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中国轻轨解决埃塞俄比亚首都交通问题 外媒:票价不到1元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6月8日报道 外媒称,交通拥堵向来被认为是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一大顽疾,不过,在中国承建的轻轨运行3年多以后,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极大改观。

据拉美社6月6日报道,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自2015年5月正式通车以来共计运送旅客1.29亿人次。

报道称,这条轻轨还大大降低了当地人的出行成本,单次票价最多6比尔(约合人民币0.9元——本网注),远远低于出租车或巴士的票价。

“这条全长34.25公里的轻轨已经成为埃塞俄比亚的一张名片,其正点、安全和快捷等特性使其成为亚的斯亚贝巴市民出行的首选。”埃塞俄比亚交通部在一份声明中说。

与此同时,这条轻轨也是中埃友谊的象征,因为负责该项目的两家中国公司创建了一个完整的铁路运营和管理系统,并依照合同将技术和知识传授和移交给了埃塞俄比亚方面。

报道称,管理承包商特别注重对埃方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员工技能培训,官方数据显示,迄今已完成16类培训相关制度建设、19个轻轨技术工种培训以及考核大纲开发工作;编制200多个配套教材,搭建了轻轨公司培训制度体系;791名埃方学员取得了相应专业上岗资格证。

上述学员之一、目前在轻轨上担任全职工作所罗门·阿莱马耶胡强调,他从他的中国同事那里学到了包括安全驾驶在内的很多知识和技能,他们还在合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

深圳地铁集团埃塞俄比亚公司总经理王伟表示,轻轨在多个方面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发展面貌。在轻轨开通之前,整个亚的斯亚贝巴到了晚上8点以后就几乎进入了睡眠状态。而如今,由于轻轨运营到晚上10点,许多商店、餐馆也延长了营业时间。

报道称,轻轨开通后,当地居民购买必需品方便了很多,对那些下班较晚的人来说生活更是便利了不少。在中方的指导下,埃塞俄比亚交通部门还组织构建起了标准的企业标准体系和应急救援标准体系。

最大的感激之情来自当地居民。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建筑系学生纳坦·梅哈里对拉美社记者表示,过去由于交通拥堵严重,每天去学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钱。在轻轨开通后,不仅上学耗时大大缩减,旅程也让人愉悦,“车厢干净舒适,我经常会在途中看书”,他表示。

报道称,亚的斯亚贝巴轻轨有南北和东西两条线路,设有39个车站,由中国中铁公司承建、深圳地铁集团提供运营管理服务。(编译/韩超)


资料图片:2017年6月29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民走下轻轨列车。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 埃塞俄比亚首辆有轨电车运营 系中国资助建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015年9月20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乘客搭乘有轨电车。埃塞俄比亚首辆现代有轨电车当天开始运营,该电车每天可以搭载6万乘客。这标志着中国资助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最终竣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剪彩前,已经有数百人排队等候坐上“头班车”。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第一条全电动轻轨。该项工程耗资超过4.75亿美元,资金85%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由中国中铁承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塞俄比亚历史上第一列电车准备开通,车上乘客非常享受他们的电车之旅。埃塞俄比亚政府表示,轻轨每天运行16小时,将大大缓解首都的交通拥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电车里的乘客向乘务员交钱买票。埃塞俄比亚交通部长说,轻轨项目将推动亚的斯亚贝巴成为非洲大陆“无可争议的枢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乘客在电车车厢里拍照留念。

(2015-09-22 10:03:02)

【延伸阅读】外媒梳理埃塞俄比亚发展路径:中国是一个重要章节

参考消息网8月12日报道 外媒称,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之角”最稳定的国家,和中国有着非常强大的双边关系。

据全非新闻网8月4日报道,这个国家被捧为一个经济和发展上的成功案例。十多年来,埃塞俄比亚每年的增长率接近10%,而20世纪90年代初只有3%。

报道称,埃塞俄比亚的发展故事,可能过于简单化和夸张,但却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而中国则是这个故事的一个重要章节。

尽管亚的斯亚贝巴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建设和改造中,但最重要且最重大的改善发生在农村地区,那里有8000万人口,政府在那里提供了更好的农业投入,修建道路并投资教育和健康事业。

报道称,埃塞俄比亚的贫困率从1995年的45.5%大幅下降到2010年的29.6%。该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在过去15年里提高了45%。在同一时期,出生时预期寿命增加了15.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0.7年,预计上学年限为6.3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增加了一倍。

贸易和投资

报道称,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也迅速增长。从2003年到2013年,中埃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13倍。中国不仅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也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

大型的象征性投资项目,如非洲联盟闪亮的新总部,点缀着亚的斯亚贝巴的城市景观。非盟总部大厦的百米高塔主宰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天际线。这座建筑耗资2亿美元,全部由中国政府拨款资助,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实施,显示了北京增强其在非洲影响力的雄心。

另一个发展的标志——亚的斯亚贝巴约32公里长的轻轨系统——由中国中铁承建,在短短三年内完成。

基础设施

报道称,中国参与埃塞俄比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包括运输、能源和电信。在埃塞俄比亚,大约70%的公路网络是由中国公司建造的,其中包括首都周边的环城公路,中国的友谊之路,以及亚的斯亚贝巴-阿达马高速公路。

报道称,中国铁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最近完成了长达760公里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电气化铁路,耗资34亿美元。另一项巨额合同为亚的斯亚贝巴博莱国际机场的重大扩建,该项目被授予中国路桥总公司。

能源电信

报道称,能源是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合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2009年,在中国葛洲坝集团参与下,建成了30万千瓦的特克泽水电站,该水电站被认为是非洲最高的混凝土拱坝(即“非洲三峡”)。

在部分完工的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旁,奥莫河上的埃塞俄比亚吉贝(Gibe)III水电站于2015年建成,预计将生产187万千瓦。项目业主为埃塞俄比亚国家电力公司,由东方电气负责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总承包。

此外,中国进出口银行还在财务上支持由另一家中国公司在亚的斯亚贝巴实施的高压输电线路。

报道称,中兴通讯通过在亚的斯亚贝巴和其他8个城市建立庞大的移动网络,帮助埃塞俄比亚电信升级并实现现代化。2007年至2012年间,中兴通讯将埃塞俄比亚移动电话的用户数量从100万增加到1500万。(编译/王天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7年6月29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轻轨列车在城市中穿梭。在亚的斯亚贝巴,由中国企业建设并运营的城市轻轨堪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华社记者陈诚摄

(2017-08-12 00:21:01)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助推埃塞俄比亚成非洲制造业中心

参考消息网5月22日报道 拉美社近日刊登文章称,从公路、铁路到工业产业园建设,多个合作项目将中国和埃塞紧密连接在一起。专家指出,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埃塞俄比亚经济建设,这被看作埃塞通往成为非洲制造业中心这一目标的桥梁。

中国投资助埃塞解决交通问题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经济学教授特费雷·海尔马里亚姆表示,中国在公路、高铁、轻轨、航空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投资,为该国解决了交通问题。

海尔马里亚姆表示,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起点是亚的斯亚贝巴,终点是红海要冲吉布提。这条铁路将埃塞与红海相连,而无需走水路,是增加产品出口并降低进口成本的长远解决方法。

据最新报道显示,今年1月总长752公里的亚吉铁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迄今为止已经运送旅客3万人次,超过1.1万个各类集装箱。

文章称,这条铁路同样承载着埃塞的工业雄心,该国已经沿着这条铁路建立了一条沿线经济带。

文章称,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很多居民都依赖于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该项目合同价值4.75亿美元,主要利用中国技术建造。

文章称,自2015年9月全线正式运营后,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已经搭载乘客9680万人次,因大幅缓解首都交通拥堵状况而备受好评。

中国承建园区助埃塞转型制造业国家

另一方面,据官方消息称,中国在埃塞承建的巴赫达尔工业园将在3个月内竣工。

专家指出,巴赫达尔工业园是埃塞与中国大规模合作计划中包括的15个工业园项目之一。该计划的目标是将埃塞这个农业国家打造成一个制造业国家。

据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发展公司此前透露,占地面积75公顷的巴赫达尔工业园将主要包括劳动密集型制造中心,未来将出口具有附加值的纺织品和食品。

文章称,2017年6月开幕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哈瓦萨工业园同样是由承建巴赫达尔工业园项目的中国公司一手建造的。

据官方消息称,目前包括美国PVH集团在内的多个世界知名服装制造商齐聚哈瓦萨工业园。面对当前大好局势,埃塞在到2025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道路上将更具雄心,力争早日成为非洲轻工业制造强国。

与此同时,另一个由中国公司建设的孔博勒查工业园将于今年正式投入生产。而默克莱工业园也将继续增强埃塞的服装制造生产力。

埃塞俄比亚投资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共有279家中国企业在埃塞开展业务活动,为当地创造了28300个就业岗位,其中19000个工作岗位来自制造业,而建筑业、服务业和农业也贡献了大量就业机会。

(2018-05-22 17:47:20)

【延伸阅读】出海记|美媒:力帆已成埃塞俄比亚“当地品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工人们在力帆汽车整车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发

参考消息网8月23日报道 外媒称,在埃塞俄比亚,有一段中非跨国婚姻令当地人艳羡,中国小伙马群和埃塞俄比亚姑娘卡莉,经过三年的交往,结为夫妇,他们家有一辆轿车、一辆SUV,都是当地最知名的汽车品牌:力帆。马群和卡莉同在埃塞俄比亚的力帆汽车公司工作,曾经的上下级,现在的小两口。婚后两人很快有了爱情的结晶。马群、卡莉的故事,也是力帆汽车走出去,在海外市场播种、耕耘和收获的剪影。

深耕埃塞俄比亚7年站稳脚跟

财富中文网8月21日报道,埃塞俄比亚是力帆汽车在海外的重要基地,也是力帆投资非洲力度最大的市场。现在,埃塞俄比亚有力帆的散件组装厂、销售公司、售后服务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当地的汽车销量中,力帆排在第一位。“我们想进一步做到的是,让当地人把力帆当成埃塞俄比亚的汽车品牌,而不仅仅是中国的力帆。这是我们全球化战略想达到的最佳效果。”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牟刚说。

力帆是一家来自于中国西部城市重庆的民营企业,1992年成立,现在正值青春,力帆成长为一家融科研开发、发动机、通机、汽车和摩托车整车生产、销售为主业并集金融证券、房地产于一体的集团公司。其中,主力产品是力帆汽车和力帆摩托车。

从开始与埃塞俄比亚做生意,向埃塞俄比亚出口汽车起,力帆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

“我们第一家直销公司于2009年在埃塞俄比亚成立,其他的工厂和网点一步一步地建立,经过7年多时间,过程是很苦的,其间也有诸多想放弃的时候,只不过还是坚持下来,现在才熬成了‘婆’。”牟刚说。现在,力帆在埃塞俄比亚超越其他汽车品牌,上牌量排行第一。牟刚介绍:“当地已经认可力帆。我们在那儿市场份额第一、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第一,但这不是我们现在的目标,我们和埃塞俄比亚政府游说,别仅仅把力帆当作中国品牌,应该把力帆当作你们埃塞俄比亚的企业品牌。”

以前,埃塞俄比亚是一个短缺经济的国家,汽车基本靠进口;现在,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了,他们也希望能内部造血。“我们力帆在埃塞俄比亚新的方向就是融入他们的经济造血机制,将来他要发展当地的汽车产业,就会首先想到力帆,力帆集团能帮他们做一个埃塞俄比亚的力帆企业,创建埃塞俄比亚的汽车品牌。”力帆现在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保税区有一个很大的工厂、还建有销售公司、服务公司。力帆埃塞俄比亚汽车厂做散件组装,出厂的整车直接销售当地和周边市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力帆汽车俄罗斯工厂。新华社发

全球化商业模式更新迭代

全球化战略表现为产品的同步,以及商业模式的更新迭代。力帆出口海外的市场是多元的,比如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虽然经济富裕,豪车满地飞跑,但也是全世界打工者聚集的地方,他们对汽车的需求也是多元的,力帆在这里也可以销售很多汽车。

现在,力帆的摩托车主要在阿根廷、墨西哥、尼日利亚、伊朗、泰国、土耳其、越南有销售公司;汽车以俄罗斯、伊朗、埃塞俄比亚、乌拉圭为主要制造基地和销售中心。

牟刚介绍,在埃塞俄比亚,力帆可能没有运营牌照,力帆可以把分时租赁、金融解决方案交给当地B2B机构来做。这样,既能把产品卖出去,也能把新的商业模式带到当地市场。在俄罗斯市场,力帆也有类似的合作模式,比如力帆把资金交给俄罗斯的金融机构,力帆告诉他们客户在哪里,告诉他们可以怎么做,然后由俄罗斯当地的金融机构来做融资租赁业务,以促进更多的销售。

世界整个秩序在重塑,民营企业应抓住这样的机会。

“民营企业有狼一样的嗅觉,会抓住市场机会。”牟刚说,尽管我们出口的主要对象是中低端市场,但市场潜力巨大。他说,目前力帆的产品已出口到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投资建设了10座工厂,9个直销直服务公司,30个办事处,有4000名外籍员工,力帆汽车出口约占总销售收入的40%-60%,占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总量的7%,出口的利润是国内的3倍。

2016年,力帆汽车已经出口到全世界70个国家和地区,开拓了遍布全球500多个营销网络,并在俄罗斯、阿塞拜疆、缅甸、伊朗、埃塞俄比亚、乌拉圭、伊拉克7个散件组装厂下线。

在每个海外公司,力帆派出去的管理技术人员不会超过10个,其他员工都从当地招聘。这样也是为了让力帆能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现在,力帆不仅要把最新的产品卖出去,而且要把在中国领先的商业模式如清洁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及融资租赁都带到当地去,能够给当地政府带去经济发展新的生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力帆汽车的新车临时停车场。

技术、品牌、理念同步扬帆出海

力帆的品牌传播与开拓海外市场的战略一样,都要同步用4.0代产品。

“产品、技术、品牌、服务、金融,都要同步走出去。”牟刚说。在品牌方面,力帆在各地市场虽然不太相同,但一般有三招鲜:一是与当地政府、当地媒体合作;二是在当地多参加车展和展会;三是定期召开全球发布会,并把海外市场的有关人员也请到现场。牟刚强调:“除了硬广告,现在有很多新传播平台和传媒资源,应该多整合应用。当别的企业还在往国外出口相当于力帆2.0代水准的汽车时,力帆已在把最新研发的4.0代产品同步销售到海外市场,这样才具有竞争力。品牌传播也是同理,要结合当地市场做传播,直达我们的目标客户。”

就像力帆在国内、海外市场同步销售新研发的4.0代产品,力帆也把最新的企业品牌与市场传播理念引进来,走出去。“我们在LinkedIn上已经开始进行社交媒体投放。”牟刚介绍,“利用他们的大数据精准定位非洲地区的政府,出租车运输以及大型经销商,推广我们的530车型,通过LinkedIn渠道不断扩大力帆的品牌影响力,与非洲地区的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沟通渠道,并在第一时间收到高质量的销售线索,这些线索对于我们未来开拓市场,实现销售转化奠定了基础。”

(2017-08-23 00:20:01)

【延伸阅读】英媒:埃塞俄比亚或创造亚洲“四小虎”模式

参考消息网8月6日报道 英媒称,过去几十年,世人对埃塞俄比亚这个东非国家的认识仅限于这是一片饱受饥荒摧残的荒凉之地和盛产马拉松选手。如今,受大量外国投资(主要来自中国,为大坝、道路和铁路建设注入了大量资源)的推动,埃塞俄比亚实现了“中国式的繁荣”:自2005年起的十年间,该国年均经济增速达1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作为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埃塞俄比亚已超过肯尼亚成为东非第一大经济体。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8月2日报道,去年,住在阿瓦萨的25岁埃塞俄比亚单身妈妈阿贝贝奇·丹萨辞掉了美容院的工作,跳槽到香港服装企业——联业制衣有限公司(TAL Apparel),TAL那时正在阿瓦萨新落成的、技术最先进的工业园建一座工厂。丹萨在公司迅速扩大的生产线上缝制衬衫,每月薪水为1040比尔(约合302元人民币)外加补贴,收入较上一份工作增长了50%。TAL为杰西潘尼(JCPenney)、J Crew和博柏利(Burberry)等品牌供应衬衫,在阿瓦萨的工厂最近刚开始向美国出口。

“在这儿心情很好,感觉很好,”她说,“许多人以前没工作,不幸福,但现在有了工作,工资也不低。和几年前比,城市变得都认不出来了,到处是新楼房、现代化马路和大工厂。”

报道称,丹萨的变化得益于埃塞俄比亚一项新的经济规划,这个国家正试图复制亚洲式工业化道路的精髓:希望随着孟加拉国甚至中国等地的成本上升成为下一个全球制造业中心,TAL首席执行官李国权将埃塞俄比亚形容为“主要生产方面的最后处女地”。埃塞俄比亚当局孤注一掷,押注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包括再建9个工业园的计划。

埃塞俄比亚负责工业化政策的内阁部长阿尔卡贝·奥克贝表示,“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每一个渴望发展和追赶的国家的终极目标都是改善民生。”

阿瓦萨工业园是该国工业化战略的旗舰工程,尽管骚乱不断,该工业园的大多数外国投资者仍继续支持政府及其发展制造业的努力。李国权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国家:有充足的劳动力;离海港足够近,方便出口;工资水平足够低;政府有周详的支持工业发展计划……还能免税进入关键的美国和欧洲市场。”另一大吸引力是埃塞俄比亚为世界上电费最便宜的国家之一——每度电费约3美分。

纽约上市服装公司PVH在阿瓦萨开设了一家工厂,首席供应官比尔·麦克瑞斯表示,埃塞俄比亚政府兑现了承诺,“人们常常幻想一些可能,而现实中一般都实现不了,”他补充道,“在埃塞俄比亚,令人愉快的一点是所有人都照章办事,这笔投资的进展比我们迄今其他所有类似项目都顺利,尽管我们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报道称,阿瓦萨模式能否在全国范围内复制,由此缓和社会矛盾,这一点仍不得而知。工业园建造花了9个月,预计会雇佣6万人,还会创造15万个间接就业岗位。其他9个规划中的工业园,有数个定于今年正式运营。阿尔卡贝表示,埃塞俄比亚政府希望在2025年前每年能创造20万个就业岗位。

这听起来相当不错,但他承认,埃塞俄比亚每年出生230万人,80%的农村年轻人未能读完小学,鉴于此,挑战依然艰巨。全国四分之三人口的生计依赖自给农业,但农业产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政府已计划开拓商业化农场,推动农业技术现代化,并扩大土地灌溉面积。

外国的外交官并不相信整体政策会成功,尤其是考虑到该国金融服务业、零售业和电信行业对外国资本关闭,政府对私人部门也疑心重重。咖啡等农作物的出口收入去年也有所下降,制造业和电力出口的目标也未能实现,尽管这些政策能吸引到足够的外国投资,从而实现就业增长及其他经济目标。

埃塞俄比亚著名商界领袖泽梅德内·那加图表示,政府的政策与其说是革命性的,不如说是渐进式的。

“他们吸收了中国和韩国的最佳经验,可能还有新加坡的某些方面,融入了埃塞俄比亚特色,”他说,“如果一切顺利,他们极有可能创造出一个非洲的‘亚洲四小虎’式经济体。”

正在开发埃塞俄比亚首个私人大型电力项目的Corbetti Geothermal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迈耶承认:“在埃塞俄比亚投资是一场赌博。”

非政府组织国际危机组织的非洲之角项目负责人拉希德·阿卜迪表示,只需要看看埃塞俄比亚的四个邻国,就能理解西方政府对它的态度,埃塞俄比亚不仅在地区动荡局势中提供了一座平静的堡垒,还接收了欧洲各国政府不希望看到北上的约80万难民。

阿卜迪表示:“一切取决于地区安全和稳定,只要这些国家的危机没有化解,埃塞俄比亚就能够打造这些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关系。”此外,经济考量也很重要,“这是东非最大的经济体和人口第一大国,”他说,“简言之,这是一个大市场。”


埃塞俄比亚工厂。(英国《金融时报》网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7-08-06 00:14:0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