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称中国游客春节在西班牙消费减少:中国人更爱去英国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6月3日报道 西媒称,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成为带动西班牙奢侈品市场的动力。虽然中国市场中的出境游刚刚兴起,但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春节假期所在的第一季度,对中国公民的销售额同比增加了42%。
据西班牙《先锋报》5月29日报道,瑞士旅游金融服务公司环球蓝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游客已经变成来西班牙旅游的非欧盟游客中的主要消费群体,在西班牙的免税交易中三分之一来自中国游客。然而,今年春节中国游客在西班牙市场的消费同比减少10%,主要体现在时尚、珠宝和钟表等领域,特别是奢侈品。
报道称,中国游客的购买力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弱,这主要是因为欧元在最近一年来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中国游客数量下降,消费也相应减少。面对欧元升值,很多中国游客都选择了欧元区之外的旅游目的地。
专家指出,中国游客最热衷的旅游目的地包括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菲律宾等国。相关数据显示,在1360万中国赴欧洲游客中有51.3万人选择了西班牙。总的来看,31%的中国游客前往英国,18%前往意大利,13%前往法国,10%前往德国,只有7%将西班牙作为目的地。虽然中国至巴塞罗那或马德里的直飞航线增加了班次,但是去年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未来似乎也不会有太大促进作用。
专家认为,虽然欧元对人民币升值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所有欧洲国家而言都是一样的,但是加泰罗尼亚分裂危机损害了西班牙的国际形象,让很多计划长途旅行的游客出于安全考量将西班牙这个选项排除在外。
非欧盟公民在巴塞罗那的消费额下降了12%,在马德里也下降了10%。其中韩国游客的消费额下降了21%,美国游客下降了15%,俄罗斯游客下降了10%,摩洛哥游客下降了9%。只有阿根廷游客的消费额增加了8%。总体而言,第一季度非欧盟公民在西班牙的消费额下降了9%。
专家认为,应当加强在距离较远的旅游输出市场的宣传。除非欧元对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浮动,否则今年夏天的旅游业前景不会比现在更好。中国游客一天的消费量相当于英国游客一周的消费量,因此必须重视中国游客。(编译/刘丽菲)
【延伸阅读】美媒文章:非洲成中国游客追求新奇冒险首选地 中非关系添新纽带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美国石英财经网5月21日刊发题为《中国与非洲最新的纽带是兴盛的旅游业》的文章称,中国游客是世界上旅游消费最多的游客,仅2017年的消费就高达近2600亿美元。由于签证规定放宽、人们对非洲的文化和历史名胜的兴趣增长以及各种吸引中国游客的计划,中国游客在非洲的消费正在不断增加。
文章称,近期,中国一家国有银行与肯尼亚一家银行联合启动了一项客户忠诚度计划,为前往这两个国家旅游、购物和休闲的游客们提供多种优惠。该活动仿效的是这家中国的银行去年在南非举办的类似活动,持其银行卡消费的客户可享受旅游、住宿和生活等方面的一系列折扣和优惠。
文章称,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游客来说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全球旅游平台“旅游族”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非洲大陆是中国游客2018年寻求新奇冒险假期的首选目的地,超过日本和澳大利亚。游客特别青睐的是摩洛哥、突尼斯、南非、纳米比亚、马达加斯加和坦桑尼亚。今年,肯尼亚也启动了针对中国的营销活动,希望提高到肯尼亚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去年到肯尼亚的中国游客超过5.3万人次。
文章称,对这些国家的兴趣有一部分是在放宽对中国公民的签证规定之后出现的。例如,据“前进指南”旅游信息公司称,在突尼斯和摩洛哥放宽签证要求之后,中国游客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40%和378%。“旅游族”公司说,随着旅游套餐计划的多样化,以及航空旅行越来越便捷和便宜,而且许多中国人被非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美景所吸引,非洲大陆的“受欢迎程度会越来越高”。
文章称,非洲旅游热是中国重新定义非洲经济格局的又一例证。非洲与北京的交往主要是商业伙伴性质的,中国公司获得利润丰厚的合同和海外经营经验,而东道国获得所需的基础设施、就业机会以及技术和技能。
文章称,非洲各国政府、企业和旅行社迫切希望开发这一领域,推出本土化的旅游产品。实际上,旅游业是经济增长的有力载体:据联合国贸易部门的数据,截至2014年,旅游业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8.5%,创造了7.1%的就业岗位。
(2018-05-23 10:27:54)
【延伸阅读】中泰联合查处黑导游恐吓强迫中国游客购物事件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王莹)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针对5月10日我国10名游客在泰国芭堤雅旅游期间遭遇“黑导游”恐吓、逼迫购物无法忍受、深夜“大逃亡”的事件,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立即责成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从组团社渠道进行调查处理,第一时间获取团队合同、行程信息等相关资料,并启动中泰旅游市场监管合作协调机制,及时向泰方通报我方掌握情况,敦促泰方尽快查明事件真相,严肃处理侵害中国游客合法权益的涉事企业及个人。目前,根据我方提供线索,涉事的“黑导游”李某已被泰国警方逮捕,一同被逮捕的还有相关旅行社两位泰籍负责人。
近年来,我国赴泰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泰国最大客源国,2017年中国赴泰游客达到980万人次。为切实保障我游客合法权益,2016年9月,中泰签订了《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召开了两次中泰旅游市场监管合作协调小组会议,建立了两国旅游市场监管合作机制。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监管国际合作,加强与相关国家的旅游信息共享共通,联合整治出境旅游市场秩序,实现境内境外、组团社与地接社、目的国与客源国同步查处不法行为,切实维护我游客的合法权益。
(2018-05-16 08:19:11)
【延伸阅读】10名中国游客在泰上演深夜“大逃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泰国警方逮捕涉事黑导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黑导游在威胁中国游客
出国旅游,不料却遭遇“泰囧”。近日,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遭遇导游强制消费并辱骂一事引发众多关注。5月12日下午,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总部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泰国警方已逮捕涉事男“导游”,该男子为中国籍,且并没有导游证,属于在泰非法从事旅游工作的外籍黑导游,一同逮捕的还有其供职旅行社的两位泰籍负责人。
赴泰旅游遭遇强制消费
10名游客深夜“出逃”
近日,10名中国游客在泰国旅游,实在无法忍受导游强制消费并辱骂“出逃”,泰国警方已经逮捕涉事黑导游。昨天,旅客马女士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称,自己所在的旅游团一共十个人,导游初次见面时就说“第一次带人这么少的团”,并暗示大家,“如果要好玩,就要走他介绍的自费项目的行程。”
5月7日,行程的第五天晚上,由于实在无法忍受导游的谩骂和威胁,也担心自身人身安全,10名游客决定私自“脱团”逃回曼谷。马女士说,之所以在距离预定返程时间仅32小时的时候还要脱团,是因为“真的不能再忍了”。
据马女士介绍,此次泰国之旅是自己和丈夫的蜜月之行,也是他们第一次出国旅行。旅游合同中明确写明,旅行费用为2180元每人,成团最低人数30人。出境社为重庆一家旅行社,采用拼团方式拼至一旅行社成都分公司履行合同。合同规定,旅客在泰国当地将入住当地四星或五星级宾馆,且注明“自愿购物”。但在马女士看来,自己在泰国当地的食宿与旅行社的宣传描述完全不同,“好几个晚上住的连招待所还不如”。
马女士说,对于这样的落差,团里的游客曾询问过当地随团导游,但对方回应:“你们不要管,公司就是这么安排的。”之后的行程中,导游更是将每天将近一半的时间安排在了商店里。游客将其投诉到国内旅行社后,得到回复称“要体谅导游的辛苦”。
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发生在5月7日,行程的第五天。当天的行程中包含一个购物点“乳胶中心”,由于大家消费金额较少,当地导游吼道:“我不信你们不用逼(迫)的”、“一句话,逼到你们做出来为止”。
这番言论随即也引发了中国领队的不满,领队说了一句“谁让你这样讲话”,不料当地导游变本加厉。在游客拍摄的事发视频中,导游用手指向车门方向吼道:“要不然你就直接下车!”接着又说:“明天早上你不要上车!自己打的回曼谷!”得知领队要向组团旅行社反映后,男子称“你投一百个诉都没用”。
马女士的丈夫梁先生称,其实行程安排就是9号凌晨3点回国的飞机,但是我们实在受不了了,所以决定提前“逃”。当天大家假装外出散步,一路靠着手机翻译软件和拉客的司机沟通,花了两个小时才联系到了一辆面包车。
泰警方逮捕涉事黑导游
查明“游客买枕头导游提成”
12日下午,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总部官方微博就此事发布通报。通报称,5月11日晚涉事黑导游已在芭提雅被警方逮捕。
泰国国家旅游局表示,5月7日此事件发生后,“泰国黑导游怒吼游客,逼迫购买乳胶枕”的视频被广泛转发,吸引大量网友关注,视频播放量达到300万次,逐渐对泰国旅游业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我局得知此情况后已紧急联系泰国旅游警察局严肃处理,给中国游客一个交代”。
5月11日晚,泰国旅游警察局副局长素拉切警少将带队,联合芭提雅旅游警察、移民局警察展开收网工作,在芭提雅将涉事中国籍21岁男性黑导游李海抓捕归案。李海在警局中对视频里恐吓游客消费导致游客深夜折返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据其交代:事发期间曾带10名中国游客到芭提雅一家乳胶中心购买乳胶枕头从中收取回扣,由于购买人数较少没有赚到钱,于是才口出狂言恐吓游客,导致游客集体脱团返回曼谷。
旅游警察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该名中国籍男子供职于泰国TYT旅行社,没有导游证,属于在泰非法从事旅游工作的外籍黑导游。此次事件已经对泰国旅游业良好形象造成一定损失,警方对李海以“未经允许非法从事导游行业工作”罪名逮捕,一同逮捕的还有TYT旅行社两位泰籍负责人,下一步泰国警方将依据泰国法律对其严惩。
游客回国后投诉
旅行社已经退回团费
马女士介绍,团内10人分别来自不同旅行社。“见面后才知道自己来自不同的报名点,也不知这背后有没有猫腻”。对此,成都市旅游局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旅行社拼团符合旅游法相关规定,但是必须要经过游客知情且同意。
此外,据马女士回忆,5月7日晚间,10名中国游客“自私脱团”后,来自中国的领队希望他们不要脱团。有游客提出,第二天直接在曼谷机场汇合,“但是不能再见到那个曼谷导游”。于是,8日下午5点左右,10名游客与领队在机场附近的免税中心汇合。11人按照先前的计划,乘坐9日凌晨3点10分的飞机回国。
飞机起飞前,中国领队要求10名游客签署协议调解单,称是为了“维护大家和公司双方的利益”。这一要求被游客拒绝,当时已有游客将自己在泰国遭受导游辱骂的视频传上网,并迅速引发关注。
9日上午,旅游团另一名成员荣女士刚刚回到成都,就拨打12301国家旅游服务热线投诉,并上传了资料。随后,成都市旅游局以及事发旅行社所属辖区的青羊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迅速介入调查。
但据马女士丈夫梁先生介绍,5月10日下午,自己报名的旅行社同意补偿自己夫妻二人共计800元人民币,但拒绝了其要求退还报团费用的要求。
另一家旅行社只同意每人补偿200元。当天晚上,本次旅行最后的发团旅行社联系大家称,同意补偿10名游客每人1000元,但谈判再次以失败告终。
直到11日下午,发团的国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前往成都,退还旅行团10名团员全部报名费,并承诺后期还会跟进一些补偿措施,双方才最终达成共识。马女士说,“希望类似的事情再也不要发生。”
本组文/本报记者 孔令晗 熊颖琪
提醒
在泰国遇宰客可打报警电话求助
10日,泰国国家旅游局成都办事处发布提醒称,近年随着赴泰旅行人数不断攀升,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国内部分旅行社以“低价揽客”,在行程安排、接待水平和安全系数等方面大打折扣,直接威胁到了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为此,中泰两国旅游局将联手推广品质旅游。针对“零负团费”制定出相应措施,正确引导消费者,并对旅游从业者进行行业管理,以高品质的泰国游产品真切回馈中国游客。
泰国国家旅游局称,为了给旅客能有更多元化的选择,目前许多旅游行程都会加入自费行程的内容。“所以,在详细了解行程表时,更要了解哪些是要额外自费的项目,价格是多少等,这些都必须要求旅行社载明,甚至以书面告知。尤其是自费项目,更须明确列出项目名称及价格”。
如遇紧急情况,游客可拨打下列电话寻求帮助:泰国国家旅游局客服中心1672,旅游警察热线1155(有中文服务),泰国报警电话191,急救电话1669。
(2018-05-16 08:13:13)
【延伸阅读】韩媒:中国游客回归助韩服务业市场重现活力 就业人数猛增
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 韩媒称,由于中韩关系回暖,赴韩中国游客人数增加,住宿餐饮等服务业就业指标走势向好,相反,由于结构调整及美国市场销售低迷的影响,汽车业界从业人员连续2个月减少。
据韩国《亚洲经济》网站5月14日报道,韩国雇佣劳动部13日发表的《4月劳动市场动向》显示,就业保险入保人数为1309.2万人,同比增长2.4%。汽车生产业、建筑业从业人员申请失业补贴的人数大幅增长,失业补贴支付额创历史最高纪录。
报道称,韩国就业人数增幅创下自2017年6月以后十个月以来的最高值,整体就业人数自雇佣劳动部实施相关统计的2013年以后,首次突破1300万人。人数增加较多的行业为住宿餐饮业、福利保健业和批发零售业等,主要集中于服务业。中国游客日前重启赴韩国团体游,令各界对中国游客重返韩国信心大增,预计服务业从业人员仍将继续增长。
相反,韩国制造业因受汽车、纤维等行情低迷,造船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连续2个月从业人数减少。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受结构调整和美国当地销售低迷的影响,从业人数同比减少了8100人,连续4个月呈负增长。造船业从业人数减幅较上月有所收紧,但仍连续25个月呈跌势。
5月4日下午,首尔明洞街头熙熙攘攘的游客。(韩联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8-05-14 10:38:08)
【延伸阅读】苏格兰讨论如何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资料图:在苏格兰古老城镇的街头,穿着苏格兰中世纪传统服装的民众。
中新网2月6日电 据外媒6日报道,苏格兰爱丁堡举行专家会议,讨论苏格兰及其首府应该如何更好地打入中国这个利润丰厚的旅游市场。
这次会议由“爱丁堡旅游行动组织”发起。报道称,爱丁堡目前是英国第二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城市,仅次于伦敦,但是游客总数比美国、德国、法国都要少。爱丁堡想成为在中国市场的一个领先旅游目的地。
苏格兰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约有33000名中国游客访问苏格兰,其中多数住在爱丁堡。中国游客平均在苏格兰停留11晚,这期间平均消费1173英镑,总值6200万英镑。
据估计,中国旅游市场在过去的10年内猛涨5倍,而此次在爱丁堡举行的会议,意在讨论苏格兰旅游工业如何进一步增长并发展对中国友好的声誉。
考虑采取的措施包括,鼓励当地的酒店将采用中国游客偏爱的菜单,旅游公司提供普通话和粤语旅游团。会议的参与者还将研究如何确保爱丁堡机场到中国有更好的航线,并希望开通中国至苏格兰的直航。
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高级项目经理戴安·麦克雷表示:“我们需要确保做好接待进港航班的准备”。
“我们需要检讨酒店、场馆、餐厅,以确保当中国游客抵达后感到热情接待,感受到真正苏格兰方式的接待”。
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前9个月英国吸引了创纪录的中国游客。英国旅游局表示,去年1月至9月的中国游客数量为21.4万人,比前一年同期的15.7万人上升了37%。
(2018-05-13 15:29:0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