年开建,1969年竣工,地下占地总面积约1.5万平米,共设有3个泊位,每个泊位长140米,水深7米,可停泊多艘驱逐舰或潜艇。图为穆斯克海军基地分布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穆斯克基地内的这些地下船坞都位于花岗岩洞穴内部,也设计成可抵御战术核武器打击,除船坞外,基地内还设有军火库、野战医院等配套设施,十分完备。图为停泊在穆斯克地下海军基地的瑞典海军维斯比级隐身战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停泊在穆斯克地下海军基地的哥特兰级柴电潜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地下船坞在必要时也可排水抽干,进行舰体大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停泊在穆斯克地下船坞内的哥德堡级轻护舰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正在驶出穆斯克海军基地洞库的瑞典海军哥德堡级轻型护卫舰,洞口设计十分隐秘,可防止敌方卫星和航空侦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停泊在地下船坞内的哥德堡级导弹护卫舰。
(2017-12-26 08:50:08)
【延伸阅读】揭秘苏联冷战地下潜艇基地:曾存核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近日,有俄网友前往位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市游玩,参观了这里的热门景点“825”军事基地。这是供冷战时期,苏联海军潜艇秘密藏身的秘密基地。在苏联军方的解密文件中它只有一个代号:825GTS设施,该基地曾驻扎过多型潜艇并储存有核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825基地内,还原的核武仓库,在特种灯光的映衬下,尽管观众面前的只是复原模型,但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冷战氛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海卫-M1”型袖珍潜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海卫-M1”型袖珍潜艇可容纳两名艇员,用于隐蔽运送海上侦察和破坏小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825”地下基地的平面分布图,可见大部分设施均位于挖空的地下工事内,外界很难通过卫星或航空侦察发现该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地下潜艇基地入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克里米亚半岛基地群分布图,可见“825”基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基地内的局部图之一,可见厚厚的合金防爆门,从设计上应该是可以抵御重型航空炸弹或战术核武器产生的冲击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冷战时期的“825”基地外部资料照片,可见停泊有多艘苏联海军潜艇和水面战舰,还有浮动船坞,可看出该基地的重要地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基地内部通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位于基地内部的潜艇船坞,冷战时期,苏军潜艇可通过专用水道开入基地内进行维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基地为方便观众想象当年的场景,还专门放置了一艘缩比例的潜艇模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这个角度就能联想出当年潜艇在这里停泊的场面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一角度拍摄的地下潜艇船坞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游客可以体验一把水上游览当年潜艇船坞的感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基地内还用穿戴核生化防护服的人物模型,又增添了不少冷战氛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该基地的最大亮点之一,核弹头储存仓库,可见前方还有一个专用的铅制防护门,能大幅降低放射线对人员的危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基地内还原苏联老式柴电潜艇内部的场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一角度拍摄的地下潜艇船坞之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基地外部展区还有一架雅克-38短垂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今日基地外的港湾,停满了各种游艇和民船,已看不到当年冷战时期的痕迹。
(2017-01-23 08:18:43)
【延伸阅读】大批中国战斗机惊现欧洲某国地下洞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提起地下机库,大家通常都会想起一些科幻电影中的经典设定,例如电影《独立日》中秘藏有外星飞碟的美军绝密基地51区,其核心设施均设在地下。影片后半段,主角驾驶飞碟飞向外星母舰时,也是从地下直接起飞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类似的设定在电影《特种部队 眼镜蛇的崛起》里也出现过,图为特种部队设在埃及沙漠地下的秘密基地,可以停放多架垂直起降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出动时可以直接垂直起飞,通过圆形顶盖升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现实中的地下机库(也称地下洞库)是一些国家的空军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战机的防空袭能力(生存性)而修建的专用基地,通常依山而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防空袭能力。图为二战时期的地下机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地下机库的结构示意图,通常在机库上方的山体内部都会挖空,并增加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增强防空袭能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瑞士山谷中的迈林根空军基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下洞穴基地之一图为迈林根洞库基地 入口。(图片来源:@彩虹熊_白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该基地的最大特点就是洞库内的战机进出完全靠顶部的吊车完成,飞机进出全在头顶上运行。图为正在利用顶部吊车移动的F-5战机。(图片来源:@彩虹熊_白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挤满“猎人”战机的洞库基地内部。(图片来源:@彩虹熊_白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顶部吊车吊运A-7攻击机。(图片来源:@彩虹熊_白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顶部吊车吊运幻影战斗机。(图片来源:@彩虹熊_白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5战机从洞库基地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瑞士外,瑞典空军出于战备需要,也建有完备的地下机库,图为地下机库的入口,整个地下基地类似一个马蹄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地下机库入口,可见厚厚的防爆门,可见内部还停有一架J-35“龙”式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内部采用了拱形结构,具有较强的抗轰炸能力,还能看出其采用了多区分段结构,可容纳多架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停放在洞库内的萨博-37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了方便调度战机,在机库最中央还有一个旋转台,便于战机向不同方向移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停放在洞库内的萨博-37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地下洞库的其中一个区块,还能看到陈列有多架直升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停放在地下洞库内的萨博-37战机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地下洞库的另一个区块,远处还停有一架轻型飞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库内战机的生存性,地下机库还设有多个出口,图为机库的第二个出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瑞典JA-37战机拖出地下洞库瞬间,可见战机垂尾为了方便进入机库还处于折叠状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正在开出地下加固机堡的F-16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北欧国家外,一些东欧国家在冷战时期也建造过地下洞库,例如图中一架东欧国家空军的米格-21正在滑出地下机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南斯拉夫的普里什蒂纳-斯拉蒂纳地下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冷战时期,中国为阿尔巴尼亚援建的地下洞库,内部还挺有多架歼-6战斗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外媒报道,出于战备需要,中国自70年代也修建了大批地下机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可以容纳多种机型。图为正在开入地下机库的歼-8战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国国内最有名的一个洞库机库,要数位于北京市郊昌平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小汤山空军基地)的洞库。
图为小汤山空军基地洞库内部,可见其内部容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图为停放在地下洞库内的中国空军歼-6战机群。
(2015-12-10 08:02: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