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称中国女性仍面临职场性别歧视:升职加薪机会少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6月15日报道 英媒称,尽管1949年以来中国在解决性别不平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随着传统性别角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得到重新确立,中国女性职场地位在降低。这种情况在《金融时报投资参考》的一次调查结果中有所体现,男性和女性都承认女性在工作场所的机会较少,因为她们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6月13日报道,通过解决工作场所中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中国的低出生率问题可能会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夫妇们对生育犹豫不决是因为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着手改变影响女性在工作场所的地位的文化将使夫妻有更多的经济保障,说服他们生育更多孩子。
《金融时报投资参考》对2000名城市消费者进行的调查发现,31.6%的女性表示她们的职业机会比男性要少,比《金融时报投资参考》另一次对东南亚几个最大发展中经济体的5000名居民进行调查时得出的数字高得多。
在受访者中,38.3%的女性表示,她们觉得女性的身份使她们错失了加薪、晋升或担任重要职务的机会。这个比例远远高于东南亚国家受访者的比例。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即工作场所中女性与男性的比率——从1990年的0.86降至2017年的0.81。据智联招聘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女性的薪酬比男性少22%,不过管理层以下即普通职员的薪酬差距缩小到了4%以下。
在调查中,45.9%的管理层女性说,她们的性别对她们的职业发展有负面影响,远远高于总体女性的情况。
据万得信息技术公司称,虽然白手起家的中国女亿万富翁受到人们的赞美,但在3252家国内上市公司中,女性担任一把手的仅有170家,占总数的5.23%。
报道认为,早在女性接近董事会之前,歧视就开始了。根据教育咨询公司麦可思的数据,2017年,男性毕业生的平均薪酬比女性毕业生高16%。由于男性机会更好,所以去年63.8%的研究生入学申请来自女性。
报道指出,在中国,工作场所的男女平等是受法律保护的并被写入宪法,但执行起来却难度较高。女性求职者通常被问及是否有孩子,而那些没有孩子的人只能得到较低的薪水,或者干脆被拒绝。
报道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灵丹妙药。生育二孩的相关费用——更不用说人口增多需要更大的住房——不可能仅仅通过缩小男女之间的工资差距来实现。但是,保护女性在工作场所的权益——包括同工同酬的权利——至少能解决夫妇们所担心的一部分经济问题。
【延伸阅读】2017女性领导力论坛:女性职场潜能尚待发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十月 摄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高凯)2017女性领导力论坛26日由长江商学院和联合国促进性别平等和增强妇女权能署(简称联合国妇女署)联合举办,论坛以“多维视野下的女性领导力崛起”为主题,探讨女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力量发展。
包括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领事参赞JulieL.Kavanagh、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联席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孙玮、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周忆、联合国妇女署亚太区妇女经济赋权政策顾问AsaTorkelsson博士等在内的二十多位来自政界、商界、文化、媒体和公益领域的中外女性领袖出席当日论坛,并做发言。
与会人士当日发表观点认为,近年来,尽管已经取得较大程度的进步,但女性的职场潜能尚有很大发挥空间。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周忆称,女性的领导力呈现出明显的倒金字塔结构。
周忆说:“我们公司男性女性的比例是50%对50%,在大中华区我们有三万人,其实这个比例已经非常正常了。到经理级,大概35%是女性经理。到了高管,也就是我们副总裁以上的,可能只有10%是女性。到了执委会,经常开会的时候就我一名女士坐在那,我觉得压力好大。因为我代表将近15000名女性员工,要在这个执委会上发表意见。”
智联招聘CEO郭盛说,在职场中,女性其实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更有优势。“其实现在中国在做一个非常大的产业转型,大家可能经常听说AI这些,在这个领域里女性是具有非常大优势的。现在国际学术上华人在AI领域研究最厉害的是李飞飞教授,她说斯坦福大学教授,是一位女性。在AI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女性做得非常领先。同时在情商上,女性也比男性强。”
为什么女性的这些能力和优势,不能使她们获得足够的领导力?郭盛认为,某种程度上,这跟女性自身的从业心理有关。
郭盛表示:“我们也做过一个调研,我们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去看女性跳槽和男性跳槽,我们发现男性跳槽会容易很多。当他觉得这两个工作大概60%-70%左右差不多匹配,他就愿意跳槽,女性要高很多。”
郭盛认为,女性在职场中相对保守,更追求一种稳定性,但是这种保守往往导致她们丧失很多机会。
而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合伙人沈莹则表示,要提升女性的领导力,还要重视营造相应的社会环境。
沈莹说:“我看到社会上给女性贴了更多的标签,比如‘剩女’、‘齐天大剩’,包括‘大叔控’,大家现在给了女性更多的压力。我们感觉到,现在女性在领导力方面还是属于相对弱势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在提升女性领导力和公平就业、公平提升的空间上,还有很多的潜力。”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联席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孙玮提出自己的建议,“首先,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个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或者计划的话,那你不成功也不足为奇;其次,必须要有热情,让这个梦想实现。因为,不管你在哪个行业(不管是技术,还是娱乐业或者一般的行业),终究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些困难,只有热情可以让你始终保持强大,赋予你强大的力量;再次,还得有技能。因为我们要成为团队当中有益的一员,我们必须要尊重其他人(不管你是在大的机构还是自己创业),技能都是非常关键的;最后,我们都知道我们需要努力工作,男性是这样,女性需要更加努力。”
周忆更现身说法补充说,“职场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我会特别冷静下来,对自己的环境和自我做一个非常理性的分析和评估,我会像小学生做算术题一样,把问题、麻烦、挑战一条条罗列出来。”她强调,“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改变你的环境,让你的环境变得更加友好,更有利于你,这是变与不变的辩证之道。”(完)
(2017-06-27 11:06:01)
【延伸阅读】职位越高女性占比越低 专家:女性在职场中更保守
央广网北京6月27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女性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如何?在长江商学院昨天(6.26)主办的“2017女性领导力论坛”上,记者了解到,在一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中,女性的优势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的管理层级越高,女性的占比就越少。
女性领导力远低于男性
从字面上理解,领导力的直接体现就是职位的高低。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企业中,女性高管的平均占比只有15%左右,领导力远远低于男性。除此之外,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周忆还表示,女性的领导力还呈现出明显的倒金字塔结构。
周忆:我们男性女性的比例是50%对50%,在大中华区我们有三万人,其实这个比例已经非常正常了。到经理级,大概35%是女性经理。到了高管,也就是我们副总裁以上的,可能只有10%是女性。到了执委会,经常开会的时候就我一名女士坐在那,我觉得我压力好大。因为我代表将近15000名女性员工,要在这个执委会上发表意见。”
领导力低不代表能力低
需要指出的是,领导力低绝不代表能力低。智联招聘CEO郭盛说,在职场中,女性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更有优势。
郭盛:“其实现在中国在做一个非常大的产业转型,大家可能经常听说AI,在这个领域里女性是具有非常大优势的。现在国际学术上华人在AI领域研究最厉害的是李飞飞教授,她是斯坦福大学教授,是一位女性。在AI方面,我们看到很多女性做得非常领先。同时在情商上,女性也比男性强。”
女性在职场更追求稳定性
为什么女性的这些能力和优势,不能使她们获得足够的领导力?郭盛认为,这跟女性自身的从业心理有关。
郭盛:“我们也做过一个调研,我们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我们去看女性跳槽和男性跳槽,我们发现男性跳槽会容易很多。当他觉得这两个工作大概60%-70%左右差不多匹配,他就愿意跳槽,女性要高很多,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女性丧失了很多机会。”
也就是说,女性在职场中相对保守,更追求一种稳定性,但是这种保守往往导致她们丧失很多机会。为此,周忆建议女性要尽量改变过去的想法,不要有一种对跨界和变化的恐惧,要以一种更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合伙人沈莹则表示,要提升女性的领导力,还要重视营造相应的社会环境。
沈莹:“我看到社会上给女性贴了更多的标签,比如‘剩女’、‘齐天大剩’,包括‘大叔控’,大家现在给了女性更多的压力。我们感觉到,现在女性在领导力方面还是属于相对弱势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在提升女性领导力和公平就业、公平提升的空间上,还有很多的潜力。”
(2017-06-27 09:46:01)
【延伸阅读】江苏拟推男性育儿假 能否减轻女性职场歧视?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吕春荣)日前,江苏拟出台新规明确,女方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和不少于十五天的共同育儿假。
消息一出,相关话题持续引发热议,“可减轻女性职场歧视”“怕休完假影响升职加薪”等观点见诸网络。那么,男性若能休育儿假,会带来哪些影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5年9月13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开设的“超级奶爸”公益训练营开营。 李奇 摄
男性能休育儿假?江苏拟放至少15天
6月5日,江苏省法制办在官网发布《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第一次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为倡导平等就业和夫妻共同承担家庭劳动,女方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和不少于十五天的共同育儿假。
这也意味着,男方有望享有至少30天的假,可以照顾妻子出月子。
那么,这一政策最终能否落地呢?当地相关部门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该法案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正式实施后,男性职工可向单位提出休假申请。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其实,男性休育儿假的话题由来已久。去年8月,山东公布的《山东省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探索推行男女共享的带薪育儿假”。此前,全国妇联也曾多次呼吁“男女共享带薪育儿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二孩“奶爸”和两个可爱的孩子。吕春荣 摄
网友:可减少女性生育顾虑
有许多网友肯定江苏的做法,认为此举可促使男女双方共同承担育儿职责,从而减少女性的一些生育顾虑。也有网友分析,这可促进男女就业公平,今后,不只女性需要休较长的带薪育儿假,男性也需要休一段时间育儿假。
不过,也有网友担心有假难休,他们表示,“如果我去休育儿假,升职加薪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也有网友吐槽,陪产假都难落实到位,何况育儿假。
显然,部分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前,各地虽明确男性享有陪产假,但在一些媒体的调查报道中,仍有企业会以“工作需要”等理由拒绝给职工足额的陪产假,甚至有个别企业会以“没有收到文件”为由拒绝让职工休陪产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杨华峰 摄
能否减轻女性职场歧视?
为何设置男性育儿假?此前,江苏相关部门曾回应称,此举旨在倡导平等就业和夫妻共同承担家庭劳动。那么,设置男性育儿假,将会对职场产生哪些影响呢?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男女共同享受带薪育儿假,其出发点在于促使男女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有利于哺育下一代,这也是社会进步应有的结果。此外,这个制度的探索及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的作用。
不过,苏海南也指出,此举也有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负面效应,诸如促使企业优先招收一些已婚育的求职人士,从而影响到一些未婚或者已婚未育的人群就业。
此外,苏海南还举例,诸如夫妻在同一单位工作,由于育儿假问题,也可能会遭遇被企业提前解约的可能性。
那么,此举能否减轻女性职场歧视呢?相关专家认为,当前,女性休产假的时间比男性护理假的时间长,如果男性只多增加一点育儿假时间,诸如十五天,其实这对减轻女性职场歧视问题仍无太大帮助,但不过此举值得探索。
(2017-06-09 07:18:53)
【延伸阅读】台调查:3.5%女性受雇者最近1年曾遭职场性骚扰
人民网3月9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昨日适逢国际妇女节,台当局劳动主管部门公布去年“雇用管理及工作场所就业平等概况调查”,有3.5%女性受雇者最近1年曾在工作场所遭受性骚扰、较去年高出1.9个百分点,也高于男性的0.8%;而职场就业歧视无论男女,均以“年龄歧视”最多。
就业歧视以年龄居多
性别平等意识提高,据调查,去年提供生理假、产假企业超过8成,对于相关假别同意率逾9成,又以“产假”94.7%最高,30人以上事业单位订定“性骚扰防治措施、申诉及惩戒办法”占85.7%,较2002年提高50.2%。
但最近一年仍有3.5%女性在工作场所曾遭性骚扰,高于男性0.8%,相较前年更高出1.9个百分点。分析女性遭性骚扰加害者以客户或同事较高,分别占1.5、1.4%,其次为上司。
此外,仍有部分事业单位存在性别考量,以“工作分配”占20.5%最高,其次为“薪资给付标准”、“育婴留职停薪”;另有近1成事业单位工作分配会考量“跨性别或性倾向”。至于职场就业歧视情形,无论男女,均以“年龄”因素居多,男性有7.4%、女性6.2%。
适逢妇女节,人力银行调查发现,有4成7女性曾遭遇职场环境不友善、2成因婚育退出职场,劳动主管部门负责人林美珠指出,妇女劳动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也对妇女权益特别注重,以劳动主管部门为例,有4成以上简任人员为女性。未来将尽力协助女性就业与工作调适,如育婴、家庭照顾等均有相关措施,盼有更完善制度协助。
劳动主管部门:将提供协助
不过,针对台湾产假遭批相较海外短很多,林美珠表示,相关制度目前岛内适用并没有太大歧见,各地劳动条件都有些不同,仍须视环境状况以及有无共识,目前没有改变规划。
“立委”刘建国昨质询如何留住女性劳参率,林美珠表示,女性就业年龄从20多岁到30岁为巅峰,但之后逐渐下降,推测最大因素仍为家庭。劳动主管部门将开发部分工时工作,协助无法全职工作者,对于想要创业者也将提供协助。
(2017-03-09 09:21:00)
【延伸阅读】调查:超九成硕士学历女性认为存在职场性别歧视
(原标题:女性职场现状调查:超九成硕士学历女性认为存在性别歧视)
临近三八妇女节,职场女性的就业话题再度受到关注。智联招聘6日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超两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性别歧视严重。此外,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的受访者表示领导为女性。
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在就业中,性别歧视普遍么?
——超八成女性认为存在歧视
智联招聘6日发布的这份报告主题为“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主要针对一些女性在职场中的就业、升职等问题展开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128576份,其中,调查对象中57%为男性,43%为女性。
根据调查显示,女性群体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感知更为强烈。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歧视,其中,22%的女性认为就业中性别歧视现象严重,59%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性别歧视。仅有2%的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完全不存在性别歧视。
相较而言,男性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没有女性严重。调查显示,超七成男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此外,只有5%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不存在性别歧视。
郑州一女生“举马”高调求职,在熙熙攘攘人流中颇为醒目。中新网 图
高学历女性会遭歧视么?
——超四成具硕士学历女性感受到严重歧视
在就业过程中,高学历女性会被歧视么?上述调查指出,从学历角度看,女性学历越高,感受到的就业性别歧视越明显。
调查显示,在拥有高中或大专或本科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2%、18%、28%,但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有高达43%的女性认为就业中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值得注意的是,在拥有硕士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超九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一般甚至严重的性别歧视。
此外,调查也显示,拥有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学历的男性群体中,认为在就业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的比例分别为14%、13%、14%、18%。
女大学生在山东大学2017届毕业生秋季就业双选会现场相互交流求职经验。中新网 图
升职会受性别因素影响么?
——超八成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歧视
有观点认为,在职场发展中,女性遭受到的性别歧视也让人担忧,特别是女性在面临晋升领导岗位的问题上,性别歧视的问题尤为凸显。
升职会受性别因素影响么?根据调查显示,超八成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有25%的女性认为在晋升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此外,仅有3%的女性认为在晋升中不存在性别歧视。
调查也显示,有74%的男性认为在晋升中存在性别歧视,其中,18%的男性认为在晋升中存在严重性别歧视。认为在晋升中不存在歧视的男性比例仅为5%。
职场女性晋升难么?
——超四成女性到目前为止尚未升过职
该报告还对个体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晋升使用的时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男性在两年内完成个人职业生涯的首次晋升,女性这一比例则为49%,低于男性1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尚有44%的女性表示截至目前自己从未获得过升职,而面对这一状况的男性比例仅为31%,比女性低出了13个百分点。
调查据此分析,在获得晋升的时间成本上,女性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然而获得晋升机会的比例却更小。
女领导多么?
——女性领导占比不到三成
当前,在职场中,女性领导越来越多,不过,相比众多男性领导,她们还只是少数。上述调查也发现,7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直属领导为男性,只有28%表示领导为女性。
对此,调查指出,这表明,目前领导层中性别分布严重失衡,男性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那么,男性领导为何多于女性领导呢?对此,调查分析,基于同男性天然的生理差别和受深厚的男权社会意识的影响,女性在迈向领导岗位的路途上,总是会面临比男性更多的障碍和困境。
调查还指出,人们总是对女性能否担负起领导的责任而持怀疑态度,而相对而言,女性本身在这方面也缺乏相应的自信,即使是已经身处高位的女性,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更多,其背后付出的努力也更多。
(2017-03-07 14:03:16)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