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实丨歌德:是一个人
文学副刊评论区留言,将综合留言质量和热度,每月评选2位读者,分别赠送名家作品集2册。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一起阅读,让文学温润的光照亮心灵。
歌德:是一个人
文 | 郑实
拿破仑在召见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年)时说:“你是一个人。”这句话含有一些潜在的形容词,他的意思是:你是一个全面的人、丰富的人、完善的人。歌德对此心领神会,而且也认为自己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拿破仑和歌德,以及所有聪慧敏锐、洞彻世界的人,对人性中可怕的、魔鬼的那一面都心知肚明。因为他们自身就是善和恶的交融体,上帝所代表的智慧和魔鬼所代表的邪恶,都深植在他们的个性中。歌德的丰富正在于此,他内心不断经历山峰和沟壑,人们所说的平凡就如同心灵和大脑的平原一样单调,而歌德是这些的反义词,他的生活丰富,他的作品才能如山峦起伏,充满变化,使我们能领略世界的奇妙多彩。这是理解歌德的一把钥匙,或者说是一个钥匙孔,从这里我们能窥探这个天才加魔鬼的一生。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
歌德的父亲是个饱学之士,年轻时曾游历南欧和北欧,最终定居在法兰克福,满足于一个闲职,主要靠遗产为生。父亲一旦发现年幼的儿子聪明过人,就全力培养,用铺天盖地的学问把小歌德包裹起来。歌德的学识和修养,以及后来的成就,当然得益于童年开始的填鸭式加百科全书式的灌输。这个孩子学习了五种语言,能弹钢琴、拉大提琴,学习过油画和铅笔画,读得懂世界史和艺术史,还会打牌、骑马、击剑、跳舞,经常上剧院。
然而进入少年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叛逆期,歌德凭借着自身才智的优势,就开始不安分起来。老爸在他眼里显得越来越古板烦人。14岁时他跑出家去漫游全城,观察世界、寻找奇遇。因而有了第一次艳遇,对帽店女工甘泪卿产生依恋,引起一场风波。一年后,歌德趁着离家求学之机和她断绝了来往。
女性在歌德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他年轻时喜欢淳朴、天真、阳光的女孩子,每被这样单纯的女孩吸引,就抛出优美的诗句将她们俘获。但享受了一段美妙时光之后,他就会选择逃离。这也体现了歌德天性中可怕的一面。他知道抛弃这些陷入情网的年轻女性会给她们造成痛苦,乃至一生的不幸。在当时,女性大多只能被动选择,名誉对她们尤其珍贵,曾被情人抛弃是无法洗清的污点。但是年轻的歌德在含泪而别后又会遇到新的爱情,他从没停止对女性的需要,直到80岁高龄。
魏玛共和国纪念歌德的钱币,发行于歌德去世一百周年之际。有意思的是,从币面上可以看到它价值三个帝国马克。硬币一般都是1马克、2马克或者5马克,这一特殊硬币对收藏者更有吸引力。
和女性的交往也成为歌德创作的灵感来源。他年轻时最重要的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一曲爱情悲歌。23岁时,他爱上已有婚约在身的夏绿蒂。夏绿蒂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未婚夫,使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以歌德的离去终了。这部作品流行一时,引发无数苦闷青年人的共鸣,连拿破仑的将军们在去埃及远征的船上都人手一册捧读。主人公的穿着也被时髦的青年模仿,很多在恋爱中不能自拔的读者选择维特式了断生命。
但是歌德选择继续前进,在浩瀚的世界中,他的冒险才刚刚开始。《少年维特的烦恼》出版于他25岁那年,小说给他带来的声誉引来了一位重要的拜访者,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年轻的公爵此时也只是个17岁的少年,刚刚开始执政,可以算是歌德的崇拜者,而歌德也知道如何展示他最好的一面,吸引公爵把他留在身边。
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和夏绿蒂分手之后,歌德和家乡的一个女子订婚了。这是一次发狂的罗曼史。歌德第一次做了一位出身上流的女性的爱情奴隶。“狂飙突进”运动席卷德国,歌德自然是热切的推手。他一面恋爱,一面写着激情的剧作和激进的文学评论,如果他不是这个不安分的歌德,如果他甘心顺着平滑的命运轨迹前行,他们会成为一对幸福的新人,然后在上层沙龙中度过无数美妙或乏味的夜晚,孩子相继出生,美丽的夫人会把时光消磨于购买无数鞋子和帽子,体贴的丈夫会在心满意足的生活中偷偷品尝一两次艳遇,这当然不是歌德想要的。他接受了魏玛公爵的邀请,正好借此再次逃离已经不再新鲜的爱情。
卡尔·奥古斯特正是爱玩的年纪,风流倜傥而博学多才的歌德成了最好的玩伴。年轻是资本,让他们可以胡来而被原谅。但是纵情欢乐和满足情欲并不能成为生话的全部,尤其是歌德。他很快对纯粹的享乐感到厌倦,他还有经国济世的远大抱负。公爵任命他为枢密顾问,接着委任他负责军事委员会和修筑公路事务。歌德,还不到30岁,雄心勃勃,有的是精力,一头扎进公务中,要把魏玛建设成德国最强盛的公国。另一方面继续他的文学创作,开始动笔写《浮士德》。
《浮士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当然心灵也没有空闲着,到魏玛后,他便和夏绿蒂·封·施泰因结识。她比他大七岁,已是七个孩子的母亲,夏绿蒂受过很好的教育,和歌德兴趣相投,她很快成为作家的创作灵感的来源,并第一个阅读这些作品。歌德一向喜欢孩子,当夏绿蒂终于回报了歌德的追求,他们便带着孩子们一起,像夫妻一样过得很幸福。
就这样,十年过去了,魔鬼又从歌德的身体中冒了出来。他厌倦了,宫廷琐碎的公务和一段必须维持的爱情搞得他疲惫不堪。他需要休息,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歌德再次逃跑了。
他化名到了意大利,只有他的贴身仆从知道他的去向,能将信件转给他。歌德在意大利的这段时光,后来成为一个象征,没有去过意大利镀金的人就不能算是有修养的绅士和淑女。
但是德国灰蒙蒙的天空最终把他召唤回故土。将意大利的大量收藏品安置到他装修好的大房子里后,歌德恍然若失。他觉得孤独,心里很鄙夷同胞的粗俗和德国文化的落后。
歌德见到席勒,一开始只是有礼貌地回避。他对这个具有火一样破坏力的年轻作家没有兴趣。他比席勒大十岁,已经人到中年,追求古典式的宁静,而席勒一直颠沛流离,只能把对社会不公的憎恨发泄到戏剧中。(见《人物》之“席勒”)
歌德与席勒
从意大利回来之后,歌德对宫廷事务丧失了兴趣。他被公爵派去负责魏玛的剧院。利用职务之便,歌德鼓励席勒的戏剧创作。因此后世总是称颂歌德和席勒使戏剧成为崇高的艺术,奠定了德国古典主义黄金时代的基础。
有了席勒这样能提供智力安慰的同性伙伴,歌德对于女性的陪伴就可以忽略头脑方面的需求。他需要温存、忠诚、奉献、女性青春的气息,当然还有崇拜和服从。这些正是克里斯蒂娜可以给予他的。每次歌德回家时,这个年轻、单纯、朴实、健康、活泼的工厂女工都用阳光般的快乐迎接他。能和这样一个伟人生活在一起是多少女孩子的梦想,克里斯蒂娜当然心满意足。但是,她只能在家中奉献阳光,整个魏玛都排斥她,无论歌德的敌人还是朋友都在造她的谣。幸而她不像歌德一样把这些诋毁提升到人性的高度来思考,也就没有那么多深切的痛苦。只要歌德不抛弃她,克里斯蒂娜把歌德的豪宅料理得井井有条,就不在乎歌德的其他艳遇。而且歌德总是写来热烈的情书。即便他们一起生活多年,歌德依然情意绵绵,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连席勒都不行。席勒的夫人读了歌德的情书大为感动,她承认,席勒从不能这样炽烈忘我地去爱。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不过,这是有前提条件的:距离的确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歌德保留了公园中的花园房,当他想创作或一个人待着时,就可以躲到那里。当他实在受不了克里斯蒂娜和她那些庸俗的亲戚时,他就躲到耶拿去。从意大利回来。他开始专注于颜色学。歌德非常看重自己的科学研究,但他本性上不是个严谨的学者。他观察是因为热爱。他更适合于用诗句来赞美世界而不是解答它的奥秘,所以后世并不会因此把他当成伟大的科学家来纪念。
席勒和歌德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歌德喜欢运动,骑马、登山、滑冰,热爱大自然。席勒几乎不运动,很少待在户外。他年轻时自然精力充沛,但是由于总是过度劳累,一旦患病就很难康复。一个流传很广的轶事是:歌德到席勒书房里,闻到一股可怕的味道,原来是席勒把烂苹果塞到抽屉里,用发酵的气味来提神醒脑。歌德喜欢清新的空气,立刻打开窗户才没有被熏倒。席勒去世时歌德正好也患病在床,他没有参加席勒的葬礼,只是希望自己将来也要葬在席勒身旁。
歌德康复后,继续精力充沛地创作:《浮士德》的第一部、第二部,自传《诗与真》的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长篇小说《亲和力》《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诗集《东西诗集》。在80岁高龄他还向一个20岁的女孩子求婚,可惜未果。由此诞生的《玛丽昂巴德悲歌》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供后世的情圣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