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美媒:“非洲之角”成大国竞逐新舞台 争夺苏伊士运河航道

参考消息

关注

参考消息网6月13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6月1日发表了马蒂纳·史蒂维斯-格林德内夫的题为《中东权力斗争在新舞台展开》的报道。

在一个古老的非洲港口,一场霸权争夺战正在中东展开。在这里,传统的捕鱼船与巨大的集装箱货船共享空间。

柏培拉位于通往苏伊士运河的狭窄航道上,距离内战中的也门仅有260海里。自古以来,这座城镇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岸就一直被军事和海上强国觊觎。这个港口被殖民时代的旅行者描述为“通往红海的关键”,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的要塞,后来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作为沙特阿拉伯最坚定的盟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承诺将拿出4.5亿美元,接管这里的港口。在非洲之角的其他地区,沙特和阿联酋这两个盟友抢着把索马里以及更远北部地区的吉布提和厄立特里亚的港口和军事基地弄到手。卡塔尔和土耳其支持不同的政治伊斯兰模式,更接近于沙特的主要对手伊朗。它们也正在索马里和苏丹大搞建设。中国在吉布提有一个军事基地和一个集装箱港口,并且正在索马里探索其他场所。与此同时,美国也在从吉布提的勒莫尼耶军营(美国在非洲大陆最大的基地)在波斯湾执行非洲作战任务并指挥无人机。

这个通往苏伊士运河的狭窄航道是亚洲和欧洲之间速度最快、使用得最多的连接,处理了全球约10%的海运贸易,其中包括约10%的石油贸易。

自2010年以来,由于该地区在商业和战略上的重要性,世界大国为这里的港口和军事基地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联合国和独立调查人员说,伊朗利用苏丹和索马里的港口向黎巴嫩真主党和也门的盟友走私武器。为了支持也门的另一方,阿联酋2016年在厄立特里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军事基地,这里成为无人机和军机空袭的出动据点。

其他难题也比比皆是。沙特及其盟友担心圣战组织,包括“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和“基地”组织分支,在阿拉伯半岛的势力不断壮大。

沙特和阿联酋去年与卡塔尔决裂,声称后者支持恐怖主义,此举颠覆了传统联盟。这场外交危机促使在非洲最贫穷和危机四伏的海岸地区达成协议,索马里、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和苏丹自2016年以来就得到来自较富裕的中东国家的20亿美元投资。

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全球地缘政治智库国际危机研究组织的该地区问题专家拉希德·阿迪说:“海湾的骚乱令非洲之角已经危险的军事化急剧升级。海湾国家希望控制这一地区,以支持一个不完全依赖石油生产的经济未来,并准备好应对未来与伊朗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西方外交官说,这一形势让华盛顿的影响力减弱。美国在该地区几乎没有商业投资,但最近几十年来在军事项目上花费了数百亿美元,其中包括打击海盗的行动,并增加了对索马里圣战分子的无人机袭击和特种部队部署。

华盛顿的无党派智库美国和平研究所的佩顿·纳普夫说:“没有证据表明美国有连贯的战略来应对非洲之角的分裂和红海的军事化。”

2017年12月,土耳其争取到了开发萨瓦金岛的权利,这里曾是前奥斯曼帝国在苏丹的前哨。卡塔尔今年3月与苏丹达成初步协议,斥资40亿美元开发苏丹大陆附近的一个港口,接待前往沙特港口吉达的客轮。如果最终敲定,这将是迄今为止该地区港口计划的最大一笔投资。

拥有20万人口的沿海城市柏培拉是军事和商业建设的重点。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在这里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停止支持独裁者西亚德·巴雷,他转而投向美国,这个基地也落到了美国手上。

世界第3大港口运营商、阿联酋的迪拜世界港口公司达成了一项价值4.42亿美元的协议,将在2016年年中将柏培拉现代化并且对之加以管理。索马里兰和阿联酋之间一项利润丰厚的军事协议迅速接踵而至。这项协议将使阿联酋翻修这个古老的军事基地以及附近的一个小港口,供军事使用25年。

还有人担心,这些投资的代价太高:将进一步被拖入中东和非洲之角的冲突。(编译/洪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7年1月5日在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与MV-22“鱼鹰在非洲吉布提展开演练。

【延伸阅读】俄军万吨核巡洋舰在也门近海兜圈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冷战时期开始,亚丁湾就一直是苏联海军的传统活动范围之一,苏联海军在也门亚丁港曾部署有一个海军基地。图为冷战期间,停泊在亚丁港的苏联海军登陆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近年来在亚丁湾巡航时,俄罗斯海军除了要执行各种护航和反海盗任务外,为了丰富水兵们的生活,也会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活动。本图集主要展示的是“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上的水兵生活。图为在亚丁湾巡航期间,俄军水兵们在“彼得大帝”号宽阔的直升机甲板上晒日光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来场“甲板排球”对抗赛,紧张而激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拔河比赛,这个比赛不仅国内集体活动很流行,在俄罗斯的战舰上也是这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了那些耗费体力的运动外,下象棋也是消磨时间的一种好方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找个阴凉的地方,吹吹牛,侃侃服役生涯中的传奇经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双方正在进行激烈的角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活动得满身汗水之后,到舰上改装的露天“淋浴室”洗个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亚丁湾的夜晚,水兵们在甲板上快速跑过,背景中,AK-130双管舰炮指向海面,剪影显得十分威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了舰上休闲,俄罗斯海军也是要干正事的。图为靠帮小组正在缉拿索马里海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被缉拿的索马里海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罗斯海军是很彪悍的。这些海盗的运气已经非常好,有些倒霉鬼遭遇俄罗斯海军之后,就会遭到炮击和机枪扫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远方的背景是“彼得大帝”号核巡洋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靠帮小组正在上船缉拿海盗和进行检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靠帮小组检查海盗的船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航行中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航行中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冷战期间,苏联海军基洛夫级巡洋舰与中国海军战舰编队航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停泊在军港中的彼得大帝号巡洋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冷战期间,英国“掠夺者”攻击机监视基洛夫级巡洋舰。

(2015-11-27 08:23:35)

【延伸阅读】王子齐上阵!多国联军围攻也门首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2015年8月初开始,也门战局急转直下。图为也门战局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联军出动大批地面部队,在战机、武装直升机、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的配合下,从南北两路向胡塞武装发起猛攻。图为2015年8月5日,行驶在也门境内的阿联酋“勒克莱尔”坦克纵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武器装备上看,胡塞武装与海湾联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图为被击毁的也门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2015年8月5日,行驶在也门境内的阿联酋装甲部队。可以看出其中有俄制BMP-3步战车和法制“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装备可谓精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把守一处公路制高点的沙特轮式战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也门境内的联军BMP-3步战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行驶在也门境内的联军装甲车队,相比胡塞武装的小皮卡,前者的高大上无需赘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国外媒体公布的出现在也门境内的阿联酋俄制“铠甲-S”防空系统视频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沙特使用平板车运送美制M60A3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海湾联军不仅有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还得到了也门当地武装的支援。图为2015年8月8日,亲总统哈迪的民兵聚集在一条通往被胡塞武装控制的阿比扬省的公路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沙特自行火炮向也门境内目标射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沙特野战炮兵向也门境内射击。这类性能优异的进口货,也是胡塞武装可望而不可及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在也门境内作战的沙特狙击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部署也门境内的沙特战车执行战场警戒任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同时,联军还握有战区制空权。图为也门首都萨那遭联军空袭后燃起冲天浓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5年9月6日,也门首都萨那,一名胡塞武装人员站在已成废墟的建筑物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另据路透社9月7日报道称,卡塔尔已向也门派出约1000名地面部队参战,准备参加联军围攻萨那的战斗。图为受阅的卡塔尔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外媒报道的卡塔尔向也门调派地面部队的视频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巴林国王也于9月7日表示,要将自己的2个儿子——谢赫·纳赛尔·本·哈迈德、谢赫·哈立德·本·哈迈德派往也门前线军中效力。图为巴林王子哈立德(左)与纳赛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月9日路透社称,约800名埃及士兵连同坦克、装甲车已于8日晚间抵达也门。另据沙特《中东日报》称,约6000名苏丹士兵不久也将加入联军。图为2012年8月9日,正向西奈半岛运送步兵战车的埃及军车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海湾联军在亲哈迪民兵的支援下,一度进展十分顺利。图为亲哈迪民兵与阿联酋装甲车进占亚丁以北约50公里处的一座军用机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配合联军作战的亲哈迪民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进入也门城镇的联军BMP-3步战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反胡塞武装的亲哈迪民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5年8月18日,亲哈迪民兵站在也门第3大城市taez的一处古堡制高点上。此举是海湾联军与亲哈迪民兵取得的又一重大战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处于劣势,但胡塞武装却不言败,而是积极备战,决心与对手死磕到底。图为萨那的胡塞武装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萨那街头严阵以待的胡塞武装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萨那街头的防空装甲车。这类武器要对抗联军装备的西方3代战机,难度不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事实证明,打了几十年仗的胡塞武装也不是吃素的。虽然装备居于劣势,但凭借灵活的游击战术和有限的反制手段(包括反坦克导弹、路边简易炸弹),胡塞武装仍不断给对手以重创。图为被击毁的阿联酋反地雷防伏击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月下旬,双方在距也门首都以东仅100多公里的战略重镇马里卜展开激烈争夺战。图为马里卜地区的胡塞武装炮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外媒报道,经过1个月的激战,海湾联军损失了包括M-ATV防雷车以及美制M1A1和法制“勒克莱尔”坦克在内的一批重型装备,并有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图为行驶在也门境内的阿联酋陆军法制“勒克莱尔”坦克纵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且,联军在地形复杂的也门开展地面战也的确不容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截至9月5日,仅阿联酋就已阵亡45名士兵,沙特方面则有包括1名王子(少将军衔)在内的多名官兵阵亡,也门战况之惨烈可见一斑。图为2015年9月5日,阿联酋士兵将盛放着在也门马里卜地区阵亡战友遗体的棺材抬出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5年9月5日,阿联酋士兵两侧列队敬礼,目送盛放着在也门马里卜地区阵亡战友遗体的棺材被抬出运输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阵亡的沙特士兵遗体被运回国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在战场较量外,联军还与胡塞武装打起了民心争夺战。图为沙特C-130向亚丁运送军需和民用物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阿联酋向也门运送的4000吨食品吊运上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阿联酋援助也门运送的食品开始分发给战区民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鼓舞士气,沙特高层频繁视察一线部队。图为沙特国防部副部长哈立德·本·苏丹视察靠近也门边境的边防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尽管遭受了严重损失,但外界普遍认为,联军攻占也门首都萨那只是个时间问题。图为也门境内的沙特步兵战车编队。

然而,人们似乎忘记了最关键的一点——这场由内战引发的“多国混战”究竟给也门民众带来了什么?破碎的家园,还是战火中逝去的5000多无辜生命?也门自近代以来就饱受战火摧残,无数生灵沦为少数当权者膨胀私欲的牺牲品。而今,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度仍未走出“内乱未已-外部趁机干涉-引发更大动荡”的恶性循环,“基地”组织等跨国恐怖势力更是盘踞当地,趁机做大。要让也门一劳永逸地摆脱“中东乱局策源地之一”的厄运,国际社会显然还要做出更多努力。

(2015-09-10 08:21:26)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