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小个头军事大国!美媒揭秘新加坡如何拥有东南亚最强海空军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4月8日发表本·布莱姆洛的文章《一个小的城市国家是如何成为拥有东南亚最好空军和海军的军事大国的》称,想到世界上军事最强大的国家时,美国、俄罗斯、中国和英国这样的大国就会进入脑海。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中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通常都会被人提及。

但是,一个小小的城市岛国却拥有该地区最精锐的空军和海军力量,而且被人们认为处于全球军力强国的行列:它就是人口只有500万的新加坡。

新加坡空军拥有60架F-16C/D战斗机和40架专为新加坡空军设计的F-15SG战斗机。他们还拥有20架AH-64D“长弓阿帕奇”直升机,这是目前最好的武装直升机之一。

新加坡海军拥有六艘可畏级隐形护卫舰,这是法国拉斐特级护卫舰的新加坡制造版本;多艘正在服役和制造的高端潜艇以及五艘坚忍级坦克登陆舰。

与地区对手相比,新加坡陆军规模很小,只有7.2万名现役军人。但它拥有一些最好的装备,其中许多是由国内企业完全自主制造或改进的。

这其中包括“豹”2SG主战坦克、Bionix步兵战车和“特拉克斯”装甲车。新加坡还实行强制兵役制度,能在需要时迅速动员军队参战。

所有这些装备不出意料都很昂贵。尽管面积小,新加坡还是设法成为一个全球经济和军事强国。

去年,《环球金融》杂志按照人均GDP将新加坡列为世界第四富国,它能在这一榜单上保持前列数十年。

这个城市国家的国防预算一直很高,通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至4%左右,以往曾一度高达5%。今年的军事预算为112亿美元,占新加坡年度预算的18%。

但是,在技术和装备领域真正将新加坡与邻国区分开的,是它打造了一支一体化的战斗力量。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副主任布莱恩·哈丁对商业内幕网站记者说:“他们不仅有高端装备,而且还知道如何以高水准使用装备。与东南亚其他所有国家相反,它形成了一个整体。”

哈丁说:“他们重点确保系统共同发挥作用,让各兵种之间具有互操作性。”

但是,新加坡军事确实存在一个大问题——地理位置。在这个岛上没有足够的空间训练其作战部队。

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副主任斯科特·哈罗德说:“如果你驾驶一架战斗机以每小时300或400英里(1英里约合1.6千米)的速度起飞,你很快就会飞出新加坡领空。”

于是,新加坡将一些士兵和许多装备派往海外。其军队在美国、澳大利亚、文莱和新西兰等地方都拥有人员和空军中队。尽管这些部署的主要目的是训练,但也的确提供了另一个优势——进行有效反击的能力。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海事安全项目研究员高瑞连说:“向海外部署人力和资产的想法……也提供了一种嵌入式增援和一种安全保障形式,以免部署在新加坡内部的军队在敌人的攻击下全军覆没。”

新加坡仍保持谨慎。新加坡一直支持美军在该地区的存在,也让一些国家感到不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0年,国庆日阅兵式上的新加坡陆军豹2SG坦克群。

【延伸阅读】李光耀与新加坡国防:小邦无弱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966年,新加坡举行自1965年独立以来首次阅兵的场面。获得独立固然欣喜,但由于各种因素,这个年轻的国家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巨大的防务压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966年,新加坡组织首次国庆阅兵式。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当时就端坐在主席台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俗语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现实世界的残酷促使李光耀提出了著名的“毒虾”战略,即新加坡应成为“能产生剧毒的小虾”,任何大鱼要吃掉它就可能同归于尽。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引下,这个东南亚小国花费数十年时间,打造了一支本地区技术含量最高、战备最为完善的军队。图为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工人党主席林瑞莲的父亲、时任新加坡宪兵指挥官林春茂(Lim Choon Mong,图中戴眼镜者),在军营向总理李光耀(右二)作简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960年代,身着戎装的林春茂与李光耀及其家人聊天,图中两位女性分别为柯玉芝(李光耀妻子)和李玮玲(李光耀千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增强国防实力和民众的国防意识,新加坡推行了近乎于“全民皆兵”的义务兵役制,要求年满18岁的年轻男性无论家庭出身,都必须参军服2年兵役。图为1968年,Kaki Bukit社区中心组织的“国民服役青年欢送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即便服完兵役,之后的20年里,这些退伍兵每年还要回部队集训2周。图为1970年,新加坡陆军新兵进行体能训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上世纪70年代,陆军新兵练习如何使用美制AR-15步枪打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加坡虽以华人为主体,但也有不少印尼、马来和印度裔居民。图为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陆军的锡克族教官正在训练新兵如何投掷手榴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上世纪80年代,陆军新兵进行体能训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陆军新兵演练野外负重拉练。其训练强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陆军新兵进行射击训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陆军新兵进行“标准越障训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早期的新加坡军队装备多靠从国外引进,图为1969年国庆阅兵式上的AMX-13轻型坦克。(图片来源:新加坡陆军博物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0年,国庆日阅兵式上的新加坡陆军豹2SG坦克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0年,国庆日阅兵式上的新加坡陆军豹2SG坦克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1年,新加坡陆军士兵演练守卫HIMARS高机动多管火箭炮。从图中可以看出,新加坡军队的单兵及重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新加坡本土军工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飞。图为新加坡自行研制的“比奥尼克斯”战车和“特瑞克斯”轮式战车进行协同作战表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其自行研制的“比奥尼克斯”步兵战车,从1997服役以来,已装备200多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目前,新加坡维持着东南亚国家中最高的国防预算,军队现代化水平在本地区首屈一指。图为新加坡自行研制的SSPH1“普利默斯 ”(PRIMUS)155毫米自行火炮,摄于2007年新加坡军方开放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空军不仅是东南亚实力最强的空中力量,而且长年有多支战斗机、运输机和直升机分遣队在美国、法国、文莱、澳大利亚驻训,以此作为后备力量(避免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和增强部队战斗力。图为2009年10月 新加坡空军正式在美启动F-15SG训练项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参加阿拉斯加美军“红旗”军演 的新加坡空军F-15SG战斗机,从垂尾MO的代号可以看出,这架战机驻扎在美空军爱达荷州山家(Mountain Home )空军基地,照片摄于2012年10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外,新加坡空军还装备有4架支援战机执行远程作战的C-135FR加油机,图中的这架摄于2011年2月,新加坡樟宜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新加坡空军最新组建的“黑骑士”飞行表演队宣传图,均由美制F-16战机组成。新加坡大量采购美制装备,本身就隐含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战略考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了强大的陆军和空军,新加坡还建有一支实力不俗的海上力量。图为新加坡海军可畏级隐身护卫舰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加坡造船能力强大,曾于上世纪90年代建造了4艘8500吨级的坚韧级船坞登陆舰,图为首舰“坚韧”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加坡于近日又公开了最新的“坚韧“-160改进型多功能支援舰模型,颇有轻型航母的味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不仅有水面舰艇,新加坡海军还向瑞典订购了2艘射手级常规潜艇,图为2009年6月,“射手"号潜艇下水时的场面。

(2015-03-20 11:47:00)

【延伸阅读】色厉内荏:1941年新加坡沦陷前的英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从本土、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搜罗来13万人马,由陆军中将帕西瓦尔指挥,并配属约150架飞机和部分战舰,用于加强马来亚与新加坡的防御。本图集所反映的,就是1941年夏,美国著名战地摄影师卡尔·米丹斯访问新加坡期间,所拍摄的驻新加坡英军调运武器、训练部队的真实场景。弥足珍贵的是,其采用了当时颇为罕见的彩色胶片,细节生动程度大为增强。当时的新加坡与马来亚同属英国殖民地,图为驻吉隆坡的英国殖民军在著名的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前持枪列队。阿都沙末大厦建于1897年,曾长期是英国殖民当局总部所在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加坡当时共有1.85万名澳洲官兵,包括6个步兵团、2个机枪团和后勤人员,是守卫当地的主力。但在新加坡保卫战期间,澳军逃兵竟多达8000名以上(其中3000名通过苏门答腊逃到了爪哇、锡兰和印度)。图为驻新加坡的澳大利亚士兵使用美制汤姆逊冲锋枪进行射击训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印军方面,同样发生过600人部队成建制叛逃的恶劣事件。再加上其他叛变投向日方的印军,新加坡战役期间英军逃兵总数估计超过了1.2万人。图为正挥旗吹哨指挥演练的驻新加坡印军拉吉普特士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长久以来,史学界流传着新加坡失守是因为英军要塞炮都对着南面的海峡水域,不能调转炮口去射击背后的陆上目标所致。其实这纯属误传,当时英军大部分要塞炮都能转向北面轰击陆地目标,问题在于为它们准备的弹药却大都是用于打击军舰的穿甲弹,储备的高爆弹极少。图为驻新加坡英军的岸防重炮。这些本该予日寇以重创的大口径要塞炮,却因炮弹问题而成了摆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骑摩托的英国军官。别看他面带微笑、神色轻松,此时的新加坡其实即将大祸临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驻新加坡英军“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在进行防空高炮演练。图左侧可看到一名未戴钢盔的印度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使用福特FGT牵引车的驻新加坡英军反坦克炮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驻新加坡英军中的澳大利亚士兵在行军训练间隙休息待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澳大利亚士兵列队等待检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澳大利亚士兵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向长官致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驻新加坡英军的“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驻新加坡英军飞行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高炮部队训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在操弄高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驻新加坡英军中的印度士兵在清理炮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搬运炮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在炎炎烈日炙烤下点检炮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在码头卸载、运输军用物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停在码头的福特FGT火炮牵引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炮兵用牵引车将刚从船上卸载的反坦克炮拖回营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骑摩托的英国军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在使用炮瞄镜进行观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在进行观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印度士兵在安装军用光电器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在围观一辆美制FGT火炮牵引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军港附近的干船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英军对空观测。

英军车队。

(2015-03-24 11:48: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