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

“外婆”原来是方言?南方网友已经炸了……

环球网

关注

你管妈妈的妈妈叫啥?

今天,有个问题突然上升到了“人生哲学”的高度……

你管妈妈的妈妈叫啥?

对于“妈妈的妈妈”应该怎么称呼,相信很多北方同学会说,叫“姥姥”。

同时,南方同学会站起来:明明是叫“外婆”!

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对于“外祖母”的称呼各地不尽相同,这很正常。没什么可分个高低的。

但是,今天的一则新闻却让网友们炸开了锅……

据说,上海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把“外婆”强行改成了“姥姥” 

昨天,微博网友@鋼筆様子 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 (李天芳著散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

搜索课文原文可以发现,作者文章中写的全篇都是“外婆”。

网友@白兔老爸 晒出女儿7年前的课本,那时候还是“外婆”,并没有做改动。

▲上海教委称“外婆”是方言 小学课文全改“姥姥”(via观察者网)

明明作者的原文是“外婆”,为啥非得改成“姥姥”呢?

据说,去年就有网友向上海教委反映过这事儿,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

……啥?“外公”“外婆”只是方言?普通话里没这词么??

果不其然,这条消息一出,网友们就炸了……

@明天天气真好:我反而一直以为外婆外公都是普通话,姥姥才是方言

@躺在衣柜里的鱼:以后只能唱姥姥的澎湖湾了

@青轰青罒v罒:我从小到大就没有叫过姥姥,都是外婆

@EvAngeLion_84244:狼外婆得改成,狼姥姥了 

@团掌大人:那周杰伦的《外婆》也得改成《姥姥》了

@烛影拾光:不尊重原著

著名足球评论员黄健翔也发微博评论道⬇️

看着大家的留言,主页君不由泪流满面地唱了起来:摇啊摇,摇到姥姥桥,姥姥夸我好宝宝,我夸姥姥好姥姥……

不过……就算大家“外婆”被列作方言吐槽不已,可词典上究竟是怎样表述的呢?

网友@月月熊特意去查了字典,发现这事儿还真有些蹊跷……

▲绿色为2002版现代汉语词典,红色为2005版。在2002版里,“外婆”一词的解释直接为“外祖母”,而2005版里“外婆”加上了【方言】标注。

……所以说,“外婆”一词变成方言,也就是不久前的事?

方言的存在感

作为一枚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主页君也是从小“外婆”“外公”叫到大的。

还是看了《家有儿女》之类的北方电视剧,才知道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

何况,各地对于“外祖父母”也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福建就流行叫“阿公”“阿嬷”。

▲岭南地区的美食栏目《阿公阿嬷好介绍》

如果词典真把“外婆”规定为方言,那主页君也不想去争辩什么。

只不过……因为“外婆”是方言,就在课文里强行改成“姥姥”,把原作者的用词都生硬地替换掉,这不是很奇怪么?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河南的一篇报道……

上个月,郑州有一女士带着年迈的麻麻去逛超市,结果麻麻走丢了。

女士着急,跑去求助超市广播寻人:我麻麻只能听懂河南话,咱们可以用河南话广播吗?

超市工作人员:不行!只能用普通话!

A woman with the surname Ni had taken her children and 60-year-old mother shopping at a three-storey store in Zhengzhou, the capital of Henan province, on Sunday.She became separated from them when she went to eat at the canteen while her mother took the children off to play.

But when Ni asked the supermarket help desk to make an announcement in her mother’s local Henan dialect, they refused,local paper Dahe News reported earlier this week.

Staff said they would only broadcast in Mandarin, which her mother, who is from a rural village, cannot understand.

▲Chinese supermarket refuses to use local dialect to broadcast appeal to find grandmother who could not speak Mandarin (via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据说事后超市解释,他们拒用郑州话广播,一是因为公共服务行业有使用普通话的规定。

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走失的老人根本听不懂普通话,你又何必用普通话去做无用功呢?如果走失的是歪果仁,你也要强行广播普通话么?

另一个原因,据说是超市觉得用方言广播会“影响超市形象”。

……这我就不明白了,这是嫌自己的家乡话土??

好吧……无可否认,不同人对于不同的方言,的确会有听感上的好恶。也就是哪些方言“好听”,哪些“不好听”。

在微博上,也常有人对此进行讨论:

@再熬夜就吃屎:

你们除了标准普通话以外喜欢什么地方口音啊?我还挺喜欢京腔和粤语的,感觉听起来都好好听啊!! 

(主页君:握手啊!我也超喜欢北京话和广东话的调调~

@海里有好多鱼:我超级喜欢重庆和四川人说话,让人开心的口音超爱!

@_Fawkes_:粤语就挺好听的

@totoroys:吴侬软语

@乐町东路:天津话也很有意思der!!!!!

@鹿有林:还有长沙话,贼亲切

@陈至臻绝不熬夜:我喜欢上海话和南京话,就很糯的感觉

@呢位林太k•:广东女孩子喜欢北京话!!!!哇那一口京片子真的不能再好听了

▲这是一个自带腔调的段子……

的确,对于方言咱们各有所爱,但是不喜欢自家的方言(或者认为“不够洋气”)就拒绝用方言广播,还怕影响了超市形象……那就太没必要了。

很多商场促销时会刻意用方言来拉近距离,许多城市的公交系统也在适当加入方言。这不但不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反而使外地人觉得新鲜,让本地人感到亲切,不也挺好?

更何况,“方言”作为各地传统文化和民俗的瑰宝,如今也更为国家所重视,并加强保护着……

In 2015 the State Language Commission launched a five-year project to record and protect China’s “language resources”. 

201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启动一项为期五年的工程,记录并保护中国的“语言资源”。

Wang Lining of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says it is the biggest such survey in China for decades. It has already resulted in a 20-volume work on China’s “linguistic culture”, published last December.

北京语言大学一名学者说这是中国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所取得的成果是关于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20卷巨著,已于去年出版。

In 2020 the scheme will enter a new phase. The authorities in Shanghai launched a campaign to promote their local tongue in kindergartens. Officials have encouraged a revival of regional forms of Chinese opera, performed in their original languages. This year organisers of the annual spring-festival gala on national television tried to include more southern accents in order to deflect accusations that the much-watched variety show has a northern bias.

到2020年,相关工作将进入新阶段。汉语正从这种关注中受益,上海在幼儿园推广方言,地方官员鼓励复兴方言版戏剧,春晚出现了南方口音……

▲China is becoming more tolerant of some regional Han languages (via The Economist)(部分翻译via环球网)

▲17年春晚的小品里,北京人蔡明说起了上海腔

一个词是不是“方言”,怎么界定,这自有语言学/词源学的大佬来较真,咱们也插不上嘴。

但是,即便“外婆”真的是方言,就要被粗暴地替代掉……

……姥姥哟,那又何必呢。

热门评论

微软小冰 0
恩我的意思是姥姥是北方人对外婆的叫法
香港
回复TA
柠檬_fq 0
南方人互相是听不懂的...
香港
回复TA
风云再起_yc 0
我老家一个城市就四五种方言了,而且一种方言也有很多种发音
香港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4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