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可防手枪子弹命中!美军研发新型电池可当防弹衣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5月24日发表了戴维·汉布林的题为《防弹电池有望成为防弹衣材料》的文章。

防弹电池有望很快被当成军用防弹衣来使用。徒步搬运军事装备是个费力的活儿,比如电池一项就占到负重的四分之一。如果电池能够同时充当防弹衣来用,就能大大减轻军人的负重。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专家加布里埃尔·法伊特说:“在战场上,一名军人平均需要穿着大约9千克重的防弹衣,携带8千克重的电池。如果把两样东西合并成一样,就能减轻军人的负重。”

法伊特的团队已经研制出小块防弹电池。他们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引入电池的电解液,电解液就会在受到冲击时变硬,这种现象称为“剪切增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身着防弹衣的美军士兵_副本

电解液内的微小颗粒间存在微弱的排斥力。一般情况下,这种排斥力能够帮助不同颗粒互不干扰地自由流动。可是强烈的震荡会压倒排斥力,使颗粒板结成类似固体的样子,应该足以拦住一颗子弹。添加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只会使电池总重量增加大约3%。

美军已经在使用可以穿戴的电池组,但那些产品不具备防弹功能,一旦破损甚至会成为负担,因为电池容易着火、爆炸和释放有毒气体。美国空军希望得到可以防范手枪弹的可穿戴电池,计划明年拿出可行的设计方案。这一技术还能提高电动汽车的防冲击能力。

虽然对小块电池的测试取得了成功,但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专家法伊特介绍说,若想按比例放大电池尺寸,还是需要克服其他困难。困难之一是生产方法:电解液通常是被注入电池里的,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会变硬的剪切增稠液体。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专家海伦·威尔逊说:“把剪切增稠液体作为防冲击材料用在电动汽车的电池里真是个聪明的办法。”但她同时提醒说这种技术可能需要克服工程学难题。“进一步扩展这一技术的用途,研制具有防弹功能的可穿戴电池,可能就显得跨度太大了。”(编译/刘子彦)

【延伸阅读】闹市区现战车直升机!美军特战队秀反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月2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2018年度“美特种作战部队工业展”(简称SOFIC 2018)在此举行,其中进行“特种突袭与救援能力”展示一直是最大亮点。图为美特战队GMV 1.1与“北极星”组成装甲车队火力掩护“游骑兵”地面突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作战表演分为三大环节,第一部分为地面火力突袭。图为美军特战队乘坐GMV 1.1超轻型装甲车进入市区,可见搭载一挺12.7毫米M2重机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特战队装甲车队火力掩护“游骑兵”突入动态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特战队GMV 1.1型战术车使用12.7毫米M2重机枪进行火力掩护。可见散落的弹壳,演示中发射弹药均为空包弹,可最大限度突出临场感,并无危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游骑兵”特战队突入敌军据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GoPro摄像机拍摄的“游骑兵”队员护送人质脱离危险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接下来是“游船人质解救环节”。隶属于美军陆航第160特遣队的一架MH-60M“铺路鹰”在水面上低空悬停,回收蛙人部队。不同于普通“黑鹰”,“铺路鹰”搭载有空中加油受油管,机头也布置有更多的传感器和雷达,便于执行夜间低空渗透任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先由特战蛙人渗透进入,为“铺路鹰”直升机的着陆场扫清威胁,可见蛙人使用SCAR突击步枪击毙“恐怖分子”的抛壳瞬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搭载特战突击队的MH-60M“铺路鹰”直升机飞抵游船上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游骑兵”特战队以索降方式进入游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机降至甲板后,以战术队形突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铺路鹰”飞离时进行火力压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游骑兵”交替掩护推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特战队突入船舱,图中4个身着的蓝服扮演人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与此同时,“市长营救”行动也在进行中。图为2架MH-6“小鸟”特战直升机掩护2艘SOC-R特战艇准备进行火力登陆。1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架MH-6“小鸟”特战直升机掩护2艘SOC-R特战艇火力登陆动态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艘SOC-R特战艇同时紧急制动,在水面上溅起巨大水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码头视角,搭载特战队的特战艇准备靠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手持AK-47步枪的“恐怖分子”群起而攻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营救部队突入码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搭载狙击手的MH-6“小鸟”直升机低空高速飞越市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上岸后的营救部队与“恐怖分子”激烈交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高角度拍摄的特战快艇表演编队高速火力突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小鸟”直升机掩护SOC-R特战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营救成功后,特战队护送身着58号球衣的坦帕市市长登上特战快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撤离时,特战队员使用M2重机枪火力压制“敌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游船方面,人质们准备使用“直升机紧急撤离吊带”(SPIE)撤离,这种撤离方式的优点是可在短时间内一次性撤离多人,玩过《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2》的童鞋应该很眼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铺路鹰”直升机利用SPIE装备将人质们吊离游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特战突击队升起美国国旗,表示已夺回游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参演的MH-6“小鸟”特战直升机。

(2018-05-30 08:42:43)

【延伸阅读】大卸八块!看美军如何维护阿帕奇武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近日,网上放出了一组美军陆航部队维护AH-64D“长弓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图片,其中可见美军技术人员已将主旋翼拆下,发动机外壳、尾梁外壳、机身侧面舱均已开启,颇有将武直“大卸八块”的节奏。图为从侧前方拍摄的美军地勤在对“阿帕奇”武直进行维护,可见主旋翼已拆下,各部分的维护面板已开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侧后方拍摄的维护照片,可见外露的尾梁传动轴,以及“黑洞”红外抑制系统的内部结构,还能看到向上设计的排气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地勤对“阿帕奇”的主旋翼桨毂进行维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H-64系列武直是美国麦道公司的遗产之一,波音公司接手进行改进后,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最新的AH-64E型甚至增加了可遥控多架无人机的能力,又进一步提升了阿帕奇的综合战力。本图展示了AH-64E相关的详细资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地勤人员对“阿帕奇”的排气口及发动机进行维护作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本图可见“阿帕奇”发动机尾部排气口的内部结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阿帕奇”尾桨特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侧后方拍摄的“阿帕奇”机身维护照。

本图可见“阿帕奇”的机身侧面设备舱已开启。

(2018-04-24 08:48: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