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外媒揭秘西班牙埃塔组织:至少杀害829人 敲诈勒索近万人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5月8日报道 法新社5月2日报道称,正当西班牙在独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1975年去世之后庆祝重新获得的自由之际,巴斯克分裂主义埃塔组织发动了多年来最严重的暴力活动。

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在其闻名于世的电影中描绘了一个令人愉快的享乐主义时代,但这个时期同样充斥着汽车炸弹爆炸事件,父亲、母亲、丈夫或妻子惨遭杀害的令人不忍目睹的场景。

袭击

埃塔组织成立于1959年,袭击目标是警察、政界人士和国有企业代表,但也有平民在其炸弹和枪击袭击事件中死亡,其目的是在西班牙北部和法国西南部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

该组织至少造成829人死亡。

根据巴斯克大学开展的一项研究,在佛朗哥死后,埃塔组织发动的袭击数量激增。

1968年至1975年,埃塔组织杀害了43人。到2010年,其袭击事件共在西班牙和法国夺去786人的性命。

从1981年到1991年,平均每10天就有一人遇害。

巴斯克地区前社会党议员爱德华多·马迪纳2002年在埃塔组织发动的汽车炸弹袭击中失去一条腿,时年仅26岁。他说:“这就像生活在噩梦中一样。”

他说:“有一种暴力亚文化导致我这一代人认为它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谈论的是很多人,几乎20万人,占(巴斯克地区)人口的12%。”

埃塔组织的袭击遭到了秘密敢死队的反击,如国家支持的反恐怖解放组织,这支敢死队共干掉27名埃塔组织成员。

巴斯克大学的研究称,共有914人在这场冲突中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埃塔组织或其分支机构造成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埃塔组织成员

绑架

像意大利极左组织红色旅一样,埃塔组织绑架企业主为其活动筹措资金。绑架事件还旨在压制持异见者。

根据这项研究,共有86人遭到埃塔组织或与其关系密切的集团的绑架。它估计,这些绑架事件共筹集了3850万欧元赎金。

一些绑架案对西班牙人来说尤其痛苦不堪,比如狱警何塞·安东尼奥·奥尔特加·拉拉于1996年和1997年在一间潮湿的牢房里中苦苦蹲了532天。

又或者,29岁的议员米格尔·安赫尔·布兰科1997年的遭遇。

他最后惨遭杀害,后脑勺中了两枪。

巷战

与埃塔组织有关联的青年在巴斯克地区进行了一场无情的“街头暴力”运动,他们用小型炸弹摧毁银行机器或其他财物,在不伤及人命的情况下维持压力。

反独立活动人士遭到压制。

巴斯克保守的人民党参议员伊纳基·奥亚尔萨瓦尔说:“就因为我手腕上缠着一面西班牙国旗,他们把我痛揍了一顿。”当时他才十几岁。

他还说,学生们在学年中“无任何解释”地辍学了,因为他们的家人在受到威胁后离开了该地区。

敲诈勒索

根据位于巴斯克海滨小镇圣塞瓦斯蒂安的德乌斯托大学的一项研究,埃塔组织敲诈勒索了近万人。

拒绝给钱的商业领袖收到了埃塔组织的威胁信。

警方的暴力和折磨

西班牙安全部队也在巴斯克地区进行了一场“肮脏的战争”,即对埃塔组织成员实施处决、绑架和酷刑。

1982年,与埃塔组织勾结的埃卡尼·布兰科及其丈夫在蜜月之后回家的途中遭到西班牙国民警卫队的逮捕。

在被警方拘留的5天时间里,他们被套上头套,遭到拳打脚踢,并受到电击。

“你不能躺下,不能睡觉,也不知道是什么时日,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最后你崩溃了…你会说:‘你想从我那里得到什么,我全都照做。’我只想逃离这个人间地狱。”她后来回忆说。

根据巴斯克地区政府12月委托发布的一份报告,1960年至2014年间,共有4100多起针对警方滥用刑罚的投诉。(编译/洪漫)

【延伸阅读】1条狗顶10个兵!西班牙猛犬征服美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恐吓功能大于杀戮效果的原始火绳枪到闪闪发光的高顶头盔,西班牙征服者将大量印第安人从未见过的东西带到新世界用于征服后者,让他们心生恐惧之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然而除了这些东西,可怕的“大胡子们”还有更多活生生的秘密武器来帮助他们作战,马是最常用的,而在他们的帆船底部,还藏着猛犬。随同胡安·庞塞·德莱昂等著名西班牙征服者踏上陌生的新世界海岸,为主人在佛罗里达和波多黎各等地探路的猛犬有几十只并且包括了狗的所有种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其中一条狗的名字甚至载入了《西班牙帝国》史册。它就是贝塞里洛,一条在1514年为解救主人桑乔·德阿朗戈上尉而与数十名当地土著搏斗至死的阿拉诺犬(Alano)。阿拉诺犬是一种西班牙本土犬,性情十分凶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虽然贝塞里洛是征服美洲历史中最有名的动物,但至今它的故事却鲜少有人提起,然而不久前在巴黎警方突袭恐怖嫌犯行动中牺牲的小军犬“迪塞尔”却让人不禁想起了贝塞里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洲历史和地理学家塞斯佩德斯介绍说,从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后,西班牙犬就进入到美洲。最初,西班牙殖民者向美洲引入猛犬是为了吓唬印第安人。虽然事实证明西班牙犬确实在战斗中表现神勇,但狗对印第安人的恐吓程度远不及后者从未见过的战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洲本土也有狗,而且个头比西班牙犬大,但美洲犬很温顺,所以欧洲犬的凶猛很让印第安人害怕。图为现代阿拉诺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495年3月24日,在现在的圣多明各,西班牙犬首次参加到新大陆的战斗中。当时,哥伦布的兄弟巴托洛梅为打击加勒比印第安人而调遣了200名军人、20匹马和20条狗。从那以后,狗就和马成一道为西班牙征服者对付美洲土著的秘密武器。图为影视剧里描绘西班牙殖民者携战犬作战的画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征服美洲的整个过程中,狗经常被投入战斗,作为先锋部队或者冲击部队,给人多势众的印第安人造成恐惧和混乱,或者负责看护牲畜或病人,为征服部队做好守卫工作。不过骁勇善战并非狗的唯一杰出之处,它们还擅长长夜值守、保护主人免遭伏击,或者发现躲藏在树篱后面打伏击的印第安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534年,一队西班牙士兵我们带了几条狗穿越丛林,途中狗闻到了印第安人的气味,于是走向密林开始狂吠,藏在那里的伏击者因此暴露,西班牙士兵也躲过一劫。难怪哥伦布说,没有狗的陪伴,他哪儿也不会去,一条狗抵得过10个士兵。最后西班牙犬还被用来打猎,很多次征服者利用它们抓获了不少野兔和野鹿来改善伙食,是不幸的是如果打猎一无所获,在饥饿难耐的情况下,它们也会被当做食物吃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所有这些西班牙犬中,贝塞里洛(becerrillo)无疑是主角,不过它的身世有些神秘,有人说它出生在西班牙,后来被带到美洲,有人说它出生在美洲。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贝塞里洛是一条西班牙阿拉诺猛犬,身长约60厘米,重约40公斤,勇猛非常。图为夸张化描绘西班牙殖民者和贝赛里洛的CG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历史学家笔下,贝塞里洛长得非常符合阿拉诺猛犬的气质,它的毛发通体褐色,只有嘴鼻到眼睛部分是黑色的,个头中等,长得并不优雅,但却强壮有力,聪明大胆。不过关于它的主人,有记载称是庞塞·德莱昂,也有记载称是另一名西班牙征服者,名叫桑乔·德阿朗戈,他对贝塞里洛的骁勇善战深以为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美洲的最初的日子里,贝塞里洛奋勇参加打击博林肯角(今波多黎各)印第安人反抗活动的战斗,并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编年史家德奥维多的笔下,贝塞里洛不仅能辨别不同部落的印第安人,而且经常像西班牙士兵那样站岗放哨,当有士兵脱离岗位时,它还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强劲的牙齿把他拽回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有一次西班牙殖民者带着贝塞里洛巡逻,发现一名印第安老妇藏在树后。但指挥官不想杀她,而是决定请她给地方首领转交一封信。当这名妇人离开后,跟在后面的贝塞里洛以为她要逃跑,便如离弦之箭般紧追上去,猛地将她扑倒在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位妇人将会被贝塞里洛痛咬时,老妇人求饶说,“我是去送信的,请不要伤害我”。贝塞里洛似乎听懂了,它轻轻地放开老妇,在她身上闻了闻,然后安静地回到主人身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贝塞里洛最后几年一直跟随在桑乔·德阿朗戈上尉身边,上尉对它爱护有加,而贝塞里洛也忠诚地保护着上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514年,一群土著在当地酋长的带领下袭击波多黎各海岸,而德阿朗戈上尉所住的村子就在附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战斗异常惨烈,因为西班牙军队的防守非常薄弱,上尉决定和贝塞里洛一起亲自上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他们像勇猛的雄狮那样浴血战斗,加勒比人人多势众,上尉的大腿在战斗中受了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正被敌人包围的贝塞里洛看到主人在流血,毫不犹豫地奋力冲过去救他,它像守卫地狱的神龙,疯狂地攻击涌上来的敌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虽然最终保护德阿朗戈上尉不被敌人掳走,但贝塞里洛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中了毒箭身亡,而德阿朗戈上尉也随着它一起倒下。英雄的贝塞里洛牺牲时,还穿着征服者为军犬特地缝制的作战用的棉铠甲。

(2015-12-04 09:09:43)

【延伸阅读】二战前奏:西班牙的“微型世界大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苏联和墨西哥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集团与共产势力的代理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二战发生的前奏。图为叛军将领佛朗哥与莫拉。正是后者创造了“第五纵队”一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6年7月,内战刚开始时的西班牙共和派女民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6年,佛朗哥的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6年8月28日内战刚开始时,巴塞罗那街头上的共和派民兵围在自制的坦克旁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西班牙内战宣传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进入西班牙战场的国际势力,主要是苏联和德意,国际左右两极的战争对决,但是每一颗炸弹却都是掉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图为曼努埃尔·阿扎尼亚(1936年到1939担任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总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苏联、意大利等国向西班牙内战双方运输武器和输送兵员的路线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整个西班牙内战的进程,蓝色为国民军控制范围,红色为政府军控制范围。可以看出,交战双方在多条战线上反复拉锯,激烈争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6年7月27日,马德里,一名叛军将领被押往军事法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内战爆发后,佛朗哥派出特使赴德请求军援。1936年7月25日,佛朗哥特使与德国航空部长戈林会晤。7月26日特使见到希特勒。图为佛朗哥与希特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德国坦克武装的佛朗哥国民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西班牙内战中的德国军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希特勒对佛朗哥最大和最后一次支援行动,就是派出著名的秃鹰军团。图为在战场上的德国秃鹰军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秃鹰军团一直参战到1939年4月战争结束。在高峰时期,德军兵力约有1.2万人,先后有1.9万德国人参与了西班牙内战。图为赫尔曼·戈林向秃鹰军团的德国飞行员授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6年7月22日内战爆发后,佛朗哥还派人前往罗马,向意大利外交部长卡里亚佐·齐亚诺传达他的军援请求。24日,墨索里尼正式决定介入西班牙内战,其派往西班牙的意大利军约5万人。通过轮换与整补,西班牙内战期间共有超过7.5万名意大利士兵为国民军战斗。图为西班牙内战中的意大利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苏联以志愿兵的名义派来了3000人,其中飞行员就多达1000人。图为苏联顾问和苏联为西班牙政府军提供的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三国际也在各国征召志愿者,组建了名垂青史的国际纵队。其成员来自50多个国家,其中就有中国战士。图为战后在法国的国际纵队战士合影,从中就能看到中国人的面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1936年12月的马德里保卫战中,参战的国际志愿者达4万人左右。马德里保卫战是国际纵队第一次亮相,也把共产国际推到了西班牙政治的聚光灯下。图为国际纵队中赫赫有名的德国“台尔曼支队”,他们在战场上与身为同胞的秃鹰军团兵戎相见,势不两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6年12月3日,被轰炸后的马德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国际纵队为挽救马德里发挥了关键作用。图为国际纵队中著名的美国“林肯支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国际纵队中的加拿大志愿者,他们个个手持“盒子炮”。1936年,有1700多名加拿大志愿者参加了对抗佛朗哥军队的战斗,其中就包括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西班牙战场上的白求恩(右),他和同事正站在一辆输血车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7年,17岁的政府军女战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由于力量悬殊,战局逐渐朝着不利于共和派的方向发展。1938年10月, 国际纵队告别巴塞罗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佛朗哥的军队在一片废墟中推进至马德里附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9年1月26日,巴塞罗那不战而降。几十万共和国军和难民开始了向法国的大逃亡。图为佛朗哥的军队进入巴塞罗那。

流亡到法国的西班牙人。

1939年3月27日上午11点,佛朗哥占领马德里。4月1日,佛朗哥宣布,西班牙内战结束。图为佛朗哥在马德里阅兵。

(2015-05-05 08:01:12)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