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北部战区陆军某基地:既当训练“磨刀石”,又当教育“铺路石”

中国陆军

关注


北部战区陆军某训练基地

既当训练“磨刀石”,又当教育“铺路石”

■刘祥硕  慕佩洲

时值初夏,万物生长,一片生机勃勃。近日,北部战区陆军某训练基地的营区一片忙碌,精美的图书画册、帅气的迷彩书包、逼真的军事模型……一箱箱的慰问品被装上了车送往驻地小学。这是该基地连续第三年举办“接力未来,筑梦起航”助学仪式,受助的孩子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基地人关心国防教育事业、助力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的初心一直未变。该基地被喻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磨刀石”,但在每名基地官兵心中,当好驻地国防教育事业的“铺路石”,也成为他们引以为傲并且矢志努力的责任所在。

三年坚守,撑起助学扶贫的呵护伞

这是唐丽书连续第三年站在台前,她手捧着慰问金的牌子,脸上写满了孩提的童真与快乐。身体的残疾、家庭的贫困、亲人的变故都没有把这个热爱学习、向往军营的孩子打倒,她依旧乐观向上,学习成绩优秀。像唐丽书一样的孩子,在这个贫困的小镇上并不在少数,他们出身贫寒,但是在家乡政府和“解放军叔叔”的呵护与帮助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3年,基地扶贫助学活动开展了整整3年,领导班子在交替,但是相传不变的是对驻地家乡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66名学生,扶贫助学3年来,受到资助的学生占到了小学学生总数的近六分之一;40万元,3年来,基地累计投入资金40万元,用于为学校购置文化体育用品和图书、扶助家庭困难学生……与黑水镇中心小学结为共建单位以来,基地有一份力、献一份力,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国防教育,激发拥军奉献的心灵之芽

助学仪式的余温还未散去,基地的驻训区又一片火热起来。“哇!坦克!”“这是迫击炮,我知道!”小军迷王涛是黑水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平日酷爱军事的他,可算有了一次与装备“亲密接触”的机会。借助保障演训的时机,该基地积极与驻训部队协调,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血有肉”的国防教育课。参训部队合成第203旅全力配合,在每一处装备前都安排班长骨干现场讲解,还带孩子们来到驻扎的帐篷区参观。先进的武器装备、充满硝烟味的驻训地、阳光帅气的解放军叔叔,无一不让这些第一次见到武器装备的孩子们大呼“过瘾”。

国防教育,一直是该基地助学帮扶的特色所在。结合重要纪念日的契机,基地先后开展了纪念“9.18”、“向雷锋同志学习”等国防教育活动,帮助学校建设军史展厅,让广大师生在现场体验、现场感悟中强化国防认同感,实现“以军养德,以军促智,以军强身”的目标,全力为驻地的国防教育事业助燃助力,共同打造“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在这种浓厚氛围影响下,该校师生叫响了“奉献小能量、共筑大国防”的拥军口号,形成了良好的双向互动机制。

军民鱼水,谱写爱军爱民的新篇章

由于演训活动需要,一条铁路横贯黑水镇,将这个本来就交通不便的地方分割开来。每天,等火车疾驰驶过,孩子们才能跨过铁路步行走向学校,驻地家乡交通的不便、孩子们上学的安全时刻牵动着基地党委的心。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基地协调地方公司建设了一条公路桥,并命名为“军达”。军民团结如一人,四通八达变通途,驻地的交通快捷便利了,孩子们上下学的路顺畅安全了。“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习主席《军民情·七律》中的这一句,道出了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理。像协调开通“军达桥”的实际举措还有很多,基地官兵始终以实际行动倾力奉献,坚持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注重支援地方建设,全力参与城镇绿化“大会战”、开展草原“灭鼠行动”、走村入户探望慰问困难群众……军地双方齐心协力,共同谱写出新时代军民鱼水的崭新篇章!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刘祥硕   慕佩洲 

刊期 | 20181318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韩 成 李 华   陈   曦

责任编辑:赵林孟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