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死亡之手”复活?俄军“周长”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核反击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报道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3月29日发表了马林娜·巴尔塔乔娃和阿列克谢·涅恰耶夫的题为《西方寻找俄罗斯最重要核导弹系统的弱点》的报道。

西方媒体回忆起俄罗斯核导弹领域最神秘的研究成果之一——被西方称为“死亡之手”的“周长”系统。“周长”对确保惩罚来犯者具有重要意义——但个别专家确信,这种系统有自己的弱点。事实究竟如何呢?

英国媒体突然打算提醒读者注意俄罗斯的核实力,特别是它的核反击能力——哪怕在没有人可以下达反击命令的情况下。

美国核军控专家布鲁斯·布莱尔在英国《明星日报》撰文警告:“被西方称为‘死亡之手’的‘周长’核武器控制系统不仅从冷战时期保留了下来,而且得到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布莱尔是西方公认的专家之一,他是全球“零核运动”的共同发起人、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曾指挥过“民兵”导弹发射的退役军官。

布莱尔表示,“死亡之手”是一种自动化核反击系统,只需3人操作。发射导弹的军人不需要有很高职务,只需要对警报作出反应。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为了在司令部被美国率先摧毁的情况下让俄罗斯仍然可以发动反击。

系统传感器能自动识别俄境内的核爆炸。然后,系统将发射“发令导弹”,激活全国所有已部署的导弹。此外,位于世界各地的战略轰炸机、潜艇等非核力量也会收到攻击信号。

《明星日报》强调:“这意味着,即使用‘战术攻击’将俄最高领导层统统消灭,也无法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末日降临。”布莱尔表示,制造“周长”系统是防止核战的“合情合理之举”,因为“威慑”的基础是被报复的可能性。但这位专家担心“周长”容易受到网络攻击,这必将对世界安全构成威胁。有关五角大楼认真考虑对俄发动大规模网络攻击的消息已经屡见不鲜。不排除这些网络攻击的目标正是“周长”系统。

有消息称,“周长”系统位于莫斯科以南某个深层地堡中。俄战略火箭兵司令谢尔盖·卡拉卡耶夫证实了它的存在。

2011年12月,卡拉卡耶夫在接受《共青团真理报》的采访时谈到“周长”。他当时说:“该系统如今正在执行战斗值班。如果出现反击的必要,但无法把信号传到部分发射装置,指令就会由‘周长’发送给导弹。”

《祖国军械库》杂志编辑阿列克谢·列昂科夫介绍说,包含弹道导弹发射井网络的“周长”系统早在苏联时期就已经建成、安装并投入战斗值班。

他说:“如果敌人发动突袭,我国军事政治领导层被消灭,没人按下‘红色按钮’,系统传感器会自动识别大气电离状况、电磁辐射、地震等核打击特征,然后发射‘发令导弹’,实施反击。”

列昂科夫说:“俄罗斯还在完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SPRN)。如果说‘周长’是受到核打击后再反击的系统,那么SPRN在敌方导弹还没有飞到俄境内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迎击和反击。”

俄罗斯专家认为,《明星日报》的文章是“投毒门”后英俄紧张关系加剧的产物。或许,它会让英国人好好考虑一下继续与俄罗斯人争吵的风险。

列昂科夫唯一不同意布莱尔教授的一点是“周长”易受黑客攻击的说法。他说:“‘周长’系统和战略火箭兵的所有发射装置都不怕网络攻击。外部影响可以完全排除。”

这位专家说:“而且,电磁辐射等其他影响也可以排除,甚至包括直接核打击。系统是受保护的,我们已经作好了万全准备。”

同时,俄罗斯还在继续更新核力量。俄军工业消息人士29日透露,RS-28“萨尔马特”井基重型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将于2021年前在战略火箭兵乌茹尔导弹师执行战斗值班。该系统从2020年起开始批量生产。(编译/贺颖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俄罗斯战略火箭兵装备的“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

【延伸阅读】场景堪比鬼片!探秘苏联地下核导弹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废弃军事基地探秘在俄罗斯军迷圈中是一大热门项目,近日又有俄网友找到了一座废弃多年的苏联时代的洲际导弹发射井,和众多基地遗迹一样,这里早已是杂草丛生,破败不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个不起眼的小房其实是地下导弹基地入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斑驳不堪的地下通道,又是适合拍灵异片的好外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内部早已破败不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往内部深入,又是地下迷宫的节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疑似是仪器操纵室或营房,可见周围墙壁的金属锈蚀十分严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里的设施保存还比较完好,防爆门上标有“警告,禁止站在防爆门区域”的俄文警示语,再深入就是洲际导弹发射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道防爆门打开之后又是一道防护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再往深处走,似乎有被烧蚀过的痕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似乎是导弹发射井的构造,可见深度十分可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可见防导弹尾焰烧蚀用的防护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下到发射井底部后,能看到尾焰泄流口的设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看过电影《美国队长3》的童鞋,看到这图肯定似曾相识,这是洲际导弹用的废焰泄流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通过泄流口可见发射井外的日光(导弹发射井盖早已不知所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明显能看出是一个洲际导弹的发射基座结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标语似乎是3号导弹发射井,旁边还能看到防冲击用的减震装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胆大的俄军迷在发射井中拍照留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中可见导弹发射筒周围的缓冲减震装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打开3号舱门还能继续向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幽深的地下通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疑似设备维护舱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通道窄到仅能一人通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年代久远,这里的地下通道都已有地下水渗入。

(2017-05-26 08:44:00)

【延伸阅读】末日边缘!回顾古巴导弹危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0几天,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这组图将展示这一险些将人类带入末日的危机事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与古巴关系日趋紧张,美国不仅卡断古巴的经济命脉,甚至妄图通过入侵古巴以暴力推翻卡斯特罗政府,在受到美国的强大压力时,卡斯特罗不得不向苏联寻求援助。苏联当时对古巴的处境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正是出于同美国争夺霸权的需要,想在拉丁美洲找一个立足点。图为卡斯特罗与赫鲁晓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联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提供伊尔-28喷气轰炸机,于1962年7月开始实施。苏联把运往古巴的货物改由苏联船只运送,将几十枚导弹和几十架飞机拆开装到集装箱里运往古巴。同时,3500名军事技术人员也陆续乘船前往。经过伪装的第一批武器是在7月下旬用商船运抵古巴的。图为1962年10月,一张标注部署在不同位置的古巴中程导弹的谍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此期间,苏联在公开场合一直否认在古巴拥有任何进攻武器。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中表示:苏联不需要为了击败侵略,为了进行报复性的打击而将自己的武器转移到其他任何国家,例如古巴。图为1962年10月17日,美国U-2飞机拍摄的古巴导弹设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16日,约翰·肯尼迪总统才得到真实情况的汇报。他对赫鲁晓夫欺骗他的行为非常恼怒,并立刻意识到这件事关系重大。他没有料到苏联人在古巴这样一个地方会采取如此轻率和冒险的行动,没有料到转眼之间古巴戏剧性地拥有了在西半球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的、装备最好的军事力量。肯尼迪感到,苏联导弹造成了一种严重的威胁,要是不猛烈回击,那就会有损他的政府在国内外的形象,激起公众对他的不信任,并使美国如芒在背。肯尼迪决定,要使苏联明白美国不惜一战的决心。1962年10月23日,美国国防部证实古巴的导弹是由苏联提供,10月14日运进古巴,图中除了被帆布盖着的中程导弹还有导弹发射配属的其他设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4年10月18日肯尼迪回见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在白宫对全美进行电视广播讲话,宣布全面封锁古巴,并誓言对苏联的入侵给予最强烈的回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封锁命令一下达,美国地面、空中和两栖作战部队即开始集中。此外,还调集出兵古巴所需要的军需物资,开始采取保护美国免遭核袭击的种种预防措施。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队也进入戒备状态。美国总统下令,载有核弹头的美国轰炸机进入古巴周围的上空。图为1962年10月23日,肯尼迪签署命令,美国武装力量开始封锁古巴并检查一切运往古巴的物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3日,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回应美国总统封锁古巴的讲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古巴的部队严阵以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0年10月23日,安理会会议上(从左到右)苏联代表,古巴代表和美国代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3日,安理会古巴导弹危机特别会议期间,大批女性在会场外举牌祈望和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肯尼迪发表广播讲话以后的5天中,局势紧张到几乎“难以忍受的程度”,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加勒比海上空,整个世界危在旦夕。图为1962年10月24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召开记者会,通报古巴导弹情况并决定对古巴实施封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4日,在68个空军中队和8艘航空母舰护卫下,由90艘军舰组成的美国庞大舰队出动了。美舰从佛罗里达到波多黎各布成了一个弧形,封锁了古巴海域。与此同时,美国导弹部队全部奉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导弹在发射台上听候指令。图为1962年,美军巡逻机飞过苏联货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5日,美国海军在封锁线附近监视苏联潜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大批的纽约民众排队购买报纸希望了解古巴导弹危机的最新进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约翰·肯尼迪总统会见空军将领,商讨在古巴上空用U-2飞机侦查的问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4日,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基地,肯尼迪以此为证据宣布对古巴进行封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美国代表向安理会成员展示古巴导弹的证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7日,佛罗里达海岸部署的防空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7日,两个士兵在佛罗里达州海滩的工事里警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1月,处于战备状态的佛罗里达州的美军军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8日,伦敦的反核组织游行抗议美国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使局势快速升级的举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0月29日肯尼迪主持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1月2日,肯尼迪向全美报告古巴导弹危机的最新进展,并表态苏联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必须移除,美军将继续执行封锁古巴的政策。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赫鲁晓夫认识到,长期容忍无法打破而又日益加强的封锁不利于苏联,封锁拖得越久,苏联的损失比美国就越大。在作出这一决定时,他已经来不及、也不想与性格倔强的卡斯特罗商量了,因为他已通过情报部门获悉,如果第二天不给美国答复,美军就会在29日或30日轰炸苏联的导弹设备和古巴的军事目标,然后,入侵该岛。再拖延下去,就意味着死亡。图为1962年11月1日拍摄的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导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赫鲁晓夫给肯尼迪的信中写到,“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您和我都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武器。为了尽快地消除这一危及和平事业的冲突,为了给渴望和平的各国人民以保证,苏联政府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图为1962年11月6日,美军侦察机拍到的在古巴港口停泊的苏联船只,上面装载着六枚导弹以及技术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随着这一封信的播出,这场严重的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了。信中没有再提撤出美国在土耳其的导弹为对等条件。图为一张肯尼迪总统标注的古巴地图,图中画“×”的地方是导弹发射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苏达成协议,美军监督苏联的导弹撤离行动,图为美军直升机监视苏联潜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图为1962年11月10日,美军海军舰船跟踪苏联货船。

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型轰炸机。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图为苏联从古巴撤走15架伊尔-28飞机。

1962年11月21日,美军开始移除在佛罗里达部署的导弹。

(2016-11-26 16:12:38)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