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对比中德火车:20年前被德国碾压 如今碾压德国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6月16日报道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6月9日刊登了题为《亲历中德铁路 今昔对比惊人》的文章,作者为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沈凌,现将文章摘编如下:
二十年前,我去德国留学,德国给我第一个“下马威”的印象是德国铁路。杭州到上海的距离和法兰克福到波恩的距离恰好差不多,但是我在法兰克福机场火车站被吓到了:车票价格是杭州到上海的中国铁路价格的整十倍!
不过当我坐上了德国火车的时候,我的印象稍稍好转。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高铁,德国城际特快列车ICE的车况是完全碾压中国那些“老爷车”的。德国的火车有几个好处:
首先是快,250公里的时速,让我目瞪口呆。要知道中国那时候的火车跑得慢是出了名的。
其次是空,德国火车常常让你有“包车”的感觉,整个车厢空空荡荡的。但是中国的火车,尤其是像沪杭铁路这样的最繁忙路段,你能有个位置坐下就不错了。当然,我也很喜欢这样的热闹,在火车上和陌生人聊天,天南海北地瞎侃是旅途的一大乐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优点是准时。我在德国第一次学会了掐着分钟赶火车,跳上车厢车就动了。这样的感觉在中国是不会有的,大家需要提前十五分钟到车站等着,开车前五分钟就停止检票了。
但是一晃二十年,我在回国十年之后再次计划去德国的时候,我又被惊到了:德国的火车票还是那么贵!当然由于欧元贬值的关系,现在已经没有十倍了,但是八倍还是有的。问题是现在的中国火车早就不用那些“老爷车”了,我们的高铁,无论速度还是舒适度,完全碾压德国城际特快列车ICE,那我就只能吐槽德国火车了:你不能收了八倍的票价还给我一个更慢更糟糕的服务吧?
这二十年来,几乎每隔四五年,中国铁路就要大提速一次。所以,即便是普通火车也都有一百多公里的时速,而高铁最快已经跑到了三百多。这个速度让高铁技术的祖师爷有点儿望尘莫及。作为中国老百姓,我们享受着300公里时速的运输服务,更加关键的是:我们只需要支付德国老百姓支付的八分之一价格!
在造了两万公里高铁网之后,中国火车的准点率也大为提高。我现在已经可以上午坐火车从杭州到上海,然后换乘校车去郊区给学生上课,而不担心火车晚点让我赶不上校车了。而在增加了这两万公里的高铁网之后,也没有出现空空荡荡的情况,因为经济增长带动了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像我这样每周来回于沪杭、过着双城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低运价意味着跨区域的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于是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圈。说这几年中国经济何以得到如此高速的增长?我想,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2018年3月7日,列车在海南环岛高铁西段棋子湾站附近行驶。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中国高铁震撼世界:运营速度最高 技术不容小觑
参考消息网11月16日报道 日媒称,贴着“厉害了 我的国 CHINA”红色印章的列车在疾驰。这就是时速达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据日本《朝日新闻》11月15日报道,智能手机支付、共享单车、网购和高铁,这是中国媒体称颂的“中国新四大发明”。
报道称,记者10月体验了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之旅。根据车厢内电子屏显示的数据,“复兴号”列车时速迅速达到300公里,最高时速达352公里。北京至上海的距离为1318公里,比东京至博多之间的距离还长,列车却在4个半小时内跑完了全程。尽管高铁运行时间比飞机飞行时间要多两个小时,但越来越多的乘客为了躲避航班延误等问题而选择乘坐高铁。如果是二等座,票价也比较便宜。
服务质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火车车票可以在网上购买,在窗口排长队买票的情况大大减少。虽然店铺和列车方面购票有限制,但乘客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点“外卖”。
报道称,拥有巨大市场的中国仍会给世界带来冲击。业界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法国阿尔斯通公司9月决定合并铁路业务部门。
西门子发表声明指出,亚洲占支配地位的玩家改变了世界市场力学。声明里所说的“玩家”是指中国中车,这是全世界最大的铁路列车制造商,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市场。
两年前,为提高出口竞争力,中国国内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中国中车。东京大学教授中村尚史指出:“日本和德国对100年前引进的多个先进技术进行彻底模仿和推敲,以这种方式不断积累,研发出独自的技术。中国也是同样的过程。”也有日本业界人士指出,中国大量生产高铁列车,在从沙漠到高寒地区的多样化条件下建设铁路和运行列车,中国的铁路技术不容小觑。
报道称,由于对本国铁路技术日益自信,中国开始积极推进高铁出口。(编译/马晓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9月21日,在北京南站,一名乘客在G1次“复兴号”列车前为孩子讲解火车知识。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018-06-13 14:07:02)
【延伸阅读】印度高铁征地遭果农抗议 若延期或导致日本贷款无法到位
参考消息网6月13日报道 英媒称,政府官员表示,日本支持的一个170亿美元高铁项目由于果农的抗议,将难以在12月截止期限之前完成征地目标,印度总理莫迪提出的最具雄心的项目之一可能因此推迟。
据路透社6月13日报道,在当地政治人物的支持下,抗议活动在最近几个月爆发,反对108公里(67英里)线路的部分路段征地,该线路约为连接孟买和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最大商业城市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速列车路线的五分之一。莫迪办公室现在逐周盯着项目进展情况,印度官员试图让东京方面放心,通过与果农积极磋商,可以消除上述障碍。
报道称,在印度,反对征地的抗议活动很普遍,印度数以千万计农民都持有小块耕地。
“在印度,为任何项目进行征地都绝非易事,”负责这一项目的印度国家高铁公司发言人达南贾伊·库马尔表示,“我们也遇到困难,因为有太多阻力。”
报道称,国营的印度铁路公司两位匿名资深官员表示,如果未能在最后期限前完成高铁项目的征地工作,将导致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推迟发放软贷款。JICA下个月将对项目进行评估。
JICA一名发言人表示,印度必须制定并公布当地居民的搬迁计划,才能进入涵盖高铁项目主体部分的贷款协议环节。
一名印度官员表示,为了安抚日方疑虑,印度官员已寻求本月在东京与日本国土交通省官员会面,印度希望将项目完工的目标提前一年至2022年。
(2018-06-13 10:57:51)
【延伸阅读】高铁开通在即 湛江加速旅游业发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高铁沿线城市在湛江结盟共筑全域旅游。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惠婷):江湛铁路即将开通之际,广东省旅游局、湛江市人民政府11日在湛江市共同举办2018深湛高铁旅游发展大会,以高铁为媒,打造独具魅力的滨海旅游品牌。
广东省旅游局副局长梅其洁先生表示,当前旅游进入大众时代,高铁开通既方便了游客出行,又给留住游客扩大消费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他希望,湛江发挥地缘优势,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将宜人的气候、湛蓝的天空、美丽的港湾、优质的海鲜美食、神奇的火山地貌、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璀璨的雷州文化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体验性更好、参与性更强的旅游产品,打造一批滨海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线路。他同时也指出,希望湛江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境内交通无缝衔接,建设星级旅游乡村,开发更多文化旅游产品等,提升服务品质。
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欧先伟先生在会上推介湛江之美。他说,湛江的美,美在自然赋予、浑然天成、海天一色,美在天空蔚蓝、碧海湛蓝,空气清纯。高铁的开通,让更多外地的朋友走进湛江快旅慢游,细细品味这座底蕴深厚的海湾城市。欧先伟表示,湛江将坚持科学开发海湾、海岛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坚持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转江段沿线为重点,支持有实力的优质企业、高水平开发雷州半岛滨海、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打响独具魅力的滨海旅游品牌,建设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湛江市有1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以及60多家景区(点)、星级农渔家乐和城市公园等游览点。湛江市旅游局局长彭晖女士判断,高铁开通将使湛江旅游业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她透露,湛江将推出一系列针对高铁旅游的优惠政策,包括在七月份凭高铁票和身份证可享受部分高星级饭店、景区景点折扣优惠,距湛江市区五分钟的“世外桃源”特呈岛门船票全免,乘坐红嘴鸥游船畅游湛江港湾五折优惠等。
当天,广州、深圳、佛山、江门、阳江、茂名和湛江市人民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全国知名旅游投资企业、专家学者和百家新闻媒体记者、珠三角百家旅行社等350多名代表参加了系列活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就高铁旅游经济、区域经济建设等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深湛高铁沿线地市的旅游部门签订了深湛高铁旅游推广联盟合作协议,力争把深湛高铁打造成为最美的高铁旅游经济带。
江湛铁路是我国沿海快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新建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实施电气化改造的茂湛铁路茂名至黄略段、新建湛江东海岛铁路黄略至湛江西(客站)段组成,全长354.852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江湛铁路与广珠城际连接,开通后可直达广州、深圳,结束粤西湛江、茂名、阳江三市不通高铁的历史。开通后,深圳、广州至湛江运行时间仅3小时左右,比现在的普速火车节约5个多小时。
(2018-06-12 13:37:32)
【延伸阅读】铁路部门将新增11个高铁动车组网络订餐站点_行_光明网
本报北京6月5日电(记者陆娅楠)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5日起,铁路部门将陆续增加11个高铁动车组互联网订餐站点,方便广大旅客。
据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7月高铁动车组互联网订餐业务开展以来,铁路部门不断协调供餐商家,丰富互联网订餐品种,并从2018年1月18日起,将互联网订餐截止下单和取消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调整为1小时,同时推出了互联网特产预订服务,受到旅客好评。
目前,全路共有27个互联网订餐和特产配送站,基本为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所在地主要高铁客运站。为进一步满足旅客对高铁动车组互联网订餐的需要,全面提升客运服务质量,6月5日起,铁路部门将陆续新增沈阳站、天津站、南京站、青岛站、乌鲁木齐站等11个互联网订餐供餐站或特产预订配送站。新增站点主要是一些动车组密度较大的高铁普速混合车站和部分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主要车站,以及个别客流较大的地市级车站。增加后,全国铁路互联网订餐和特产预订站达到38个。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2018-06-06 10:07:28)
【延伸阅读】加长版复兴号将首次上线京沪高铁_行_光明网
7月1日,全国铁路将调整运行图。近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该公司将实施今年第二阶段列车运行图,新图实施后“复兴号”开行将进一步扩容,同时我国研制成功的16辆长编组“复兴号”也将首次在京沪高铁线上投入运行。
今年3月,一列编号为CR400BF-A-3024的动车组曾在位于北京东郊的铁科院环行试验线上开展型式试验,这是我国16辆长编组“复兴号”的首次亮相。16辆长编组“复兴号”采用8动8拖配置,总长度超过415米,总定员1193人,满足时速350公里运营要求。和现在两列8辆编组“复兴号”重联运行相比,该车将增加41个座位,比重联的“和谐号”约增加80个座位。
为什么要研制“加长版”的“复兴号”呢?铁路部门表示,目前运营的8编组“复兴号”在春运等需要大运力的情况下会重联组成16编组列车,拥有可灵活解编的优点,但列车中间多出的两个车头会影响一定的载客能力。16辆长编组“复兴号”将车头部分换为正常车厢,可以进一步提升列车的综合运力,满足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
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表示,7月1日调图后,3列长编组“复兴号”将在京沪高铁首次投入运行,其开行的15对“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按350公里/小时运行。根据其公布的消息显示,长编组“复兴号”开行车次为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3/2次;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1/10次;上海虹桥至北京南G118次和北京南至上海虹桥的G149次为周末线长编组“复兴号”。(新华社)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2018-06-04 10:47:39)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