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旧战场焕发新生?加媒称美军利用威克岛遏制中国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据加拿大“数字杂志”网站报道称,威克岛上的生活在大部分时间里看上去都很平静。
在这个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小型机场里,空白的“飞行活动”的牌子预示着这里既没有飞行,也没有活动。
不过,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一架美军飞机降落在这里加油或运送物资,给这个世界上最偏远的地方之一带来些许活动。
这个在灰色的大海上略显突兀的小型珊瑚礁似乎不大可能是一个拥有长期驻军的地方。
它位于夏威夷以西2000英里(3500公里)处,有4名美国军人常年驻扎在这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威克岛风光
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军事历史和该地区不断变化的力量格局,这片布满沙石的小岛将继续对美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空军上尉马克·布莱哈说:“威克岛上承载着太多荣耀。”他说,美国参加二战后的首次作战行动之一就发生在这座岛上。当时,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几天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这里击退了日本的攻势。
他说:“回想起海军陆战队保卫这座岛屿时的情景真是太震撼了。他们从一个掩体跑到另一个掩体。”
几天之后,日本人又来了,而且做好了更加充分的准备。这一次他们攻占了威克岛。当年美军的一些掩体和其他战争遗迹仍基本上保存完好。
曾经在战争中沾上血迹的珊瑚海滩现在到处都是塑料垃圾,用残酷的证据表明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已经变成了人造垃圾场。
在此派驻一年的布莱哈手下有3名士兵。他的职责就是确保美国在这座岛上拥有长期驻军。当美国本土的一天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这里的太阳早就已经落山了。
总共有85个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半常驻在这里,维持着这座岛屿的运转。
报道称,如今,在太平洋地区经历了数十年的相对平静之后,威克岛重新获得了重要的战略地位。
官员们喜欢说,美国的太平洋驻军对于向该地区“投放力量”至关重要。
在整个太平洋地区都可以看到这种存在,包括威克岛和再往西1500英里的关岛以及位于日本、韩国及其他地区的一长串美军基地。
此外,美国导弹防御局在利用这座珊瑚礁来测试导弹拦截系统,目的是拦截并摧毁射向美国本土的导弹。
美国参联会主席邓福德曾经造访过威克岛,美国国防部长吉姆·马蒂斯、时任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等特朗普政府高官以及总统本人也造访了威克岛。
他们想要表明的是,在中国崛起的同时,美国并没有减少对亚太地区的控制,而且自二战结束以来,该地区的地区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由它来保障的。
在对威克岛的短暂访问期间,身为海军陆战队四星上将的邓福德在岛上的一座小型纪念碑前致以敬意,以缅怀在日本入侵和占领威克岛期间阵亡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海军士兵。
这座刻有美国海军陆战队“地球与船锚”标志的混凝土纪念碑上写着:“敌人上岛,情况不明。”那是守岛指挥官在日军来犯时向远在夏威夷的战友们发去的无线电报。(编译/王雷)
【延伸阅读】人间地狱!二战美日血战太平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底至1945年初,在广阔的海洋战场和小海岛的滩头阵地,太平洋战区盟军与日军展开全面战争。本图集所展现的就是70多年前的那惨烈一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8月24日,所罗门群岛近海军事行动,美企业号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遭日本轰炸机重创。飞行甲板受多个方向的打击,74人丧生,据说本照片摄影师也在其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8月,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美海军陆战队攻击过后,半埋在沙地中的日军尸体。这些日军在海滩上开迫击炮时被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6月25日,通过美军鹦鹉螺号潜艇(USS Nautilus)潜望镜拍摄到的画面,日军驱逐舰山風号(Yamakaze)被鱼雷击中,5分钟后沉没,无人生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10月31日,米尔恩湾(Milne Bay)附近区域,一名澳大利亚士兵头戴钢盔,手握步枪,注视着远处标准的新几内亚岛屿风光。日军早些时候在此处发动的入侵企图被澳大利亚守军击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11月5日,美军在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抓获的部分日军战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11月14日,裤型救生圈把某船只的幸存者从一艘美军驱逐舰吊到一艘巡洋舰上,该船于10月26日在南太平洋圣克鲁斯群岛(the Santa Cruz Islands)近海对日海战中被击沉。战斗中美国海军打退日本人,但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和一艘驱逐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11月16日,瓜达尔卡纳尔岛(Guadalcanal)战区以西塔萨法隆格岬(Tassafaronga),四艘日本运输船遭美军水上舰只和空中飞机的双重打击搁浅燃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2年12月8日,美军侦察队进入新几内亚岛浓密的丛林巡逻。菲利普 文森中尉在扎木筏时掉了一只靴子,只好用露营时铺地用的防潮布和背包带做了一只,凑合着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7月,美军12架A-20“浩劫”式轻型轰炸机(A-20 Havoc light bomber)中的2架,在印度尼西亚Kokas执行战斗任务。图片下方的轰炸机投弹之后被高射炮火击中坠入海中,2名机组人员丧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9月9日,所罗门群岛中部地区,美军空袭布干维尔岛托那雷港(Tonolei Harbor)日军基地期间,日军小船逃离较大舰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9月13日,所罗门群岛维拉拉维拉岛(Vella Lavella Island), “I”步兵连士兵等待追击撤退日军的命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11月,美军航母舰载飞机攻击日军占领的威克岛(Wake Island)。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11月20日,第165步兵师(前纽约“第69战队”)向马金环礁(Makin Atoll)的布塔里塔里滩头(Butaritari Beach)挺进,由于先前遭受海军舰只的轰炸,这一海滩早已成为一片火海。美军从日本人手中夺取了吉尔伯特岛的这处环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11月20日,在大举入侵吉尔伯特群岛(Gilberts)马金岛(Makin Island)之前,美军一艘巡洋舰的大炮狂轰这座环礁上的日军;巡洋舰辅炮台排炮制造出这组环状烟火的图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照片摄于1943年11月下旬,攻击吉尔伯特群岛塔拉瓦环礁岛的战斗中,海军陆战队员正向日方阵地逼近。驻守该岛的近5000日军士兵和工人仅有146人被俘,其余均被杀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11月25日,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遭神风队攻击后的场景。飞行甲板上的消防队员和散落的日机残骸。敌机袭击飞行甲板左舷侧,落入加满油准备起飞的机群,损失惨重,死15人,伤44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11月下旬,海滩横七竖八的美军尸体说明吉尔伯特群岛塔拉瓦环礁海滩登陆战的惨烈。持续3天的塔瓦拉战役,约1000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丧生;由于美军护航航母利斯康姆湾号(USS Liscome Bay)被日军鱼雷击沉,另有687名水兵丧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3年12月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低身疾速穿过塔拉瓦岛(Tarawa Island)一处海滩,夺取日军机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关岛(Guam),山坡上散落的日军尸体。他们发起自杀式冲锋,试图翻过山头,被美军歼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满载士兵的步兵登陆艇(LCI)纵队在一艘海岸警卫队坦克登陆舰(LST)的引领下,向新几内亚桑萨波角(Cape Sansapor)进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3月,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岛(Bougainville Solomon Islands),日军趁夜色渗入美军防线,美步兵在一辆坦克的掩护下固守防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6月21日,塞班岛(Saipan),美国海军陆战队巡逻队员在山腰洞穴里发现一家日本人——母亲,4个孩子,一条狗。美军入侵马里亚纳群岛(the Mariana Islands)战役期间,一家人藏身洞穴,躲避在这一带发生的激烈战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7月14日,马里亚纳群岛塞班岛塔纳伯格(Tanapag),日本人向入侵这处太平洋日军要塞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动最后的亡命攻击之后,海滩上遍布日军尸体。约1300日军在这场战斗中被海军陆战队打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9月,帕劳共和国贝里琉岛海滩,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的士兵站在两名被日军杀死的战友尸体旁。登陆战过后,驻守该岛的11 000日军中,10 695人死亡,仅200人被俘。美军伤亡9 800人,其中死1 794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9月15日,步兵登陆艇密集火箭弹火力甫一停歇、贝里琉岛(Peleliu)滩头蔽日的硝烟尚未消散,成群的“短吻鳄” LVT履带式两栖登陆车(Landing Vehicle Tracked)就踏着翻滚的水浪向这座战略岛屿的防御工事进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10月15日,美军第五空降部队袭击荷属东印度群岛(Dutch East Indies)安汶岛(Buru Island)旧纳姆丽机场(Old Namlea airport)的场景:伞投杀伤炸弹落向日本三菱Ki-21重型轰炸机。照片拍摄后几分钟,这架飞机就被大火吞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10月16日,香港九龙码头和铁路货场遭美军第14航空大队(14th Air Force)突袭轰炸,翻起滚滚浓烟。一架日本战斗机(左中)正在拉升,准备向轰炸机发动攻击。皇家海军船坞(左)之间,敌军舰只冒出火焰;小船码头之外不远处(画面前景),另一艘船被击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10月25日,一架日军鱼雷轰炸机被美约克敦号航空母舰(USS Yorktown)5-英寸炮弹直接命中后起火坠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10月20日,菲律宾莱特湾(Leyte)登陆战期间,美军收复这座被日军占领的岛屿之后,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将军(中),在其高级军官及菲律宾流亡总统塞尔吉奥 奥斯米那(Sergio Osmena,左一)陪同下涉水上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10月满载美军士兵的登陆驳船向莱特岛海滩进发;头顶上,美日双方的战斗机正在进行殊死搏杀。船向岸边靠近的时候,船上的人抬头仰望空中戏剧性的战斗场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11月25日,菲律宾群岛近海,日本神风敢死队飞行员驾驶一架受伤的单引擎轰炸机撞向美军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USS Essex)的瞬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4年11月5日,神风特攻队飞机近距离照片,这架飞机被高射炮击中冒烟,机身略向左倾斜,凶猛地撞入埃塞克斯号航母之前的瞬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一艘美军巡洋舰的主炮塔向日本冲绳岛(Okinawa)南端的日军阵地猛烈开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2月19日,硫磺岛战役初期作战阶段,一名被日军狙击手射杀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躺在硫磺岛黑色火山灰沙滩上,手中还握着他的枪。图片背景是执行入侵作战任务的美舰队的战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1月菲律宾吕宋岛登陆前夕,美军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USS Pennsylvania),身后跟随三艘巡洋舰,列队向林加延湾(Lingayen Gulf)驶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2月1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向日军占领的硫磺岛(Iwo Jima)大举登陆。一名海军摄影师搭乘海军搜索飞机,飞越海军舰队和海岸警卫队船只,从空中拍下这张照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2月23 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师第28团士兵在硫磺岛摺钵山顶升起美国国旗。硫磺岛战役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上代价最惨重的一次战役,36天的战斗,约7000美军阵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3月4日,向硫磺岛的摺钵山(Mount Suribachi)进军途中,两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将火焰喷射器对准阻碍他们前进的日军防御工事。左:列兵 理查德 科莱特,来自威斯康星州北丰迪拉克(North Fond Dulac);右:一等兵 威尔弗雷德 伍格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3月19日,冲绳岛战役期间,日本本州岛(Honshu)近海,美舰圣达菲号(USS Santa Fe)贴近严重倾斜的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USS Franklin)向其提供援助,这艘航母遭单兵作战的日军俯冲轰炸机撞击着火,舰上800多人死亡,幸存者一边疯狂地灭火,一边尽力采取修补措施以拯救这艘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4月2日,美海军陆战队猛攻硫磺岛期间, 向连通一座三层碉堡的多个洞穴中的一个发动袭击,捣毁这处名为 “土耳其冒” (Turkey Nob)的顽固据点的边缘工事,使该岛西南朝向的滩头阵地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4月13日,入侵美军在冲绳岛建立滩头阵地,该岛距日本本土约550公里。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登陆艇如雨骈集,将大批军需物资和军事装备源源不断地运往该岛;远处有美国舰队的战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4月28日,美军空袭日本冲绳永通(Yonton)机场期间,密集防空火力网交织的天空映衬下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中队战机的轮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神风敢死队员合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军飞机被美军击中,飞行员座舱后部的机枪手清晰可见。飞机引擎整流罩拉出长长的烟雾;飞机向下坠落,在水中坠毁。美机飞行员、海军少校威廉姆 乔纳谢克(William Janeshek)说,日军机枪手做出的第一反应好像是跳伞,之后又突然坐了回去,一直待在飞机里,直到飞机栽入水中爆炸。
(2015-07-23 08:07:59)
【延伸阅读】多国士兵参加环太平洋军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月29日,在美国夏威夷,多国士兵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图为澳大利亚士兵参加军演,进行瞄准射击演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月29日,在美国夏威夷,多国士兵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图为澳大利亚士兵参加军演,进行卧姿无依托射击演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月29日,在美国夏威夷,多国士兵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图为日本士兵参加军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7月29日,在美国夏威夷,多国士兵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图为日本士兵参加军演,进行蹲姿射击演习。
7月29日,在美国夏威夷,多国士兵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图为日本士兵在海边进行军事演习。
7月29日,在美国夏威夷,多国士兵参加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图为澳大利亚士兵参加军演。
(2014-07-30 11:10:51)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