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06】大渡河连

中国陆军

关注

1

大渡河连

——记第74集团军某旅2连

连队名片

第74集团军某旅2连诞生于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发展为红1军团1师1团1营2连。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该连17勇士强渡大渡河,连队从此以“大渡河连”享誉全军。多年来,连队官兵始终牢记职责使命,接力传承“听党指挥、勇往直前、敢打必胜、顾全大局”的“大渡河精神”。

1979年4月,被广州军区授予“突击英雄连”荣誉称号。

1992年1月,被广州军区授予“全面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

1998年,该连参加长江抗洪抢险荣立集体三等功。


“大渡河十七勇士”

反映大渡河战斗的油画。

该连从井冈山一路走来,先后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经历了攻打茶陵、保卫黄洋界等战斗。中央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5月23日,为摆脱10多万国民党军的尾追,红军第1军团1师奉中革军委命令,迅速夺取大渡河安顺场渡口,为红军杀开一条生路。24日晚,先头部队1团经过80多公里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缴获渡船1只,并控制了渡口。

老船工给官兵讲述当年的战斗情景

为抢在国民党“追剿”军赶到之前渡过大渡河,红军决定实施强渡。25日7时,由该连连长熊尚林、2排长罗会明率领刘长发、张表克、郭世苍、张成球、张桂成、肖汗尧、王华停、廖洪山、赖秋发、曾先吉、肖桂兰、朱祥云、谢良明、丁流民、陈万清等17人组成突击队,乘坐仅有的1只渡船,冒着对岸敌守军的密集枪弹开始强渡。团机枪连和军团迫击炮营进行火力掩护,“神炮手”赵章成3发3中,压制了对岸火力。经过英勇奋战,17勇士成功登岸并巩固了滩头阵地,突破了被国民党军认为插翅难飞的天险大渡河防线,有力配合了红2师飞夺泸定桥。战后,17名勇士均获中革军委授予的“红星奖章”,该连从此被誉为“大渡河连”。


抗日战争时期

斯诺(后左一)和十七勇士合影。(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在陕北对十七勇士进行了专访,并合影留念。)

抗日战争时期,该连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参加了腰站狙击战、大龙华战斗、黄土岭伏击战等战斗,1944年2月开始担负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光荣任务。解放战争时期,该连随团挺进东北,先后参加了古山、华石里沟、密云等战斗,涌现出了“特等功臣”韩玉清、“孤胆英雄”邱玉德等一大批战斗英雄。


“突击英雄连”

▲1979年4月,广州军区授予连队“突击英雄连”荣誉称号

1979年4月19日,被广州军区授予“突击英雄连”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副班长王成富、卫生员吕志经被中央军委分别授予“战斗英雄”和“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大渡河连”诞生于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

参加98抗洪抢险

▲98抗洪装填沙袋。

▲连队官兵奋战在龙王庙大堤上。

1998年8月8日连队从千里外奔赴至武汉参加抗洪抢险,刚下车便进至险情最急的武汉市江汉区龙王庙,在抗洪大堤上战斗了四十三个日日夜夜,筑堤2300余次,排除管涌7次,担任突击抢险任务43次,转移群众670余人,全连荣立集体三等功,用热血铸就了新一代的“十七勇士”。

新时期风采

▲赴朱日和训练基地参加全军战法创新示范。

▲磨练战斗精神和意志品质

▲锤炼过硬本领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01】秋收起义红一连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02】军事训练模范红四连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03】工兵红一连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04】强军精武红四连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05】莲花星火红一连

您的一键分享,就是传播正能量!

来源 | 中国陆军(ID:army81cn)

作者 | 陆军政治工作部干部局

刊期 | 20181332期

本期编审:钱晓虎

值班编辑:韩  成 李 华    陈   曦

责任编辑:赵林孟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